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自然教養:席捲歐美、破百萬熱議全新型態教養!汲取逾千年原民文化智慧,培育高情商、自動自發、抗壓性強的孩子,原文名稱:Hunt, Gather, Parent: What Ancient Culture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Lost Art of Raising Happy, Helpful Little Humans,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3183339,頁數:400,出版社:商周出版,作者:麥克蓮・杜克萊夫,譯者:連婉婷,出版日期:2022/07/16,類別:親子教養

自然教養:席捲歐美、破百萬熱議全新型態教養!汲取逾千年原民文化智慧,培育高情商、自動自發、抗壓性強的孩子~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自然教養:席捲歐美、破百萬熱議全新型態教養!汲取逾千年原民文化智慧,培育高情商、自動自發、抗壓性強的孩子


內容簡介


當全球父母都忙著向西方文化取經,卻忽視了原始文化所蘊藏的強大智慧。
原來最值得借鏡的育兒之道,早已存在逾千年!

 

擺脫「不是大人掌權,就是小孩當家」的失衡狀態,
讓所有家長腦洞大開的新型態教養之道。

 
跟著馬雅(Maya)、因努特(Inuit)、哈扎比人(Hadzabe)學教養,
從此不用再打罵、責罰、當虎爸虎媽,
育兒也可以這麼輕鬆優雅!

 
★ 美國Amazon兒童研究社會科學分類榜NO.1,逾八成讀者5星讚譽!
★《紐約時報》、《出版者周刊》、《今日美國》暢銷書!
★ 掀起全球熱議旋風,19國爭相搶譯!
★ 進化生物學、心理學、神經科學領域實證支持。
***

2019年,麥克蓮・杜克萊夫所著的《因努伊特人如何教孩子控制脾氣》(How Inuit Parents Teach Kids To Control Their Anger)一文,於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網站刊出後,激起廣大的迴響。家長們都在好奇,為何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古老社群,可以輕輕鬆鬆就教出自律、高情商、自發助人的孩子。
身為專業科學線記者,以及為教養所苦的新手媽媽麥克蓮,帶著自己三歲大的女兒,深入南美、非洲和阿拉斯加等地,觀察當地住民的管教方式,並且親身實驗這些育兒方式,這才發現──主流的西方教養觀念根本行不通!在這些古老住民獨特的管教技巧下,女兒變得更為懂事,麥克蓮也放下了對教養的焦慮,進而有效改善自己的親子關係。
她將自己的訪談與研究集結成此書,替所有苦於育兒的父母開啟一條康莊大道:

 顛覆過時且似是而非的主流教養觀念
.現代提倡的許多育兒建議,最初目的只是為了將嬰兒照顧標準化,包括餵食時間、睡覺時間……然而這些建議大多違反生物自然。
.大環境造成的不安感,讓父母覺得自己有義務把握每個教導孩子的機會,讓父母過於緊繃和心累。
.為了建立孩子的自尊,父母總是盡其所能地讚美、鼓勵、表揚孩子,卻間接削弱了孩子自發與自我肯定的能力。

❐ 採集‧狩獵等原始文化的獨門教養撇步
.父母從不阻止孩子幫忙,即便他們做得一團亂。
.父母不會勉強自己參與「專為孩子打造」的活動(例如「扮家家酒」),而是盡可能讓孩子參與成年人的活動。
.屏棄「獎」或「懲」的極端教養方式,專注於激發孩子想要融入家庭或團體的渴望,透過「成就感」和「歸屬感」讓孩子自動自發地做事。
.因紐特人以高情商著稱,他們知道情緒的傳染力,因此會著重於安頓自己的心情來影響孩子,而非逼迫吵鬧的孩子安靜下來。
.因紐特媽媽具備兩大重要教養能力──說故事和演戲,能夠快速安撫孩子情緒。
.哈扎比人的孩子有自信、抗壓性強,因為他們放手讓孩子自由探索世界,從小就學習如何和「危險」相處,由此建立起強大的自信與自立技能。

❐ 這些古老文化的育兒智慧,是否真能適用於現代社會?
有感於讀者閱畢此書後,仍會對原民文化的教養方式有所存疑:身處摩登世界的我們,真的適合書中提到的教養方式嗎?作者在本書最後提出改良後的解決之道,把握團結、激勵、自主、不干涉四大原則,將原民智慧巧妙地融入現代的教養方式。
***

各界好評
本書充滿慧詰的點子,讓我想要立刻拿我的孩子來試驗看看。
真希望我在制定家務分工表之前就看過這本書。
—潘蜜拉.德古曼/《紐約時報》書評

一本深入的分析,回溯到幾千年前被忽略的育兒技巧,
致力於她的觀察對象。
—《大西洋》

一本生動的旅遊紀事,作者帶著三歲的女兒蘿西走訪了世界各個角落,
尋找育兒的技巧……杜克萊夫提供父母許多實用且可管理的技巧,
最後一章更總結了許多額外的資訊。
家長們會被作者的好奇心所感染,同時深受鼓舞。
—《出版者周刊》

本書充滿許多實際可行的資訊,
可以幫助家長們應付每日的育兒挑戰。
—傑米.赫頓/Book Riot書評




詳細網址:自然教養:席捲歐美、破百萬熱議全新型態教養!汲取逾千年原民文化智慧,培育高情商、自動自發、抗壓性強的孩子~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奇異又瘋狂的西方文化
第一章:世界上最怪異的父母
第二章:為什麼我們採取這些手段來養育子女?
第二部:馬雅(MAYA)人的團隊合作
第三章:世界上最樂於助人的孩子
第四章:如何教育孩子「自願」做家務
第五章:如何培育機靈且合作的孩子
團隊教養一:團結合作的好方法
第六章:比讚美更好的激勵訣竅
第三部:因紐特(INUIT)人的高情商
第七章:從來不會動怒的人們
第八章:如何教育孩子控制憤怒
第九章:如何停止對小孩發怒
團隊教養二:用鼓勵取代強迫
第十章:絕佳的育兒技巧
第十一章:塑造行為的利器:故事
第十二章:塑造行為的利器:戲劇
第四部:哈扎比(HADZABE)人的自主性
第十三章:人類最古老的祖先如何養育孩子?
第十四章:世界上最有自信心的孩子
團隊教養三:抗焦慮和抗壓的古代萬靈丹
第十五章:治療抑鬱症的古老祕方
第五部:西方教養二.〇版
團隊教養四:西方父母的全新典範
第十六章:關於睡覺
結語


詳細網址:自然教養:席捲歐美、破百萬熱議全新型態教養!汲取逾千年原民文化智慧,培育高情商、自動自發、抗壓性強的孩子~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183339
  • 叢書系列:STYLE
  • 規格:平裝 / 400頁 / 21 x 14.8 x 2.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詳細網址:自然教養:席捲歐美、破百萬熱議全新型態教養!汲取逾千年原民文化智慧,培育高情商、自動自發、抗壓性強的孩子~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克蓮・杜克萊夫Michaeleen Doucleff

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擁有科學專業背景,曾擔任《細胞》期刊編輯,現為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的科學線記者,長期關注健康科學相關議題。曾於NPR發表的幾篇教養相關文章,包括〈因紐特人如何教會孩子控制脾氣〉和〈怎麼讓孩子主動作家務:馬雅教養法真的有用嗎?〉等,獲得劇烈迴響,連前美國總統柯林頓之女──雀兒喜.柯林頓(Chelsea Victoria Clinton)都是她的粉絲。

譯者簡介

連婉婷
一九八八年出生,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雙主修企管和外文。
曾到澳洲打工闖蕩了兩年,相信最美的風景往往在沒有預計要去的地方。
熱愛旅行、料理、電影、閱讀和多肉植物,目前兼職翻譯中。





詳細網址:自然教養:席捲歐美、破百萬熱議全新型態教養!汲取逾千年原民文化智慧,培育高情商、自動自發、抗壓性強的孩子~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前言

我記得自己為人母後感覺最糟糕的那一天。
一個寒冷的十二月早晨,鬧鐘顯示五點鐘,我躺在床上,身上仍穿著前一天的毛衣,而且已經好幾天都沒有洗頭。
我凝望窗外,天空依舊是深藍色,路旁的街燈照例散發著黃色光芒;而我們家裡安靜得很詭異,我唯一聽到的聲音,就是從床底下傳來,我們家德國牧羊犬芒果的呼吸聲。所有人都還在沉沉睡著,只有我的意識非常清醒。
我正在為接下來的戰鬥預作準備,腦海中盤算著如何應對下一次與「敵人」的交戰,當她再次襲擊我的時候,我該怎麼辦?如果她打我,或是用腳踢怎麼辦?她咬人的話怎麼辦?
將我的女兒稱為「敵人」聽起來有點可怕,天曉得,我愛死她了,蘿西在許多方面都是一個令人讚嘆的孩子,聰明伶俐、無所畏懼,無論在體力還是精神上都擁有狂牛般的力量。在操場摔倒的時候,她能夠馬上爬起來,沒有大哭小叫,也沒有驚慌失措。
我有沒有提到她的味道?噢,我喜歡她身上的味道,尤其是在她頭頂的位置,當我為了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 )的報導出差時,我最心心念念的就是她的味道,聞起來就像蜂蜜、百合和濕潤土壤的混合物。
那甜美的香味令人著迷,同時會蠱惑人心,其實蘿西的肚子裡有一把無名火,一股源源不絕的炙熱火焰,而那把火驅使她在這個世界中兇猛地橫行霸道,正如某位朋友所描述的:她是世界的破壞者。
當蘿西還是嬰兒的時候,她總是號啕大哭,每天晚上會哭好幾個小時。「如果她沒有在喝奶或睡覺,她的哭聲總是不絕於耳。」我的丈夫驚慌失措地告訴小兒科醫生,醫生聳了聳肩,她顯然經常聽到同樣的話,很淡定地回答:「這個嘛……她只是個嬰兒嘛。」
如今蘿西已經滿三歲了,那些哭聲轉變成亂發脾氣和折磨父母的暴走;當她情緒低落時,我將她抱起來,她會習慣性地打我的臉一巴掌,曾經有幾個早上我外出離開家時,臉頰還留下一個紅色的手印,天啊,真的很痛。
在那一個安靜的十二月早上,當我躺在床上時,我不得不承認一個痛苦的事實,蘿西和我之間漸漸浮現一道無形的牆,我開始恐懼我們一起相處的日子,因為我害怕隨時可能發生的事——害怕我會(再次)失去理智、(再次)讓蘿西大哭大叫、還有我只會(再一次)讓她的行為變得更糟糕;若一直持續這樣,我擔心蘿西和我會演變成彼此的敵人。
我自小生活在一個爭執不斷的家庭,大聲尖叫、用力甩門、甚至於亂扔鞋子都是我們三個兄弟姊妹和父母的基本溝通方式。因此,對於蘿西的無理脾氣,起初我的反應就像父母對待我的那樣,混雜著憤怒與嚴厲,有時會咆嘯著難聽的用語,然而這麼做的後果只會適得其反:蘿西會拱起背,像老鷹一樣尖叫,接著倒在地上打滾。除此之外,我想要比我的父母表現得更好,我希望蘿西在寧靜祥和的環境中成長,並且教導她更有效的溝通方式,而不是朝著別人的頭扔去一隻馬汀靴。
所以我向Google大神諮詢,確認「權威型」是「最佳育兒方法」,有助於控制蘿西的脾氣,據我所知,權威意味著「好聲好氣但語氣堅定」,於是我竭盡所能地做到這一點,但從沒成功過,這個方法一再地令我失望。
蘿西可以感覺得到我的氣一直沒消,所以我們會陷入周而復始的循環,我的怒氣使她的行為變得更糟糕,我也變得火上加火,到最後她的無理取鬧根本就像核爆一樣,她會張嘴咬人、拳打腳踢,然後開始在家裡到處狂奔,把傢俱搞得一團亂。
即使是最簡單的任務也會上演一番混戰,例如早上準備去幼稚園時:「拜託妳穿上鞋子可以嗎?」我第五次向她乞求,而她大聲尖叫:「不!」,接著立刻脫掉她的洋裝和內衣。
某天早上,我感到糟糕透頂,只能跪在廚房的水槽下面,對著儲物櫃無聲地在心底吶喊:這一切怎麼會如此痛苦?為什麼她不肯聽話?我究竟做錯了什麼?
老實說,我毫無頭緒到底該怎麼對待蘿西,我不曉得如何阻止她發脾氣,更遑論開始教育她如何成為一個好人——一個善良、體貼且關心他人的人。
真相是,我不知道如何當一個好媽媽,我以前從未在其他想要駕馭的事情上表現得這麼糟糕,我的實際能力和理想之間的差距不曾如此遙不可及。
因此,當天黎明時分,我仰臥在床,惶恐不安地等著女兒睡醒的那一刻,她明明是我多年來一直渴望擁有的心肝寶貝,我在腦中盡可能地思索能與這個小人兒交流的方法,這個孩子在過去幾天就像一個暴躁的瘋子,我極度需要找到擺脫這種困境的辦法。
我的內心感到迷惘,身體覺得疲憊不堪,這一切令我深感絕望,當我試著想像未來,所見到的都是同樣的情況:蘿西和我一直在永無止盡地纏鬥,隨著時間的過去,她只會變得更高、更強壯。
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本書就是講述出乎意料的顛覆性變化是如何在我們生活中發生的,全都起因於一次墨西哥之旅,那次令我大開眼界的經歷,也讓我日後不管到世界哪個角落旅行,都會帶上蘿西作為我的旅伴。
在旅行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與眾不同的父母,他們慷慨地授與我令人瞠目結舌的育兒知識。這些男男女女不僅向我證明如何制服蘿西的頑劣脾氣,而且還提供一種不用大吼大叫、責罵和懲罰的親子溝通方式,可以建立孩子的信心,不會在父母與小孩之間製造緊張和衝突,也許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如何教蘿西對我、她的家人和朋友表現友善和慷慨,而這一切之所以能夠實現,有部分是因為這些媽媽爸爸向我展現了如何以全新的方式來善待和愛護自己的孩子。
正如身為因紐特人母親的伊莉莎白.特谷米亞(Elizabeth Tegumiar),在我們北極之行的最後一天告訴我的一樣,「我想妳現在更瞭解如何照顧她了。」
沒錯,我覺得胸有成竹。
***
育兒這件事情通常因人而異,其中的枝微末節不僅因文化而異,也會因群體而異,甚至於每個家庭都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假如今天你環繞世界一圈,會發掘一條貫穿絕大多數文化的共同線索,從北極凍原帶和尤卡坦(Yucatán)熱帶雨林,到坦尚尼亞(Tanzanian)大草原和菲律賓山區,你可以觀察到一種與小孩相處的常見方式,尤其是在能夠培養出特別善良且樂於助人的孩子的文化中,這些孩童早上起床後會馬上開始清洗碗盤,也會想要與他們的兄弟姊妹分享糖果。
這種全世界通用的育兒方法包含四個核心要素,現今你仍然可以在部分歐洲地區發現這些元素,而不久之前,它們也在美國境內廣泛地傳播開來,本書的首要目標就是瞭解這些要素的來龍去脈,並學習如何將融會貫通地運用在自己家裡,讓生活變得更輕鬆。
有鑒於此方法在全球和狩獵採集社區的普遍性,這種廣為人知的養育方式可能已經有數萬年、甚至十萬年以上的歷史,連生物學家都足以提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論點,驗證人類的親子關係如何演變出這種模式。
當你親眼看到這種育兒方法的實際應用時,無論是在馬雅人的村落製作玉米薄餅,還是在北極海捕魚來烤,你都會有「原來,教育兒女本就應該如此」的強烈感覺,小孩和父母的關係就像舌榫嵌入凹槽一樣緊密結合,若要使用更好的比喻,正如同日式木工接合技術中的燕尾榫(Nejire kumi tsugi) ,非常地密合且穩固。
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見識到這種育兒風格,我的內心獲得煥然一新的感受。
當時,我在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當了六年的記者,在此之前,我已經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接受過七年的化學專業培訓,因此,作為一名記者,我專注於有關醫學科學的故事——傳染病、疫苗和兒童健康。大多數的時間,我在美國舊金山(San Francisco)的辦公桌上撰寫故事,但有時公司會派我到世界的另一個角落報導國外的疾病,我曾經在伊波拉病毒爆發的高峰期去了賴比瑞亞(Liberia),在北極永凍土層中挖掘解凍後的流感病毒,甚至還有站在印尼婆羅洲(Borneo)的蝙蝠洞裡,聽著一名病毒獵人對我示警未來可能會出現冠狀病毒大流行(那時是二〇一七年的秋天)。
在蘿西加入我們的生活以後,這些旅行有了全新的意義。我開始觀察世界各地的父母,既不是記者,也不是科學家,而是身為一個筋疲力竭的媽媽,拚命尋找著一絲一毫的育兒智慧,我相信在世界上的某個地方一定有某個方法比我目前所做的效果更好,而我非找到不可。
然後,在尤卡坦的旅途中,我發現了非常普及的育兒方式,非常近距離且親身的體驗,這段經歷震撼了我的內心。我旅行結束回到家以後,開始轉移整個職業生涯的重心,我不想繼續研究病毒和生物化學,而是想盡可能地了解這種和小小人類相處的方式——能夠培養樂於助人且自我照顧的孩子、溫柔善良的引導式方法。

如果你正在閱讀本書,首先要謝謝你,感謝你的關注和時間,我知道這些對父母來說有多麼地寶貴,在一個出色團隊的支持下,我盡力使本書對你和你的家人有所價值。
其次,你可能正面臨有點類似我和我丈夫的處境,渴求更完善的建議和技巧,或許你已經讀過幾本書,還像科學家那樣在自己孩子身上嘗試許多方法,也許一開始你還興致高昂,因為實驗看起來頗有希望,但是幾天後實驗失敗了,卻感覺更加失落。在蘿西出生後的兩年半時間,我也經歷過令人沮喪不已的循環,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失敗。
本書主要旨在幫助你脫離這種令人灰心的循環,透過學習全球通用的育兒智慧,你將會了解數萬年以來孩子如何被撫養長大,他們如何順其自然地成長茁壯;你會開始理解為什麼小朋友會出現不當行為,並且有能力從根本上阻止這些行為的誕生;你即將學習一種與孩子建立關係的方法,這套方法已經由六大洲的父母進行了數千年的實驗,卻是現有育兒書籍所缺少的一種方法。
***
現代育兒建議有一個重大的問題,絕大多數的意見完全出自於歐美人的觀點,雖然蔡美兒(Amy Chua)的《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確實讓我們對中國養育出成功下一代的方法多了一個引人入勝的看法,但是整體而言,當代的育兒觀念幾乎完全基於西方人的範例,因此,美國的家長只能以管窺天似地檢視教養子女的知識,這種狹隘的視野不僅阻隔了大部分最迷人(同時也是最有用的)觀點,而且還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正是現代人撫養孩子壓力如此巨大的原因之一,同時也是美國兒童和青少年在過去幾十年變得更加孤獨、焦慮和抑鬱的緣由之一。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的報告指出,如今約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現出焦慮症的標準症狀,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大學生感受到壓倒性的焦慮,而Z世代(包括一九九〇年代中期到二〇〇〇年代前期出生的成年人)是幾十年來最孤獨的世代。然而,美國主要的養育方式正持續加劇這些問題,反而沒有遏止它們的發展,「父母已經進入控制的模式,」心理治療師珍妮特.希布斯(B. Janet Hibbs)於二〇一九年描述道,「他們過去常常提倡自主,但現在施加越來越多的監控,使得他們的小孩更加焦慮,而且無法為不可預測的未來做好準備。」
如果在西方文化中青少年的「正常」狀態是焦慮和孤獨,那麼也許是父母重新審視「正常」養育方法的時候了。如果我們真的想獲得難能可貴的幸福,與孩子建立實質的關係,或許我們需要跳脫文化的舒適圈,與舒適圈外的父母們多做交流。
或許現在正是時候拓展我們狹隘的觀點,去感受一下教育兒女是件多麼美好且意義非凡的事。
本書另一個目的是填補西方育兒知識的斷層,有志於此,我們將聚焦於富含實用知識的文化:狩獵採集者和其他具有相似價值觀的原住民文化。這些文化的養育策略經歷了數千年的磨練,祖父母將知識代代相傳下來,讓新手父母配備了大量多元且強大的工具,所以父母懂得如何讓孩子主動做家務、如何讓兄弟姊妹合作而非爭吵,以及如何在不需要吼叫、責罵或冷戰的情況下進行管教,他們是激勵和建立兒童執行功能的專家,包括韌性、耐心和憤怒管控等技能。
最引人注意的是,在許多狩獵採集文化中,父母與幼兒建立的關係與我們在美國鼓吹的關係截然不同,這種關係是基於用合作取代衝突、用信任取代恐懼以及用個人化需求取代標準化幼兒發展階段。
可想而知,當我僅僅用一種工具——鎚子——來教養蘿西時,遍布世界各地的眾多父母都在使用一整套精密的設備,比如螺絲起子、滑輪和水平儀,他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而任意拿出來運用。在本書中,我們將盡可能地學習這些意想不到的工具。
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將直接找到資訊的源頭——那些父母本人;我們將會拜訪三種文化:馬雅、哈扎比和因紐特,這些文化在教養子女方面比西方文化表現得更為出色。
馬雅的媽媽擅長培育樂於助人的孩子,她們發展出一種複雜的合作模式,不僅教導兄弟姊妹如何和睦相處,還能教會他們協力工作;哈扎比的父母是培養自信且自發孩子的世界級專家,我們在美國看到的童年焦慮和抑鬱,在哈扎比社區是聞所未聞的;因紐特人則開發出一種教育孩子情緒智商的極有效方法,尤其在控制憤怒和尊重他人的部分。
本書中會有三大部分,個別介紹每種文化,我們將花時間與幾個家庭見面,並且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將見證父母如何讓孩子早上準備好上學,如何讓孩子晚上乖乖上床睡覺,以及如何激勵孩子友善地與手足分享,並且依照個別的成長步調來承擔新的責任。
最重要的是,我們將賦予這些超級父母一個挑戰,一個他們可以在我眼前解決的育兒難題,也就是以蘿西作為實驗對象。
是的,你並沒有看錯,為了寫這本書,我展開一段史詩般的旅程,有些人可能會視之為瘋狂,帶著我的小孩,前往世界上三個莊嚴的地方,與當地家庭同住,竭盡所能地瞭解他們教養幼兒的大小事。蘿西和我睡在馬雅的吊床上欣賞滿月,協助因紐特爺爺在北極海獵補獨角鯨,並且在坦尚尼亞向哈扎比媽媽學習如何挖掘塊莖。
在此過程中,我也諮詢了人類學家和進化生物學家,以求證所展現的育兒策略是否不僅限於這些家庭和文化,而是普遍存在於現代世界以及整個人類歷史中,我會跟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進行對談,探究這些工具和技巧如何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和發展。
你可以在不同文化的章節中找到實用指南,讓你與自己的孩子一起嘗試這些方法,我們會提供探索每個建議的技巧,來檢視你的孩子是否有所共鳴,還有更廣泛的指導方針,讓這些策略能夠開始融入你的日常生活。這些實用練習深入淺出,而且是由我的個人經驗,以及我的朋友在舊金山撫養幼兒的經歷延伸而來。
隨著移居到美國以外的地方,我們將開始以嶄新的眼光看待西方的育兒方式,我們發現,每當涉及孩子的時候,西方文化的做法經常落於人後,我們干涉太多,對子女沒有足夠的信心,不相信他們與生俱來知道自己該如何學習成長,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甚至搞不懂他們的心裡在想什麼。
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文化幾乎完全只關注親子關係的某一方面,也就是控制——父母對孩子施加很多控制,以及孩子反過來對父母情緒勒索;最常見的教養「風格」都圍繞著控制這個話題在討論,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 的控制力最強,自由放養的父母則力求將控制程度降低到最小,在西方文化的思維裡面,不是大人掌權,就是小孩當家。
這種教養觀產生一個主要問題:它讓家庭關係陷入權力鬥爭,伴隨著打架、尖叫和流淚。沒有人喜歡被控制,孩子和父母都在反抗這種情形,因此,當我們與孩子的互動以控制為前提時,無論是父母控制孩子,還是反過來,我們塑造了一種對立的關係,製造出緊張的情勢,爭吵一觸即發,權力鬥爭便在所難免,對於一個無法處理情緒的兩、三歲小孩來說,這些緊繃的情緒往往會藉由肢體行為爆發出來。
本書將為你介紹美國過去半個世紀以來長期視而不見的另一個教養層面,這種與孩子建立關係的方式絲毫無關控制,不需要想盡辦法控制小孩,也不用擔心被孩子制約。
你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教養問題之中,有絕大多數都起因於控制,但當我們從教養策略中捨棄(或起碼減少)控制這個選項時,所有掙扎與抵抗將會驚人地快速消失,就像熱鍋裡的奶油一樣,只要堅持下去,反覆試驗,你會發現令人沮喪的育兒時刻──亂丟鞋子、在商店無理取鬧、睡前打架……發生的頻率會比以往來得低很多,而且總有一天會消失殆盡。
最後,我想談談出版本書的用意。
我不希望本書的任何部分讓你對身為父母的工作感到難過,全天下的父母已經承擔了太多的疑慮和不安全感,我不想再火上添油,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請盡快寫信讓我知道。
我的使命是賦予你作為父母的權力並且提升你的能力,同時提供你一套全新的工具和建議,這些方法漸漸遺失在現今的教養討論之中。當我在十二月那個寒冷的凌晨躺在一片黑暗中,感覺育兒生活陷入低潮的時候,希望有人能給我這一本書。這就是我撰寫本書的初衷。
我的另一個願望是為書中介紹的許多父母發聲,他們為蘿西和我的生活敞開了一道門,這些家庭來的文化背景與我不同,也可能與你們不同,其實有很多方式可以解決這些差異;在美國境內,我們經常關注這些文化的抗爭和問題,當文化背景與我們相異的父母沒有遵守我們的文化原則時,我們甚至會責罵他們;有些時候,我們的思想過於偏激或極端,過度理想化了某些文化,認為他們崇尚一些「古老的魔法」或者生活在「失樂園」之中,這兩種思維都犯了刻板印象的錯誤。
不可否認,在這些文化的生活可能很艱難,每種文化都可能會面臨到,社群和家庭苦於悲劇、疾病和困苦的大環境(有時是受到西方文化的掌控);就像你我一樣,這些父母辛勤工作,還經常兼許多差,他們與孩子一樣會犯錯,也會後悔自己的決定,跟你我沒什麼兩樣。他們並不完美。
這些文化都不是被時間凍結的古老遺跡,這種既定印象大錯特錯,本書中的家庭和你我一樣都是「現代人」(我找不到更好的用詞),他們擁有智慧型手機,(經常)瀏覽臉書,收看美國犯罪現場調查影集,喜歡電影《冰雪奇緣》(Frozen)和《可可夜總會》(Coco),孩子的早餐吃家樂氏穀片,晚餐後看電影,大人們早上會匆匆忙忙讓孩子們為上學做好準備,也會在慵懶的星期六晚上與朋友共飲啤酒。
但是,這些文化確實蘊含一些西方文化目前所缺少的東西:根深蒂固的育兒傳統以及流傳下來的豐富知識;毫無疑問地,本書中的父母特別擅長與孩子溝通、激勵和合作,只要與這些家庭相處一、兩個小時,一切就不證自明。
因此,在本書中,我的明確目標是關注這些父母的卓越能力,在這幾趟旅程中,我想結識其他人,盡可能真誠地與他們建立關係,並且從他們豐富的經驗中學習,然後將這些知識帶給讀者。當我分享這些故事時,我想盡自己所能地尊重本書所提到的人們和社群,並且回饋給他們,因此,本書預付金額的百分之三十五將會捐獻給你即將認識的家庭和社區。為了在整本書中公平看待每個人的意見,我將這些名字將會化名。
好的,在我們坐上飛機,深入世界上最神聖的三種文化之前,有一件事情需要優先處理,我們必須檢視一下自己,了解我們為什麼用目前的方式養育孩子;我們應該感到很訝異,許多自己認為理所當然且引以為傲的技巧和工具,背後的由來竟是脆弱到令人驚訝。
 


詳細網址:自然教養:席捲歐美、破百萬熱議全新型態教養!汲取逾千年原民文化智慧,培育高情商、自動自發、抗壓性強的孩子~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自然教養:席捲歐美、破百萬熱議全新型態教養!汲取逾千年原民文化智慧,培育高情商、自動自發、抗壓性強的孩子

詳細網址:自然教養:席捲歐美、破百萬熱議全新型態教養!汲取逾千年原民文化智慧,培育高情商、自動自發、抗壓性強的孩子~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自然教養:席捲歐美、破百萬熱議全新型態教養!汲取逾千年原民文化智慧,培育高情商、自動自發、抗壓性強的孩子 中文書>親子教養>生活教養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