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第二版),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7638526,頁數:464,出版社:五南,作者:蕭瑞麟,出版日期:2020/11/28,類別:商業理財

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第二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第二版)


內容簡介


創業精神首要便是將舊有資源注入新能量,以創造新財富。──彼得・杜拉克
未來可能只有一種行業,叫做服務業。

  為什麼成功企業反而缺乏創新能力?下一個殞落的「柯達」是誰?
  ──解密「僵思效應」造成的盛極必衰
  為什麼瀕臨破產的旅館得以重生?星野集團如何讓劣勢華麗翻轉?
  ──用一物兩面的邏輯打破「制約」
  為什麼研華能由強尋弱?如何找出強勢者的脆弱點?
  ──逆轉勝最需剛柔並濟的「逆強原則」

  服務創新的根本,是人。

  當我們進行研發的時候,總以為手邊會有豐沛的資源可供使用,但實務上,我們所面臨的是一連串的制約、匱乏以及令人無奈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有些企業能夠隨手拈來就是創新,又能夠突破困境,由逆轉勝?成功的要素並非機運,而是以人為本的不斷創新。

  本書是質性研究權威的精心著作,作者多年來親自深入各大企業,用踏實的田野和訪調累積成豐厚的書寫材料,不但有豐富的真實案例,作者更仔細梳理脈絡,與理論不斷對話,抽絲剝繭的找出企業劣勢創新的邏輯思維。無論是想從劣勢中翻身,或是想在優勢中更上層樓,本書都是這個世代所有創新者必讀的大作。

  •豐富的現場調查案例,提供最深入的服務創新作法。
  •深入淺出的學理分析,讓案例更容易理解;展現學術與實務的完美結合。
  •以質性研究帶讀者進入現場,找出以小搏大的脈絡,理解如何以「少力設計」翻轉劣勢。
 


詳細網址: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第二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原創書系序:學術原創—華人學術的復興    楊榮川董事長 五南圖書發行人
推薦序:沒有人是服務的局外者    劉克振 研華科技董事長
推薦序:融媒體,見證服務隨創的年代   尹遜鈺 天脈聚源公司執行總裁
作者序:服務的年代,劣勢才是常態
Chapter 1   序幕:盛極必衰─柯達的創意性毀滅
以人為本:匱乏時,精準洞察
Chapter 2   精準分眾─以人物誌尋找捷客洞見
Chapter 3   相對感受─新零售繪製顧客旅程
Chapter 4   視而不見─視頻網設計難免的盲點
Chapter 5   認知導意─赤壁上的東坡
複合綜效:缺少時,以巧成多
Chapter 6   虛實融合─天脈聚源跨屏融媒體
Chapter 7   技術綜效─史丹利資源複合原則
Chapter 8   資源交流─聯合報系形塑複合商業模式
Chapter 9   策略複合─愛奇藝後發制人的謀略
少力設計:劣勢時,施展隨創
Chapter 10   禍福相依─偶像劇量產的機會之窗
Chapter 11   一物兩面─星野隨創美麗的制約
Chapter 12   負負得正─曜越轉換負資源
Chapter 13   由強尋弱─研華劣勢中逆強
Chapter 14   閉幕:逆轉勝─劣勢下隨手拈來的少力思維


詳細網址: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第二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638526
  • 叢書系列:學術原創
  • 規格:平裝 / 464頁 / 17 x 23 x 2.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第二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蕭瑞麟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亞太EMBA課程客座教授。於英國華威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取得工程碩士與商學博士。曾任英國華威克大學「創新與策略變革研究中心」研究員、英國勞斯萊斯航太公司研究院士、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亞太運籌研究中心」院士等職。經常受邀至英國、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講學。

  專長以各種質性詮釋方法分析複雜的企業問題。研究主軸包括:創新脈絡、科技與組織創新、劣勢創新、開放創新、行動研究法等,並擅長進行科技跨領域研究,如科技跨服務業、教育業、交通業、新聞媒體業、都市更新、演藝經紀等議題。經常以幽默的案例與角色扮演,帶領學員進入創新領域,思考深刻的管理議題,屢獲新加坡國立大學以及政治大學EMBA最佳教學獎等。

  目前擔任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執行編審、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 編輯委員、中山管理評論編輯委員、《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繁體中文版顧問等職。著作常見於國際性會議與期刊,並屢次得獎。著有《思考的脈絡》、《科技福爾摩斯:科技優勢永遠源自創新》、《科技意會:衛星派遣的人性軌跡》與《不用數字的研究》等。
 


詳細網址: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第二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服務的年代,劣勢才是常態


  未來可能只有一種行業,叫做服務業;未來可能必須學會一種創新,叫做劣勢創新。撰寫這本專書《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背後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介紹服務創新。在使用者為主的世代,服務無所不在。服務已經不僅僅侷限於服務業,像是鼎泰豐無所不在的貼心服務,或是誠品書局以文青品牌推出的複合服務。任何有形的產品,都可以結合無形的服務。所以,銷售電腦需搭配管理諮詢服務;推廣電動車需結合智慧型維修服務;販賣服飾需附加時尚顧問服務;開超市需融入現場體驗與即時物流服務;經營電子商務需跨界網紅直播服務。

  服務,原本只需有效率地為客戶解決問題。隨著時代的演變,服務不只要有效率,而且過程中還必須要給予顧客良好的體驗。功能性的產品或服務,即使有效率,若顧客的情緒體驗不好,結果也是失敗。在這本書中,我想以不同的案例,針對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挑戰,來解釋服務如何能千變萬化,改變顧客的感受。

  第二個目的是希望介紹劣勢創新。雖然這個觀念大家並不陌生,可是真正要理解其內涵卻不容易。當我們進行研發的時候,總以為手邊會有豐沛的資源可供使用,但現實上卻不允許。實務上,我們所面臨的是一連串的制約、匱乏的資源以及令人無奈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如何能夠隨手拈來就是創新,又要如何能夠突破困境,由逆轉勝?這是最近興起的「隨創」(bricolage)理論。劣者,少力也。當我們遇到困境時,「少力設計」(less-is-more design)可以協助我們找到劣勢創新的機會點。不僅中小企業需要學會應用劣勢創新,大企業更要引以為戒,也是當代社會面臨無力感時亟需的一帖藥方。

  這兩者加起來,就是「服務隨創」─如何在劣勢中、制約下去創新服務,找出解套方案。在這六年來,透過兩項科技部三年期計畫,我挑出13個案例,分為三個主題,來解讀服務隨創的觀念。一開頭的案例是討論柯達公司的「優勢隕落」過程。身處優勢,怎麼會隕落?柯達這家公司一直被認為是科技管理界的模範生,卻被自己的優越所綁架。這導致過去的核心能力,變成僵固的作繭自縛。用這個案例開啟序幕,是希望能引發當代企業的危機感,認真看待創新,而不是耍嘴皮子,卻敷衍了事。柯達案例警示我們,有豐富的資源並不見得會產生亮麗的創新,當企業剛愎自用的時候,優勢也會變成劣勢;敗家則是不可避免的結局。劣勢,原來是源自於優勢時的驕傲。

  接下來,本書分為三項主題來探討服務隨創:以人為本、複合綜效、少力設計。主題一是「以人為本」。任何服務都不能離開人,這道理並不難理解。可是,我們卻很驚訝地發現,企業宣揚的「以客為尊」大多只是口號,真正落實的少之又少。這並不是企業漠不關心,而是因為多數主管並不了解如何理解使用者行為。所以在第一個主題,我們介紹人物誌、顧客旅程、設計盲點、認知導意等四種作法,以及其中包含的新觀念。

  用人物誌作為工具,可說明精準分眾的做法,並針對分眾來改變捷運報的設計(第2章)。我們將透過一家百貨公司,解釋如何繪製顧客旅程,從中理解顧客因感受而產生的落差(第3章)。然後,用一項視頻網服務研發專案,說明如何找出與避開設計盲點(第4章)。之後,由博物館商店的體驗行銷來理解導意的作法,分析如何循循善誘觀眾的錯誤意會,變成深刻的體會(第5章)。這些案例點出,不理解使用者的行為脈絡,不了解他們的痛點,就難以找到創新的亮點。

  主題二探討的是「複合綜效」,探討服務創新背後的商業模式,關鍵在於整合與調適。我們會介紹複合模式,看企業如何將手邊僅有的資源重新組合,並且讓它們互補。天脈聚源的案例探討「融媒體」(將電視媒體與網路媒體融合為一)的服務創新。該公司以創新的手法讓線上與線下服務相融合,讓電視機與手機相配合,最後形成雙屏聯動的複合模式,讓電子商務與手機「搖一搖」形成跨界整合(第6章)。史丹利工具案例探索技術整合的議題,分析這家跨國企業如何透過技術併購來形成綜效,讓兩個技術重組成全新的商業模式。我們會對比研華科技所運用的IMAX(Incubation, Merge, Acquisition and eXtreme product)作法,在業界頗負盛名。這是研華整合集團資源的做法,說明技術之間如何找到相互扶持的關聯(第7章)。

  聯合報系的案例會說明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資源如何交流,以造成服務的整合,並且讓新舊商業模式相輔相成,而不是相互排斥(第8章)。愛奇藝的案例追蹤產業發展脈絡,解析後進者如何回應主流者,發展出一連串精彩的商業模式。後進擊者雖然處於劣勢,卻更能謀定而後動。一邊調適,一邊創新,讓資源能夠動態複合,發展出突破性的服務模式(第9章)。

  主題三談的是「少力設計」的觀念,用四個案例由淺而深的介紹劣勢創新的作為。一開始,英雄往往出生低;成功者一開始往往都是身處劣勢。他們運用什麼手法把劣勢轉為優勢,是我們要關切的重點。第一個案例分析三立電視台所發展出來的偶像劇量產模式,理解隨創過程中如何找到機會之窗。制約之下,要展開隨創,必須要由危機找到轉機。所以,辨識時機格外重要。重新解讀制約後,為何就能識別出隨創時機,是這個案例的重點(第10章)。接著,星野集團,擅長於翻轉經營不善的旅館。我們以這個案例來說明隨創的三個原則:就地取材、將就著用、資源重組。根據這三個原則去延伸更複雜的隨創作法,也展現一項原創性觀念─資源的二元性,以資源的文化特性去改變資源的物質特性,便可以轉換劣資源的價值(第11章)。

  下一個案例是曜越科技,一家小型的散熱器製造商。然而,當曜越改換跑道至電競產品,竟然能華麗轉身。這個案例分析該公司如何巧妙組合手邊看起來沒價值的「負資源」,了解如何藉由改變資源的性質,而去改變資源的價值(第12章)。最後一個案例再回到研華科技,但介紹的是「逆強」(強弱逆轉)的觀念。當弱勢者遇到強勢者的壓制,要如何找出轉機,對外取得資源,然後翻轉劣勢。研華科技在大陸市場的表現,讓我們體會到逆轉勝的關鍵不是「抗強」,而是「逆強」。這是由強尋弱的邏輯─由強勢者身上逆向追蹤「強者必有其脆弱」的契機(第13章)。

  本書的最後一章歸納這些案例背後有哪些邏輯思維,點出每個案例中服務隨創的洞見。期待,透過這些案例能解讀服務隨創背後的思考脈絡,也讓這些逆轉勝的經驗得以傳承。這些案例不是新聞性的經驗談,不是名人軼事,而是經過現場調查,與理論不斷的對話,所產生的研究成果,提出原創性的理論與作法。希望透過科普化的呈現,可以讓企業深入體會創新的多樣內涵。在未來,當企業面對重重劣勢時,能優雅地殺出重圍,逆光飛翔。

  這兩期計畫延展六年,完成這13個案例並非易事。誠心感謝科技部給予多年期的經費補助,以及專書的補助與研究獎勵經費,也讓我有機會到倫敦駐點研究,使我可以心無旁騖地寫作、整理、校定這本書(科技部計畫:108-2918-I-004-001)。要整理這麼多案例,以及相關的文獻,真的必須全心投入才能完成,這些經費協助是非常關鍵的。我幾乎每天都到倫敦國家藝廊或是大英博物館去寫作,一方面是督促自己,一方面是希望藉由藝術的力量加持,讓我文思泉湧(後來證實效果也的確不錯)。此外,政治大學行動研究團隊(ART:Action Research Team)的夥伴相互扶持,才得以順利完成多場的採訪,分析堆積如山的資料。在此深深感謝他們,特別是東吳大學歐素華老師(本書幾乎每一章都有她努力的身影)、鄭家宜(第2、10章)、關欣(第3章)、林晏如(第4、11章)、徐嘉黛(第5章)、莊惠琳(第6章)、張嘉琳(第7章)、楊純芳(第8章)、陳曌(第9章)、吳彥寬(第10章)、徐筱涵(第11章)、陳煥宏(第12章)、新加坡社會科學大學蘇筠老師(第13章)等。由衷感謝他們的參與以及陪伴。我與他們過去很多是師生關係,過程中成為研究夥伴,畢業時他們是我嘔心瀝血的「作品」。現在,他們都成為我的守護天使。
 
蕭瑞麟
2013.01.16起筆於木柵政治大學
2020.01.16二版完稿於倫敦大英博物館



詳細網址: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第二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技術綜效─史丹利資源複合原則

「真正的卓越是能齊心達成綜效的成果 。」──Mack Wilberg美國作曲家、指揮家

成長遇到瓶頸時,企業需透過多角化策略尋求新出路。常用手法便是合資、併購或策略聯盟,藉以改變商業模式,延續發展。美國奇異公司總裁傑克.威爾許提醒:「想在全球市場上獲勝,最不明智的做法莫過於自認為可以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贏得全世界。」史丹利工具(Stanley Tools,以下簡稱史丹利)公司前全球副總裁以及亞洲區總裁陳弘澤也認為,成長過程中公司如果不以併購為手段,規模頂多只能發展到10億美金。若是要突破這道關卡,公司就必須擬定一套成長策略,挑選合適的併購對象。

不過,併購隱藏許多風險,往往在併購後才浮現財務不清、研發無策、文化融合等問題。史丹利工具是業界中併購的常勝軍,在2010年併購規模大於自己兩倍的電動工具機龍頭百得(Black & Decker),成為世界工具機第一品牌。該公司的「M&A Playbook」(併購沙盤推演法)令業界好奇。史丹利在每個併購階段都關切哪些重點?為何史丹利能從容應付這麼多的併購案,而且多勝券在握?陳弘澤指出,併購決不是「按表操課」這麼簡單而已,總部必須與事業部之間有韻律的協作。併購韻律中包含作業準則、戰略邏輯以及持續鍛鍊的實力。在本章中,我們將探索史丹利如何進行沙盤推演,展開併購過程,又如何結合這些技術而形成綜效,演化為商業模式而建立產業優勢。隨之,我們介紹研華科技的IMAX作法做為對比參考,理解另一種技術複合的模式。

併購,成長的引擎與風險

哈佛商學院一項研究整理出併購的五種動機 。第一,當企業遇到產量過剩,可以透過併購以擴大市場佔有率與提升規模。第二,當企業要推展全球化,可以併購不同國家的在地公司,以擴大經營範疇。第三,透過併購,企業可以延伸產品線或是擴大全球的覆蓋率。第四,運用併購,企業可以取得所需技術,建立市場領先地位。第五,企業以併購可切入新產業,像是索尼併購愛立信,切入手機市場。



詳細網址: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第二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第二版)

詳細網址: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第二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第二版) 中文書>商業理財>管理與領導>經營策略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