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歡樂哲學課,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3206644,頁數:304,出版社:天下文化,作者:張明明,出版日期:2015/01/26,類別:人文史地
歡樂哲學課-[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簡介
西方哲學歡樂入門書,罕見的幽默創新之作
讓深奧的理論生動起來,像讀故事一樣欲罷不能
清華美女博士帶你十分鐘愛上哲學
最最歡樂版西方哲學
網路爆紅哲學課
網友瘋狂轉載分享超過200,000次
翻轉哲學新思維,原來哲學並不難
本書帶你了解哲學的發展,讓你愛上哲學
《歡樂哲學課》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哲學產品!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都要經過一座橋,這座橋的名字叫作康德。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都要翻過一座山,這座山的名字叫作尼采。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還要蹚過一條河,這條河的名字叫作維根斯坦。
《歡樂哲學課》是一雙翅膀,帶你飛越哲學的高山美景。
哲學家帕斯卡曾說:「能嘲笑哲學,這才真是哲學思維。」
教科書上生硬的哲學思維,在張明明筆下徹底產生翻轉,老宅男康德、居家好男人佛洛伊德、毒舌男叔本華、天才高富帥維根斯坦等,這些向來一本正經的哲學家們,在作者另類的調侃筆法下,生平傳記和代表思想穿越時空,走進我們的世界。
《歡樂哲學課》讓你一次掌握影響人類文明的多位哲學大師,他們親切的像隔壁鄰居。本書的歡樂風格正是一道開胃菜,誘發你對哲學的求知欲,獨特、戲謔、解構、顛覆的寫法,又充滿了情懷,令讀者和哲學愛好者們大呼過癮,酣暢淋漓;或莞爾一笑,點頭稱是。
*馬克思說:「哲學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尼采說:「是去找女人嗎?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他更大喊「上帝已死。」
*叔本華認為「痛苦對生命來說是本質的,所有生命就是痛苦,每一部生命史就是痛苦史。」
網友力讚:
「在我懼於打開哲學家們的大部頭著作時,看看這樣子的周邊讀物增加興趣積累勇氣也好。」
「我要是叔本華,定會爬起來說聲,謝謝張明明,知音啊!」
「第一次覺得文學和哲學是交融的」
「歡樂啊……作者舉的例子和提問問題都充滿了智慧。」
「哲學第一次生動起來……」
「其文筆令人捧腹大笑,樂趣多多,身心愉悅,不知不覺把西方哲學史各大人物哲學理論及派系掃描了一遍……」
名人推薦
「哲思台灣」廣播節目主持人 王子面
人渣文本 周偉航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吳豐維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傅皓政
歡樂推薦
哲學是一門講究思辨與說理的學問,但也因為這樣,嚇跑了許多不耐嚴肅文字的讀者。
《歡樂哲學課》的作者藉用宅男腐女們熟悉的詞彙,把西方重要哲學家寫成了一部歡樂的「哲學演義」(不過其功效與副作用也彷彿《三國演義》之於《三國志》)。雖然哲學絕不只是這些有趣的故事或淺嘗即止的論述,但作為親近哲學的起點,《歡樂哲學課》應該很好入口。--「哲思台灣」廣播節目主持人 王子面
台灣哲學圈有種隱隱的偏見,常認為處在中國大陸的思想環境之下,人文學者總逃脫不了那意識型態的框框,無法發展獨立思考與自我批判能力。部落客張明明成功挑戰了這樣的想像,在以輕快的網路語彙介紹西洋哲學家之餘,也漸次塑成了自我的哲學態度。透過讀哲學來認識你自己,這不正是哲學最原本的目的嗎?--人渣文本 周偉航
這本書是進入西方哲學的敲門磚。作者以儒林外史的形式,詼諧而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思想界的諸神。在她的筆下,嚴謹自持的康德成了老宅男,傲氣沖天的叔本華轉身化為毒舌男。在古今穿插的生花妙筆下,本書不失信實,隨處可見犀利的點評。對哲學心嚮往之卻怯於哲學之艱澀孤高的人而言,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哲學入門書。--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吳豐維
本書不同於一般推廣哲學的書籍。它不以哲學為主,反而以哲學家的故事、傳聞與八卦為主。在列舉各個哲學家時,本書毫不在乎次序,一下子德國觀念論,又一下子存在主義,突然到了希臘,然後不一會兒來到英國。最有趣的是,本書以哲學家的孤獨為號召,並為他們取了各式各樣的時髦名字,卻反而襯托出作者通曉天下大小事的情懷。作者與我有志一同,希望能推廣哲學,將這門學問催生為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我推廣的是哲學教育,而她,則是哲學歡樂。對於我這一位活在象牙塔中的哲學工作者而言,閱讀本書的過程中的確充滿歡樂,也讓我赫然發現,原來書本以外的常識是這麼地饒富趣味。這些歡樂的哲學元素,不一定真的能代表主流哲學的精華,但是對於非哲學人想窺視「哲學塔」的期待上,本書毫無疑論地是一本成功的著作。──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詳細網址:歡樂哲學課-[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206644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歡樂哲學課-[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明明
女,北京清華大學博士生在讀。
詳細網址:歡樂哲學課-[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連載
老宅男康德
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都要經過一座橋,這座橋的名字叫做伊曼紐爾.康德。—戈洛索夫克爾
十八世紀,德國,柯尼斯堡。
在柯尼斯堡,誰家的錶走得不準了,那麼需要做的只是蹲點到康德家門口調時間,因為每天下午四點康德會準時出門散步,其準確度相當於中原標準時間。這一規則行為直到盧梭《愛彌兒》的出版,作為盧梭超級粉絲的康德,對《愛彌兒》愛不釋手,以致於忘記散步。
那天下午四點,教堂的鐘一如往常敲響,可康德還未現身,柯尼斯堡陷入一片恐慌,大家一致以為:「K! 教堂的鐘竟然壞掉了!」
康德,男,生於一七二四年,死於一八○四年,一輩子宅在柯尼斯堡。他出生的那年,在遙遠的東方社會—中國,雍正二年,四爺黨們正在政壇上呲牙裂嘴,禁止基督教在華傳播,閉關鎖國外表貌似彪悍,內心卻早已惶恐;他死的那年,曾經璀璨耀眼的德國古典哲學,迎來了它的終結者—費爾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同學誕生。
用我們的話,康德小時候是個窮苦放牛郎。爹爹是工匠,家境極其貧苦,家中兄弟姐妹又多。十三歲時康德經歷了喪母,十六歲時以優異成績考入柯尼斯堡大學,並對牛頓的思想與自然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就在小夥子康德準備在思想領域大展拳腳之際,他的父親卻撒手人寰,家裡的經濟來源從此中斷。如若放在中國,康德同學的案例可以幫「希望工程」拍廣告了。可優等生康德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本欲繼續深造的他毅然決然放棄學業,選擇當家庭教師賺錢補貼家用。
在當時的歐洲社會,家庭教師的地位和家僕不相上下。曾經自負驕傲的哲學青年康德大吼一聲:「不要繞著困難走,要迎著苦難行。」從此,他在家教之路上走了九年,更將學生家長—女東家凱薩琳伯爵夫人家教成自己的緋聞女友。
一七五五年,昔日同學都已然成為名流新貴、金融小開,弟妹們這時也長大成人,優等生康德以三十二歲高齡重新回歸大學。厚積必然薄發,康德先是以拉丁文論文〈論火〉順利通過柯尼斯堡大學哲學系碩士答辯。三個月後又乘勝追擊通過了第二篇論文〈對形上學知識的基本原理的新解釋〉。答辯結束康德留了校,成為柯尼斯堡大學一名「編外講師」,所謂「編外講師」,也就是收入由聽課學生支付。
詳細網址:歡樂哲學課-[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網址:歡樂哲學課-[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