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西市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簡介
在旅客熙來攘往、熱鬧的臺南正興街商圈中,隱身著臺南人稱為「大菜市」的西市場,建於一九〇五年(明治三十八年),它是臺南第一座公營市場,有別於傳統民間自行集結,西市場由地方政府規畫興建, 除了日常零售也兼營批發,甚至配備了當時臺灣少見的冷藏庫設備。
作為一座以公共衛生規劃的現代建築,西市場擁有歐美市場建築的公眾性,內有公共廁所,外設立了公眾電話亭,市場內更規劃了種滿植栽的小公園。日間,市場充滿攤販的叫賣與南方獨有的炎熱,入夜後,難得的涼爽帶來了一群納涼、散步、吃冰的市民,這也讓西市場有了一番不同的夜間營業景象。
本書作者集結珍貴的史料影像與田野訪查,將西市場的百年身世話說從頭。歷經日治時期初建、颱風摧毀、擴建,到戰後大部份經營者重新洗牌。也因位於商業中心黃金店攤位一位難求,雖經歷西門商場的火災但仍迅速恢復商業活力,走過不同年代的流行與變遷,西市場成為古蹟,在衛生及建築安全考慮下,近十幾年展開不同程度的整建修復,重新找回百年前華麗容顏。
詳細網址:臺南西市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市長序 百年西市場 見證臺灣公共衛生的里程碑
局長序 最接地氣的古蹟「西市場」 日治時期南臺灣最大的公有市場
處長序 最日常的臺南古蹟「西市場」 大、小朋友的文資叢書
推薦序 西市場作為臺南市歷史文化社會 網路的放大器
前言 臺南人的大菜市
● 第一章 日中為市 明清時期的市場演變
荷蘭時期臺灣第一棟市場建築
明清時期寧南坊的菜市與柴市
西定坊與東安坊的魚市與市仔
地理與市集的關係
● 第二章 臺南市場 初見第一代木構建築
一八九六至一九〇〇年 臺南日治初期民設市場管理的開端
一九〇四年由公辦民營轉為公營市場
一九〇五年第一代西市場的誕生
臺南市場Logo 的徵選
西市場外空間的擴大使用
一九〇八年增設飲食店
一九〇九年東市場的興建與一九一一年西門分市場
一九一一年第一代冷藏庫興建與增築飲食店
● 第三章 災後重生 第二代洋風RC 建築
一九一一年暴風雨帶來毀滅 也帶來重生
第二代西市場 洋風華麗登場
一九一二至一九二七年解謎西市場水景照片的年代
一九三〇年本館整修與新館外賣店的興建
一九三二年西市場新館第二期工程與滋養軒
西市場的昭和時代電話亭
● 第四章 商業蓬發 西市場週遭層層興建
一九三三年淺草市場︵臺南淺草マーケツト︶
一九三二年西門町小公園露店遷移至西市場周邊
一九三三至一九三六年西市場後方田町夜市
田町四十二番地商店街
合同自動車株式會社︵原藤川自動車︶
招仙閣與壽芳樓
世界館與戎館
● 第五章 市場延伸 各類批發零售市場經營
臺南屠畜場
一九一三年臺南屠畜場的遷移
戰後的遷建
魚市場與相關團體的演變
一九一五年臺南魚市場︵小賣與批發︶的成立
一九三六年臺南魚市場遷移至安平運河
臺南青物市場
臺南州青果組合香蕉倉庫
● 第六章 戰後發展 大菜市黃金攤位的興衰
戰後西市場承租人大幅換血
戰後西市場增建形成小迷宮
市場部份土地出售成為私人產權
一九六六年西市場的火災事件
臺南果菜市場與國華街
南台物產與臺南農會之爭
西市場的露店
傳說中的國際商場與招仙閣
中央棟二樓國際酒家到藍天歌廳
● 第七章 風華再現 古蹟分段整修的歷程
古蹟整修的第一步 拆除第一波增建與溝通
西門淺草青春新天地的興建
二〇一七年古蹟整修開始 分區施工把影響降到最小
西市場古蹟相關建築的整修
西市場中央棟二樓的重建
百年前以採光與通風設計建構的綠空間
香蕉倉庫與西市場二期外賣店的整修
● 第八章 記憶市場 老店流水年華憶當年
北翼棟西賣店 西市場老字號生興商行家族
天水聯彩店 因緣際會布商轉型
從南北雜貨到山屋百貨行
山頭商店 山双商店 延續北翼棟的蔬菜批發商 228
五泰禮品行 隨著時代不斷地轉變
銀座西服 小店面大商機
阿瑞意麵 從阿祖的田町小吃說起
豐發魚漿 從旗魚漿轉型自創品牌
後記 寫於西市場二〇〇三到二〇二一
參考資料
詳細網址:臺南西市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487386
- 叢書系列:聚珍臺灣叢書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臺南西市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秀琍
主編刊物與書籍編輯
●《臺南市立圖書館百年書香》主編,臺南市立圖書館,2020
●《悠活臺南-臺南市刊》 季刊主編,臺南市政府,2013-2016/2018-2019
●《e代府城-臺南市刊》雙月刊創刊主編,臺南市政府,2003-2010
2006年行政院優良出版品連續出版類優選
● 《樹谷文化基金會期刊》 季刊創刊總編輯,樹谷文化基金會, 2011-2012
●《發現新臺南遊旅書系列》1-8冊(系列書)總編輯,臺南市政府,2004-2010
●《鄉城生活雜誌》月刊刊主編,鄉城文教基金會,1994-1999
2000年《鄉城生活雜誌》行政院金鼎獎-人文社會類推薦
1999年 《鄉城生活雜誌》獲中研院文獻出版品期刊類第一名
1998年《鄉城生活雜誌》行政院金鼎獎-人文社會類推薦
1997年《鄉城生活雜誌》行政院金鼎獎-人文社會類推薦
個人書籍出版
●2018年《花現台南》撰文/攝影,天下雜誌出版
入選文化部第41次中小學生讀物推介(自然科普類)
●2017年《台南海線人文小旅行》撰文/攝影,天下雜誌出版
●2015年《林百貨-臺南銀座五棧樓》主撰/攝影,臺南市政府/前衛出版社
105年度(2016)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
(使用政府預算-推廣性書刊)優等
第40屆金鼎獎政府出版品類推薦
●2013年《府城百年濱海道:從青草崙到南萣橋》主撰/攝影,臺南市政府
104年(2015)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
(使用政府預算-推廣性書刊)佳作
●2002年《紅城戀影-老臺南歷史散步》撰文/攝影,人人出版
●2001年《城市的角落》撰文/攝影,人人出版
第39梯次好書大家讀文學散文類推薦
●Fb:貓編 陳秀琍
詳細網址:臺南西市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序
市長序
百年西市場 見證臺灣公共衛生的里程碑
市場,是城市公共建築中與人民生活最為密切,也是最接近庶民的公共場域。臺南西市場不只是古蹟,更曾是臺南人美食材料重要的集散地。從有形的建築到無形的庶民文化,西市場都具有相當程度的地位,是見證臺南甚或臺灣百年前城市公共衛生的重要建築之一。早期臺灣的市場日中為市,傳統的魚菜肉市場缺乏公共衛生的觀念,生鮮現場宰殺造成環境髒亂,容易成為病媒溫床及傳染所在。日治後,一九〇四年臺南當時的民政長官基於公共衛生考量,將原本民營的屠畜場與市場統一由地方政府管理,一九〇五年臺南設立第一座公營市場,當時稱為臺南市場(即今西市場)。後來第二座公營市場成立後,便依所屬的地理位置分別稱為西市場與東市場。臺南西市場不僅是臺灣第一座公營市場,也是臺南地區生鮮批發的中心市場,現今臺南的魚、肉、青果批發市場也是各自在不同的時期由西市場遷移獨立出來,可見西市場對臺南市民生連結之深。
原西市場的主體建築因一九一一年颱風侵襲倒塌後,於一九一二年重建。重建後的西市場洋風華麗,美侖美煥的外觀成為日治大正年代城西最美的地標建築。戰後,西市場因地處鬧區,攤位供不應求,後來不同程度的增建使得西市場在動線與採光上變得雜亂與陰暗,也因為年久失修,漏水問題嚴重,老建築在衛生與安全上十分堪慮。至二〇〇三年西市場指定為市定古蹟, 二〇〇四年開始展開相關的作業,直至二〇一七年才正式開始古蹟修復工程。西市場十分獨特,在臺南眾多古蹟中,是一座屬於城市生活進行式的古蹟。雖然它舊,但一直都在使用中,因此修復過程必須顧及到攤商生計,而採分期分段施工,所以西市場的修復困難度較其它古蹟高得多,而且從與攤商的協調、安置到正式修復,每個階段也都十分耗時。今年古蹟主體完工, 對古都臺南來說,是繼林百貨後,另一個與庶民生活記憶相關的古蹟。恢復一九一二年樣貌的西市場,相信會讓喜愛臺南的民眾多一個好去處,而關於這建築的精彩故事,就在此書中。
局長序
最接地氣的古蹟「西市場」日治時期南臺灣最大的公有市場
傳統市場是最常民化的公共空間之一。走進市場,在攤商此起彼落的吆喝中張羅每日的生活所需,是許多人共同的生活記憶。臺南「西市場」自日治時期設立至今,曾是南臺灣最大的公有市場,蘊含了臺南人逾一世紀柴米油鹽、婚喪喜慶採買的生活日常,是臺南最貼近庶民生活、最接地氣的古蹟。西市場前身「臺南市場」建置於一九〇五年,至一九〇九年東市場成立後才更名為「西市場」。一九一一年西市場建築物因風災盡毀,一九一二年重建時主要構造材料由原本的木材改為鋼筋混凝土,是臺灣建築史上最早一批以鋼筋混凝土作為主要構造材料的公共建築物之一。此後,隨著都市擴張、人口成長,西市場周邊陸續衍生出外廓賣店、魚賣店、淺草商場等建物,商品日趨多元、市場機能更趨完善。戰後,西市場商機依然蓬勃,一九六〇年代亦不乏歌舞廳進駐經營。但商圈的持續熱絡也為西市場的空間品質帶來了危機, 不斷增建的臨時建物,逐漸遮蔽了西市場建物原來的樣貌。
二〇〇三年臺南市政府將西市場本館、外廓賣店及香蕉倉庫指定為市定古蹟,開啟西市場的古蹟修復之路。複雜的空間環境、攤商安置等問題待克服,使得西市場直到二〇一七年才正式展開古蹟本體的修復工程,歷經三年半,終於在今年完成修復工程。在西市場完成古蹟修復工程之際,「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第八輯特別邀請府城才女陳秀琍執筆,將長期對西市場的歷史考察與田野調查,轉化為精采的圖文著作,帶領讀者化身時光旅人,穿行時空回到日治時期,探索西市場的百年風華,重溫最庶民、最日常的臺南生活記憶。
處長序
最日常的臺南古蹟「西市場」大、小朋友的文資叢書
西市場,臺南人口中的大菜市,曾是日治時期南臺灣最大的市場,也是臺南第一處大型公有市場,承載幾世代臺南庶民生活的記憶,更是臺灣近代市場發展歷史的重要見證。西市場於二〇〇三年指定公告為臺南市定古蹟, 二〇一七年展開古蹟修復工程,歷經三年半,於今年修復完成,是臺南近年最受矚目的古蹟修復案之一。我們邀請「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第三輯《林百貨》的作者陳秀琍再次執筆,將其長年對西市場的觀察、田野調查,轉換成精采的圖文,帶著讀者穿梭時光迴廊,一起逛遊西市場。書中詳實記述西市場從一九〇五年至今,建築與周邊空間紋理、人群活動與商業行為的變化;同時,訪談了西市場內傳承數代的老店家,透過口述紀錄,將店家精采的市場故事呈現給讀者。「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第八輯除了陳秀琍向大眾訴說的西市場精采故事, 也突破過往叢書以大眾讀本為主的形式內容,針對學齡兒童另外規劃了遊戲書。透過市場顧客、布行裁縫、魚漿店老闆、古蹟建築師等不同角色及遊戲任務的設計,讓小讀者們在閱讀與遊戲操作中認識西市場。文化資產保存的不只是建築硬體,更重要的是承載於其上的歷史文化及人群世代的生活記憶。竭誠邀請各位大、小朋友透過「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第八輯,和我們一同去「踅大菜市」,認識臺南最貼近庶民日常、最接地氣的古蹟「西市場」。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 林喬彬
詳細網址:臺南西市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前言 臺南人的大菜市
◎◎從西市場延伸的中西區商業脈絡
臺南西市場,臺南人習慣以臺語稱之為「大菜市」。在菜市前加個「大」字的形容,突顯西市場特別的歷史背景。臺語「大个」,不單指規模大,還有長者、高位階的意思,所以用「大菜市」來稱西市場,有其特別的意義。興建於一九〇五年的西市場—大菜市是臺南第一座公營市場,它不只是個傳統的魚菜消費市場,同時也兼營批發,是臺南魚肉菜市批發源頭。現今臺南魚市批發市場、果菜批發市場、肉品批售皆由大菜市延伸出來各自獨立運作。另外大菜市在日治時期又分別設立了東市場、西門、永樂、明治、南門等分市場,以西市場為中心,分散放射至城市各個區域。
◎◎西市場與附近的空間發展
西市場二〇〇三年指定為古蹟,範圍包括西市場主體建築、西市場第二期的外賣店、臺南州青果株式會社臺南香蕉倉庫三個建築群。就都市街廓的概念來說,廣義而完整的西市場空間,從西門路、中正路、康樂街、正興街這樣的地塊概念去看待會更加完整。所以這本書是以西市場的古蹟為主軸線,串起這個區域的百年變化。除了地理軸線,另一個軸線是這百年來西市場及周邊產業的變化。若研究臺南近代商業地理空間與城市之間的關係,西市場可說是一個重點。不管是地理、市場或產業,從都市計畫的角度看,都是值得研究的。
詳細網址:臺南西市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臺南西市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