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海歸線,原文名稱:海帰線,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5406776,頁數:224,出版社:大塊文化,作者:今 敏,出版日期:2020/06/03,類別:漫畫

海歸線~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海歸線


內容簡介


  《藍色恐懼》《千年女優》《東京教父》《盜夢偵探》已逝傳奇動畫大師今 敏的首部長篇漫畫作品!
  紀念大導離世十年,繼短篇漫畫全集《夢的化石》,第一部長篇漫畫首次發行中文版!逾200張細膩畫稿。
  【特別收錄】一九九〇初連載的9張刊頭插畫&今 敏本人撰寫逾三千字的珍貴後記!


  紀念今 敏逝世十周年
  這是今 敏的另一個「Perfect Blue」!


  S縣網手町海域有許多關於人魚的傳說……

  很久以前,網手町一帶的海域浪高風大,漁獲總是欠佳。有一天,當地平津神社的矢代家祖先在海邊拾得了一顆「卵」,散發著如珍珠般的光澤,美不勝收,也因由邂逅了前來尋卵的半人半魚「海人」。矢代家的祖先與海人訂下了約定,以卵祀海,每隔七日為其更換一次水。六十年後再將其還予大海。屆時海人又會帶來替代的下一顆卵。矢代家就這麼一代接著一代地遵守這個約定。從此這一帶風平浪靜,漁獲也因此恩惠而得以豐收。

  這個與海人定下的約定,現在傳承到了神主先生的公子洋介身上,然而目前網手町正在積極推動度假觀光的地域開發事業……現任神主——洋介的父親想要公開「海人之卵」來招攬觀光,這會對小鎮帶來什麼樣的衝擊?面對堅持傳統的爺爺以及積極推動開發的父親,洋介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海歸線》是已逝日本動畫大師今 敏的首部長篇漫畫單行本,發表於1990年。內容描述海邊小鎮神社歷代相傳有關「海人」的神祕事件,主題結合日本傳統文化和奇幻,主人公一樣卡在夏天的海邊與旺盛賀爾蒙之中猶豫不決,歷經《夢的化石》中收錄的各種類型短篇漫畫的磨練,《海歸線》在分鏡和故事敘述上都展現了流暢與成熟,每一頁每一格都細膩不已,今 敏自陳「當年那個年輕氣盛的我,總抱著那一咪咪若有似無的自尊,盡可能地讓每一筆一畫都是透過自己的雙手完成。」而全書「海人」成為一貫穿的懸念,結尾的高潮令人感動,可說是非常非常讓人懷念又令人敬佩的今 敏作品。

  今 敏在創作這部連載漫畫時,排程非常「地獄」,三個月內需完成二百多頁的連載,他的身體無法負荷,完結後染上A型肝炎,在公寓呻吟重病半個月後未見康復,進而住院一個月。可見他對創作態度的嚴厲,置自身健康於度外。

  本書為他2010年過世時日本講談社重出的版本,書末特別收錄1990年在漫畫雜誌《Young Magazine》初連載時的8張扉頁插畫,以及長達6頁、逾三千字的今 敏本人撰寫的後記。在今 敏逝世十週年的2020年,這本首部長篇和他最後一部漫畫《OPUS》(臉譜)同時推出,可說彌足珍貴。

 


詳細網址:海歸線~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406776
  • 叢書系列:COMICS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海歸線~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今 敏


  1963年出生於北海道,武藏野美術大學造形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

  出版《海歸線》和《世界恐怖公寓》漫畫單行本後,工作重心從漫畫轉移到動畫。1998年首部動畫長片《藍色恐懼》上映,後陸續創作《千年女優》(2002)、《東京教父》(2003)和電視動畫《妄想代理人》(2004)。2006年執導改編自筒井康隆同名小說的《盜夢偵探》。2007年,短片《早安》在NHK《15名動畫人》節目播放。

  動畫導演工作之餘,出版由部落格內容集結而成的隨筆集《KON'S TONE 「千年女優」之道》(2002年日本晶文社出版/2013「復刊.com」重新出版)。亦曾擔任NHK節目《Digista》的策畫人,並在神戶藝術學院(Art College KOBE)擔任講師,2008年4月出任武藏野美術大學影像系的客座教授。

  2010年8月24日因胰臟癌逝世,享年46歲。
  2011年8月12日至8月24日,日本新宿眼科畫廊舉辦今 敏回顧展「千年的禮物」。
  2012年7月16日至8月25日,武藏野美術大學美術館和圖書館舉辦今 敏逝世三週年紀念展「造夢人」。
  2012年8月26日由「株式會社KON'STONE」出版第二本隨筆集《KON'S TONE II 》。
  今 敏官網:konstone.s-kon.net/

譯者簡介

馬世儀


  學生時代寫過幾年動漫畫評論,退伍後幹過幾本漫畫雜誌編輯。21世紀初赴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留學。畢業後定居東京,在電車通勤的夾縫中翻了些漫畫、小說,偶爾也寫寫短文散稿餬口。文字譯作有《阪急電車》,漫畫譯作有《冥王PLUTO》、《聖堂風雲》、《星守犬/續・星守犬》、《來去澳洲!》及《犬之島》。目前亦擔任大塊文化出版的松本大洋系列作品審譯。

 


詳細網址:海歸線~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後記

  (下文摘自1999年美術出版社之首版《海歸線》後記,摘文全文詳見書末。)

  「海歸線」這三個字是我擅自發明的名詞。

  這麼一個放在今天來看有夠丟臉的書名,當時是在一九九〇年的三月至六月,於講談社的《YOUNG MAGAZINE》上連載十一回的作品。距今九年了。俗話說十年一代,對一個處於成長期的畫師來說,這絕不是可以小看的光陰。就算對一個毛頭小鬼來說,十年的歲月也夠讓他屁股上的青斑退乾淨了。這樣的一段時間套用在自己身上,也讓我意識到自己的畫歷經了好幾層的改變。儘管「天分」這種東西不會成長,「技巧」經過反覆訓練也是會熟成的。這些年來,我多多少少似乎也是有那麼些進步。透過這次的再版重新看著自己當年的原稿……除了臉紅還是臉紅。

連載當時

  反正都已經臉紅了,就來順便回憶一下當年的故事吧。

  《海歸線》是我第一部長篇作品,「連載」對當時的我來說完全是未知的體驗。「無知」與「經驗不足」實在相當恐怖。連載前滿懷信心準備好的三回份積稿在眨眼之隙便煙消雲散,接下來就是在狂風暴雨的暗雲惡浪間翻覆,能做的也就是靠著手上那把名曰「年輕」的破槳死命往前划。就在這不知不覺間,連載也結束了……那幾個月就是過得這般波瀾萬丈。遭海嘯襲擊的,或許不是本作中那個虛構的舞台「網手町」,而是作者我才對。

  漫畫家的宿命之敵——「截稿日」的兩三天前就開始徹夜不眠不休地趕工完稿,從完成的瞬間便如一灘爛泥般陷入無意識的邊際徘徊。等清醒過來後,馬上就要再開始面對分鏡稿的期限壓力……很愉快的生活對吧?當年我的腦袋裡還沒有那個字彙,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每個醒過來的瞬間……應該就是所謂的「Perfect Blue」吧。

  我是自以為腳踏著「漫畫」和「動畫」這兩條船啦。只是在被雜誌等媒體介紹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是稱我為「動畫導演」。另一腳踏的那條名叫「漫畫家」的船,總是在不知不覺間就被當成沉船了。儘管自己不曾有過把它搞沉的記憶,然後也沒打算撤掉「漫畫家」這塊招牌,不過畢竟還是難以抵抗世間客觀的評價。現在我都用帶點自嘲的口氣跟大家說,自己「上輩子是個漫畫家」。

  連載期間上至責任編輯下至來幫忙作畫的助手們,我真的給他們添了無數的麻煩。先別說那原本就不多的保險積稿,在轉眼間就被消化得一乾二淨。平常講話口氣就不好的我,在失去了心中的餘裕後想必嘴巴更是賤得令人髮指才是。真是對不起,請容我在這裡再一次向大家致上最高的歉意。

  然而這如海嘯般的經驗,不但讓我深深體會到自己是多麼地不成熟,也給了讓我累積了豐富經驗、以及銀行存款的機會。雖然也只有一點點而已。

  再怎麼說,被連載追著跑的那段日子,真的是忙到連踏出家門的時間都沒有。一回份的分鏡(也就是圖像腳本)需要花上兩天,草稿得花上三天、完稿則需兩天……算術再怎麼爛的人看到這邊應該也都算出來了吧?是的,總共需要花上七天。刊登的雜誌《YOUNG MAGAZINE》是週刊,對讀者來說,每隔七天就能看到新刊發售或許是福利,但對作者而言這實在不是一個讓人愉快的系統。

  儘管如此,我也沒有導入透過聘請大量助手協助,以金錢換取時間與品質這樣的量產手法。不說別的,我當年住的那間小破公寓根本塞不下那麼多人。再加上當年那個年輕氣盛的我,總抱著那一咪咪若有似無的自尊,盡可能地讓每一筆一畫都是透過自己的雙手完成。真要把我當時心中那套歪理化成語言的話,大概就是「就算是畫出爛作,也要是自己的手畫出來的」那樣的心情吧。對身為客戶的「讀者」來說,這實在是失敬到不行的行徑,但打從一開始就擺明了「辦不到的事情就是辦不到」,這樣的作者也算是誠實誠懇(吧)。

  (後略,全文詳見書末)
 


詳細網址:海歸線~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海歸線

詳細網址:海歸線~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海歸線 中文書>漫畫>奇幻/魔法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