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3875567,頁數:496,出版社:印刻,作者:藍博洲,出版日期:2022/04/22,類別:人文社科

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


內容簡介


  文學終究是苦難的道路,是和夢想戰鬥的道路。——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呂赫若
 
  來自台中的呂赫若,師範學院畢業赴東京學習聲樂,成為一名出眾的男中音歌手。返台以後,更積極投入文藝創作,是台灣文化界極為活躍的風流人物,然而卻在台灣光復後杳然不知所終。
 
  幾乎成為一個謎的呂赫若之死,以及多年後關於他遭蛇吻致命的傳聞,在作者心中留下一團迷霧,更在長年追尋白色恐怖受難者群像的過程中不時閃現。於是,透過作品的翻譯與透析,以及白色恐怖倖存者的口述調查,作者嘗試一點一滴地追索、還原,讓呂赫若的身影在公眾視野中再次復活。
 
  全書從呂赫若家族出身、求學歷程出發,追索他在台灣、日本兩地的文藝與創作活動,還有在戰後目睹了二二八慘劇後的失望與抵抗;乃至於其身死之後埋骨之處的考察,無不仔細用心地整理爬梳。透過呂赫若如流星般璀璨閃耀卻一瞬即逝的生命,為他以及同是跨越戰爭和失語的一代人,留下最真實的時代見證。
 
本書特色
 
  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生平與創作生涯最完整調查紀錄



詳細網址: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序曲:發現與尋訪

1 光復初期台灣四大才子之一
2 第一個歷史見證人
3 呂赫若復出文壇

第一章 建成堂
1 建成堂
2 建義堂

第二章 左傾的師範生
1 一九二八年的中師學潮
2 殖民母國日本本土的思潮
3 左派姊夫
4 戰雲密布下的日本之旅
5 祕密讀書會
6 第廿三名畢業

第三章 激越的青春
1 獅頭山下的鄉村教師
2 文學啟蒙
3 處女作〈暴風雨的故事〉
4 成名作〈牛車〉
5 筆名
 
第四章 舊又新的事物

1 文聯與台中的文友們
2 馬克思女孩
3 兩種空氣
4 舊又新的事物

第五章 轉軌
1 台灣新文學之夜
2 《台灣新民報》藝文版的兩個專輯
3 另尋出路

第六章 東京歌手
1 音樂學校
2 師事何人
3 東寶與呂泉生的情結
4 粉墨登台
   
第七章 異地的寂寞與創作
1 艱苦瑣碎與寂寞苦悶的生活
2 因為《台灣文學》創刊而來的思與想
3 從事文學艱苦奮鬥的第九年
4 當務之急就是要琢磨技巧

第八章 歸鄉
1 辭掉東寶職務
2 離開寂寞的東京
3 歸鄉後無所事事的鬱悶
4 以〈廟庭〉展開新階段的創作
5 未完成的〈常遠堂〉
6 送別磯江老師音樂會

第九章 謀職與北遷
1 求職興南新聞社
2 台灣演劇協會或皇民奉公會文化部
3 任職台灣映畫株式會社
4 遷居士林
5 與繼母脫籍

第十章 以劇作家立身的未遂志願
1 無啥可觀的台灣的所謂「新劇」
2 在台灣映畫株式會社創辦劇團的挫敗
3 進入興行統制會社負責新劇業務
4 新劇合同會社籌設委員
5 從雙葉會到厚生演劇研究會
6 音樂放送與不值一提的「國民皆唱運動」
7 在士林協志會的歌唱
8 放送劇

第十一章 台灣文學的旗手
1 參與《台灣文學》第五號編務
2 台灣文藝家協會大會
3 現實與虛構糾纏的〈風水〉
4 〈鄰居〉、翻譯和未完成的〈谷間》 
5 〈月夜〉與第一次「大東亞文學者大會」
6 《台灣文學》的壓力與〈合家平安〉
7 「糞寫實主義論戰」與棄筆〈雙喜〉
8 擁護「糞寫實主義」的〈柘榴〉

第十二章 決戰時期的苦鬥
1 《台灣文學》的暗礁
2 走向決戰的台灣文學會議
3 《台灣文學》的廢刊 
4 以出版開闢新戰場的《清秋》
5 在《台灣文藝》的創作與發言
6 被派遣的增產文學〈風頭水尾〉
7 興行統制會社的玉蘭與離職
8 任職《旬刊台新》編輯部
9 〈順德醫院〉與未亮的〈星星〉
10 空襲下的〈百姓〉
11 疏開校栗林

第十三章 從青天白日到冬夜
1 陶醉於光復的亢奮中
2 台灣文化協進會文學與音樂委員
3 《人民導報》記者
4 《自由報》同人
5 文字轉換與歷史清理
6 草山水源地參觀記
7 關於未婚女性
8 一九四七年二月的〈冬夜〉

第十四章 蛇吻
1 二二八及其後的音樂活動
2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五人小組
3 大安印刷廠及其牽連的人與事
4 脫險傳奇及其牽連
5 桂花巷的流言
6 關於鹿窟領導人陳本江
7 鹿窟山村的關鍵證人
8虛構的造案情資
9 蛇吻

尾聲 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
呂赫若年表



詳細網址: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875567
  • 叢書系列:印刻文學
  • 規格:平裝 / 496頁 / 14.8 x 21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藍博洲
 
  一九六○年生於台灣苗栗。一九八三年開始小說創作。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曾任職《人間》雜誌,時報出版公司特約主編,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TVBS《台灣思想起》製作人,東華大學駐校作家。現專事寫作。 出版作品:短篇小說《旅行者》,長篇小說《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誕生》、《藤纏樹》、《台北戀人》,報導文學《幌馬車之歌》、《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台灣好女人》、《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紅色客家人》、《尋找祖國三千里》、《台共黨人的悲歌》等,歷史報導《沉屍、流亡、二二八》、《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紅色客家庄》、《麥浪歌詠隊》、《共產青年李登輝》、《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1913─1945年》、《白色恐怖》、《消逝在二二八迷霧中的王添灯》、《老紅帽》、《台灣學運報告1945-1949》、《幌馬車之歌續曲》、《春天──許金玉和辜金良的路》、《尋魂》、《尋找二二八失蹤的宋斐如》,散文《戰風車──一個作家的選戰記事》、《你是什麼派》等。



詳細網址: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序曲:發現與尋訪

 
呂赫若與郭琇琮、許強及吳思漢是我們那一代台灣青年公認的四大才子。郭琇琮三人同時於馬場町刑場犧牲。呂赫若的生死下落卻是傳奇一般的「謎」。
 
——林書揚〔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七年七月十四日。
 
從台北南下的山線莒光號火車駛離苗栗站,隨即在穿越市區的鐵道上加速前進。窗外的風景隨著火車疾行而不斷倒退著。望著熟悉的故鄉景物,許多童年往事便一幕一幕重新回到腦海。火車疾疾駛過最後一道無柵欄平交道。我刻意望向右邊,不遠處山坡上的牧場已經沒有牛隻吃草的景象了,不堪入目的是一片零亂醜陋的公寓住宅。因為這樣,我又回到一九七六年春夏之間,思想開了竅,卻苦無出路的青春年代,從而看到那個在黃昏時候獨坐草坡望著南來北往的火車的孤寂少年的背影,並且重新體會了他那盼望早日遠離家鄉的心情。那時候,幾個談得來的同學都到外地念書了。我卻因為休學而困居閉塞的山鎮。這樣,每天走到媽祖廟對面那家書店看書,就成了紓解那令人鬱悶的氛圍的唯一安慰。
 
就是那個夏天,在書店裡擺著的一本《夏潮》雜誌第一卷第五期,我第一次讀到了謝敏譯的呂赫若小說《牛車》。我看到文後的「作者簡介」寫道:
 
呂赫若本名呂石堆,一九一四年生於豐原潭子。台中師範畢業,後赴東京學音樂,成為出名的男中音歌手。返台後,當教員、聲樂家和編輯,此外參與「厚生演劇研究會」,也是台灣文化界的風流人物。戰後參與台灣省藝術建設協會和出版業。死年不詳。
 
一九三五年開始發表大量小說作品,處女作〈牛車〉發表於一九三五年一月《文學評論》雜誌。其他作品大部發表於台北《台灣文學》雜誌。一九四三年以小說〈財子壽〉得第一回「台灣文學賞」。一九四四年三月作品集《清秋》,由台北清水書店出版,收入小說:〈鄰居〉、〈柘榴〉、〈財子壽〉、〈合家平安〉、〈廟庭〉、〈月夜〉、〈清秋〉。其他還有很多作品未出書。



詳細網址: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

詳細網址: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 中文書>人文社科>傳記/自傳>台灣人物>日治時期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