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憂國:暴烈美學的極致書寫,三島由紀夫短篇傑作集【經典紀念版】,原文名稱:花ざかりの森・憂国―自選短編集,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5511494,頁數:296,出版社:大牌出版,作者:三島由紀夫,譯者:劉子倩,出版日期:2021/01/13,類別:文學小說

憂國:暴烈美學的極致書寫,三島由紀夫短篇傑作集『經典紀念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憂國:暴烈美學的極致書寫,三島由紀夫短篇傑作集【經典紀念版】


內容簡介


能夠寫出這篇〈憂國〉,或許我已該滿足。
──三島由紀夫
 
  三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二十世紀四大代表作家之一
  三島由紀夫最自豪的短篇代表作選集
 
  「如果,忙碌的讀者只能選讀一篇三島的小說,想把三島的優劣一次通通濃縮成精華的小說來閱讀,那麼,我希望讀者選讀的是〈憂國〉。」──三島由紀夫
 
  〈憂國〉為三島由紀夫最引以為傲的作品,他曾寫道:「〈憂國〉描寫的性愛與死亡的光景,情色與大義的完全融合與相乘作用,堪稱我對這人生抱以期待的唯一至福……身為小說家,能夠寫出這篇〈憂國〉,或許我已該滿足。」〈憂國〉以真實歷史為藍本,為三島文學中探討「愛慾」與「死亡」的異色代表作。其熾烈展現了三島二元對立的藝術觀,及從中迸發的壯烈與哀豔之美。三島相當喜愛這部作品,甚至在一九六五年將〈憂國〉拍成影片,從道具到分鏡一手包辦,自編自導自演。
 
  尚未感到的死亡之苦,這遙遠的死亡之苦,精煉了他們的快感。
  眼前沒有痛苦與死亡,
  似乎只有自由、寬闊的原野一望無垠。
 
  本書收錄三島十六歲至三十六歲的短篇傑作,包含:三島的初登文壇之作〈繁花盛開的森林〉,作品展現其華麗的精神世界;以滑稽鬧劇風格諷刺現實的〈蛋〉;講述三島文學宿命起源的〈寫詩的少年〉;描寫藝妓世界的勢利、人情冷暖的〈過橋〉;敘述披頭族世界的疏離、人工化激昂與抒情式孤獨的〈月〉。從收錄的十三篇作品,讀者可看出三島美學的形成與流變,並感受三島豐富多采的文體,更可窺見其重要長篇小說的主題萌芽。
 
本書特色
 
  ◎三島由紀夫自選短篇傑作,並親自撰文解說,深具代表性。
  ◎資深日本文學小說譯者劉子倩以精準的行文節奏,無論華麗、詩意、理性、冷澈,充分體現三島文體的豐富多變性。
  ◎書中收錄貫串三島半生創作生涯的精選作品,是通往三島思想核心的重要必讀之作。



詳細網址:憂國:暴烈美學的極致書寫,三島由紀夫短篇傑作集『經典紀念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繁花盛開的森林
中世某殺人慣犯遺留的哲學日記選萃
遠乘會
寫詩的少年
海與夕陽
報紙
牡丹
過橋
女方
百萬圓煎餅
憂國
解說 三島由紀夫



詳細網址:憂國:暴烈美學的極致書寫,三島由紀夫短篇傑作集『經典紀念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511494
  • 叢書系列:好讀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4.8 x 21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憂國:暴烈美學的極致書寫,三島由紀夫短篇傑作集『經典紀念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三島由紀夫
 
  本名平岡公威,一九二五年出生於東京。一九四七年自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通過高等文官考試,隨後進入大藏省任職,隔年為了專心從事寫作而從大藏省離職,開始專職作家的生涯。
 
  三島由紀夫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其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曾三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也是二戰結束之後西方譯介最多的日本作家之一。
 
  三島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深為讚賞,他對日本二次大戰後社會的西化和日本主權受制於美國非常不滿。一九七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他帶領四名「盾會」成員前往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挾持師團長要求軍事政變,期使自衛隊能轉變為正常的軍隊,但是卻乏人響應,因而切腹自殺以身殉道,走上了日本武士最絢爛的歸途。
 
  主要著作有《豐饒之海》四部曲、《假面的告白》、《金閣寺》、《鏡子之家》、《盛夏之死》、《憂國》、《反貞女大學》、《不道德教育講座》等。
 
譯者簡介
 
劉子倩
 
  政治大學社會系畢業,日本筑波大學社會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小說、勵志、實用、藝術等多種書籍,包括三島由紀夫《憂國》;川端康成《伊豆之旅》;谷崎潤一郎《春琴抄》、《痴人之愛》、《陰翳禮讚》、《瘋癲老人日記》;太宰治《女生徒》;夏目漱石《門》、《少爺》、《虞美人草》;宮澤賢治《銀河鐵道之夜》等日本文學作品,皆為大牌出版。



詳細網址:憂國:暴烈美學的極致書寫,三島由紀夫短篇傑作集『經典紀念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解說

三島由紀夫
 
  這次以文庫版的形式出版自選短篇集,令我感到,對於短篇小說這種文學領域,我早已疏遠。我並非跟隨短篇小說的衰亡期這個現代傳播主義的趨勢,像製線工廠縮短工時那樣開始節約短篇創作。是我的心已自然而然遠離了短篇。少年時代,我曾專注在詩與短篇小說,當時籠罩我的那種悲喜,隨著年紀漸增,前者已轉向戲曲,後者似乎也轉向長篇小說。總之,那也是我把自己朝向更有構造性、更多辯、更需耐性的作業推進的證據,顯示出我已需要更巨大的工作帶來的刺激與緊張。
 
  這點,似乎與我的思考方式從箴言型漸漸轉向有系統的思考型不無關係。當我在作品中闡述某個想法時,我變得喜歡慢慢來,寧願多花點時間一步步讓人接受,我開始懂得避免一刀斃命式的說法。說好聽點是思想圓熟了,其實只是性急卻迅速輕捷的聯想作用已隨著年齡漸漸衰退。我等於是從輕騎兵改成重騎兵的裝備。
 
  因此,本書收錄的內容,全是我在輕騎兵時代的作品。不過,雖然這麼一概而論,事實上其中有些作品本身屬於純粹的輕騎兵式,也有些作品已沉悶地朝著重騎兵轉型,完全是為了操練那個才寫的。前者的代表作若是〈遠乘會〉,後者的代表作,就是在我很年輕時(一九四三年)也就是我十八歲時寫的〈中世某殺人慣犯遺留的哲學日記選萃〉了。在這篇簡短的散文詩風格的作品中,出現了殺人哲學、殺人者(藝術家)與航海家(行動家)的對比等等主題,堪稱包含了日後我許多長篇小說的主題萌芽亦不為過。而且,其中也有活在昭和十八年這種戰時,處於大日本帝國即將瓦解的預感下的少年,暗淡又華麗的精神世界的大量寓喻。
 
  至於另一篇戰時作品〈繁花盛開的森林〉,相較之下,我已無法喜歡。這篇寫於一九四一年的里爾克式小說,如今看來分明受到某種浪漫派的負面影響與小老頭似的矯揉造作。十六歲的少年,想得到獨創性卻怎麼也得不到,無奈之下只好裝模作樣。附帶一提,出版社堅持將這本短篇集定名為《繁花盛開的森林》,我只好選了這個。
 
  從戰後的作品中,我毫無懸念地選出了自認為最好的作品。
 
  〈遠乘會〉(一九五○年)是在我的短篇寫作技巧終於成熟的時期,運用平行結構(parallelism)的手法描繪的水彩畫,遠乘會的描寫本身,是我自己參加某個騎馬俱樂部出遊活動的速寫,這種在實際上沒有任何戲劇化經驗的微細速寫中穿插某個故事的手法,如今已成為我創作短篇小說的一種常用手法。
 
  〈蛋〉(一九五三年六月號.群像增刊號)曾是不受任何評論家與讀者肯定的作品,但這篇模仿愛倫.坡滑稽鬧劇的珍品,成了我個人偏愛的對象。要解讀為是在諷刺「制裁學生運動的權力」是各位的自由,但我的目的是超越諷刺的無厘頭,我的文筆難得到達這種「純粹的荒謬」的高度。
 
  〈過橋〉與〈女方〉、〈百萬圓煎餅〉、〈報紙〉、〈牡丹〉、〈月〉都只是當時矚目的風景或事物刺激了小說家的感性,於是構成一篇故事。其中尤其是〈過橋〉,在技巧上最成熟,我認為在文體中成功融入了某種有趣又滑稽的客觀性,以及冷淡高雅的客觀性。
 
  〈過橋〉描寫的是藝妓世界的勢利、人情與某一面的冷酷,而〈女方〉描寫演員世界的壯闊與鄙俗以及自我本位,〈月〉描寫披頭族世界的疏離與人工化激昂與抒情式的孤獨……這些作品與以前的狂言作者依循「世界定理」的儀式設定的「世界」不同,只不過是偶然興起窺見那個世界後,那種獨特的色調、言語動作、生活方式,宛如水槽中的奇異熱帶魚,在文藻的藻葉之間若隱若現,自然誘發出每一個世界的故事。所以或許就是這樣漫長的時間,以及自然發生性,賦予這三篇小說某種濃厚感與豐饒的韻味。當然,那都是從我個人的「遊戲」產生的。我把自己故意放在一個古典小說家的見地,一邊游弋於各種世界,一邊慢慢觀察,用琢磨過的文體寫短篇,等於是出自我腦中的小說家的紳士主義。至今我仍不免認為,短篇小說就該是這種紳士主義的產物。
 
  不過,這樣的我,不見得都是用這種遊刃有餘的態度書寫所有的短篇。
 
  本書中,〈寫詩的少年〉、〈海與夕陽〉、〈憂國〉這三篇,在乍看純屬故事的體裁下,隱藏著對我而言最切實的問題,當然站在讀者的立場,不必考慮任何問題性,只要享受故事就行了(例如銀座酒吧的某位媽媽桑,就是把〈憂國〉全然當成黃色小說閱讀,自稱整晚難以入眠),這三篇是我非寫不可的東西。
 
  〈寫詩的少年〉中,敘述了少年時代的我與言語(觀念)的關係,道出了我的文學出發點的任性、卻又宿命的起源。在這裡,出現了一個抱著批評家眼光的冷漠少年,這個少年的自信來自自己也不知情的地方,而且從中隱約可窺見一個自己尚未掀開蓋子的地獄。襲擊他的「詩」的幸福,到頭來,只帶給他「不是詩人」這個結論,但這樣的挫折把少年突然推向「再也不會有幸福降臨的領域」。
 
  〈海與夕陽〉,試圖凝縮展示的是相信奇蹟的到來但它卻未來臨的那種不可思議,不,比奇蹟本身更加不可思議的主題。這個主題想必會是我終生一貫的主題。當然人們或許會立刻聯想到「為何神風不吹」這個大東亞戰爭最可怕的詩意絕望。神助為何沒有降臨──這個,對信神者而言是最終也是最決定性的疑問。不過,〈海與夕陽〉並非直接將我的戰時體驗寓言化。毋寧,於我而言,最能闡明我的問題性的其實是戰爭體驗,「為何當時海水沒有一分為二」這個等待奇蹟的命題對自己是不可避免的,同時也是不可能達成的,對此,想必早在〈寫詩的少年〉這個年紀,應該就已有明顯的自覺了。
 
  〈憂國〉的故事本身只是二二六事件外傳,但〈憂國〉描寫的性愛與死亡的光景,情色與大義的完全融合與相乘作用,堪稱我對這人生抱以期待的唯一至福。然而,可悲的是,這種幸福極致,或許終究只能在紙上實現,即便如此也無妨,身為小說家,能夠寫出這篇〈憂國〉,或許我已該滿足。以前我曾寫道:「如果,忙碌的讀者只能選讀一篇三島的小說,想把三島的優劣一次通通濃縮成精華的小說來閱讀,那我希望讀者選讀的是〈憂國〉。」這種心情至今不變。
 
  話說,前面的〈蛋〉也是一例,我個人也偏好全憑知性操作的小故事(conte)類型。在此,作品本身連看似主題的主題都沒有,就像被拉向一定效果的弓,保有徹頭徹尾的緊繃形式,當它被射進讀者的腦中,如果命中了等於是「聊以取樂」。同時,若能構成西洋棋棋手體會到的那種知性緊張的一局,構成毫無意義的一局,則余願足矣。〈報紙〉、〈牡丹〉、〈百萬圓煎餅〉這類小故事,就是我基於這種意圖寫成的短篇中,選出的較佳之作。



詳細網址:憂國:暴烈美學的極致書寫,三島由紀夫短篇傑作集『經典紀念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憂國

 
中尉有自信,二人決定赴死時的那種喜悅,沒有任何不純粹的成分。當時,二人當然沒有清楚意識到那點,卻再次感到二人之間不為外人所知的正當快樂,被大義與神威、被無懈可擊的完全道德所守護。當二人的目光交流,在彼此的眼中發現正當的死亡時,他們再次被無人可擊破的鐵壁包圍,彷彿披上了他人連一根指頭也碰不到的美與正義做的盔甲。所以,中尉在自己的肉欲與憂國至情之間,不僅沒有發現任何矛盾與衝突,甚至可以將之視為一體。
 
對著昏暗斑駁、蒸氣濛濛的鏡子,中尉把臉湊近仔細刮鬍子。這將會成為遺容。不能留下沒有刮乾淨的鬍渣。刮過的臉再次閃耀年輕的光芒,甚至照亮了昏暗的鏡子。這明朗健康的臉孔與死亡的連結,說來倒有一種瀟灑。
 
這將會成為遺容!這張臉孔正確說來已有一半脫離中尉所有,成了死亡軍人紀念碑上的臉孔。他試著閉上眼。一切都被黑暗籠罩,他再也沒有視覺。
 
中尉洗完澡,光滑的臉頰上還有青色的刮鬍痕跡發光,他在燒熱的火盆旁盤腿而坐。中尉知道麗子趁著忙碌之中已迅速補過妝。她的臉頰亮麗,嘴唇水潤,沒有悲傷的影子。看到年輕的妻子性情如此貞烈的表徵,他感到自己果然選對了妻子。
 
中尉乾杯後,立刻遞給麗子。從未喝過酒的麗子老實接下杯子,戰戰兢兢舉杯就口。
 
「過來。」中尉說。
 
麗子走到丈夫的身旁,被他斜抱住。胸口激烈起伏,悲傷的情緒與喜悅,似乎都混入強烈的酒精。中尉俯瞰妻子的臉。這將是自己在人世看到的最後臉孔,最後一個女人的臉孔。中尉以旅人臨行時眺望再無第二次機會造訪的美麗風光的那種眼光,細細地審視著妻子的臉龐。百看不厭的美麗臉蛋,雖然秀麗卻不冷漠,嘴唇以柔和的力量微微合起。中尉不禁吻上那櫻唇。驀然回神,才發現臉孔絲毫未因欷歔的醜陋而扭曲,緊閉的長睫毛下,卻有淚滴不斷溢出,自眼角晶瑩滑落。
 
之後中尉催促妻子去二樓的寢室,妻子說洗完澡再去。於是中尉一個人先上二樓,走進瓦斯暖爐烘熱的寢室,在被子上呈大字型躺平。就連這樣等待妻子到來的時間,亦與平日毫無分別。



詳細網址:憂國:暴烈美學的極致書寫,三島由紀夫短篇傑作集『經典紀念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憂國:暴烈美學的極致書寫,三島由紀夫短篇傑作集【經典紀念版】

詳細網址:憂國:暴烈美學的極致書寫,三島由紀夫短篇傑作集『經典紀念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憂國:暴烈美學的極致書寫,三島由紀夫短篇傑作集【經典紀念版】 中文書>文學小說>翻譯文學>日本文學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