書名: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4062010,頁數:256,出版社:寶瓶文化,作者:李雪,出版日期:2020/08/28,類別:心理勵志

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


內容簡介


所有孩子的問題,都來自於大人。
 
每個想要自殺的孩子,都是在替父母「去死」。
 
  童年創傷令人痛苦與心碎,
  但你能當最好的父母,
  愛回自己。
 
  「媽媽說我小時候特別乖,可以一個人在嬰兒床上待著,很少哭鬧,不管誰逗都會笑。」
  這是乖巧又貼心的孩子嗎?其實,這是為了求生存而壓抑自己需求,逐漸擁有「虛假自體」的孩子。
 
  孩子容易將童年時母親對自己的冷漠、攻擊內化:
  從事心理學研究十餘年的李雪,回憶與母親的互動,她說每一刀都像割在肉裡。她在大學畢業時,精神瀕臨崩潰,幾乎走上絕路。
 
  原來,童年時母親對她的無回應、連續攻擊和不情願的付出,當她長大,她拿這些苛刻、冷漠與批評,更狠狠地攻擊自己。
 
  每一個「背鍋」的孩子,都想要「拯救」父母:
  ‧你習慣當好人,難以拒絕別人,因此常委屈自己?
  ‧你總擔心自己提出的請求,別人會無視?
  ‧你總覺得一個人要夠優秀、夠完美,才值得被愛?
  ‧你已擁有一切,卻仍覺得內心空虛不已?
 
  從地獄家庭走過來的李雪,提出當一個人無法在童年時,獲得母親適時的照顧,那麼成年後,內在將是破碎而空洞,僅能擁有「虛假自體」。「虛假自體」無法體驗到安全感和滿足感,極端的虛假自體更會引發人格障礙。
 
  透過自我覺察,明瞭烙印在心上的傷,重新愛與滋養自己,以及學習並立下與父母的界限,是李雪給在原生家庭受創的你的建議。特別是後者,允許父母有各種情緒,但不必為他們的情緒負責。當我們選擇做回自己,我們就能活出跟父母不一樣的人生。
 
  每個想要自殺的孩子,都是在替父母「去死」。孩子無條件地愛父母,當父母把痛苦轉嫁給孩子時,孩子沒有能力區分這是誰的,只會統統收下,並且真切地覺得是自己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事實上,孩子的生命才剛剛開始,很多未知等待他們去探索。每個孩子都對這個世界很好奇,都想要活下去。──節錄自第五章〈家庭裡的生死能量場〉
 
好評推薦
 
  ◎李雪是敢向自己開刀的人。她淋漓透徹的文字,來源於十餘年不間斷的自我剖析,親身體驗過痛,所以有深情。──張德芬
 
  ◎「做自己」從來都不是為了攻擊或報復誰,而是把注意力從「滿足他人」回到自己身上,學會愛自己、捍衛自己的權利。──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足夠優秀,就能幸福;不夠優秀,就不配活。」這是一個多麼嚴厲、恐怖的信條!更荒唐的是,因為一直感受不到幸福,所以我愈發拚命。
 
  其實,「只有優秀,才配得上幸福」,這不僅是我的信條,也是大部分家庭默認的準則。絕大多數父母都以「把孩子培養得比別人優秀」為終極目標,可是,又有多少人關心孩子到底幸不幸福呢?──摘自本書後記。



詳細網址: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推薦序】如何防禦那些以愛之名而行攻擊之實的對待?/胡展誥(諮商心理師)008
【前言】不要讓孩子成為你唯一的創造013
 
第一章 足夠好的媽媽
01足夠好的媽媽是怎樣的024
02不在愛中,就在恐懼中032
03結實的父母,是孩子生命力的源泉039
04育兒理念衝突的背後是家庭權力鬥爭048
 
第二章  從虛假自體走向真實體驗
01失敗的母嬰關係帶來虛假自體056
02虛假自體讓孩子耗盡生命能量063
03越完美的虛假自體,越疲累071
04碰觸真實的世界078
05成為善意的源頭084
 
第三章  平衡自戀維度與客體關係維度
01脆弱自戀的表現094
02體驗痛苦,保持覺知102
03展現真實自體108
04臣服於真相,允許一切發生115
 
第四章  與事物的本質連結
01抽離劇情,改變慣性模式122
02討好的背後是敵意127
03不在劇情裡憤怒134
04想體驗什麼,就去創造什麼141
05擺脫控制,保持生命能量148
06一切外在衝突都源於內心戰爭155
07成功的程度=鏈接事物本質的能力X人格穩定性162
 
第五章 家庭裡的生死能量場
01生死能量:父母對孩子的本能灌注174
02覺察家庭中死本能的傳遞182
03把愛和精力留給值得珍惜的人188
04承認自己對孩子的恨與嫉妒195
05拋開對錯評判,鏈接事物本質204
 
第六章 真相在孩子的感受中
01尊重情緒,而非給予規則216
02匱乏式養育給孩子帶來一生的捆綁223
03專注是每個孩子本性中潛藏的能力231
04孩子遭遇重大創傷,父母請這樣做238
 
【後記】做個普通人,可以嗎?248



詳細網址: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062010
  • 叢書系列:Vision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0.8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雪
 
  心理學者,從事心理學研究十餘年。
  創辦微信公眾號「初心心理」。從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角度,詳解母嬰關係對人一生性格、命運的影響。
  作為心理學研究者,李雪的獨特之處在於「去臉譜化」,把專業知識性感地表達出來,是一種難得的能力。
  她勇於坦露自己,用輕盈而深刻、溫暖且尖銳的文字,向讀者彰顯真相。
  真相,帶來自由。讀她的文字,你會痛,也會上癮,因為真相是如此殘忍而迷人。
  著有暢銷書《當我遇見一個人》、《走出劇情》。
  歡迎到新浪微薄:李雪愛與自由,與李雪評論、互動。



詳細網址: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推薦序
 
如何防禦那些以愛之名而行攻擊之實的對待?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想像你住在一間只有四根梁柱撐著屋頂,卻完全沒有牆壁的房子,這間屋子毫無遮蔽,你的一舉一動都任由他人恣意窺探;也因為沒有門鎖,任何一個人都能隨心所欲地進入屋內移動擺設、堆置或取走物品,並且在裡面做任何他們想要做的事情。
 
  我想,天底下沒有幾個人能夠接受這種居所,你同意嗎?
  但是,這種毫無界限、時常被侵犯的居住環境,卻像極了華人的親子關係。
 
  當你還是個孩子時,你被賦予照顧弟妹的責任、扮演成熟懂事的楷模,你毫無計較地乖乖照做,於是你拆除了一面牆。
 
  小時候,你因為害怕或恐懼而哭泣時,獲得的不是安撫或支持,而是嘲諷或處罰。你相信他們口中的你是個懦弱無能的孩子,你又拆除了一面牆。
 
  當你的父母親因為自己的種種限制,對你的努力或成就表達輕蔑或否定時,你默默地收起自己的鋒芒,選擇當父母眼中雖沒用,但至少不讓他們覺得刺眼的孩子,你又拆掉了一面牆。
 
  當你的父母將你的獨立解讀為無情、視你的撒嬌為不成熟、將你的關心扭曲成多管閒事、將你的坦誠說成攻擊、將你的脆弱作為茶餘飯後的笑柄……而你不但沒有為自己辯解,反而隨之責備自己,這時候的你,就像住在那一間沒有牆壁的房子,幾乎失去了所有保護自我價值的界限,任由他人侵犯你的自尊、做出傷害你的事情。
 
  而你的為難在於當這個侵入者是你的至親時,你經常開不了口拒絕對方。因為,對方往往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口號。你不敢拒絕父母的好意,更不希望成為那個拒絕父母的逆子、孽女。
 
  由於你已經習慣住在這種沒有牆壁、任人侵犯的住所,長大以後的你,也難以在人際關係中堅持自己、保護自己。這一切不是因為你無能,而是因為從小你不但沒有被尊重的經驗,也不被允許捍衛自己。
 
  可惜的是,當你在人際關係中受了傷、回到家之後,卻可能又被落井下石:「看吧!你就是沒用啊,難怪別人要傷害你。」然後你再次啟動過往的模式:雖然覺得不舒服,卻也深信自己是那個沒有能力、沒有價值的人。
 
  可是,你知道嗎?長年以來,如此對待你的父母,他們心裡某個部分可能早已生了病、受了傷。他們不僅沒有尋求合適的協助,為小時候的你塑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反而經年累月地把情緒往你身上丟。
 
  他們出了氣,而你卻生了病。
 
  你變得畏畏縮縮,不敢在親密關係裡提出需求;你學會自我批評,處處否定自己;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任由他人對你予取予求;你變得優柔寡斷,不敢為自己做任何決定。你感到憂鬱、無所適從,你對他人的需求與感受極度敏感,唯獨對自己愈來愈陌生。
 
  如果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健康、想改變長久以來的病態互動,你必須先正視這一切。正視這一切,並不是要你捲起袖子,掀起一場激烈的家庭革命。
 
  而是,唯有正視事實,你才可能在充滿傷害的關係中,蹲下身子、撿起一塊塊磚頭,慢慢地為自己的房子砌牆,為自己劃出人我界限。或許,你無法完全斷絕與這些人互動,但你會比以前更能辨識他們行動的軌跡與樣態。你不一定要反擊,卻更有機會防禦那些以愛之名而行攻擊之實的對待。
 
  在這本書中,你會不斷地遇見內在那一個受傷的小孩、了解過往的某些要求其實過於嚴苛,以及你如何在成長過程不斷地放棄自己的界限。更重要的是,你會開始練習照顧那個小時候的自己,讓他(她)開始擁有被接納、被愛的經驗,讓他能夠為自己做選擇,也可以大方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
 
  「做自己」從來都不是為了攻擊或報復誰,而是把注意力從「滿足他人」回到自己身上,學會愛自己、捍衛自己的權利。
 
  如果你希望改變現況,內心卻總有股罪惡感揮之不去,請溫柔而堅定地對自己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必須為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



詳細網址: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04碰觸真實的世界
 
一個孩子,不應該因為不完美而被父母攻擊;一個成年人,也不應該因為做得不好就被親朋好友指責。當懷有一顆渴望光明的心時,我們會發現,所有人都值得被好好對待。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每週都會接受一次心理諮詢。諮詢師身在臺灣,所以我們只能透過視頻溝通。但是有好幾次,我完全忘記了,錯過了諮詢時間。我很想請求諮詢師下一次提前發郵件提醒我,卻一直沒能說出口,因為我頭腦裡有一個嚴厲的聲音在說:「記住諮詢時間是你自己的事,別人沒有義務提醒你。你不應該提出這麼過分的請求!」
 
但有一天,我還是忍不住對諮詢師說了。出乎意料,他很高興,因為他看到我在積極地發出連接的意願。事實上,他很願意發郵件提醒我,很願意為我做這件事。
 
我的任何請求都會被媽媽攻擊
 
於是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我對自己這麼苛刻,如此擔心提出的請求過分?
 
我想起上初中的時候,學校組織冬天去北京旅遊。我想穿新衣服出門,於是問媽媽能不能穿她的羽絨服,媽媽卻憤怒地指責我:「從小愛慕虛榮,連媽媽的羽絨服都想剝奪,簡直蛇蠍心腸。」
 
這麼可怕的罪名,忽然扣到我頭上,我頓時感覺自己犯了天大的錯。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我但凡提出一個請求,都會被媽媽惡意責難。更要命的是,那時的我,還不能區分什麼請求是過分的,什麼請求是合理的。因為任何請求都會被媽媽攻擊,我沒有機會碰觸到現實的邊界感。
 
英國哈利王子的妻子梅根‧馬克爾出生於貧民家庭,是個不知名的演員,還是非洲裔混血。這樣一個女人,與萬眾矚目、出身高貴的王子走在一起時,卻自信滿滿、神采奕奕。這是什麼原因呢?可能是因為,梅根從小就是一個敢於提出請求的人。
 
有一次,她看到電視上的洗滌劑廣告宣揚「女人屬於廚房」,感到很憤怒,想要為此做些什麼。梅根的爸爸鼓勵她表達自己的想法,於是她給包括當時的第一夫人希拉蕊‧柯林頓在內的很多名人都寫了信,其中很多人都回應了她,廣告公司也因此改了廣告詞。
 
這讓梅根相信:我可以向這個世界發出聲音。這個世界是善意的、願意回應我的;即使不回應,我也不會怎麼樣。這或許就是梅根能自信滿滿地跟哈利王子走在一起的原因之一吧!



詳細網址: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

詳細網址: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 中文書>心理勵志>兩性與家庭關係>家庭/親子關係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