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醫樹的人:臺灣第一位女樹醫教你如何看樹、懂樹,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9893893,頁數:272,出版社:柿子文化,作者:詹鳳春,出版日期:2020/09/23,類別:自然科普

醫樹的人:臺灣第一位女樹醫教你如何看樹、懂樹~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醫樹的人:臺灣第一位女樹醫教你如何看樹、懂樹


內容簡介


種樹有方法,救樹有訣竅!
從補校到東大博士,她一路在夾縫中掙扎茁壯;
醫治樹木十多年,她反而被樹療癒了……
 
  ‧在樹的醫病歷程中,學到以往不知道的生命知識
  ‧在歷史的自然時空裡,人與樹的關係超乎你我想像
  ‧從樹的生老病死,省思生物學中的生命理論
  ‧看樹醫生成就自我的歷程,你我也學到自我肯定
 
  ◎在歷史的自然時空裡,人與樹的關係超乎你我想像
  人類與樹木、森林之間的關係,
  可以溯及九百萬年前,當時人類以森林為生活的中心……

  「樹木除了提供並改善我們生活環境,也能接療癒我們的心靈。」在人與樹的互動交流中,我們看到了生命值得尊敬的面向,也從鳳春老師的生命歷程中,發現許許多多的不思議,以及從來不曾知曉的樹木見聞。
 
  ▶什麼樣的樹會散發出奶油醬油味呢?
  ▶一棵存活近五百年的老橡樹,樹冠約有60萬片樹葉,一天就可以製造出12公斤的糖、吸收約二至三戶人家所釋放的二氧化碳、蒸發400公升的水分、製造10個人一天所需的氧氣。
  ▶二百多顆種子中,能成長為大樹的只有一個。
  ▶「片利共生」的合體夫妻樹,有時並不互相恩愛,而是存在相互競爭,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地步。
  ▶美國紅木公園的巨樹,經歷過無數的森林大火,但這是為樹群繁衍後代的唯一方式。
  ▶日本宮城縣的一處小村莊為了祈求柿子的豐收,通常會在樹幹基部像是恐嚇樹木般,拿著鐮刀輕輕劃傷樹幹,如此一來隔年就會豐收。
  ▶臺灣第一條近代行道樹是出現在臺南,在當時又被稱為鳳凰新道,種滿了鳳凰木。
  ▶流蘇樹的特色莫過於雌雄異株及兩性異花(同時開雄花與雌花)。再者,流蘇害怕孤單寂寞,不論公母,最好找個伴一起種植,才能促進開花生長。
  ▶目前,最長壽的染井吉野位於東京都文京區小石川植物園內,有將近一百三十歲。
  ▶櫻花品種之中能夠超過百年、甚至接近千年為垂櫻。最具代表性的垂櫻,位於福島縣三春町的三春垂櫻──為彼岸櫻系統的垂櫻。
  ▶行道樹的生長速度比樹林內的樹快了二至三倍,但行道樹也比一般樹木高出了兩倍的死亡率。
  ▶中國自北魏時期開始就出現「嫁樹」的習俗。據說每年的正月日出之時,需用尖刀刮破樹皮,不刮則果樹只開花而不結果。
 
  ◎在樹的醫病歷程中,學到以往不知道的生命知識
  樹木有其決定生死的方法,人類能做的只有順應自然……

  從典籍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對栽樹有其一套方法,但現代人,認為只要有土,就可以種樹了。為此,鳳春老師不得不疾呼:「不懂樹木,就不要種它!如果要照顧它,請多多跟樹溝通,用心理解它們。」你了解樹嗎?一起來看看吧!
 
  ▶修剪是為了確保樹木維持健康,因此就算是森林內的樹木,也具備斷臂機制。
  ▶老樟樹樹幹基部容易出現的樹瘤,是樟樹中蓄積最多樟腦的部位,同時樹體內樟腦成分使害蟲無法攻擊,避免了因蟲害導致傷口腐朽的發生。
  ▶從樹皮的皺褶狀況,就可以知道樹的受風程度。
  ▶一旦發現樹木長出如同香菇般的子實體,就可以確定樹幹內部已出現腐朽的情形。
  ▶種樹不是土壤愈多愈好,被深埋的樹根很可能因此無法呼吸而生長不良。
  ▶移種大樹,必須實施「斷根」作業,讓樹能盡速適應新的生長環境。
  ▶移植樹木不是任何時間都能進行,必須注意「移植適期」,古人甚至都是趁深夜時分進行移植的。
  ▶「餵樹」的肥料必須講究,不夠熟的堆肥對樹的根系反而會造成傷害。
  ▶冬季幫松樹圍上肚兜,不是為了幫樹保暖,而是為了抓蟲!
  ▶澆水是一門大學問,選擇噴灑方式,可刺激葉面生成乙烯,進而促進植物生長。
  ▶櫻花樹比起其他樹種呼吸量大,樹皮因此具備許多環狀氣孔,猶如鼻子一般。壯年期氣孔多的代表呼吸能力強,但隨著老化,樹皮上的氣孔就會漸漸消失減少,這是判斷櫻花樹齡的一個方法。
  ▶愈是接近樹冠頂層的葉子,其儲存水分的組織愈發達。因為樹冠頂層的葉子很難獲得從根系吸上來的水分,於是漸漸發展出從樹葉表面吸收雨水及霧氣的功能,如同生長沙漠乾燥地區植物般具備了儲水機能。
 
  ◎從樹的生老病死,省思生物學中的生命理論
  樹健康才能夠保護我們,
  如果樹生病了,就會連帶著影響我們身處的這塊土地……

  樹是活的,每天都在動,我們愛樹的同時,也要認識樹,體認它們的生命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面對每一棵生病的樹,鳳春老師總有許多的無奈,那每一次所看到的傷害,彷彿也在她的心裡挖出一個破洞。

  ▶我們破壞了櫻花樹的生存空間,忽視了它所需的生長環境,卻一味期待櫻花能盛開。試想,我們確實不懂種樹,深深以為樹只要種下去就可以存活……
  ▶若是穿插其他強健原生樹種,恐怕這些櫻花就會自我放棄!其實,這並不是水土的問題,而是我們沒有給它生存、生長的環境。
  ▶大家誤以為只要有土,樹木便會生長良好的邏輯,應該需要顛覆。
  ▶樹木醫的治療只是一個推手,想要讓樹木健康,最重要的還是天天照顧它的人。
  ▶折倒的大樹入我夢來,像個斷了腳的孩子,拖著腳一跛一跛的走著……
  ▶樹木移植,也就是斷根,重新養根的概念。移植到新的生長環境,根系是否能適應、細根是否充足等,都會決定移植後的生死關鍵。
  ▶所謂生態系,並不僅僅聚焦於單一種的生物,更是涵蓋了周邊的生物、空氣、土壤、水等整體環境。
  ▶儘管流蘇樹是可以生長達百年的樹種,但是土壤、土質,甚至樹木所需要的生長生存空間已達極限,恐怕超過百年都會是很大問題。
  ▶只要植栽環境有了改變,就算是可生長百年的樹,也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我們並沒有隨著文明的進度提升種植技術,反而是令人乍舌地倒退!
  ▶樹木不僅是靜止不動的大型植物,它具備了鮮活的生命力,能療癒需要它的人,只要你願意用心體會樹木的美,便能從中得到力量。
  ▶我像是來判死刑,面對櫻花樹的垂死掙扎,又不得不替老櫻花樹完成遺願。
  ▶我深信,只要多一位愛樹人,就便有助於減少更多需要治療的樹木;保護樹木的根本,還是須從建立愛護樹木意識形成而起。
  ▶小黑蚊之所以氾濫,答案就是我們使用了太多的農藥,以至於蜻蜓的天敵消失,阻斷了生態的食物鏈。
 
  ◎看樹醫生成就自我的歷程,你我也學到自我肯定
  巨樹聽到我在樹下吶喊的聲音,
  之後冥冥之中我也像是被安排著朝向樹木專業前進……

  她曾經是一個被教育放棄的孩子,但在橫跨文學、農學、工學三大領域後,一路走來,她的心始終如一,焦點都是——樹!這位「愛樹成痴」的女子——
 
  ★是少數在日本取得樹醫執照的臺灣人,也是目前唯一的臺灣女樹醫。
  ★是臺灣首座規劃種植約2萬3000棵喬木與灌木的垂直森林建築「陶朱隱園」的植栽顧問。
  ★是罕見結合農學與工學的樹醫專家。
  ★是臺灣樹木醫學人才考試教科書的主編。

  由日本轉回臺灣後,她看到了這塊土地上人與樹之間的交流面貌,也從中發現了問題。為了這塊土地,為了萬物生靈長久共存的和諧,也為了心中的感謝,她決定從自身的經驗出發,要將「人與樹」的故事傳承下去,履行曾經允諾的一絲希望曙光……

  ▶掌握樹木生死大權的竟然不是樹木醫,而是這些景觀設計師。
  ▶如果問題不在病蟲害,而是土壤基盤,那麼找植物病蟲害專家勘查,不就像急需外科手術的病人,卻找了眼科醫師來診療一樣。
  ▶人類的基因刻著對大自然的嚮往。
  ▶我喜歡看著盆栽裡面的青苔和小樹,想像著它們之間微妙的連結和關係,或蹲或站,一看就是許久時間。
  ▶戰戰兢兢的撿起被剪落地的根系,不時地將根系放在手心仔細觀察,我好奇根系所散發的氣味,仔細分辨每一小段根系的氣味。
  ▶樹林中充斥著各種生物生態,而樹木更是與我們共生在這塊土地上,每種樹木都有著各自的名稱及特色,我也從中感受到不一樣的生命力。
  ▶我每天早上都會來這裡讀書到傍晚,累了就走到植物園內看著這些樹木,從中得到一些療癒。
  ▶此刻我深深體會人生的無常。回想著老師父交代的字字句句:「所做所為不留遺憾,盡力而為,一切隨緣。」
  ▶記得樹木的名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首先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同時要有深厚的興趣,才能具備分辨的能力。
  ▶摸著溫暖的纖維狀樹皮,望著這些神木,不可思議的心情湧入內心,這樣的美震撼我心。我不自覺的立誓要保護樹木,內心吶喊著,「各位樹神、巨木,有朝一日,我想成為保護樹木的一員。」
  ▶大樹啊,你能不能透露一點點關於你的訊息,我多麼想了解你……
  ▶樹木的入門就是認識它!感覺它!理解它並欣賞它。
  ▶樹木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用獨特的方式展現出生命力。樹木也是活的!
  ▶在這個校園歷經十次的櫻花盛開,而我自一股傻勁的走入樹木的世界,也愛了樹。
  ▶綠化的核心概念,不僅僅是將樹木引進人們生活的都市環境中,更是希望能讓樹木在此永續生長,與人類共生。
 
  原來,樹——
  就是你我生活的日常,就是你我生命的共同體!

 
強力推薦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林坤正∕臉書「台灣行道樹」粉絲團老編
  胖胖樹 王瑞閔∕植物生態與人文作家、插畫家
  徐嘉君∕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臉書「找樹的人」粉專版主
  彭文惠教授∕中原大學景觀系主任
 
好評推薦
 
  是誰療癒了誰?
  徐嘉君/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臉書「找樹的人」粉專版主

 
  筆者在林業研究單位任職,雖然專長不是育林,也不是樹木保護,而是從事森林生態方面的研究,不過民眾哪裡管得了這麼多,常常接到有關如何種樹、治療樹木疾病的諮詢,隔行如隔山,我也只能請有困擾的民眾諮詢樹病專家,自己則就生態的觀點,來提出初步的建議,譬如說適地適木、土壤養護的重要性等等,沒想到在讀了這本書的內文後,發現高明的樹醫的確如同中醫一樣,強調治未病,也就是在一開始就選好樹種,種在適合樹種本身生態特性的地方,這樣一來,多半就可以避免未來需要醫治樹木的最壞情形發生。此外,土壤的養護,譬如保持土壤的通氣性、土壤中的菌相健康,更是保持樹勢健康最重要的工作。
 
  作者雖然本身是樹醫,但在人生的低潮卻屢屢被樹所療癒,醫樹的人在醫樹的當下也療癒了自己,也難怪生態學者陳玉峰老師說:「我們沒有在搶救山林,而是山林在搶救我們!」
 
  人醫樹木,樹醫人心
  林坤正/臉書「台灣行道樹」粉絲團老編

 
  樹醫師,這工作要在樹上攀爬,鋸木掘土,頭頂烈日曝曬,防蚊蚋蛇蜂螫咬,十足是個高風險的勞力活。當我聽到有位博士女樹醫,已經令我嘖嘖稱奇。讀完這本書後,我對詹鳳春醫師堅持這條道路就更加敬佩,童年的意外造成身體百分之八十三度燙傷,她的求學起步就比一般人坎坷辛苦,而她卻選擇到日本東大攻讀博士,成為合格的樹醫師。
 
  我曾經在山上用手環抱一株被盜採挖掉一大塊樹瘤的大紅檜,耳朵貼附在粗糙的樹幹上傾聽,據說樹在傳輸水與養分的時候會有聲音,我沒聽到,但用心可以感受到懷中的這棵大樹是活的。
 
  樹不會喊痛,要醫好它不只關心樹的病與蟲害,土壤、溫度、濕度與陽光,更要細心觀察周全考量,讀著這本書的每個章節,描述詹醫師如何醫好她每個「病患」的故事,還滿療癒的。
 
  人來自大自然,樹健康了,人的心就安了。
  我是台灣行道樹的老編林坤正,推薦這本書給你!



詳細網址:醫樹的人:臺灣第一位女樹醫教你如何看樹、懂樹~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序文/挫折困難正是學習的機會!
 
Part1 樹木與我
1 尋求自然與寂靜——與樹結緣 
2 與巨樹的約定——難忘的紅木公園之旅 
3 一絲的希望與堅持——與恩師相遇 
4 學習無價——研究室的生活 
5 樹呀,你是誰?——記不住的芳名 
6 樹木是活的——樹木獨特的生存之道 
7 成為樹木醫——成為樹木醫生前的最後關卡 
8 邁向守護樹木的專業——愈磨難愈剛強 
 
Part2 樹木的療癒 
1 懂樹木——讓櫻花樹呼吸呀! 
2 櫻花,請不要客死他鄉!——面臨移除危機的混血兒 
3 默默守護的真愛——樹木醫背後的無名英雄 
4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遠道而來的櫸木 
5 公園內的老流蘇——記憶中飄著白花的樹 
6 吶喊的櫻花樹——放手也是一種治療 
7 滿載孝心的庭院——認養與親情 
8 巨樟——屹立不搖的精神象徵 
 
Part3 樹木與人類 
1 樹木及森林的重要——樹木的實際益處 
2 種樹學問大——幫樹木找個好家 
3 染井吉野的國際風潮——絕世美女的誕生 
4 樹木癌症——樹木的不治之症 
5 從樹木看健康——人體有如大自然的縮影 
6 樹木的藥及人工營養——化肥農藥是必要之惡? 
7 都市內的一點綠意——行道樹的美麗與哀愁 
8 樹呀,你到底結不結果?——古老的豐收儀式 
9 夫妻樹——從相斥終至合抱 
10 樹之語——樹木之間的溝通工具 
11 樹木與陰陽五行——陽木生山南,陰木生山北 
 
結語/樹木醫的未來



詳細網址:醫樹的人:臺灣第一位女樹醫教你如何看樹、懂樹~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893893
  • 叢書系列:最猛職人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x 1.3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醫樹的人:臺灣第一位女樹醫教你如何看樹、懂樹~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詹鳳春
 
  日本樹木醫
  臺灣第一位女樹木醫。
 
  東京大學農學院森林植物學專攻樹木生理學,農學碩士。基於樹木生理基礎學,進而導入適地適木之運用學,取得東京大學工學院都市計畫環境設計學之工學博士。
 
  目前任教於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兼任教授,專長為樹木醫學、樹木治療與外科、植栽基盤改良、適地適木設計、生態設計等相關工作。
 
  在臺灣,主要致力於阿里山櫻花治療計畫,同時為了推廣樹木基礎知識,受邀至地方政府、各景觀企業開課演說,以及接受各國媒體訪問諮詢。
 
  資歷
  ‧東京大學工學院都市工學環境設計學工學博士
  ‧東京大學農學院森林植物學農學碩士
  ‧日本樹木醫登錄第1899號
  ‧日本自然再生士登錄第937號
  ‧日本植栽基盤診斷改良師



詳細網址:醫樹的人:臺灣第一位女樹醫教你如何看樹、懂樹~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樹呀,你是誰?

 
「大樹啊,你能不能透露一點點關於你的訊息,我多麼想了解你……」
 
這是我學習樹木醫學的第一個夏天。度過了嚴冬,所有樹木像是從睡夢中甦醒,陸續緩慢的抽芽、展葉,呈現出綠意盎然的一面;這些長出來的幼葉便被我們喚做「新綠」。
 
開學的第一堂課為樹木學,據學長姊的經驗之談,這是一門既艱辛又有趣的課程,進入這一門專業,首先當然就是要認識樹木—將樹的名字分辨清楚。這個春天讓我蠢蠢欲動,既期待又憂心。期待的是展葉後便能進入深山受訓、採葉,展開標本製作。憂心的則是來自熱帶國家的我,實在沒自信能識別出生長在溫帶的樹木,相信這些樹木對我也極為陌生。就這樣,我抱著期待的心情,進入深山展開魔鬼訓練。
 
這一清早,一行人扛著登山裝備、手持大型垃圾袋來到秩父實驗林——不知情的人可能會以為我們是山裡的垃圾清道夫。一路上,老師帶領著我們,指著前方出現的樹木一一說明特徵,而我們則是連忙採集葉子,猛往垃圾袋裡丟,無暇欣賞樹木姿態。這原本是向樹木自我介紹的好機會,我們卻一心惦念著採集樹葉的工作,連它們的正眼都不及細看!
 
就這樣不斷攀登、不斷摘葉,老師一開始講解的樹木到最後一個也都記不得。
 
怎樣都無法記得樹木的名字,是當下所有同學唯一的感受,這樣的無力感深深困擾著我們。身為外國人的我,連同學的名字都記不清楚了,怎麼有辦法將上百種樹木的名字都記下來?
 
走在隊伍的最後面,我也管不了前面老師的說明,索性靜靜的看著森林,一邊欣賞樹木姿態,一邊望著忙著摘葉的同學。
 
「不要偷懶,趕緊跟上!」同學不時回過頭來提醒我。
 
就這樣走了半天,大家都累了,聲音也變小了,在隊伍後頭的我依稀聽到老師說:「這棵樹叫做山毛櫸,據說是森林女王,可以活超過兩百歲……山毛櫸的種子五年才豐收一次,到秋天時果實會一口氣掉落地上,便宜了山內的熊。這些動物三到五年才能食補一次,非常不容易。」
 
我眼睛為之一亮,原來山毛櫸有這樣特色。走著走著,眼前出現如西瓜皮的樹皮,這是「瓜楓」——果然有瓜的氣味。我突然想到,樹木的名字跟它的特色有關連,想要辨別樹種,就得用心了解它們的特色,而不是拿著大垃圾袋收拾枝葉就好!這番領悟讓我頓時對這堂課燃起了極大的興趣。



詳細網址:醫樹的人:臺灣第一位女樹醫教你如何看樹、懂樹~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醫樹的人:臺灣第一位女樹醫教你如何看樹、懂樹

詳細網址:醫樹的人:臺灣第一位女樹醫教你如何看樹、懂樹~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醫樹的人:臺灣第一位女樹醫教你如何看樹、懂樹 中文書>自然科普>動物/植物>動/植物學史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