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與巴黎出了軌,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0682328,頁數:224,出版社:有鹿文化,作者:韓良露,出版日期:2021/09/17,類別:文學小說

與巴黎出了軌~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與巴黎出了軌


內容簡介


她,懾人心魂
每一次回憶,都像寫一封情書般心動快樂

  ★墜入情網的巴黎書寫,夢中幻景成為迷人實境
  ★跨越時空的法國記遊,美好日子增值在記憶中
  ★朱全斌(作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前院長)深情代序

  跟著韓良露的愉悅腳步,
  回應無法拒絕的法式情書!


  曾經造訪巴黎以及其他法國小鎮數十次的韓良露,字裡行間流露出對於法蘭西文化、歷史、美食的愛戀。巴黎對她來說,有如一座美麗精采的劇院,每齣戲碼都引人入勝;法國對她而言,更是充滿抽絲剝繭的樂趣,從不令人厭倦。我們在一段段情迷與夢迴的文字之中,看到一個旅人心中的夢土,每走一步,都能夠享受生命的美好。

  突然愛上城市比愛上人簡單多了,
  就算離開了,隨時可以再回來探望。


  【巴黎】
  我愛在巴黎微醺,不知怎的,小飲的情緒特別高昂,也許因為城市美、胃口好、人風雅。巴黎就是有種讓人想過美好小日子的興致,喝點葡萄酒,這種心願就很容易達成。

  【比亞里茨】
  比亞里茨的巴斯克精神則隱藏在國際化的融合之中,這似乎是全世界許多城市面對的雙重選擇,你會選擇那條路呢?

  【普羅旺斯】
  一直到今天,都還覺得自己的靈魂仍有一部分留在那小村的鐘聲中。奇異的小村,離現代不遠,卻可以活在古老的氣息裡。這裡會是我的夢土嗎?

  【佩希高】
  一場黑松露盛宴,如今彷彿變成一場聖宴,上天賜予的大地上野生的黑松露,也許正包含著自然的奧祕與奇蹟。

  【南錫】
  旅途中偶爾面對一個陌生的地方突然有墜入情網之感也不錯。突然愛上城市比愛上人簡單多了,就算離開了,隨時可以再回來探望。

  【第戎】
  歷史悠久的地方,早把異國文化的影響內化成自己的傳統,留給後人對美味歷史抽絲剝繭的樂趣。

  【盧昂】
  我在市集廣場上的百年老店用餐,滋味比巴黎的諾曼第料理要真實太多了,吃完後人真的會很放鬆,肚子飽飽的也就忘了這個老城可做的事真的不多。

  看韓良露晃遊法國、巴黎,你絕對會愛上!


詳細網址:與巴黎出了軌~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代序

巴黎的美麗與哀愁 ◎朱全斌

輯一:情迷豔巴
巴黎美食的回憶
回味巴黎小酒館
巴黎回味
我愛在巴黎微醺
會說土話的乳酪
法國麵包的五種吃法
巴黎式出軌
巴黎閒逛
巴黎嘆息
我的巴黎村落

輯二:夢迴法蘭西
巴約納的巴斯克家常美食
比亞里茨的海洋之味
普羅旺斯的一天
聖黑米古文明聖地
普羅旺斯小村
佩希高的異教黑松露
佩希高的聖誕大餐
松露之奴
黑松露的心魂
冬日的香檳旅程
問問阿爾薩斯人
阿爾薩斯味覺之冬
冬日南錫
阿爾比的羅特列克
第戎的十字軍歷史美味
盧昂的女人


 


詳細網址:與巴黎出了軌~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682328
  • 叢書系列:看世界的方法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3 x 19 x 1.1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與巴黎出了軌~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韓良露(1958-2015)


  美食家、旅行家、生活家、作家、非典型知識分子、公益文化推廣者;種種興趣、專長、投入與身分,讓她成為豐厚多元的文化人。

  十六歲開始於詩刊發表現代詩,開啟寫作之門,寫作觸角廣及影評、散文、電視和電影劇本等,曾獲台北文學獎、新聞局優良劇本獎、廣播金鐘獎、電視金鐘獎多項殊榮。二○○六年起,主持「南村落」,以藝文社會企業方式介入推廣、舉辦超過千場文化活動,重新詮釋在地文化,並因此榮獲二○一三年「台北文化獎」個人獎,被盛讚為「城市的文化魔術師」。二○一五年,以《良露家之味》榮獲圖書類金鼎獎。

  平日喜歡研究星象、蒐集地上城鎮,著有《義大利小城小日子》《台北說城人》《露水京都》《美好生活,其實很簡單:韓良露和李漁的「閒情偶寄」》《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樂活在天地節奏中:過好日的二十四節氣生活美學》《良露家之味》《文化小露台》《台北回味》《上昇星座:生命地圖的起點》《靈魂占星:與靈魂對話的和諧生命》《小飲,良露:葡萄酒旅記》《一起,微醺:認識這世界的美妙旅程》等多部作品。

  韓良露原來規劃與她一生的摯愛朱全斌,多相陪伴,一起過生活,也從事更多寫作、出版、電影等文化投入。但因緣果熟,於二○一五年三月三日捨報,留給她的夫婿、家人、朋友和眾多讀者豐美的著述和回憶,以及一門人生叩問真善美的修行功課。

攝影者簡介

朱全斌


  台北市出生,祖籍江西興國,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傳播與媒體博士。因自小就熱愛文藝與表演藝術,並力行斜槓人生,人生經驗過不同角色。除了在學界服務,也跨足業界,擔任過電視台副總、編劇、插畫家、專欄作家、廣播主持人、音樂劇導演等不同工作。

  早年製作電視節目,類型涵蓋戲劇、新聞與社教節目,並屢獲金鐘獎肯定。後專職教授,亦同時拍攝紀錄片,作品《聖與罪》(2009) 曾獲金穗獎、墨西哥國際電影節紀錄片金棕櫚獎以及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最佳紀錄片獎等。

  2015年在妻子韓良露過世後,創辦了南瓜國際,整理出版其占星系列著作。此外也戮力於文學創作,著有《人生需要酒肉朋友:一起吃飯,不見不散!》《當愛比遺忘還長》以及《謝謝妳跟我說再見》。2020年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院長一職退休後,除了旅行、寫作,繼續在Bravo電台主持廣播節目《朱全斌的燦爛時光》外,並以幫助他人開拓自我為職志,繼續探索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臉書粉絲專頁:
  朱全斌這麼看這麼想 www.facebook.com/bingthink

 


詳細網址:與巴黎出了軌~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代序

巴黎的美麗與哀愁
朱全斌(作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前院長)


  法國是美食天堂,巴黎是浪漫之都,這是深植一般人腦海的印象。但是如果花數十年多次進出,這樣的認知還會保持不變嗎?

  我初訪巴黎時才二十六歲,仗著青春的活力,我以背包客之姿寄居在一留學生住的高高閣樓上。那是幢典型十九世紀奧斯曼風格的建築,以前可能屬於某個貴族所有,朋友住在裡面一間原為佣人房,面積大約只有三坪的陋室,我們總要爬大約七、八樓層的窄梯才能到,回到房間時總是氣喘如牛。

  時序是寒冷的冬天,我穿著厚重的衣服,每晚縮在隨身攜帶的睡袋裡打地鋪。雖然住得很不舒服,但每天我總能保持著興奮的心情出門。一九八○年代的當時,歐盟尚未成立,全球化也仍是陌生的名詞,市面上通行的是法郎與法語,用英語真的有些寸步難行。

  那時街上沒有麥當勞與星巴克,為了省錢,我經常以卡士達塔(Flan)或法棍夾火腿果腹。除了在拉丁區吃過廉價的大眾食物,不要說星級的米其林料理了,就連像樣的法國餐館都沒進過。

  後來我搭上火車,到南方的亞維儂、阿爾、尼斯、坎城與馬賽等地走馬看花了一個禮拜,沿途見識到法蘭西鄉村的富庶、宏偉的歷史建築以及地中海沿岸的明媚風光,便深深地愛上這國家,立下一定要再回來的心願。

  再度造訪法國與巴黎已經是十年後,我與良露在新婚後踏上歐遊之旅,這是歐盟成立的前兩年,努力工作了一陣子,這時兩人已小有積蓄,我們也因而得以體驗地道的在地美食與居遊的樂趣。

  在巴黎,我們很快就愛上了充滿人文藝術氣息的第六區聖哲曼德佩,而每一次到花都造訪,也一定以這裡的旅館列為首選。區裡密集的餐廳、咖啡館、麵包坊、巧克力店、公園、書店、市場、花店……都是我們認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九○年代中期,因為求學的關係,我們在倫敦住了五年。那時只要一有空檔,我們就會飛到隔著英吉利海峽的法國旅行。這本書大部分的內容都在記錄那段美好的時光。

  身為作家的忠實伴遊者,我卻是一個粗枝大葉的食客,當時並不明白為什麼良露在點菜或者挑選餐館時有這麼多的堅持。現在閱讀她的文字,才體會到看似隨性的她,其實在旅途中的每一刻都用著心在選擇、過濾、涵泳與沉澱。她手上經常拿著一本書研讀,每天晚上回到旅館也一定會記筆記。她的執著造就了她的著作等身,而幸虧有這本書,我旅遊記憶中的許多空白才得以填補。

  二十世紀末期,我們對巴黎的印象與經驗多是美好的,在歐盟成立之初,觀光客還不多,全球化效應仍不明顯,大財團跨國購併的風潮方興未艾,在樂觀開放的氛圍中,人們變得友善,說英語不再遭逢白眼,庶民社會中原汁原味的生活節奏與趣味十分令人著迷。

  然而好景不常,在後來的十多年間,我們仍多次造訪巴黎,卻很遺憾無法重溫當年的美好。許多小店鋪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以招徠觀光客為主的精品店。隨著房價高漲,不但物價愈來愈昂貴,許多本地客人常光顧的Brasserie也改做外國人生意,餐館中一些具有傳統特色的菜也逐漸消失了。

  這種令人興今非昔比的喟嘆不單發生在巴黎, 也同樣出現在省區(Province),例如良露在重遊普羅旺斯的聖黑米時,就發現原本恬靜清純的小鎮已經變成人煙熙攘的繁華聖地,令人惆悵。

  巴黎在良露心目中一直是她世界上最愛的城市,然而在書中我們除了依戀也讀到她的失落。二○一五年一月,她隨我到比亞里茨參加國際電影節,在極度虛弱的病體下寫下了〈比亞里茨的海洋之味〉這最後遺作。原來準備要在巴黎居遊一個月,卻只住了兩天,就在死神的威脅下不得不倉皇逃離。人生無常,誰能預料到她是用這種方式跟宛若情人的巴黎告別的呢?

  歲月是無情的,而幸福是屬於那些懂得把握當下、累積美好記憶的人。我很慶幸自己在年輕的時候就與巴黎邂逅,而在成人期能夠有聰慧的旅伴帶領我一起深入探訪這座美麗城市,並且挖掘整個法蘭西的瑰麗寶藏。這本書載記了我們人生一段燦爛的篇章。美麗國度逝去的風華或許已不可逆,但相信有一天,正如良露所寫的,當我又有機會飽嘗一餐黑松露盛宴之後,會再度與之重逢。


詳細網址:與巴黎出了軌~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巴黎美食的回憶

 
回想起第一次到巴黎,都已經是四分之一個世紀以前的事了,當時我早已對巴黎充滿了美味的憧憬,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早年看的各種文學,如酗咖啡的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寫的小說中描繪的法式傳統菜,如左拉(Émile Zola)寫的《巴黎之胃》(Le Ventre de Paris)談到的中央市場,如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在《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一書中寫他寫作完一篇小說後去Brasserie Lipp 吃醃酸菜香腸醃肉,如費滋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的《夜未央》(Tender is the Night)中所寫到的巴黎奢華晚宴。
 
一條叫布奇的小街
 
我喜歡文學,而文學中關於食物的描繪更讓我難忘,來到巴黎時,我已經是從小就對美食十分熱衷的Foodie 了,雖然才二十多歲,但也已經曾在報紙上寫過食經的專欄,也吃過台北、香港、舊金山、紐約、倫敦各地的法式餐館。我對各種法國菜並不陌生,但真正踏上法國的土地,尤其是巴黎,對我仍然是個驚豔的世界,直到二十五年過去了,就在寫作本文的一星期前我才剛從巴黎回台北,即使已經來來去去巴黎快三十多次的我,如今仍然深受巴黎美食的吸引。巴黎對我而言是全世界最棒的美食之都,像一個美麗精采的劇院般,從二十五年前開始的每齣美食的戲碼就讓我陷入愛河,直到今天仍未厭倦,甚至因為我接觸得愈多懂得更多,反而更加迷戀。如今,提筆寫巴黎美食的回憶都像寫情書般心動快樂。
 
二十五年前,我已經當過電視劇編劇,也算小有積蓄,也捨得比同年代的人敢把錢花在食物上,因為我在巴黎很少買精品服飾皮包珠寶,早年住旅館也挑便宜的住,省下的錢都花在大吃大喝,而當年吃過的一些好東西和好酒,如今可都漲翻天了,我也算把花掉的錢增值在記憶中。


詳細網址:與巴黎出了軌~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與巴黎出了軌

詳細網址:與巴黎出了軌~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與巴黎出了軌 中文書>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散文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