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Amazon教養類百大暢銷口碑書】,原文名稱: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How a deeper self-understanding can help you raise children who thrive,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3844259,頁數:320,出版社:野人,作者:丹尼爾‧席格,瑪麗‧哈柴爾,譯者:李昂,出版日期:2020/04/15,類別:親子教養

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Amazon教養類百大暢銷口碑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Amazon教養類百大暢銷口碑書】


內容簡介


【Amazon教養類百大暢銷口碑書】

★美國Amazon教養類TOP100雄踞2000天口碑暢銷書!
★教養講座課程迴響熱烈,幼稚園家長催生成書!

  父母不是神,也會犯錯、生氣、不知所措!
  為什麼明明很愛孩子,卻又常常氣他氣得半死?
  小時候最討厭父母說的話,總是對孩子脫口而出?

  ◆腦神經權威×幼教專家聯手step by step親子互動剖析×教養解決方案!◆
  ✔父母與兒時經歷創傷的自己和解。
  ✔同理孩子的真實想法,重新建立正面、健康的親子關係。
  ✔同時提升孩子大腦成熟度、社交互動經驗!讓孩子學會辨別情緒並能體諒他人,在身心平衡中成長!

  「媽媽,妳小時候也討厭買新鞋嗎?」
  ──原來,童年的創傷經驗,影響我的教養態度!
  「面對兒子的哭鬧,我除了無奈竟還有異樣的恐懼」
  ──原來,過去未處理的創傷,讓我成了內心脆弱的父親!

  兩位作者先從父母角度、自身經驗出發,再從專業領域──「腦神經科學」與「兒童心理發展」進行分析,為人父母者為何會陷入不能解決的教養困境?總過度糾結於生活中的問題,常受情緒影響而反應過度,卻忽略了孩子是該受到照顧的對象。

  為了孩子的成長發展,本書以【29個教養練習題】引導父母透過自省與回頭檢視自身的童年經驗,提醒父母在每個判斷的當下應該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行為;再透過【9個大腦運作VS.教養模式】深度剖析左右腦運作差異、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

  從心理、生理雙向角度出發,分析大腦「記憶」的過程,找出「過去」如何影響現在!更透視易怒、不耐煩是「過去包袱」的行為表現,正視它才能不受操控,達到「親子共好」的互動關係!

  ◆Step by step親子互動剖析×教養解決方案,改變關鍵階段的當下想法,就能扭轉教養態度!

  【Step1】父母先思考自己的過往經驗,是否影響了自己的教養態度!
  父母的教養習慣是左腦模式還是右腦模式?常用邏輯思考孩子的問題,還是同理孩子的情緒?是因循習慣教養,還是自覺的正念教養態度?
  ●1.陪伴孩子時,常心有旁騖、心不在焉? VS. 專注當下,秉持正念教養之心
  ●2.只專注教養目的,忘了享受陪伴過程? VS. 教養孩子等於終生學習
  ●3.常不經思考而過度教養,事後又後悔? VS. 暫停一下,採取有彈性的反應
  ●4.只看到孩子行為的表象 VS. 直觀孩子的真實想法
  ●5.一直糾結在當下的情緒 VS. 享受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刻

  【Step2】確認孩子現在是右腦發達,還是左腦發達?
  ●1.一~二歲寶寶基本上是右腦動物,當父母了解如何運用自己的右腦和孩子互動,有助於親子關係。

  ●2.學齡前兒童,連結左右腦的胼胝體尚未成熟,不易用話語表達感受,常遭到父母誤解是愛亂發脾氣。

  ●3.小學階段,孩子的左腦大量使用,甚至勝過右腦,因此幫助孩子發展右腦,並與左腦整合很重要。常和孩子談談他們的想法、回憶和感覺,可以深化孩子自我認知和提升社交技巧,培養孩子辨別情緒與體諒別人的能力。

  【Step3】重新調整有助孩子發展的互動模式! 
  ╳當父母只顧及自己當下憤怒、無奈的感受,而不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在和孩子建立親密且有意義的關係時,就可能遭遇困難。
  ╳當父母只顧慮孩子、一味尊重孩子的想法,卻忽視自己內在的感受,就可能在替孩子行為設限上遇到困難。
  ✔父母必須滿足孩子對愛和撫育的需求,同時建立經驗,把規範帶進複雜的親子互動關係中,才能成就健康良好的關係。

本書特色

  1.第一本全方位教養專書:結合腦神經科學知識+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正念教養建議。多面向探討親子關係,為一大突破。
  2.回歸教養本質,從父母的經驗出發,不同於只強調KNOW HOW的教養書。
  3.從父母角色進行省思,提供雙向、實現「親子共好」的教養觀。

各界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王怡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精神科醫師)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陳安儀(資深媒體人、知名親子作家)
  ★楊俐容(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親職教育專家)

  ●在我們這一輩子中,有許多能力是要靠自己摸索而來,學校老師不會教,也沒有人專門開這堂課──「養兒育女」正是其中之一。

  很幸運的是,目前坊間教導父母如何養育孩子的書籍越來越多,也讓茫然不知所措的父母,有了可以參考依附的方向。像是這本《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就結合了兩位不同領域的專家──腦神經科學專家與兒童心理專家,共同撰寫。本書非常專業的把教養問題提升至學理的部分,讓一般讀者除了「知其然」,更可以「知其所以然」,從人類腦部記憶體學理去了解我們記憶、學習與認知的建構模式,進而去了解自己,怎樣從自省以往的成長經歷,重新正面學習去照顧、教養自己的孩子。──陳安儀(資深媒體人、知名親子作家)

  ●從事兒童青少年心智相關臨床工作,經常處理親職教養相關問題,常有家長詢問我能否推薦合適的親職教養相關書籍。我認為此書不啻是為人父母者最理想的閱讀書籍,十分適合父母們去省思自己與子女的關係。同時,提醒為人父母者,在關注孩子時,除了傾注感情外,別忘記要照顧自己、認識自己。──王怡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精神科醫師)

  ●每個家長都該讀《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本書大量介紹了其他教育類書籍中不常見的大腦發育相關知識。本書會讓你在看著孩子學習和成長時,體會到更多樂趣。——貝蒂‧愛德華《像藝術家一樣思考》作者

  ●這本書不僅是給立志成為「好父母」的讀者看的,對任何想要深入了解人類心理,認識自身本質的人都很適合。它有助於我們改善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尤其有利於增進親子間的感情。——蜜雪兒‧菲佛(母親、知名藝人)

  ●這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書籍,傳達了積極正面的資訊。我很欣賞本書能側重於親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溝通以及完善自我認知對親子關係的重要性。父母們肯定會對這本書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從中獲益。——艾倫‧索洛夫(《情緒發展─早期情緒經驗結構》作者)

  ●所有父母都該讀這本書。養育子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這本書可以讓這項工作變得更輕鬆。——哈洛德‧柯菠維茲(紐約大學兒童研究中心主任、《不只是鬱鬱寡歡:辨識與治療青少年憂鬱症》作者)

  ●兩位作者合著的這本書深具啟發性,書中介紹了一種實用的教育方式,能夠幫助父母與孩子進行有益的情感溝通。教育子女不單單是我們的工作,也能幫助我們完善自己。身為七個孩子的母親,這一直是我的床邊案頭書。——凱蒂‧卡普蕭(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之妻)

  ●本書介紹了一種全新的、富有啟發性的教育方式。——艾倫‧葛林斯基(美國家庭與工作協會會長、《去問孩子吧》作者)

  ●本書告訴父母們應該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兒時的經驗,有助於親子之間建立起健康溝通、緊密連結、互相信任的關係。——薩爾‧賽維爾《我家小孩教養好》作者
 


詳細網址: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Amazon教養類百大暢銷口碑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推薦序] 養兒育女─一門學校不教的自我成長課 陳安儀
[推薦序] 成為稱職的父母之前,先認識自己 王怡仁
[前 言] 你知道嗎?童年經歷會影響你的教養模式
[關於作者] 兒童精神科醫師與親職教育專家的教養力作
[關於本書] 第一本全方位教養專書
[閱讀前先想想] 因循式教養習慣VS. 自覺式教養態度,你是哪一種?

第一章 記憶與覺察:
與內在小孩相遇──讓人心煩意亂的不是孩子,是我們自己!

「過去」的情感包袱,會影響現在的教養態度!
媽媽,妳小時候也討厭買新鞋嗎?
──童年的創傷經驗,影響我的教養態度!
面對兒子的哭鬧,我除了無奈竟還有異樣恐懼
──未處理的創傷,讓我成了內心脆弱的父親
分析大腦「記憶」的過程,
找出「過去」如何影響現在!
易怒、不耐煩是「過去包袱」的行為表象,正視它才能不受操控!
教養練習題
【聚焦:大腦運作VS. 教養模式】
大腦處理經驗的「記憶」機制
──證明良好的親子互動可提升孩子大腦成熟度!
 
第二章 故事與認同
說我們的生命故事,和孩子一起成長!

生命故事是一種媒介,除了理解自己,也能和別人溝通
還好左右腦會互相合作!-輸入-內在處理-輸出,我們是這樣認知再反應!
感受左右腦合作模式,才能無礙地解讀生活經驗
說故事幫助你更認識自己也更幸福!
教養練習題
【聚焦:大腦運作VS. 教養模式】
「左右腦共同合作」來敘述故事,才能幫助孩子,感知並創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三章 情緒與連結
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情緒,是建立溝通的第一步!

是孩子不乖,還是你不懂孩子的心?
一個窮忙、缺乏感知的父親,因為記錄人生故事而重新找回活力
從共鳴、感同身受到同理心,是親子溝通融洽的基礎
先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再給予適合孩子的讚美
知道情緒如何影響自己與他人,才能打開對話之門!
整合性溝通家庭,讓孩子既有獨立個性又能彼此尊重
【教養練習題】
【聚焦:大腦運作VS. 教養模式】
大腦「情緒」演化史:從自我適應到與孩子內心溝通

第四章 回應與溝通
建立親子間親密的連結路徑

溝通無時差、內心頻率一致,才是健康的親子關係
孩子為什麼哭鬧?──孩子哭鬧,是要表達「媽媽,我需要妳!」
孩子為什麼缺乏安全感?──孩子的想法不被理解,就無法建立人我關係
你真的聽懂孩子的話了嗎?──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要一味地否定!
媽媽,妳怎麼了?--不要告訴孩子「我很好」,讓孩子了解妳的真實感受
為什麼我不能和孩子好好溝通?──尊重孩子和自己的感受、不評價孩子
你和孩子的溝通是交心,還是交談?──融入內心比交換訊息更重要
【教養練習題】
【聚焦:大腦運作VS. 教養模式】
孩子需要父母權變回應來刺激大腦連結!

第五章 依附與互動
孩子迎向世界的安全堡壘──你和孩子的依附關係是哪一種?

健康的親子依附關係,能讓孩子積極、正向面對生活
安全型依附──良好依附關係會帶給孩子安全感
逃避型和矛盾型依附──親子互動淡漠、缺乏情感
紊亂型依附──受虐的孩子容易產生情緒障礙與暴力傾向
親子依附關係會影響溝通模式
為孩子建立良好適應模式──親子關係可以改變,依附關係也會改變!
【教養練習題】
【聚焦:大腦運作VS. 教養模式】
基因、經驗、依附關係,決定了孩子能否快樂成長!

第六章 反思與改變
找出自己的問題,才能改變孩子!──解讀生活,找出成人自己的依附關係

愈理解自己的生活,和孩子間的依附關係愈健康!
釐清自己的依附情結,才能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重新敘述自己的生活,在敘述中漸漸理解自己、療癒過去的自己
激發右腦思考模式,打開成長之門
排拒型(成人)VS.逃避型(孩子)
學習自我暗示,在自我省思中撫育自己
焦慮型(成人)VS.矛盾型(孩子)
找出問題的癥結,展開療癒和成長
未解決型(成人)VS.紊亂型(孩子)
【教養練習題】
【聚焦:大腦運作VS. 教養模式】
父母的成長過程,如何影響孩子的依附關係?──從成人依附訪談中了解自己!

第七章 思考與行為模式:
為什麼你和孩子又親密又疏離?

為什麼明明很愛孩子,又一天到晚罵他?──你選擇高層次路徑?還是低層次路徑?
媽媽前一刻還好好的,下一秒就翻臉生氣──不加思索就反應的低層次路徑,容易讓孩子困惑、恐懼
無法從過去泥淖中自拔的爸爸,傷害了女兒──受困於低層次路徑是怎麼一回事?
如何解決?──反省你的內在歷程,開啟對過去創傷的療癒過程
創傷與失落經驗的解決──站在孩子的角度反思問題,注重孩子的感受
從創傷和失落經驗中解脫──從自我批判轉為自我接納
【教養練習題】
【聚焦:大腦運作VS. 教養模式】
你掌心的大腦:大腦究竟是如何作用?

第八章 失連與修復:
面對親子衝突,怎麼與孩子好好和好?

想為孩子設定規範,卻讓親子關係更緊張?
週期型失連與良性破裂──及時關懷,修復關係
設限型破裂──持續和孩子保持連結,重新調整情緒是關鍵
惡性破裂──和孩子一起反思內在情緒經驗,有助於修復關係
你常因為怕丟臉,而無法同理孩子的情感需求?──在羞愧狀態下→過度關心他人的看法→被對或錯的念頭左右
修復──最具挑戰性的教養時刻和問題,也是成長和復原的好機會
啟動修復機制──關注你和孩子的感受是關鍵!
幫助孩子發展平衡油門和煞車的能力──對孩子說「不」,但不能讓孩子喪失自我信念
為孩子設限,也要允許孩子自己做決定
【教養練習題】
【聚焦:大腦運作VS. 教養模式】
連結與自主之間的緊張關係──複雜的系統和心理健康

第九章  同理與反思性對話:
發展心智直觀能力,以身作則,讀懂孩子的心

孩子會觀察父母,也藉此了解父母──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父母用心扮演自己的角色──有意圖、自我覺察的態度,鼓勵孩子認識自我
心智直觀──發展孩子的心智直觀能力,學習理解他人
心智元素──理解創造內在世界的基本心智元素,對親子之間的對話有益
反思性對話──在親子互動中,採取心智直觀的立場
創造同理文化──鼓勵家人分享情緒、學會體諒,為孩子樹立榜樣
【教養練習題】
【聚焦:大腦運作VS. 教養模式】
反思性對話與人際溝通,有助於孩子深化對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後 記] 養兒育女是一段自我發現之旅
[致 謝]


詳細網址: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Amazon教養類百大暢銷口碑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844259
  • 叢書系列:野人家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Amazon教養類百大暢銷口碑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腦神經權威 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 M. D.)


  畢業於哈佛醫學院,多年來深入研究大腦神經科學、心理治療與兒童發展等領域。目前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擔任臨床精神醫學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念認知研究中心」(Mindful Awareness Research Center)主任,以及席格博士本人親自主持的「第七感研究中心」(Mindsight Institute)執行長。近年來於世界各地參與研討座談並主持工作坊,也受邀至Google、Blue Man等國際企業演講,分享第七感的研究心得,深受專業人士與一般社會大眾歡迎。其專業著作有:《第七感:自我蛻變的新科學》(Mindsight)、《喜悅的腦:大腦神經學與冥想的整合運用》(The Mindful Brain)、《人際關係與大腦的奧祕》(The Developing Mind)。目前他與妻子及兩個孩子居住於洛杉磯。drdansiegel.com/

兒童發展/親職專家 瑪麗‧哈柴爾(Mary Hartzell, M. ED.)

  UCLA幼教與心理學碩士,長達40多年的幼教經驗,是幼兒發展專家及親職專家,也是加州聖塔莫尼卡一家幼稚園的負責人,經常舉辦親職講座。goo.gl/1iEisw

審閱者簡介

吳治勳


  國立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研究專長為臨床心理學、健康心理學、老年心理學。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楊啟正

  於2008年獲得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博士,主要專長在於「臨床神經心理學」。多年來致力於瞭解腦功能與人類行為之關聯性,並深入分析腦傷患者與腦血管病變兒童之相關研究。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亦曾擔任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監事、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常務監事,以及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部顧問兼任臨床心理師。

  除了學術研究外,亦努力於臨床上貢獻其所學。
 


詳細網址: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Amazon教養類百大暢銷口碑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推薦序

養兒育女── 一門學校不教的自我成長課
資深媒體人、知名親子作家  陳安儀


  在我們這一輩子中,有許多能力是要靠自己摸索而來,學校老師不會教,也沒有人專門開這堂課──「養兒育女」正是其中之一。

  「養兒育女」同時是一個很奇妙的過程,除了邊做邊學之外,這整段過程也會讓人領悟許多新的人生道理,享受到無法言喻的滿足與幸福,更重要的是,它會不自覺地讓你回溯童年往事、成長過程,宛若重新再生一次。

  很幸運的是,目前坊間教導父母如何養育孩子的書籍越來越多,也讓茫然不知所措的父母,有了可以參考依附的方向。像是這本《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就結合了兩位不同領域的專家──腦神經科學專家與兒童心理專家,共同撰寫。本書非常專業的把教養問題提升至學理的部分,讓一般讀者除了「知其然」,更可以「知其所以然」,從人類腦部記憶體學理去了解我們記憶、學習與認知的建構模式,進而去了解自己,怎樣從自省以往的成長經歷,重新正面學習去照顧、教養自己的孩子。

  前一陣子,我八歲的兒子在學校裡看了一本鬼故事。本來膽子挺大的他,竟嚇得晚上一個人站在樓梯間大哭,不肯自己上樓去洗澡、上廁所。無論我說好說歹,耐心勸說他世界上沒有鬼、或是「生平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的道理,他還是無法克服書中逼真的描述,自己進浴室去洗澡。

  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的怒氣也開始上升。突然間,就像本書所說的「暫停一下,採取有彈性的反應」,我突然從兒子滿臉眼淚的模樣,回憶起自己小學四年級時,看了跟同學借來的恐怖漫畫的心情。豁然,我的憤怒便被理解所取代(也就是書中所提──開啟第七感,直觀孩子的真實想法)。

  於是我平靜下來,告訴兒子(效法本書「專注當下,秉持正念之心」),媽媽小時候也曾經像他一樣害怕鬼的「故事」。「今天媽媽可以陪你去浴室洗澡、陪你上廁所、陪你睡覺,但是,總有一天,你必須要自己克服這種莫名的恐懼。如果你能夠勇敢地鼓起勇氣,自己上樓去洗澡、上廁所,雖然今晚會很可怕,但過了今晚,你就會知道,鬼故事只是鬼故事,不值得害怕了!」

  因為回想起自己小時候對付「害怕鬼故事」的過程,我摒棄了哄勸與陪伴的方式,改而鼓勵他鼓起勇氣自己克服。果然,兒子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上樓後,稍晚我上樓探視他,他的情緒已經完全恢復正常,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提過「怕鬼」這件事了。

  等他洗完澡,我們在床上摟抱時,我開玩笑地對他說:「你看,雖然很恐怖,但鬼並沒有出現是不是?媽媽是不是比鬼可怕多了?」

  我兒子笑了,我知道我們共同走過了「怕鬼」的這一關,而且「媽媽比鬼可怕」這句話成了我們之間的一個玩笑祕密。就像本書所述,「在教養的同時,我們也盡情地享受相處的每一刻!」

成為稱職的父母之前,先認識自己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精神科醫師 王怡仁


  甫自英國倫敦進修一年返台的我,正思考下一個目標要如何設定時,赫然於郵件中發現這本書的推薦邀請函。看到兩位作者的背景後,便興味濃厚地請出版社將全文書稿寄給我看看。從事臨床工作多年,我覺得結合了臨床精神醫學教授與幼教心理學專家的著作,應該對於這個領域是有所貢獻、精采可期的!

  果不其然,書中的幾個觀點證實了我的想法:

  一、記憶與覺察:與內在小孩相遇──「讓人心煩意亂的不是孩子,是我們自己!」
  這個章節中,深入淺出地運用一些案例說明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也從神經生理、神經解剖的理論角度,據此用科學觀點作一連結,十分具有說服力。

  二、情緒與連結: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情緒,是建立溝通的第一步。
  這個章節提到,從共鳴、感同身受到同理心,是親子溝通融洽的基礎。此外,運用鏡像神經元及大腦邊緣系統,進行科學論證。

  三、為什麼你和孩子又親密又疏離?明明很愛孩子又一天到晚罵他?
  提醒父母去思索,過去是否曾有些未處理或未解決的創傷與失落經驗?對此,作者提出高層次路徑、低層次路徑與大腦皮質特定區塊的關聯性,加強神經生理方面的科學論述基礎。◦

  從事兒童青少年心智相關臨床工作,經常處理親職教養相關問題,常有家長詢問我能否推薦合適的親職教養相關書籍。我認為此書不啻是為人父母者最理想的閱讀書籍,十分適合父母們去省思自己與子女的關係。同時,提醒為人父母者,在關注孩子時,除了傾注感情外,別忘記要照顧自己、認識自己。
 


詳細網址: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Amazon教養類百大暢銷口碑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前言】
 
■你知道嗎?童年經歷會影響你的教養模式

 
你知道你對童年經歷的理解會影響教育子女的方式嗎?在本書中,我們將探討「自我認知」會對養育子女產生何種影響。幫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建立更具效能及和諧的親子關係。
 
隨著年齡增長和深化自我認知,我們逐漸有能力提供孩子一個情緒安適、健康成長的安全環境。
 
兒童發展的研究證明,孩子對父母的安全依附感與父母對自己早年經驗的認知,兩者的關係密不可分。
 
與大多數人的想法不同的是,你早年的經驗並不會決定你人生的走向。
 
如果你擁有不快樂的童年,但以正確的方式看待那段經歷,相同的負面情緒不會重現在你的孩子身上。然而,如果你缺乏自我認知,研究證明你很可能會重蹈覆轍,因為負面的家庭互動模式會代代相傳。
 
本書將告訴你:如何正確看待「童年」會對你的人生和對你怎樣教育孩子有哪些影響,並幫助你找到過去生活的意義和未來生活的目標。
 
當我們為人父母後,便神奇地再一次擁有獨立成長的機會,因為我們將重返親密的親子關係中,然而這一次我們要扮演的是全新的角色。
 
經常聽到有些父母說:「我從沒想過會對孩子說出或做出那些曾在兒時讓自己感到受傷的言語或行為,但我發現自己正在這麼做。」
 
在初為人父母時,我們都想和孩子建立充滿愛的教養關係,但卻陷入重複、固定的模式中,而這只會對這樣的親密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理解過去生命的意義,可以幫助為人父母者從舊有的模式中解脫,拋開過去的枷鎖。
 
◆從過去的枷鎖中解脫,才能建立穩定的親子關係
 
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細心、互動頻繁的溝通方式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建立信任、安全的親子關係有助於孩子在未來許多領域上的發展。而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早年經驗,將會影響我們與孩子溝通、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的能力。
 
了解過去生命經歷的意義可以幫助父母正確處理自己積極(或消極)的童年經驗,接受它,並把這些經驗當作構成我們當下生活的一部分。



詳細網址: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Amazon教養類百大暢銷口碑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Amazon教養類百大暢銷口碑書】

詳細網址: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Amazon教養類百大暢銷口碑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Amazon教養類百大暢銷口碑書】 中文書>親子教養>生活教養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