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隱地春天日記:2022/1-3月,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6396625,頁數:168,出版社:爾雅,作者:隱地,出版日期:2022/04/15,類別:文學小說

隱地春天日記:2022/1-3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隱地春天日記:2022/1-3月


內容簡介


  自《2002 / 隱地》到《2012 / 隱地》,每隔十年的日記三書,終於在今年啟動。這次,只有三個月的春天日記,先行與讀友見面,2022一整年的日記將於明年初出版。
    
  年紀,對於意志力和身體都是一種考驗,尤其又遇上連續兩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讓以往習以為常的事物,因防疫措施而顯得彌足珍貴。對於隱地來說,生活就是閱讀和寫作,實實在在度過屬於自己的每一天,就是幸福之日。     



詳細網址:隱地春天日記:2022/1-3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隱地春天日記
.至月
 
一一一年清晨開始寫日記七
二○二二年一月 臺北日記
不再摩挲琴棋書畫四九
二○二二年二月 臺北日記
春天,多麼好的陽光九五
二○二二年三月 臺北日記
一本日記一塊磚一五五
為爾雅「作家日記」二十年而寫



詳細網址:隱地春天日記:2022/1-3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6396625
  • 規格:平裝 / 168頁 / 15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隱地春天日記:2022/1-3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一本日記一塊磚
     
  ︱為爾雅「作家日記」二十年而寫
 
  什麼事情和「春天」連在一起,就會喜氣洋洋,我居然能出版一本「春天」日記,一想到此事,就為自己高興,何況這次還同時出版《上海夢裡人》。
  
  書已出過不少,一次同時出版兩種,可還頭一遭,我稱此「作為」為「左右開弓」。二書脫稿之後,頗為興奮,但老命幾乎去了一半,所以,以後這麼「勇敢」的事,絕不可再做,即使想做,也不可能了。
 
  爾雅「作家日記」,起自二○○二年,由我一馬當先,接著,郭強生寫了二○○三年日記,那年春天,臺北已有表演工作坊、屏風、綠光、果陀、春秋等劇團,學戲劇的郭強生也希望能成立劇團,因剛從美國回來,尚無經濟條件,內心只渴望能把自己的作品搬上舞台,由自己來演。
 
  三月三日郭強生的日記裡,有這樣一句話:「找來了已經畢業的亮延,師生坐下來討論演戲的可能性。」
 
  在我這篇文章裡,想玩一種遊戲,就是所有曾在爾雅出過日記的朋友,都像郭強生一樣,引一段三月三日他們日記中的話,透過這句話,來想像他們當時心底的想法和時空背景。
 
  二○○四年,日記執筆人為亮軒。
 
  亮軒說:「學校的書桌、家裡的書桌,都亂得不得了,桌子亂,就代表有許多該做的事情沒有完成。」
 
  那年,亮軒在世新大學傳播系教書,同時經常在報章雜誌寫文章,三月三日的日記,他說:「可以『桌子的故事』寫篇散文。」
 
  當年會有一套「作家日記」在爾雅出現,首先提出建議的是從法國剛回來的劉森堯;他曾經翻譯《布紐爾自傳》,那是一本對我產生影響力的書。
 
  劉森堯選擇二○○五年出版他的日記。
 
  從日記得知,那年三月三日他正在爾雅書房演講,講題是︱《細雪》的小說和電影。
 
  《細雪》是谷崎潤一郎的作品,列入新潮文庫,志文編輯曹永洋當晚亦熱情趕來聽劉森堯的演講。
 
  因曹永洋來到,劉森堯的日記裡有這樣一句話:「見到他感覺真是愉快,他似乎是個永遠面不二色的人,我在心靈上的修養和他距離實在很遙遠,覺得應該好好跟他學習。」
  
  永洋和我同年,我們都是愛書的人,做書的人,重要的,我們始終繼續讀書,一個人要長進,不讀書是不行的。
 
  當天晚上劉森堯結束演講之後,和向明、陳萬琴、我和貴真,接受亮軒、陶曉清夫婦邀請,前往瑞安街馬府享受亮軒親自下廚的佳餚美食,馬府牆上貼著亮軒用毛筆寫的菜單,一道道按著順序上菜,讓被邀請的我們驚艷。
 
  也不過是十七年前的往事,顯然當年我們都虎虎活躍,又辦演講,又和朋友來來往往吃吃喝喝,而今時光荏苒,中壯皆垂垂老矣,時光如此快速磨損我們,幸虧寫下了日記,至少留住快樂青春的記憶。
 
  席慕蓉二○○六年也加入「作家日記」寫作,三月三日,她養的寵物小野咪左腳受傷,準備帶小野咪去看獸醫,不過,她說了一句話:「從前的野獸好像都可以自己療傷,為什麼現在都必須去看獸醫?」
 
  不過,席慕蓉在她二○一七年出版的《我給記憶命名》一書,還留下了更珍貴的一九五九年「日記九則」,天啊,那是她十九歲的日記;還有,二○一一年的十九則「臺東日記」,以及五十七則多次回蒙古老家的日記。
 
  二○○七年,「作家日記」由寫《臺灣文學史》(上下冊)的陳芳明接棒。他在三月三日的日記裡向讀者介紹了詩人林芳年和外孫歐崇智教授。陳芳明很推崇歐教授,他說:「歐崇智先生攻讀中國哲學,也涉獵西方哲學理論,在學界中當屬少見。他有意轉任臺灣文學的研究,應是可喜的事。」
 
  二○○八年來了位最年輕的作者,由他執起「日記大旗」,看看青年作家的日記和老作家的日記有何異同,他的出現,盼望「作家日記」亦能大量吸引年輕讀者群。
 
  三月三日,凌性傑的日記裡有這樣一句話:「一九九八年的夏天,世界非常美好,我們穿著學生服,黑衣黑帽,向人生的第二次童年告別。」
 
  我們眼中的年輕人,沒想到他在心中想著的是十年前的自己。看來每個人認為的美好,都是已經流逝的歲月。
 
  誰都感到意外,臺大柯慶明教授,已於二○一九年離開我們,幸虧他留下了二○○九年的日記。
 
  當年三月三日慶明寫下了什麼?原來他在和同學們賞析現代詩。慶明自己少寫詩,可他一直在作詩的推廣,記得在世時,每年他都會以爾雅的《中國現代文學選集(詩卷)》作為講義,大量購買,不少臺大同學,都曾人手一冊,跟著慶明老師賞詩、讀詩。
 
  柯慶明三月三日的一段日記如左:
 
  還是以敻虹的〈寫在黃昏〉與〈詩末〉作為「現代詩」之形式、美感與內容的示例,舉了徐志摩〈再別康橋〉等詩作為對照。並且強調要注意它們在「美感觀照中反映的人生智慧」。講到「盼望如一滴水珠」指出「盼望」等於「希望」加「熱情」,正是生命的光與熱之所在,不可輕易失去與捨去。「立志」則更是付諸行動,力求實現,使生命有方向、有目的、有進程,因而充實,因而豐富,因而美好。
 
  詩人陳育虹接了二○一○年的日記。
 
  三月三日這一天,她竟然收到了我送她的《遺忘與備忘》—接下來我連續寫了十五冊同性質的記錄臺灣文壇憶往,而《遺忘與備忘》是這系列中的第一本。
 
  陳育虹三月三日的日記,留下一則美麗神話:
 
  Persephone也很神祕。
 
  普賽芬妮是天王宙斯與掌管農作的女神德米翠的女兒,她的叔叔冥王黑德斯愛上了她,趁她和一群仙女在野外採花劫她到地府。失去愛女的德米翠傷心立誓如果女兒不回人世,她將令萬物枯萎永不萌芽。黑德斯不得不妥協,但用計讓普賽芬妮吃下幾顆石榴子,使她無法離開。最後宙斯出面調停,商定普賽芬妮每年三分之二時間回返人世,其餘時間留駐冥宮。自此每當普賽芬妮出現,花草穀物都冒出新芽,她離開時大地就一片荒寒。
 
  是美麗的春神,也是可畏的冥后,她的名字潛藏著生、死與再生的秘密。
 
  「作家日記」中斷了一年,二○一二年由我自己寫完「日記三書」第二冊;之後又中斷五年,二○一七年,林文義在電話裡告訴我,他年年都在寫日記;遂邀請他給爾雅一本。二○一七年三月三日的林文義和往常一樣,正在喝咖啡︱請讀林式語法的林文義日記:
  
  春冷未回暖,陽台喝咖啡,總是人聲喧嘩,對街的免稅商店,遊覽車旁成群的大陸旅行團,成為日常一再的風景,鬧中取靜,怕吵又習慣適應。都市人尋靜不可得。
 
  二○一八年「作家日記」再次中斷,二○一九年出奇招,上半年請周浩正、孫志寧夫婦出場,他們是臺中一對低調夫婦,不習慣 頭露面,卻覺得寫日記甚為有趣,決定躲在幕後,由他們家的另類家人貓兒花花代打。
  
  貓兒花花嗅覺敏感,她居然知道臺中雖是一座可愛的城,也是臺灣人心中的幸福之都,但因燃煤,紅害嚴重,三月三日花花日記,記的就是臺中空氣品質不佳—「今日空污嚴重,破了半年記錄,一眼望向窗外,迷霧濛濛。」
 
  下半年的日記改請宜蘭農家出身的吳敏顯提筆上陣,敏顯是我幹校的小學弟,他學美術,畢了業服役十年後,就進入《聯合報》社,退休後回宜蘭,寫作不輟。
 
  由於敏顯寫的是下半年日記,只能在七至十二月的日記中找一段話。
 
  十一月四日年度字「代表團」頗為有趣:
 
  從二八年《聯合報》舉辦臺灣年度代表字票選以來,自己不曾去選過。今天是二 一九年代表字票選最後一天,我還是沒投票。
 
  若要問理由只有一個,便是想選的字實在太多。如果要投,就不是代表字而是「代表團」。
 
  因為在今年被推薦的四十二個候選代表字裡,我圈選了:亂、詐、驚、謊、憂、諉、壓、浮、空、痴、粉、換。
 
  天呀!順手一勾,已經超過四分之一,顯然變成「代表團」而不是代表字了。
 
  公開自己「代表團」名單,有人看了肯定認為我對這塊生我養我的土地和社會,不免太悲觀。
 
  那得請您回頭翻閱過去十一年選出的十一個代表字,其中八年分別是:亂、憂、假、黑、換、苦、茫、翻。這跟我的「代表團」差在哪兒?
 
  既然一個字無法攬括過去一年整個社會面貌和心靈風景時,照說應該出動「代表團」才契合實際。
 
  二○二○年陳義芝終於答應也為爾雅留下一本日記—《晚來天隨筆》,由於是隨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並未每天寫,偶爾覺得無什好記就不寫了,三月三日這一天,一片空白,於是決定錄下他一月一日的日記:
 
  日記文學是隱地所重視,爾雅所獨創。記得二○○二年冬天他就邀我接續在他之後寫一年,我未敢答應。若干年後,他好像還問過我一次,我依然放棄,總覺得生活中的私事,未必需公諸於眾。從日記變成日記文學,若過於假面,不符隱地希望映照時代社會的用心;若瑣碎記實,又悖離文學精神。可觀之日記,須出自要人,方可滿足讀者「知」的好奇。這回承接任務,是基於自己的好奇,想試試到底會記下什麼樣的內容。所幸隱地採納了我的建議:不必三百六十五天都寫,只要記下一百八十篇即可,多幾篇少幾篇都無妨,如此,不必擔心沒時間寫,也不必顧慮沒什麼好寫。 
 
  每一年出版的「作家日記」,就當年來看,或許只是一本普通的書,毫不稀奇,但一代人連續著寫,若能累積十年二十年,回頭看前人寫的每一本日記,因為加進了時間就會成為頗有價值的寶貴資料,至少成為一塊磚,能讓人一步步踩著尋找前人的足跡。
 
  文明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累積而成,文化的殿堂也就這樣巍然存在。
 
  何況寫日記可以磨鍊我們的心志,也可幫我們留下記憶。
 
  人活著能保留記憶,這就是人繼續存活在這個世界上最有意義的事情。
 
  記住一個人的事情不難,記住所有人類的歷史就難了。
 
  從日記起步,我們可以記下屬於一人之外,和其他人的許許多多之事。
 
  透過日記,可以寫出自己的心聲,也多少能化解心中塊壘。
 
  讀日記,當然比寫日記的人更輕鬆,毫無壓力,看到日記寫得不好的人,也可罵兩句,多麼痛快!在痛快中,表示自己也在進步,顯然眼力高了。
 
  永遠不看日記或永遠不接觸文字的人,也希望能過「兩種成長」的人生就比較難了。
 
  什麼是「兩種成長」的人生?
 
  「體力」的成長,靠吃;「智力」的成長,靠看、靠聽,而「閱讀」,仍然是「智力」最直接的來源。



詳細網址:隱地春天日記:2022/1-3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隱地春天日記:2022/1-3月

詳細網址:隱地春天日記:2022/1-3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隱地春天日記:2022/1-3月 中文書>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散文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