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原文名稱:Against the Gods: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Risk,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7778611,頁數:352,出版社:商業周刊,作者:彼得.伯恩斯坦,譯者:張定綺,出版日期:2019/04/18,類別:商業理財
橡樹資本創辦人霍華.馬克斯盛讚:
「伯恩斯坦是我最喜愛的投資哲學家!」
經濟學巨擘高伯瑞盛讚:「財金界史無前例佳作!」
「一本針對機率撰寫,充滿野心、可讀性又趣味盎然的入門書,
伯恩斯坦把人們從迷信與宿命論的桎梏框架中解放出來。」
——《紐約時報》
風險管理是現今一項不可或缺的技能,分辨未來可能發生什麼事,從種種可能性當中作選擇的能力,在現代社會中處處可見:無論是投資者買股票,外科醫生動手術,工程師設計橋樑,企業家創業,太空人探索宇宙,政治家競選公職……都不可避免伴隨風險,風險管理已經成為挑戰和機遇的同義詞。
伯恩斯坦用精彩的歷史掌故和人物生平來追溯風險管理的起源:一位位天才以非凡的眼界,一步步如解謎般探索,教我們如何運用未來改善現在。他們讓世人了解風險的內幕,以及如何評估、衡量個中得失,把冒險變成帶動西方社會踏入現代的催化力量。從文藝復興時代的卡達諾開始,到巴斯卡、費瑪、伯努利、高斯……,直到近代發明投資組合的馬科維茨、選擇權定價公式的布萊克、休斯……他們就像漠視眾神禁令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深入幽冥,尋找把未來從敵人變成契機的光明。他們的成就改變了管理風險的態度,將人類好賭的天性化為積極開創未來的能量。
伯恩斯坦行雲流水的筆法,讓風險這項複雜的概念讀來趣味橫生:從機率理論、統計抽樣原理、預期壽命、常態分配、均值回歸、賽局理論……逐一量化風險,奠定今日在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眾多領域根基,將「不確定」逐步「確定」,納入管理和控制,推動現代社會發展。
從頭理解人類探索、衡量風險的歷史,這樣的觀照會讓我們了解當下的立足點,在一場場冒險中掌握勝算。凱因斯說:「如果冒險對人類沒有誘惑力……所謂投資就無非是冷冰冰的謀略。」以「風險」為中心的理念,也提供人類前所未有的機會,追求更豐碩的回報--讓不敢冒任何風險的極端保守者、追尋高風險的投機客、不知風險的賭徒,皆能成為更理性成功的投資人。
本書特色
1.風險概念世紀經典,投資人、金融保險界、經濟學數學及資料科學領域必讀
「風險」是企業經營、股市投資、金融保險等一切行為得以建立的要素,也是化人類賭性為經濟成長、生活水準提高、科技發展的動力。所有財經、數據學科皆於焉建立。本書為投資人、金融保險界、經濟學數學及資料科學領域讀者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2.述說人類探索風險的傳奇,指引你馴服風險之路
從文藝復興時代的卡達諾開始,到巴斯卡、費瑪、伯努利、高斯……,直到近代發明投資組合的馬科維茨、選擇權定價公式的布萊克、休斯,歷代數學家運用機率、抽樣原理、均值回歸、賽局理論等統計技術,看歷來天才們如何把風險從「受到損失的可能」變成「獲利的良機」。
3.精彩萬分,身歷其境的閱讀饗宴
小說般的筆法、史詩般的追尋,如哈拉瑞《人類大歷史》風險版般見證歷史脈動,讀者將與偉大思想家同歷一次次知性冒險。
名人推薦
高伯瑞(前美國經濟學會主席、經濟史學家)
霍華.馬克斯(橡樹資本創辦人、《投資最重要的事》作者)
王伯達(財經自媒體《王伯達觀點》)
財報狗(台灣最大的基本面資訊平台與社群)
綠角(「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財經作家)
蔡明興(富邦金控董事長)
馮勃翰(台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賴以威(台師大電機系助理教授、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好評推薦
「伯恩斯坦是我最喜愛的投資哲學家。」──霍華.馬克斯(橡樹資本創辦人、《投資最重要的事》作者)
「伯恩斯坦藉著對風險史和目前風險表現的精彩了解,帶給我們這本財金界史前無例的佳作。我很留心地說:沒人該錯過這本書。」──高伯瑞(前美國經濟學會主席、經濟史學家)
「一本針對機率撰寫,充滿野心、可讀性又趣味盎然的入門書,伯恩斯坦把人們從迷信與宿命論的桎梏框架中解放出來。」──《紐約時報》
「一本非常有娛樂性,又而增廣見聞的書。」──《華爾街日報》
「《馴服風險》對風險建構了一個深具野心的論述,並確實的寫出來。」──美國《商業周刊》
「本書應該,也一定會被廣泛閱讀。」──《經濟學人》
「沒人能寫出如此迷人且趣味盎然的書,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海爾布洛納(Robert Heilbroner),《俗世哲學家》(The Worldly Philosophers)作者
「讀罷這本書,你會折服於作者伯恩斯坦豐富的專業學養,當代著名的經濟財金學說,經他一指點,令人茅塞頓開,讀來趣味盎然。」——蔡明興(富邦金控董事長)
「知識是不斷前進的,永遠都有新的東西等待我們挖掘。但挖掘之前,你要先對過去有更充分的認識,而這本書,能幫助你做好準備。」──財報狗(台灣最大的基本面資訊平台與社群)
「風險之書,讓讀者看到人類與風險對抗的歷史,也知道面對風險,仍需保有敬畏之心。」──綠角(「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財經作家)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專業好評
推薦序 認識過去才能準備未來 財報狗
推薦序 面對風險的正確態度 綠角
導言──普羅米修斯的追尋之旅
第1部 1200年──跟老天開玩笑
第1章 風的崇拜──希臘人敬天畏神
第2章 就是這麼容易的Ⅰ、Ⅱ、Ⅲ
第2部 1200年至1700年──輸贏一念間
第3章 賭徒卡達諾
第4章 法國大師的時代
第5章 鈕釦商人葛朗特
第3部 1700年至1900年──賭徒的理性抉擇
第6章 賭性難移
第7章 追尋確定性──精算學始祖普萊斯
第8章 至高無上的非理性-股市隨機漫步現象
第9章 腦袋不靈光的高爾頓
第10章 股市是否反應過度?
第11章 創造幸福人生
第4部 1900年至1960年──衝破蒙昧
第12章 度量人類的無知
第13章 你的決策可以改變世界
第14章 遊戲人間的馮‧紐曼
第15章 有價證券投資風險
第5部 信心度──探索不確定的未來
第16章 世無常數
第17章 理論警察
第18章 衍生性金融商品趕搭發財列車
第19章 等待紊亂
致謝
參考書目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簡介
彼得.伯恩斯坦(Peter L. Bernstein)
投資哲學家、金融史學家、經濟學家與教育家
彼得.伯恩斯坦曾以優異成績取得哈佛經濟學院學士學位,獲選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學會會員。1951年在威廉斯學院講授經濟學,並於商業銀行體系工作五年後,在知名投資諮詢公司擔任執行長,為散戶與機構投資組合管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1973年離職時,管理資金規模成長達到十倍以上,之後創辦彼得.伯恩斯坦公司(Peter L. Bernstein, Inc.)。發行《經濟學與資產組合策略》(Economics & Portfolio Strategy)雙月刊,執筆分析資本市場的最新動態。
出版過十本財經書籍。其中,《風險之書》曾獲選為1996年最具洞察力的管理類書籍,榮獲布茲獎,1998年因為對風險與保險研究的傑出貢獻獲頒凱爾普/賴特紀念獎,全球銷量逾50萬本。
彼得.伯恩斯坦已於2009年與世長辭,享年90歲。
譯者簡介
張定綺
台大外文系研究所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研究。曾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資深編輯、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筆譯組召集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譯著甚豐,現為全職母親兼譯者。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推薦序
認識過去才能準備未來
財報狗(台灣最大的基本面資訊平台與社群)
我太喜歡這本書了,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將喜歡的段落拍照發限時動態,一位朋友看到後說:「這本書的口吻很像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啊,沒錯,很像。正是這種歷史學家的筆法,《風險之書》探討人類在各種不同時期對於風險的觀點,彷彿我們就在旁見證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從人類的混沌時期,一路發展到今日,有一種掌握世間規律的感覺。我們為什麼讀歷史?透過宏觀的角度,快速體驗一遍思想的演進,這不只讓我們更了解當代思想的觀念,也讓我們更珍惜它。透過閱讀這本書,你可以在三個地方得到收穫。第一個就是本書的主軸:風險的歷史。
透過這本書,你可以看到人類試圖掌控命運的過程。正如作者所說,「想要達到與眾不同的成就,必須能掌握風險概念。是什麼讓人類文明大幅成長?正是因為人類開始能夠計算、選擇要承受的風險,懂得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我們才能在各個領域產突破性的進步。」在這本書,你可以看到人類為了回答一系列跟賭博、機率有關的問題,一代代撥開層層迷霧,努力掌握風險的精髓。有趣的是,在這過程中,你也會看到人類學習新知的過程中的心態轉變。從一無所知時,將未來全部寄託於外在,到開始有點知識,認為自己可以主宰一切,再到發現自己所知如此之少,有太多是我們不知道的事,轉而以更謙虛的心態承認不確定性的存在。
第二個收穫是對那些我們都聽過、但不熟悉的概念,多一份熟悉感,從每個人都知道的平均數、變異數,到比較專業的虛無假設、貝氏理論、均值回歸。藉由每個觀念的起源背景,了解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我們會對這些概念多一份掌握,知道什麼時候要用,它們又有哪些限制、哪些前提要注意。
這太抽象嗎?舉例來說,賭骰子應該怎麼下注?保險要怎麼決定價格?投資組合要怎麼配置?這些事情在事前都有不確定性,你不會知道結果是好是壞。然而透過機率的運算和風險控制,你可以選擇一個最可能對你有利的作法。透過掌握風險的概念,很多事情不再只是純粹靠運氣的賭博,我們在其中探索各種機率,試圖掌握各種可能的結果,然後承擔我們願意承擔的風險。
第三個收穫,則是從風險的歷史,學習到知識如何傳承和演進。在這本書,每一階段知識的進步,幾乎都包含了三個要素:過去知識的積累、當下時代的問題,以及互相討論的夥伴。每個看來具突破性的思想,都是這群人看到過去知識的不足之處後,彼此討論後誕生出來的新產物。
知識是不斷前進的,永遠都有新的東西等待我們挖掘。但挖掘之前,你要先對過去有更充分的認識,而這本書,能幫助你做好準備。
推薦序
面對風險的正確態度
綠角(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財經作家)
如何處理風險?這是現代人隨時都在面對的問題。
從個人的職業生涯能否持續到意外身故的處理、從金融市場投資到出遊會不會遇到壞天氣。問題或大或小,都是風險相關問題。
現代人似乎也已經有理性的方法,處理未知的風險。天氣,有氣象局統整歷史經驗與目前狀況,為我們做預測。過早身故的風險,我們可以尋求保單的保障。金融投資,我們知道股票造成短期嚴重虧損的風險就是比債券大。
但這種現代化的風險對應方法,並不是人類天生具有的觀念。作者帶我們回到千年前的過去,描述當時,毫無風險量化概念的人們,是過著怎樣的生活。作者描繪生動,讓讀者體會到古人在沒有風險機率的概念下,認為一切發生的事就是神的旨意,只能逆來順受的態度。
源自印度的阿拉伯數字流傳到歐洲,開啟了可以用筆運算的時代,釋放了數字運算的種種可能。文藝復興實驗求真的態度,讓人們開始檢視賭局與人類活動中的規律性。
從熱衷賭局的卡達諾醫師,到首度統整大都市居民出生與死亡率的葛朗特,他們就是人類挑戰風險的先鋒。
掌握一整群人的死亡率,開創了保險的可能。一個可依賴的可能性數字,加上集結眾人之力,合資形成的保險資金,給予人類對抗個人不幸的工具。當一個人過早去世時,他的家人可以從保險給付中得到未來安定生活的所需資金。人們,不再任自然之力擺布。
對金融市場歷史報酬的系統性分析,歷代學者對於風險與報酬關係的探討,讓當代投資人不僅知道各風險資產的屬性,也促成了投資組合理論與各種避險操作方式的興起。
想要以數字衡量風險,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部分反應的就是人們不再想被未知的未來隨意擺布的心理。人,想掌握未來。
這個理性的態度,在投資、保險、商業、公共政策制定等許多面向得到很好的應用。但這種可以量化,可以衡量風險的態度,有時卻遭到濫用。
最知名的例子當屬,LTCM,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這個由數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合力主持的避險基金,自以為已經算盡了風險數字,只要靠他們發展出的交易模式,就是保證賺錢。
頭幾年的確如此。直到市場發生了過去歷史從沒發生過的事情的那一天。一般認為,以本國貨幣計價的公債不會違約。因為國家可以印行鈔票。但一九九八俄羅斯盧布計價公債違約,拉高了整體市場對風險資產的危機感。投資人紛紛逃離風險資產,尋求安全資產的保護。
持有大量風險資產,同時放空安全資產的LTCM產生嚴重虧損。不僅自身面臨倒閉,牽涉之廣,甚至需要官方出面協調救援。
從任風險擺布,到試著掌握風險、到得到一些成就,到誤以為自己已能掌握未來。
人類從風險底下委屈求生的物種,到野心成為掌握未來發展的新一代天神。
事實證明,對風險過度精密與數量化的分析,有時反而會讓人們忘記什麼叫風險。
風險就是,永遠有機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
風險之書,讓讀者看到人類與風險對抗的歷史,也知道面對風險,仍需保有敬畏之心。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第七章 追尋確定性──精算學始祖普萊斯
一七二五年,棣美弗出版了一本書,名叫《人壽保險》(Annuities upon Lives),書中分析了哈雷的〈布雷斯洛平均壽命表〉。雖然這本書重心放在討論數學,但也就伯努利試圖解決,而棣美弗後來也曾深入研究的難題,提出幾個重要的疑點。
研究統計學史的史蒂格勒(Stephen Stigler),在說明棣美弗的養老金研究與機率的關係時,舉了個有趣的例子。根據哈雷的表,布雷斯洛有三百四十六個五十歲的男人,其中只有一百四十二人會活到七十歲,亦即四一%的比率。這是個非常小的樣本。我們若把這種結論推廣到所有五十歲男人的預期壽命,可做到什麼程度?棣美弗當然不能據此認定,所有五十歲男人活到七十歲的機會都小於一半,但他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機率的實際值是二分之一,出現像142/346這麼小或更小的比例,機率會是多少?」
◎損失的可能性
棣美弗第一部直接探討機率的著作,名叫《抽籤計算法》(De Mensura Sortis)。這本書首次發表於一七一一年皇家學會的出版品《哲學會報》(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中。一七一八年,棣美弗出版英文版,將內容大量擴充,更名為《機會論》(The Doctrine of Chances),他把這本書題獻給好友牛頓。此書一出就大獲成功,在一七三八年和一七五六年分別再版。牛頓很欣賞這本書,曾告訴他的學生說:「去請教棣美弗先生吧;這方面他懂得比我多。」《抽籤計算法》可能是最早明確把風險界定為「損失的可能性」的著作:「損失任何金額的風險均與期待相反;其計算方法是將投資的金額,乘以蒙受損失的機率之積。」
一七三○年,棣美弗終於用伯努利的預測方法,求知某一樣本相對於它所從中抽離的現實世界,究竟具有多少代表性。他在一七三三年出版完整的解答,並將之增補在《機會論》的第二版與第三版裡。他一開始就承認傑可伯和尼古拉斯「數學技巧極高明⋯⋯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增補」。最大的問題在於,伯努利叔姪的處理方式「顯得很累贅,也非常困難,很少人願意接著做」。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簡介
★投資/風險概念世紀經典★
★投資人、金融保險界、經濟學、數學及資料科學領域必讀★
宛如哈拉瑞《人類大歷史》風險版,精彩萬分!
★投資人、金融保險界、經濟學、數學及資料科學領域必讀★
宛如哈拉瑞《人類大歷史》風險版,精彩萬分!
橡樹資本創辦人霍華.馬克斯盛讚:
「伯恩斯坦是我最喜愛的投資哲學家!」
經濟學巨擘高伯瑞盛讚:「財金界史無前例佳作!」
「一本針對機率撰寫,充滿野心、可讀性又趣味盎然的入門書,
伯恩斯坦把人們從迷信與宿命論的桎梏框架中解放出來。」
——《紐約時報》
風險管理是現今一項不可或缺的技能,分辨未來可能發生什麼事,從種種可能性當中作選擇的能力,在現代社會中處處可見:無論是投資者買股票,外科醫生動手術,工程師設計橋樑,企業家創業,太空人探索宇宙,政治家競選公職……都不可避免伴隨風險,風險管理已經成為挑戰和機遇的同義詞。
伯恩斯坦用精彩的歷史掌故和人物生平來追溯風險管理的起源:一位位天才以非凡的眼界,一步步如解謎般探索,教我們如何運用未來改善現在。他們讓世人了解風險的內幕,以及如何評估、衡量個中得失,把冒險變成帶動西方社會踏入現代的催化力量。從文藝復興時代的卡達諾開始,到巴斯卡、費瑪、伯努利、高斯……,直到近代發明投資組合的馬科維茨、選擇權定價公式的布萊克、休斯……他們就像漠視眾神禁令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深入幽冥,尋找把未來從敵人變成契機的光明。他們的成就改變了管理風險的態度,將人類好賭的天性化為積極開創未來的能量。
伯恩斯坦行雲流水的筆法,讓風險這項複雜的概念讀來趣味橫生:從機率理論、統計抽樣原理、預期壽命、常態分配、均值回歸、賽局理論……逐一量化風險,奠定今日在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眾多領域根基,將「不確定」逐步「確定」,納入管理和控制,推動現代社會發展。
從頭理解人類探索、衡量風險的歷史,這樣的觀照會讓我們了解當下的立足點,在一場場冒險中掌握勝算。凱因斯說:「如果冒險對人類沒有誘惑力……所謂投資就無非是冷冰冰的謀略。」以「風險」為中心的理念,也提供人類前所未有的機會,追求更豐碩的回報--讓不敢冒任何風險的極端保守者、追尋高風險的投機客、不知風險的賭徒,皆能成為更理性成功的投資人。
本書特色
1.風險概念世紀經典,投資人、金融保險界、經濟學數學及資料科學領域必讀
「風險」是企業經營、股市投資、金融保險等一切行為得以建立的要素,也是化人類賭性為經濟成長、生活水準提高、科技發展的動力。所有財經、數據學科皆於焉建立。本書為投資人、金融保險界、經濟學數學及資料科學領域讀者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2.述說人類探索風險的傳奇,指引你馴服風險之路
從文藝復興時代的卡達諾開始,到巴斯卡、費瑪、伯努利、高斯……,直到近代發明投資組合的馬科維茨、選擇權定價公式的布萊克、休斯,歷代數學家運用機率、抽樣原理、均值回歸、賽局理論等統計技術,看歷來天才們如何把風險從「受到損失的可能」變成「獲利的良機」。
3.精彩萬分,身歷其境的閱讀饗宴
小說般的筆法、史詩般的追尋,如哈拉瑞《人類大歷史》風險版般見證歷史脈動,讀者將與偉大思想家同歷一次次知性冒險。
名人推薦
高伯瑞(前美國經濟學會主席、經濟史學家)
霍華.馬克斯(橡樹資本創辦人、《投資最重要的事》作者)
王伯達(財經自媒體《王伯達觀點》)
財報狗(台灣最大的基本面資訊平台與社群)
綠角(「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財經作家)
蔡明興(富邦金控董事長)
馮勃翰(台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賴以威(台師大電機系助理教授、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好評推薦
「伯恩斯坦是我最喜愛的投資哲學家。」──霍華.馬克斯(橡樹資本創辦人、《投資最重要的事》作者)
「伯恩斯坦藉著對風險史和目前風險表現的精彩了解,帶給我們這本財金界史前無例的佳作。我很留心地說:沒人該錯過這本書。」──高伯瑞(前美國經濟學會主席、經濟史學家)
「一本針對機率撰寫,充滿野心、可讀性又趣味盎然的入門書,伯恩斯坦把人們從迷信與宿命論的桎梏框架中解放出來。」──《紐約時報》
「一本非常有娛樂性,又而增廣見聞的書。」──《華爾街日報》
「《馴服風險》對風險建構了一個深具野心的論述,並確實的寫出來。」──美國《商業周刊》
「本書應該,也一定會被廣泛閱讀。」──《經濟學人》
「沒人能寫出如此迷人且趣味盎然的書,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海爾布洛納(Robert Heilbroner),《俗世哲學家》(The Worldly Philosophers)作者
「讀罷這本書,你會折服於作者伯恩斯坦豐富的專業學養,當代著名的經濟財金學說,經他一指點,令人茅塞頓開,讀來趣味盎然。」——蔡明興(富邦金控董事長)
「知識是不斷前進的,永遠都有新的東西等待我們挖掘。但挖掘之前,你要先對過去有更充分的認識,而這本書,能幫助你做好準備。」──財報狗(台灣最大的基本面資訊平台與社群)
「風險之書,讓讀者看到人類與風險對抗的歷史,也知道面對風險,仍需保有敬畏之心。」──綠角(「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財經作家)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專業好評
推薦序 認識過去才能準備未來 財報狗
推薦序 面對風險的正確態度 綠角
導言──普羅米修斯的追尋之旅
第1部 1200年──跟老天開玩笑
第1章 風的崇拜──希臘人敬天畏神
第2章 就是這麼容易的Ⅰ、Ⅱ、Ⅲ
第2部 1200年至1700年──輸贏一念間
第3章 賭徒卡達諾
第4章 法國大師的時代
第5章 鈕釦商人葛朗特
第3部 1700年至1900年──賭徒的理性抉擇
第6章 賭性難移
第7章 追尋確定性──精算學始祖普萊斯
第8章 至高無上的非理性-股市隨機漫步現象
第9章 腦袋不靈光的高爾頓
第10章 股市是否反應過度?
第11章 創造幸福人生
第4部 1900年至1960年──衝破蒙昧
第12章 度量人類的無知
第13章 你的決策可以改變世界
第14章 遊戲人間的馮‧紐曼
第15章 有價證券投資風險
第5部 信心度──探索不確定的未來
第16章 世無常數
第17章 理論警察
第18章 衍生性金融商品趕搭發財列車
第19章 等待紊亂
致謝
參考書目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7778611
- 叢書系列:藍學堂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2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彼得.伯恩斯坦(Peter L. Bernstein)
投資哲學家、金融史學家、經濟學家與教育家
彼得.伯恩斯坦曾以優異成績取得哈佛經濟學院學士學位,獲選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學會會員。1951年在威廉斯學院講授經濟學,並於商業銀行體系工作五年後,在知名投資諮詢公司擔任執行長,為散戶與機構投資組合管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1973年離職時,管理資金規模成長達到十倍以上,之後創辦彼得.伯恩斯坦公司(Peter L. Bernstein, Inc.)。發行《經濟學與資產組合策略》(Economics & Portfolio Strategy)雙月刊,執筆分析資本市場的最新動態。
出版過十本財經書籍。其中,《風險之書》曾獲選為1996年最具洞察力的管理類書籍,榮獲布茲獎,1998年因為對風險與保險研究的傑出貢獻獲頒凱爾普/賴特紀念獎,全球銷量逾50萬本。
彼得.伯恩斯坦已於2009年與世長辭,享年90歲。
譯者簡介
張定綺
台大外文系研究所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研究。曾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資深編輯、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筆譯組召集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譯著甚豐,現為全職母親兼譯者。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序
推薦序
認識過去才能準備未來
財報狗(台灣最大的基本面資訊平台與社群)
我太喜歡這本書了,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將喜歡的段落拍照發限時動態,一位朋友看到後說:「這本書的口吻很像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啊,沒錯,很像。正是這種歷史學家的筆法,《風險之書》探討人類在各種不同時期對於風險的觀點,彷彿我們就在旁見證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從人類的混沌時期,一路發展到今日,有一種掌握世間規律的感覺。我們為什麼讀歷史?透過宏觀的角度,快速體驗一遍思想的演進,這不只讓我們更了解當代思想的觀念,也讓我們更珍惜它。透過閱讀這本書,你可以在三個地方得到收穫。第一個就是本書的主軸:風險的歷史。
透過這本書,你可以看到人類試圖掌控命運的過程。正如作者所說,「想要達到與眾不同的成就,必須能掌握風險概念。是什麼讓人類文明大幅成長?正是因為人類開始能夠計算、選擇要承受的風險,懂得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我們才能在各個領域產突破性的進步。」在這本書,你可以看到人類為了回答一系列跟賭博、機率有關的問題,一代代撥開層層迷霧,努力掌握風險的精髓。有趣的是,在這過程中,你也會看到人類學習新知的過程中的心態轉變。從一無所知時,將未來全部寄託於外在,到開始有點知識,認為自己可以主宰一切,再到發現自己所知如此之少,有太多是我們不知道的事,轉而以更謙虛的心態承認不確定性的存在。
第二個收穫是對那些我們都聽過、但不熟悉的概念,多一份熟悉感,從每個人都知道的平均數、變異數,到比較專業的虛無假設、貝氏理論、均值回歸。藉由每個觀念的起源背景,了解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我們會對這些概念多一份掌握,知道什麼時候要用,它們又有哪些限制、哪些前提要注意。
這太抽象嗎?舉例來說,賭骰子應該怎麼下注?保險要怎麼決定價格?投資組合要怎麼配置?這些事情在事前都有不確定性,你不會知道結果是好是壞。然而透過機率的運算和風險控制,你可以選擇一個最可能對你有利的作法。透過掌握風險的概念,很多事情不再只是純粹靠運氣的賭博,我們在其中探索各種機率,試圖掌握各種可能的結果,然後承擔我們願意承擔的風險。
第三個收穫,則是從風險的歷史,學習到知識如何傳承和演進。在這本書,每一階段知識的進步,幾乎都包含了三個要素:過去知識的積累、當下時代的問題,以及互相討論的夥伴。每個看來具突破性的思想,都是這群人看到過去知識的不足之處後,彼此討論後誕生出來的新產物。
知識是不斷前進的,永遠都有新的東西等待我們挖掘。但挖掘之前,你要先對過去有更充分的認識,而這本書,能幫助你做好準備。
推薦序
面對風險的正確態度
綠角(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財經作家)
如何處理風險?這是現代人隨時都在面對的問題。
從個人的職業生涯能否持續到意外身故的處理、從金融市場投資到出遊會不會遇到壞天氣。問題或大或小,都是風險相關問題。
現代人似乎也已經有理性的方法,處理未知的風險。天氣,有氣象局統整歷史經驗與目前狀況,為我們做預測。過早身故的風險,我們可以尋求保單的保障。金融投資,我們知道股票造成短期嚴重虧損的風險就是比債券大。
但這種現代化的風險對應方法,並不是人類天生具有的觀念。作者帶我們回到千年前的過去,描述當時,毫無風險量化概念的人們,是過著怎樣的生活。作者描繪生動,讓讀者體會到古人在沒有風險機率的概念下,認為一切發生的事就是神的旨意,只能逆來順受的態度。
源自印度的阿拉伯數字流傳到歐洲,開啟了可以用筆運算的時代,釋放了數字運算的種種可能。文藝復興實驗求真的態度,讓人們開始檢視賭局與人類活動中的規律性。
從熱衷賭局的卡達諾醫師,到首度統整大都市居民出生與死亡率的葛朗特,他們就是人類挑戰風險的先鋒。
掌握一整群人的死亡率,開創了保險的可能。一個可依賴的可能性數字,加上集結眾人之力,合資形成的保險資金,給予人類對抗個人不幸的工具。當一個人過早去世時,他的家人可以從保險給付中得到未來安定生活的所需資金。人們,不再任自然之力擺布。
對金融市場歷史報酬的系統性分析,歷代學者對於風險與報酬關係的探討,讓當代投資人不僅知道各風險資產的屬性,也促成了投資組合理論與各種避險操作方式的興起。
想要以數字衡量風險,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部分反應的就是人們不再想被未知的未來隨意擺布的心理。人,想掌握未來。
這個理性的態度,在投資、保險、商業、公共政策制定等許多面向得到很好的應用。但這種可以量化,可以衡量風險的態度,有時卻遭到濫用。
最知名的例子當屬,LTCM,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這個由數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合力主持的避險基金,自以為已經算盡了風險數字,只要靠他們發展出的交易模式,就是保證賺錢。
頭幾年的確如此。直到市場發生了過去歷史從沒發生過的事情的那一天。一般認為,以本國貨幣計價的公債不會違約。因為國家可以印行鈔票。但一九九八俄羅斯盧布計價公債違約,拉高了整體市場對風險資產的危機感。投資人紛紛逃離風險資產,尋求安全資產的保護。
持有大量風險資產,同時放空安全資產的LTCM產生嚴重虧損。不僅自身面臨倒閉,牽涉之廣,甚至需要官方出面協調救援。
從任風險擺布,到試著掌握風險、到得到一些成就,到誤以為自己已能掌握未來。
人類從風險底下委屈求生的物種,到野心成為掌握未來發展的新一代天神。
事實證明,對風險過度精密與數量化的分析,有時反而會讓人們忘記什麼叫風險。
風險就是,永遠有機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
風險之書,讓讀者看到人類與風險對抗的歷史,也知道面對風險,仍需保有敬畏之心。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第七章 追尋確定性──精算學始祖普萊斯
一七二五年,棣美弗出版了一本書,名叫《人壽保險》(Annuities upon Lives),書中分析了哈雷的〈布雷斯洛平均壽命表〉。雖然這本書重心放在討論數學,但也就伯努利試圖解決,而棣美弗後來也曾深入研究的難題,提出幾個重要的疑點。
研究統計學史的史蒂格勒(Stephen Stigler),在說明棣美弗的養老金研究與機率的關係時,舉了個有趣的例子。根據哈雷的表,布雷斯洛有三百四十六個五十歲的男人,其中只有一百四十二人會活到七十歲,亦即四一%的比率。這是個非常小的樣本。我們若把這種結論推廣到所有五十歲男人的預期壽命,可做到什麼程度?棣美弗當然不能據此認定,所有五十歲男人活到七十歲的機會都小於一半,但他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機率的實際值是二分之一,出現像142/346這麼小或更小的比例,機率會是多少?」
◎損失的可能性
棣美弗第一部直接探討機率的著作,名叫《抽籤計算法》(De Mensura Sortis)。這本書首次發表於一七一一年皇家學會的出版品《哲學會報》(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中。一七一八年,棣美弗出版英文版,將內容大量擴充,更名為《機會論》(The Doctrine of Chances),他把這本書題獻給好友牛頓。此書一出就大獲成功,在一七三八年和一七五六年分別再版。牛頓很欣賞這本書,曾告訴他的學生說:「去請教棣美弗先生吧;這方面他懂得比我多。」《抽籤計算法》可能是最早明確把風險界定為「損失的可能性」的著作:「損失任何金額的風險均與期待相反;其計算方法是將投資的金額,乘以蒙受損失的機率之積。」
一七三○年,棣美弗終於用伯努利的預測方法,求知某一樣本相對於它所從中抽離的現實世界,究竟具有多少代表性。他在一七三三年出版完整的解答,並將之增補在《機會論》的第二版與第三版裡。他一開始就承認傑可伯和尼古拉斯「數學技巧極高明⋯⋯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增補」。最大的問題在於,伯努利叔姪的處理方式「顯得很累贅,也非常困難,很少人願意接著做」。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 中文書>商業理財>投資理財>投資學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