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原文名稱: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Crashes,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6580949,頁數:328,出版社:三采,作者:彼得‧希夫,安德魯‧希夫,出版日期:2018/12/07,類別:商業理財

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


內容簡介


得獎紀錄

  1. 亞馬遜網書暢銷榜
  2. 當當網經濟榜暢銷榜(簡中版)

  懂一點經濟學,是掌控人生的武器!
  在重要的時刻,讓思維邏輯有更高的格局,做出更好的選擇。


  插圖+寓言+故事引申+現實對照,比一般市面上的圖解書,更容易吸收。
  讓你輕鬆了解經濟運行原理,相當於短時間內讀了《國富論》+《經濟學原理》
  「邏輯思維」 推薦 經濟學六大名著之一,簡中版賣出超過300,000冊

  千萬讀者驚呼:經濟學竟然可以這樣解釋!經濟學根本就不複雜,是經濟學家們的解釋太複雜了!
  經濟科系研究畢業生:相見恨晚啊!! 如果我大一能讀到這本書,對經濟學的興趣會提高更多!!!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暨經濟學家寫給所有人的經濟寓言,
  教你洞悉日常生活現象背後的80個經濟規律。


  你不一定會關心通貨膨脹是誰造成,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是怎麼發生,
  但你肯定想知道,
  該存錢還是投資?要不要買房?或該選擇哪份工作?
  消費和儲蓄,哪一種才能拯救經濟?美元升息到底會不會影響到自己?
  ……經濟其實與生活息息相關!
  這本書不僅關心經濟/金融的人、上班族要看,學生族群等入門者,
  都能用易理解的寓言,盡早獲得最好的經濟學基本概念與原理,當個有判斷力的公民。

  「從前,有座小島叫美索尼亞島,地處熱帶卻不是天堂。這裡的人們生活艱苦,島民一天只能捕到一條魚,一條魚只夠一個人吃一天。

  有天,一個島民做了一張漁網,用漁網一天竟可以捕到兩條魚,他可以存起來,也可以借給別人,於是,儲蓄和借貸的行為產生,
  魚越來越多,要找地方存放,銀行因此誕生……」

  這通俗易懂的故事,最初是作者的經濟學家父親講給兒子們聽的,兒子們長大後也成為經濟學家,完善了這個故事,而有了這本書。
  自2009年在美國出版後,即獲得很大的迴響,此次作者重新編寫內容,並新增兩章節,補足金融海嘯後的經濟樣貌。

  經濟學應該為你所用,
  它其實離你很近,是掌控人生的武器!  


  政客想透過繁榮的假象,讓選民保持高度信心;
  企業想讓消費者繼續購買沒有能力消費的產品和服務;
  信貸業者和房仲業者想繼續大賺手續費和利息。
  這些團體全都擅長粉飾太平,
  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的解釋大眾居然都接受!                  

  這本關於魚、漁網、存錢、借錢的故事揭示了經濟是如何運行,映射出當今經濟體制與政策暗藏的漏洞。

  希夫兄弟以機智幽默的手法闡釋了經濟增長的根源,貿易、儲蓄及風險三者的重要性,
  通貨膨脹的原因、利率的影響、政府的刺激機制、消費信貸的破壞性本質等問題。
  這些問題經常被討論,卻常常被誤解。對於那些想走出誤區,理解經濟學基本理論與常識的讀者,一定能獲得驚喜!

本書特色

  ★ 一上市便攻占亞馬遜網書暢銷榜獲4顆半星評價,當當網經濟榜暢銷榜(簡中版)
  ★ 插圖+寓言+故事引申+現實對照,比一般市面上的圖解書,更容易吸收。
  ★ 一本讓你輕鬆了解經濟運行原理,相當於短時間內讀了《國富論》+《經濟學原理》
  ★ 作者為權威性經濟學家、暢銷書作者,致力用最簡單的詞彙,寫給9-90歲的讀者,還原「經濟學」本來的面貌。
  ★ 深具知識性及娛樂性,不僅滿足一般讀者對經濟學的好奇,更是學生最佳課外讀物與經濟概念啟蒙。

國內推薦

  王伯達  財經自媒體-王伯達觀點        
  市場先生 《商業周刊》財富網專欄作家
  林明仁  台灣大學經濟系系主任  
  林建甫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  
  艾蜜莉  財經暢銷書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列)

讀者好評

  ○ 本書的確很適合對經濟/財政如何運轉霧煞煞的人閱讀。書中貼切的寓言故事搭配生動活潑的漫畫,讓我們輕鬆地掌握了大概的脈絡,也讓我們得以跳脫認為理所當然的常識,以不同的觀點重新檢視主流經濟的迷思。

  ○ 到目前看過最簡單有趣的經濟入門書!

  ○ 經濟學本身就是由常識組成的學問,把話講的深入淺出才是它本該有的面目。很感激有這麼一本書。

  ○ 經濟學竟然可以這樣解釋!經濟學根本就不複雜,是經濟學家們的解釋太複雜了!

  ○ 相見恨晚啊!! 如果我大一能讀到這本書,對經濟學的興趣會提高更多!!!


詳細網址: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第一章 一個好點子出爐了

→經濟利益的產生
查理嚇得眼珠直轉,他想自己的朋友肯定是瘋了。「你瘋了,這樣做,我告訴你……瘋了。要是你這捕魚器不好用,可別哭著來跟我要魚吃,一片也別想。我頭腦清醒,但這並不表示我會為你的瘋狂做法買單。」
 
第二章 把財富分享給別人→金融思維
貝克走近艾伯,說道:「我們做個約定吧:你借給我們一條魚,我們會還你兩條,這可是百分之百的利潤啊。除了這座小島,你到哪兒能找到這樣的高報酬?」
 
第三章 信用貸款的多種用途→信用供給如果貝克和查理不提高自己的生產能力,他們又怎麼能連本帶利地歸還借款呢?在休息幾天之後,他們還是每天只能捕到一條魚。為了還艾伯的魚,他們以後每天就要減少自己的食量,他們將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生活水準以償還貸款!
 
第四章 經濟到底是如何發展的→經濟效益:儲蓄大於消費
近年來經濟學家們嚴重低估了儲蓄在經濟價值鏈中的位置;事實上,在很多經濟學家看來,儲蓄就是一種累贅。凱因斯主義者認為儲蓄對發展不利,因為這種做法妨礙了貨幣流通,降低了消費(他們認為消費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第五章 在魚被指定為貨幣之後→效率、通貨緊縮
很快,所有的工資和價格都開始用魚計量。因為人們仍然假設每天需要吃一條魚才能生存,所以一條魚的價值是多少,所有人心裡都有數,也就是說,島上的價格體系和魚的真實(或者固有)價格相關。
 
第六章 為什麼會有儲蓄→經濟崩盤的前兆、低利率的影響
有時生產率大幅提高,島上的存魚量也隨之大大增加。如果儲藏室裡堆滿了魚,銀行就會主動降低貸款利率,不只因為此時銀行承受損失的能力較強,也因為現在這個有能力創造更多儲蓄的健康經濟體為新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第七章 基礎建設與貿易→建設是成長或浪費?
隨著島上經濟的發展,出口產品的能力也增強了。很快,不少大型貨運木筏就滿載著魚、運魚車、衝浪板、長矛和獨木舟駛過公海。
 
第八章 一個共和國就這樣誕生了→權力、自由、約束
為了維護社會穩定,也為了保護島民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參議院決定設立一套法院體系來解決糾紛,同時成立員警小隊執行法官的法令。
 
第九章 政府的職能開始轉變了→發行魚券
因為只需要少數熟練的漁民捕魚便可以滿足整個島嶼的營養需求,多出來的勞動力和資本就可以投入其他行業了。各種在捕魚時代聞所未聞的工業和服務業都發展起來。
 
第十章 不斷縮水的魚就像貨幣一樣→支出>儲蓄、通膨問題
官魚越來越小,不久後島民每天只吃一條魚已經無法填飽肚子了,大多數人每天至少要吃兩條魚。
 
第十一章  中島帝國:遠方的生命線→國外需求與貿易
現在的情況是民眾失去了信心。如果我們現在開始消費更多的魚邦儲備券,人們的信心就會恢復,民眾就會重新開始消費。如果有必要, 我會坐在棕櫚樹上往下撒錢。
 
第十二章  服務業是如何崛起的→美元地位、貿易順差
中島帝國攢夠了錢,建造了很多巨型捕魚器(捕魚器的設計者起訴他們侵犯智慧財產權,但是在中島帝國完全沒有勝訴的可能)。他們實行 24 小時工作制,三班輪崗,不間斷捕魚。大部分魚都出口到了美索尼亞國。
 
第十三章 「魚本位」的破滅→再次通膨
頻繁兌換真魚開始對存魚造成衝擊,技師們又忙碌了起來,他們不斷地切割、重組,官魚越變越小,通魚膨脹又有抬頭之勢。
 
第十四章  小屋價格是如何漲上去的→質借、政府政策影響房價
即便如此,銀行也不能保證收回全部貸款。因此,為了抵消這個風險,銀行要求借款人先交大量的魚作為首付。
 
第十五章  快了!快了!小屋市場要崩潰了→財富假象、政府干預阻止重新分配
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了:小屋價格不是逐漸下跌,而是直線下降。小屋供大於求的現象很快演變為小屋價格的大規模下跌。
 
第十六章  情形怎麼變得如此糟糕→消費降低、失業率提高、國外融資
國王有些疑惑不解:「等一下,美索尼亞國比我們富有得多。我們的購買力怎麼比得上他們呢?他們能支付更高的價錢,他們有魚邦儲備券。」
 
第十七章  緩兵之計→量化寬鬆政策的問題
朱特尼亞群島爆發了一次更加嚴重的小屋崩潰風暴。在這個緊急關頭,一個名為IMF(島際海上漁民組織)的跨洋機構倉促成立,並立即推出了一項計畫。
 
第十八章  佔領華夫街→錢的錯誤分配
由失業工人、小屋購買者等年輕人組成的聯盟發起的「占領華夫街」運動,激起了公眾的想像力,成為後危機時代挫敗的象徵。
 
第十九章  無魚不起浪→惡性通膨、重回無經濟活動的魚網捕魚
魚邦儲備券持續貶值,沒人願意繼續持有它。小鼓島和狂舞島也和中島帝國一道,限制購買魚邦儲備券。賣主多,買主少,魚邦儲備券掉入了萬丈深淵。
 


詳細網址: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6580949
  • 叢書系列:Trend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彼得.希夫Peter D. Schiff

 
  著有暢銷書《美元大崩潰》(Crash Proof 2.0: How to Profit from the Economic Collapse)和《未來十年,這樣做才能致富》(The Little Book of Bull Moves in Bear Markets),兩本書皆由John Wiley  Sons出版。他是經驗老到的華爾街預言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曾準確預測西元2008年的金融風暴。希夫曾任職希爾盛雷曼公司(Shearson Lehman),後來於1996年加入歐洲太平洋資本公司(Euro Pacific Capital一家專門操作國外市場和證券的券商),並於2000年升任總裁。他的見解常被各大媒體引用,包括《華爾街日報》、《巴倫周刊》、《金融時報》和《紐約時報》等,也曾上過「股市擴音器」(Squawk Box)、「收盤鈴聲」(Closing Bell)、Fox新聞等電視節目。2009年,他宣布角逐家鄉康乃狄克州參議員候選人。
 
安德魯.希夫  Andrew J. Schiff
 

  身兼歐洲太平洋資本公司公關主任、資深發言人。他精通媒體關係和金融公關,常常在各大研討會和電視節目中發表言論,宣揚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與有限政府的觀念。閒暇之餘,喜歡閱讀歷史書籍、觀賞各類建築,並彈奏曼陀林。


詳細網址: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珍藏版序言

 
  自《小島經濟學》一書問世以來已有四年之久。四年來,我們始終與讀者保持交流,與他們探討如何運用書中理論來穩定美國及其他國家持續動盪的經濟,這也是本書寫作的初衷。然而時至今日,我們仍舊覺得自己尚有未盡之言與未盡之責。

  本書第一版寫作手法幽默,內容淺顯易懂,有關魚的雙關比喻也算生動,但在品質方面仍有所欠缺。另外,第一版也有造作之嫌,貌似我們想利用低廉的價格吸引那些對經濟學原理不夠瞭解的讀者,以此獲得龐大的讀者市場。但現在,我們堅信許多忠實的讀者正滿心期待這本書有一個更加細緻完善的新版本,更有許多讀者可能會將本書作為禮物贈人,或者作為展示擺放在咖啡桌上,因此我們由衷地希望能將本書打造成饋贈佳品、閱讀精品。由此,我們決定推出本書的「珍藏版」。這個版本比第一版內容更豐富,也更翔實。我們對新版的扉頁做了美化處理,在書中加入了一些新插圖,紙張的品質也提高了。在寫作模式上,新版基本延續了第一版的故事書形式,因為我們始終覺得這樣的形式與本書的精神最為契合。上述只是本書包裝方面的改進,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內容上做了許多增補。

  本書第一版問世之時,正值美國經濟近乎完全崩潰一年之後。

  自那時起,形勢已經有了明顯好轉。時至今日,我們不再整天報導低迷的GDP 增長,房地產市場呈現回暖態勢(一些市場的價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股票市場不斷創造歷史新高,通貨膨脹貌似又回到可控範圍內,失業率也在穩步下降。但與此同時,大多數美國人對這些所謂的「經濟復甦」並未特別有感。

  隨著通貨膨脹的加劇,美國家庭所得中位數在2013年8月的數值比2008年金融海嘯開始前還要低。當時越來越多的人面臨失業或只能做兼職工作,然而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一份全職工作。但那些新出現的全職工作多是在低薪的零售業或服務業,而非待遇優厚但正日趨減少的中產階層工作。現在的大學畢業生背負著極為沉重的學貸,卻正面臨著史上最為慘澹的就業前景。

  在當下的美國社會,人們旅遊和度假的花費越來越少,大多都拿來買生活必需品(食物與能源)了。如今美國馬路上飛馳的汽車,全都是老得不能再老的舊款式;曾經代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龍頭城市底特律,如今也慘遭破產厄運。這一切,絕非偶然。

  我們聽到的總是經濟正在復甦的消息,實際上卻面臨著令人失望的前景,所聞與現實之間根本就是天壤之別。這是因為在2008 年金融海嘯之後,為避免承擔更大的損失,聯邦政府開始支出我們實際並沒有的數兆美元,聯準會也開始實施一項名為「量化寬鬆」(QE)的新政策,這些政策已經成為實體經濟的替代品。

  十年前,除了在大學經濟系之外,幾乎沒有人聽過「量化寬鬆」這個名詞;時至今日,這一政策已成為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推手。眾多投資者與財經新聞工作者近乎癡迷地緊跟聯邦政府政策,就像十四歲的校園女生追隨著她們最愛的男孩樂團(Boy Band)一樣,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彷彿已變身為加拿大流行音樂小天王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般備受追捧。

  然而,量化寬鬆不過是「印鈔票」的一種花俏的委婉說法而已。自2010年起,聯準會憑空印發了數兆美元用來購買資產,包括政府支持的債券和抵押貸款債券。這些做法抬高了相關市場的價格,降低了長期利率。聯準會正利用印鈔機的力量創造一個經濟復甦的假象,但這種創造出來的經濟和作為其支撐的那些印刷的鈔票一樣都是假象。在這種如履薄冰的健康假象之下,經濟發展甚至比聯準會採取補救措施之前還要慘不忍睹。

  舉例來說,在我們準備推出《小島經濟學》一書的新版本之際,聯準會也在購買每月450 億美元的國債,占據了大部分政府所發行的債券,這一舉措使得長期利率保持在較低水準,從而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經濟發展。聯準會鼓勵公司和個人借貸,不鼓勵他們儲蓄。極低的利率也是近幾年推動股票市場迅猛發展的主要原因。如果聯準會停止購買債券,利率便會立即飆升,股票會暴跌,看上去健康的經濟也會消失不見。

  量化寬鬆政策對房地產行業的復興也有直接的影響。聯準會每月購買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債券,實際上相當於已經認購了房地產市場。但聯準會所購買的抵押貸款,是個人買家出於合理原因根本不願意碰觸的。房價仍然與收入高度相關,大多數買房者沒有足夠的儲蓄來支付鉅額的頭期款,但政府的擔保人只需要支付最低頭期款,再加上有聯準會提供的超低利率,支付相對輕鬆很多。假如沒有這些支持,房地產市場毫無疑問會像2008年金融海嘯時一樣崩潰失衡。

  因此,量化寬鬆政策已經成為美國的經濟命脈的說法並不為過,但問題在於,這項政策誘惑性極大,最終會毒發不治。我們實現了基於量化寬鬆政策的人為經濟復甦,這種復甦也只能與該政策同生共滅,並不能為真正的經濟復甦奠定基礎。

  目前,主流經濟學家都在討論,在不損害經濟發展的前提下,聯準會會在何時、以怎樣的方式摒棄量化寬鬆政策(即所謂的「退場策略」)。儘管多數人承認實施「退場策略」會遇到重重阻力,但他們仍然相信手段高明的執行者會以極其靈敏精確的方式完成這項任務。這就好比一個古老的戲法:將桌布從一張擺滿東西的桌子上猛地抽走,桌上的瓷器卻紋風不動。但這還不是聯準會要表演的戲法,實際上聯準會要抽走的不是桌布,而是桌子本身。他們希望既能撤走桌子,又不讓那張桌布和那些餐具掉落地上。

  這就是我們認為當前經濟已經陷入困境的理由,我們癡迷於量化寬鬆政策,卻並不瞭解它,而經濟學家期待的量化寬鬆「退場策略」則永遠也不會出爐。這是一條不歸路,只會帶來更為嚴重的經濟問題。

  鑒於這些新情況的出現,《小島經濟學》珍藏版增加了兩個新章節——第17章和第18章——旨在揭祕量化寬鬆政策(以及歐洲債務危機的進展)。另外,我們還對全書做了幾處編輯,同時增加了部分內容。我們希望新增的內容會使本書與我們當下所處的這個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

希望你們喜歡本書,並與那些需要回歸理性的朋友們分享。

 
彼得‧希夫與安德魯‧希夫
2013 年 9 月
 
序言

 
  在過去大約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很多研究成果向人類展現了科技進步的巨大成就,幾乎涵蓋所有研究領域—只有一個領域除外。

  憑藉數學和物理這兩大武器,科學家們將一艘太空船發射到距地球數億公里之外的土星的一顆衛星上。而「慘澹經營」 的經濟學界卻找不到一個類似的成就。

  如果美國太空總署的工程師們具有與我們那些頂級經濟學家相同的預測能力,「伽利略號」探測器的結局也許會截然不同,不但衛星會脫離其軌道,而且火箭在升空過程中轉而向下俯衝的可能性極大,甚至有可能衝破地殼,進到岩漿層去。

  2007 年,當世界聚焦幾十年來最大的一次經濟災難時,絕大多數經濟學家並沒有意識到棘手的問題已顯露端倪。此後三年裡經濟一片混亂,經濟學家們拿出的補救方案令大多數人瞠目:為了解決債務危機,我們必須負債更多;為了經濟繁榮,我們必須花錢消費。過去他們缺乏遠見,而今他們的解決方案又如此違背常識,究其原因,是因為幾乎沒有經濟學家明白他們的學科如何發揮作用。

  凱因斯創造了許多被普遍接受的理論,其中就包括上述那些荒謬的建議。凱因斯是 20 世紀早期非常有頭腦的英國學者,但他卻提出了一些非常愚蠢的理論來分析經濟增長的原因。從根本上說,凱因斯只不過是玩了一個聰明的把戲而已,他把一件簡單的事情搞得極其複雜。

  在凱因斯的時代,物理學家們首次提出了量子力學的概念。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學科,它認為宇宙是受兩套截然不同的物理規則制約的:一套規則對極小的粒子產生作用,如質子和電子;另一套則對其他所有事物產生作用。也許是覺得經濟學理論太枯燥,需要加點兒新鮮手法,於是凱因斯提出了一個類似量子力學的經濟學研究視角,創造了兩套經濟規律,一套作用於個體層面(與個人及家庭生活相關),另一套作用於總體層面(與國家和政府相關)。

  凱因斯的理論提出時,適逢全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繁榮期即將結束。從經濟角度來講,19 世紀與 20 世紀早期西方世界的產能增長與生活水準都是空前的,而此次經濟繁榮的中心就是實行自由資本主義的美國;美國的獨特之處就在於維護個體權利、限制政府權力。

  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權力分散,對全球大部分地區既有的僵化權力結構帶來了威脅。此外,資本主義的擴張導致明顯的貧富兩極分化,促使一些社會學家和進步人士開始尋求他們眼中的公平正義,以取代自由市場資本主義體制。在這樣的背景下,凱因斯在看似不公平的市場經濟中引入現代科學的概念,這種做法無意中迎合了國家權力中心和社會理想主義者的心態,使他們相信經濟活動的確需要凱因斯式的規劃思路。

  凱因斯的核心觀點是,在經濟不景氣時,政府可以通過擴大貨幣供給和財政赤字以緩和自由市場的波動。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凱因斯的追隨者(即凱因斯主義者)們嶄露頭角,與支持路德維希.馮.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等經濟學家觀點的奧地利經濟學派產生了衝突。奧地利學派認為,經濟衰退是經濟繁榮期所做出的錯誤決定的必要補償,經濟迅猛發展過後必然會有一個相應的衰退期;他們認為經濟繁榮的首要原因是政府利用低利率「刺激」經濟,向企業界發出了錯誤的信號。

  因此,凱因斯主義者力圖緩解經濟蕭條,而奧地利學派則尋求避免虛假繁榮的途徑。在兩者隨後的經濟理論論戰中,凱因斯主義者有一個關鍵優勢。

  凱因斯主義使人們以為可以拿出解決經濟危機的無痛方案,因此立刻受到政治家們的追捧。凱因斯宣導的各項政策承諾提高就業率,在稅收不增加、政府服務不減少的前提下推動經濟發展,這些政策與那些無須節食、無須運動的神奇減肥計畫一樣具有魔力。儘管這些願望不合常理,但卻令人頗感慰藉,因此成了競選活動中慣用的手法。

  凱因斯主義允許政府擺出一副有能力提高人們生活水準的模樣,只要印鈔機開動起來,什麼都可以做到。因為具有親政府的傾向,凱因斯主義者們比奧地利學派學者更有可能接受政府的任命。那些培養出多位金融大臣和財政部長的大學聲望明顯高於沒有這些成就的大學,各大學經濟系也不可避免地青睞那些支持凱因斯主義的教授,而奧地利學派則不斷受到排擠。

  同樣的,那些大型金融機構和眾多經濟學家效力的大雇主也都對凱因斯的主張青睞有加。大銀行和投資公司利用凱因斯主義者創造的低息貸款和寬鬆貨幣政策等經濟條件,賺得盆滿缽滿。另外,凱因斯主義者認為政府政策應當鼓勵投資,此一理念也幫助金融公司把手伸進了很多頭腦發熱的投資者的口袋,因此這些金融公司更傾向於雇用那些支持凱因斯主義的經濟學家。

  與呆板守舊的競爭對手相比,凱因斯主義者有著明顯的優勢。於是,一個自我實現、相互吹捧的社會很快催生了一大批熱衷於凱因斯主義原則的頂級經濟學家。

  這些經濟學家將凱因斯政策奉為真理,認為是它結束了經濟大蕭條的局面;他們當中很多人認為,如果沒有政府推出的刺激政策(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必需的軍費),我們永遠也無法從經濟衰退的絕境中恢復元氣。事實上,此次大蕭條是現代歷史上歷時最長、程度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凱因斯政策在這次經濟衰退中首次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運用。至於這些政府干預措施究竟是不是經濟蕭條得到遏制的原因,這個問題至今為止仍然充滿爭議,但是所有正統的「經濟學家」都認為這種爭論沒有什麼價值。

  如果我們允許凱因斯主義者們牢牢控制著多個經濟部門、金融部門以及投資銀行,那跟我們委託占星師而不是天文學家測量天體的運行速度是一樣的。(是的,衛星曾經撞擊過小行星,但那只是一次不期然的偶遇,是一次美麗的意外!)

  這種情形讓人哭笑不得的地方在於,無論經濟學家們多少次徹底搞砸了自己的任務,無論有多少支火箭還沒有離開發射台就爆炸了,這些責任重大的人物沒有一個質疑過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

  一般人慢慢明白了,其實這些經濟學家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但大多數人還是想當然地認為經濟領域的確太大了,並且充滿風險,毫無邏輯可循,即便是教育程度最高的人也不可能擁有預知一切的能力。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凱因斯主義者們所推崇的經濟二元性根本就不存在,會如何呢?如果經濟學比他們所說的簡單得多,又會如何?如果對母鵝有益的東西對公鵝也一樣,會怎麼樣?如果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國家不可能靠花錢實現繁榮,又會怎麼樣?

  很多人熟知我曾對 2008 年的經濟衰退做過精準的預言,他們認為我的智慧決定了我的遠見。我可以向你保證,大多數經濟學家連自己身邊的資產泡沫都看不到,而我並不比他們聰明。我具備的是對經濟學基本原則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我的確具有這個優勢,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父親就為我準備了一個簡單的工具包,裡面的工具可以幫助我認清經濟的真實面目。這些工具以故事、寓言以及思考實驗的形式出現,本書就是以其中一個故事為基礎展開的。

  我的父親艾爾文.希夫(Irwin Schiff)擁有一定的知名度,他與反對聯邦所得稅的全美運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堅定認為所得稅的強制實施違反了美國憲法中與稅收相關的三項條款、第十六次憲法修正案以及稅收法律的有關規定,並在超過35年的時間裡持續不斷地反對美國國稅局的做法。他曾經就這個主題寫過很多書,也曾在法庭上公開挑戰聯邦政府。他為這些舉動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直到86 歲高齡時還被關押在聯邦監獄中。

  但是在將自己的關注點轉向稅收之前,艾爾文.希夫已經是一位頗有名氣的經濟學家了。

  艾爾文.希夫於1928 年出生於康乃狄克州紐哈芬市一個下層中產移民家庭,是家中的第八個孩子。他的父親是一名工會會員, 整個大家庭都是「羅斯福新政」的狂熱支持者。1946 年,歐文進入康乃狄克大學學習經濟學;以他的家庭背景和性格,沒有人相信他會摒棄居於統治地位的正統經濟學觀念,轉而堅決支持過時的奧地利學派的觀點——但是他卻實實在在這樣做了。

  艾爾文總是有獨到的想法,加上對自己充滿信心,他總感覺自己所學的東西與現實生活有些脫節。他深入研究了所有經濟理論,廣泛涉獵了亨利.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與亨利.格雷迪.韋弗(Henry Grady Weaver)等自由思想家的著作。儘管艾爾文的轉變是循序漸進的( 經歷了1950年代整整10年的時間),但他最終成為健全貨幣、有限政府、低稅收和個人責任的狂熱信仰者。1964 年,艾爾文滿腔熱情地支持貝利.高華德(Barry Goldwater)競選美國總統。

  在 1944 年的布列敦森林會議上,美國說服了全球很多國家支持美元取代黃金的做法。由於美國保證35 美元兌換1 盎司黃金,這個計畫得到了廣泛贊同,美國也因此擁有了世界上80% 的黃金。然而,聯準會中信奉凱因斯主義的貨幣管理者造成長達四十年的通貨膨脹導致與美元直接掛鉤的黃金價格嚴重下跌,這種錯位的現象造成了眾所周知的「黃金外流」。1965年由法國帶頭,許多國家紛紛以美國聯邦儲備券(即美元)兌換黃金,並以1932年的黃金價格從美國手裡買走了大量黃金,使得美國的黃金儲備迅速減少。

  1968年,詹森總統的幾位經濟顧問聲稱那次黃金外流並非由低價出售的誘惑力所致,而是因為外國政府擔心美國的黃金儲備不足,無法支持本國所持有的流通貨幣,也無法與外幣進行兌換。為解決這個令人焦慮的問題,詹森總統的眾多金融專家紛紛獻計,建議將法定用於支持本國美元的25%黃金儲備轉為外國美元持有者的備用儲備,他們認為這項額外的保護措施將會安撫外國政府,阻止黃金的繼續外流。當時的艾爾文只是康乃狄克州紐哈芬市的一個年輕生意人,他對政府這種做法十分不解,覺得他們的觀點非常荒唐。

  艾爾文給德州參議員約翰.托爾(John Tower)寫了一封信,托爾當時是黃金問題評估委員會的成員。艾爾文在信中說,美國政府面臨兩種選擇:要麼強行摧毀現行的價格結構,將金價恢復到1932年的水準;要麼調高金價,與1968年持平。換句話說,要調整凱因斯主義導致的長達四十年的通貨膨脹,美國政府必須做出選擇,要麼緊縮通貨,要麼讓美元貶值。

  儘管艾爾文認為通貨緊縮或許是重振美國經濟最有效的做法,因為通貨緊縮可以使美元恢復購買力,但他覺得經濟學家們錯誤地將價格下滑當作災難,而政府天生具有通貨膨脹的偏好(本書將對此進行論述)。出於這些考慮,他認為當權者至少要承認此前的經濟下滑,並且降低美元對黃金的價值。在這樣一個方案中,艾爾文覺得黃金的價格必須達到每盎司105美元。

  艾爾文還擔心另外一種可能性更大也更危險的選擇:政府不作為(其實這也正是政府的選擇)。當時的選擇是,究竟是面對現實解決問題,還是將問題留給下一代人;當權者選擇了將問題留給下一代人,而我們就是那下一代人。

  托爾對艾爾文論證問題的基本邏輯印象深刻,他邀請艾爾文為黃金問題評估委員會全體委員做報告。在這次聽證會上,來自聯準會、美國財政部以及國會的高級貨幣專家們都證實,與黃金脫鉤將會增強美元的購買力、降低金價,引領美國進入一個繁榮發展的階段。

  在其證詞中,艾爾文卻堅持認為美元與黃金脫鉤會導致金價飛漲。更重要的是,他還警告說,一種沒有任何內在價值的貨幣會導致大規模通貨膨脹以及無法持續的政府負債。但在當時,這種少數派的意見完全被忽視了,美國政府取消了金本位制。

  與經濟學家們的預期相反,額外的儲備未能阻止黃金的外流。最終,美國總統尼克森於1971年徹底切斷了美元與黃金的聯繫,從此以後,全球經濟體系完全建立在沒有任何價值的美元之上,接下來的10年裡,美國經歷了史上最嚴重的通貨膨脹,黃金價格直逼每盎司800美元的天價。

  1972年,艾爾文在其著作中展開了對凱因斯主義經濟學的首次全力攻擊。在書中,他指出凱因斯經濟學將美國引向了一條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之路。這本名為《The Biggest Con: How the Government Is Fleecing You》(直譯:最大的騙局:政府是怎樣欺騙你的)的著作贏得了廣泛的讚譽,銷量也相當可觀。書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三個人在一座小島上徒手捕魚的事。

  這個故事是艾爾文在一次全家開車出遊時為了消磨時間講的。當時堵車,他想給兩個年少的兒子講點兒經濟學的基本知識(任何男孩都會對此感興趣)。為了讓兩個兒子開心,他總會講些有意思的故事,而這次講的就是「魚的故事」。

  這個故事構成了《最大的騙局》書中其中一章的主要內容。大約8年之後,由於眾多讀者反映非常喜歡他寫的故事,艾ˇ爾文決定將這本書改版為有插圖的書,書名為《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Doesn’t》(直譯:經濟增長模式與停滯的原因)。這本書於1979年首次發行,受到了奧地利學派追隨者的狂熱追捧。

  30年後,我看著美國經濟垂死掙扎,看著美國政府不斷重複和加深過去的錯誤,此時,我的弟弟和我覺得要為新一代修改並更新「魚的故事」,現在正是最佳時機。

  當然,現在人們最需要的是瞭解經濟的真實情況,而這個故事是我們所知道的最佳工具,它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瞭解是什麼在推動經濟的運行。

  我們這個版本的故事在很多方面比我們的父親艾爾文30年前的那個版本更富有雄心,我們的視野更寬;為使故事與歷史脈絡銜接自然,我們付出了更大的努力。事實上,我們的故事應該說是在父親那個故事基礎上的即興發揮。

  聽到經濟學家們喋喋不休地談論與現實生活看似毫無關聯的概念時,有些人會不知所云,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吸引這些讀者。我們打算證明凱因斯主張的經濟模式(政府相信沒有價值的貨幣可以作為有效的經濟潤滑劑,並不加證實地採納了這個模式)是錯誤的,而且是危險的。

  可惜,所有的經濟學家都忘記了他們正戴著玫瑰色眼鏡。當你摘下他們的眼鏡時,就會清晰地看到我們的國家正面臨著很多嚴重的問題,而我們非但沒有使形勢好轉,反而使它變得更加糟糕。幸運的是,如果我們重新理清思路,我們至少還有機會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本書的主題非常嚴肅,但在這個壓力巨大的時代,我們選擇了一種幽默的方法闡釋這個主題——這也是我們的父親歐艾爾文的願望。


彼得.希夫 2010年

推薦序

如何透過經濟學改善自己的財務?

市場先生/《商業週刊》財富網專欄作家

 
  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人們需求與慾望沒有窮盡,因此必然資源匱乏,在這個情況下資源如何做出理性的分配?我們能否從中找到分配的依據,以及預見做出各種決策時會有什麼後果?
 
  經濟學對個人的意義是什麼?

  有趣的是,經濟學家在看事情,只關心整體是否有改善,而不在乎個體的好壞,而且經濟學家或政客也不承擔這些後果,真正承擔後果的是你和我。

  看完這本書,如果把焦點只放在看懂經濟學那其實很可惜,理解經濟學不是為了考試、我們也不是經濟學家,我們真正關心的是怎麼改善自己的財務與生活品質,那應該怎麼做呢?
 
  經濟學如何改善個人的財務狀況?

  從書中小島經濟的演進,其實從中可以發現2個關鍵:

  1. 滿足生活必需條件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創造資本

  在書中的原始人是忍受著飢餓,才擠出額外的時間創造出生產工具,就如同我們透過儲蓄、運用下班時間,累積出讓自己有更大生產力的資本。

  並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當成資本,必須是能提升生產效率的東西才稱作資本。有趣的是,許多人認為致富的關鍵是買房,從這個觀點來看,作者認為房地產並不是一種資本,因為買房並不會讓這個社會整體的產出增加。同樣道理,如果把下班時間和儲蓄花在娛樂、奢侈品,就等於別人都在用漁網捕魚,而你還在用手抓魚一樣。

  2. 看懂經濟環境變化,避免受環境傷害,並且設法從中受益:

  觀察小島的經濟發展,我們會發現外在環境的變化,很可能會影響到個人的生活品質,例如:當聯準會不斷地以低利率增加債務、發行新的鈔票,將會造成通貨膨脹,讓手上的貨幣貶值、儲蓄的購買力降低。如果你能理解這項經濟訊息的意義,就會知道應該盡快把現金和儲蓄盡量換成資本或不易貶值的資產。

  目前台灣的通貨膨脹大約落在2%左右,這數字看起來很低,但實際上影響很大。如果你的財務規劃策略是50歲時存1000萬等退休,但到65歲退休時這筆錢實際購買力只剩下738萬。
 
  最後,這是一本小學生也能看懂的基礎經濟學,預祝你能從中能找到改變自己財務的關鍵!

編輯手記
 
請翻開故事第一頁,登上三人小島瞧瞧!
 
  接下這本書的編輯工作,對我來說是用全新視角重新看待經濟學的學習之旅。雖然我有台大農經系的背景,但回想起求學時期修習經濟學原理、個經、總經的經驗,許多理論與模型對我來說總覺得不是那麼好懂,相關案例也不是那麼貼近真實生活。畢業後,偶爾在書店看到經濟學入門書籍,受到聳動的書名吸引,總會拿起來翻翻看,想要重新連結久未接觸的經濟領域,只可惜讓人想一直看下去的書卻不多(多半是買了就擱在架上)。
 
  直到因工作機緣遇到這本《小島經濟學》,讓我越看越有興趣,原因是作者利用說寓言故事的方式,縮小世界尺度,將真實世界經濟發展的起源簡化為一座小島上的三個人,從徒手捕魚餵飽肚子開始,接著有人發現可以編織漁網增加生產效率,到發明巨型捕魚器,人們的時間從勉強求生存當中解放出來,開始有更多時間製作別的商品來提升生活品質;在發現其他小島有各自擅長製作的物品可以交換後,經濟開始朝向跨島貿易發展……隨著經濟不斷發展,貨幣、基金、信貸、房貸一一出現,故事一步一步開展,讓人不知不覺就繼續看下去。
 
  讓我拍案叫絕的是書中對歐債危機、2008年金融海嘯及聯準會後續一系列QE救市措施的精闢分析與批判,讓我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因為老實說,個人過去尚未涉足股票、基金等投資理財方式,對這些經濟重大事件的了解僅止於新聞裡的報導,不太會去深入研究那「看似複雜」的成因。近日中美貿易大戰火熱開打,書中也以美索尼亞國與中島帝國做為影射,說明兩國之間矛盾衝突的成因。
 
  當然,經濟學不是看完一本書就能懂那麼簡單,但看完這本書後會發覺有些原理其實也並不複雜。這本書運用淺顯易懂的故事和插畫,巧妙代入真實世界的國家、組織、人物和事件(每章節末還有「現實連結」單元,將現實與故事相互應證),看完之後對於世界經濟為何發展成今天這個局面就能大概抓到一些脈絡了。我想,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會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先用看故事的心情進來,看著看著被高潮迭起的故事情節牽引,開始對經濟是如何推動著這個世界運轉感到興趣,或許就更有動機和意願進一步去研究書中提到的概念和事件,甚至延伸觸角去了解其他派別的經濟理論和應用。
 
  現在,請翻開故事的第一頁,登上三個人的小島瞧瞧吧!



詳細網址: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第一章 一個好點子出爐了

 
從前從前,有三個人——艾伯、貝克和查理,他們住在一座島上。這座小島地處熱帶,卻不是天堂;這裡的人們生活艱苦,沒有任何奢侈品,而且食物的種類極少,他們的菜單上只有一道菜:魚。
 
幸運的是,小島周圍有數量可觀的魚,但奇怪的是,這些魚全部屬於同一品種,每條魚都很大,足夠一個人吃一天。然而,這個地方遺世獨立,人類先進的捕魚技術這裡一種都沒有。他們能做的只有跳進水裡,用手去抓住那些又黏又滑的傢伙。
 
運用這種低效率的技術,每人每天只能捕到一條魚,只能幫他們挨到第二天。捕魚成了小島經濟的全部,他們每天的活動就是醒來、捕魚、吃魚、睡覺。雖然生活不算愜意,但總好過忍饑挨餓。
 
因此,在這座生活超級簡單、只有生魚片可吃的小島上——
 
沒有存款!
 
沒有借貸!
 
沒有投資!
 
所有的產出全都消費掉了!沒有未雨綢繆,沒有多餘的財物可以借出。
 
雖然這座小島上的居民過著一種原始的生活,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愚笨遲鈍或者沒有追求。與所有人一樣,艾伯、貝克和查理也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準,但是要實現這個夢想,他們每人
 
每天捕魚的數量就必須超過一條。不幸的是,由於他們只能徒
 
手捕魚,而那些魚又很機敏狡猾,三個人只能勉強糊口。
 
一天夜裡,仰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艾伯開始思索自己生活的意義……「難道我的日子就這樣了嗎?肯定有比現在更舒心的日子。」
 
除了捕魚,艾伯還想做點兒別的事情。他想做幾件更好、更時尚的棕櫚葉衣服,他想要一個遮風擋雨的住所,當然他還想執導幾部劇情片。但他每天忙於捕魚糊口,這些夢想如何成真呢?
 
他的大腦飛快運轉著……突然他想到了捕魚器,這個物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人手可觸及的範圍,並且使魚溜掉的機率大大縮小,只要一捉住,魚就很難逃脫;有了這個新裝置,他就能在較短的時間裡捕到更多的魚了!而那些閒置時間,他就可以用來做更好的衣服、建個住所,最後再拍部影片。
 
艾伯在頭腦中勾勒著捕魚器的輪廓,想著想著就激情澎湃。他構想出一個不再受捕魚之累的未來。
 
他決定給自己的捕魚器取個名字,叫作「漁網」,然後開始找材料織這張網。



詳細網址: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

詳細網址: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插畫圖解珍藏版】 中文書>商業理財>經濟/趨勢>經濟學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