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我會回來找妳,原文名稱:The Shining Girls,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3441083,頁數:352,出版社:麥田,作者:羅倫‧布克斯,譯者:顏湘如,出版日期:2014/06/28,類別:文學小說
我會回來找妳-[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簡介
是妳逼我的,是妳身上閃耀的光芒,讓我不得不下手。
等我,無論妳身處任何年代,我都會回來,找到妳,殺了妳……
史蒂芬‧金愛得不得了 《控制》作者是她的忠實書迷
《時空旅人之妻》的穿越元素╳《龍紋身的女孩》的冷冽暴力
《紙牌屋》製作團隊將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將聯手改編本書為電視劇
一間沒人找得到的「屋子」
一個不存在的兇手
九個閃閃發光的名字
一九三一年,潦倒的哈柏遇見「屋子」──他推開門,牆上寫著九個名字:真淑、卓拉、薇莉、珂碧、瑪歌……名字旁則掛著九樣物品:棒球卡、塑膠小馬、打火機、錄音帶……
「屋子」告訴哈柏,他必須想著這九個名字,帶著屬於她們的物品,前往她們的時空,將她們一個個殺掉。尖叫吧,女孩們,妳們將是哈柏今後的人生目標……
一九九二年,報社實習生珂碧打算追查一件殺人案──三年前,一個女孩被人刺殺,凶手至今尚未落網。而這名後來僥倖活下來的女孩,就是她自己。
珂碧只記得凶手在她身邊留下了骨董打火機,後來她發現,原來有更多女孩也曾遭類似手法殺害,命案現場也都出現一樣不屬於被害人的物品,她終於明白:凶手可能並不存在於現在的時空……
在殺人狂來去自如的時間迴圈裡,誓言復仇的女孩如何找到他的蹤影?
當他總是預告「我還會回來找妳」,下一次的劫殺是否注定重演?
名人推薦
《紐約時報》、《衛報》、《今日美國報》、《時代週刊》等數十家重量級媒體一致好評!
【推理評論家】冬陽、【知名書評家】卡蘭坦斯、【愛書演員】紀培慧、【小說家】倪采青、【推理評論家】張筱森、【氣質樂團】輕晨電、【知名作家/主持人】蔡康永、【愛書藝人】蔡淑臻、【知性藝人】蔡燦得 欲罷不能推薦!(推薦人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來自各界的好評
我一直是羅倫‧布克斯的書迷!──《控制》作者吉莉安.弗琳
機智的故事、聰明的文字!──驚悚大師史蒂芬‧金
這本書充滿原創力,文字優美,它真的非常特別!──《神秘森林》作者塔娜‧法蘭琪
這本超自然驚悚小說引起了每個人的討論,簡直是呼應去年爆紅的《控制》!──《紐約郵報》
布克斯運用空中飛人般的華麗劇情轉折,使《我會回來找妳》不只是一本標準的連續殺人犯小說!這本書是今夏全球各地最棒的海灘讀物!──《紐約時報》
故事設定有史蒂芬‧金的大師風範,布克斯以自己的風格處理成繁複而富文學質感的作品!──《時代週刊》
心理驚悚小說元素加上科幻色彩,又加上歷史元素,成就一本讓人忍不住往下翻的好書!──《娛樂週報》
想像這是本由史蒂芬‧金寫的《時空旅人之妻》!──《佛羅里達戴通納海灘新聞報》
精采!布克斯將被害人置於舞台中央,頌讚每位女孩的人生,成功轉化了往往顯露病態煽情的文類。忘了《控制》這本書吧,此刻只屬於《我會回來找妳》!──《觀察家報》
這是今年最恐怖,也寫得最好的懸疑小說!──《芝加哥太陽時報》
布克斯的才華如此豐沛,能在單張書頁裡同時呈現風趣、陰鬱、感性等多種風貌,顯然已經對讀者奏效!這本書將會奠定她在主流小說文壇的重要地位!──《今日美國報》
詳細網址:我會回來找妳-[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41083
- 叢書系列:hit暢小說
- 規格:平裝 / 35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我會回來找妳-[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倫‧布克斯Lauren Beukes
各界名家美譽無數 全球重量級媒體高度關注
一九七六年生於南非約翰尼斯堡。於開普敦大學取得寫作碩士後,曾於南非、紐約等地擔任自由記者,也擔任電視劇、漫畫編劇。近年更跨足紀錄片拍攝,是一位才華洋溢的創作者。
一進入小說界,即受到《紐約時報》、《衛報》、《出版人週刊》、《觀察者報》等重量級媒體好評,以及英美書評人高度注目。《我會回來找妳》是她第三部長篇小說,推出後不僅受到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熱烈讚賞,《控制》作者吉莉安.弗琳更表示自己一直是布克斯的書迷。本書節奏緊張,情節精采,更有不落俗套的文學筆法。在布克斯筆下,九個不幸喪生於連環殺人狂刀下的女孩各自呼應某個時空的女性困境,她認為:「我們太常從凶手的角度觀看整個謀殺過程,然而受害者不該只是化約為一道傷痕,她們也有曾經活過的人生。」其對人性的深刻關懷與對歷史的省思姿態,都讓布克斯躍升為令人期待的新一代文學名家。
《我會回來找妳》曾獲二○一三年戈茲柏洛金匕首獎提名、Goodreads懸疑驚悚類選書提名、Exclusive Books書店讀者票選年度好書獎、衛報最佳科幻小說選書,以及二○一四年約翰尼斯堡大學文學獎、浪漫時代懸疑驚悚小說獎。《紙牌屋》製作公司已確定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名下團隊聯手,將本書改編為電視劇。
另著有以未來世界為背景的小說《動物城市》,曾獲《出版人週刊》最佳圖書、亞瑟克拉克最佳科幻小說獎,預定改編拍成電影。
譯者簡介
顏湘如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法文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譯著包括《外遇不用翻譯》、《事發的十九分鐘》、《龍紋身的女孩》、《玩火的女孩》等數十冊。
詳細網址:我會回來找妳-[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序
給台灣讀者的話
羅倫‧布克斯
自己的作品被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是件不可思議又令人驚奇的事,但故事本身就會旅行。因此,在從約翰尼斯堡飛往紐約的途中為台灣版的《我會回來找妳》寫篇文章,再恰當不過。世界不斷膨脹,於是故事日益增多,予以填滿,並以你無法想像的方式在其中迴盪。
將「穿越時空連續殺人狂」寫成書的點子,來自於在推特上和某個陌生人的無聊玩笑。在這個緊密連結的世界裡,我們總認為和地球另一端的陌生人交談是件新奇的事,然而我老爸早就用他的民用無線電做過一模一樣的事情了。一切都在轉變,但也都維持原樣。科技或許能拉大我們的所知範圍,但我們仍然是人類,人類的本能就是要向外探索。
我想透過這本書探索二十世紀如何形塑我們,以我們無法預期的方式爆發,將地震波向外傳送──高速公路、摩天大樓、原子彈、公民權、避孕丸。
我想捕捉現在與過去之間的共振,像是大蕭條在我們當前持續的金融危機裡的回音、在反恐戰爭(War On Terror)與紅色恐慌(Red Scare)中用來合理化監控手段的相同伎倆,以及世界仍然在對女性開放的同時,也仍舊試圖壓抑她們。
因此,《我會回來找妳》有歷史小說的成分,透過一個時空穿越者的雙眼看見時代巨大的轉變,但他的雙眼卻被仇恨蒙蔽而無從辨識。
然而本書同時也是典型的希臘悲劇,關乎命運與自由意志、關乎那些為我們而寫的故事,以及我們如何可能反擊這些故事。書中的殺人狂被自己的自證預言所困,一如莎士比亞的馬克白,他數十年來獵殺的諸多年輕女性正因她們反抗自己的處境與社會的期待而「閃閃發光」。
連續殺人狂小說習慣將受害者化約為漂亮的軀體。受害者們僅僅變成有待解決的血腥謎團,或者被簡化成各種傷痕,而非他們曾經活過的人生。
我們往往把焦點放在血腥的細節上──子彈的出口傷、刀刃的角度、血液噴濺的方式、指甲內殘留的DNA、抵抗時留在手上的切口,我們從電視上學會這一切。重要的事情是「她被怎麼了」。被動式。因為再也沒有主體,只有客體:死掉的女孩、這具屍體。而一具屍體沒有任何意義,只是個空蝸牛殼,可以隨意觀賞,反正裡面現在沒人住了。
但曾經有人在裡面過。
而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回來找妳》一書中,受害者的故事與凶手一樣重要。
我想顛覆犯罪驚悚類型的作品──我們太常成為暴力的共犯,從凶手的觀點體驗整個行動,隨著他的肩膀起伏。
我們太常見到殘忍、天才的犯罪大師,在斟上基安蒂紅酒、端上嫩煎脾臟佐法式海鮮醬的同時,智取警方。這是了不起的、虛構的高級惡行,因為真相是,真正的連續殺手(大多)是有暴力傾向的失敗者,有性無能的毛病,奸詐、心理失調又可鄙,也許有幾個聰明,有幾個不乏魅力,但都受可怕的衝動所困。他們無法真正認識自己為什麼做下這樣的事情,他們絲毫沒有迷人之處。他們是空洞的、破碎的、可悲的,然而卻有這麼多故事繞著他們打轉。
連續殺人狂的民間傳說也主張這些人通常有所偏好。例如,七○年代美國知名連環殺手泰德.邦迪(Ted Bundy)就偏愛褐髮中分的年輕女性。但如果我的殺手不在乎外貌特點,卻注意那些由內而外閃耀的內在特質呢?如果是充滿好奇心、熱心投入世界、反抗習俗又力排懷疑與恐懼的聰明年輕女性呢?如果故事關注她們的生活甚於死亡呢?如果這些美麗的屍體被賦予聲音,而這正好是她們被砍殺的部分理由呢?
我想書寫這些秀異特出的女性,她們多少有點格格不入,勇於堅持立場,但她們的潛力卻被剝奪了。從一個穿著螢光褲演出的雜耍舞者,到一個在二戰時期美國船廠的非裔焊接工,到珂碧──一個九零年代的新手記者,在受攻擊後劫後餘生,即將翻轉這場獵殺。
故事的力量在於同情的能力,透過想像他人的生活。我想創造豐富、複雜的生命,賦予它高度的私密性,向諸位讀者展現失去這些女性的意義為何,讓它變得真實,讓讀者們能感同身受。
我很好奇這些意念將會締造一趟什麼樣的旅程,歷史與個人故事的共振將會在台灣會如何奏鳴。
(翻譯:梁家瑜)
詳細網址:我會回來找妳-[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連載
【哈柏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彷彿又回到孩提時代,偷偷溜進鄰居的農舍,坐在安靜屋內的餐桌旁,躺在他人床上的涼適被單上,在抽屜裡東翻西找─人們的物品會洩漏他們的祕密。
他總能分辨有沒有人在家;自此他便常常闖空門,找一些吃的或被忽略的小玩意拿去典當。空屋有種可靠的感覺。一個因為無人而成熟的時機。
這間「屋子」充滿期待,讓他手臂的寒毛直豎。屋裡有人和他同在,但不是倒在玄關的那具屍體。
樓梯上方的枝形吊燈投下柔光,映得剛打過蠟的深色木地板閃閃發光。壁紙是新的,深綠與乳白相間的菱形花紋,就連哈柏也看得出頗具品味。左手邊是一間明亮的現代化廚房,活脫脫是西爾斯百貨公司目錄裡的樣本:美耐皿廚櫃、全新的電烤箱、冰箱、爐子上的銀壺,一一展示著,等候著他。
他將柺杖大大一揮,越過那片像滲入地毯般在木地板上蔓延開來的血跡,接著跛腳繞近以便更仔細地瞧瞧死者。只見死者手裡抓著一隻半解凍的火雞,灰與粉紅相間的雞肉上布滿小膿皰和凝結血塊。此人身材矮胖,身著襯衫、灰色吊帶褲和款式時髦的鞋子,沒有外套。他的頭像被砸得稀巴爛的甜瓜,但仍足以看出下顎鬆垂、兩頰長滿鬍碴,充血的藍色眼睛因為驚嚇張得大大的,從一片血肉模
糊中往外瞪視。
沒有外套。
哈柏一跛一跛地經過屍體,循音樂聲進入客廳,幾乎以為會撞見屋主坐在壁爐前的軟墊椅上,腿上橫擺著先前用來砸爛那人頭部的撥火棒。
客廳是空的。不過壁爐點了火,柴薪堆得高高的,像是早就知悉他的來訪,柴堆旁也確實有一根撥火棒。歌聲來自一台酒紅夾金的留聲機,唱片標籤印著「蓋希文」,當然了。從窗簾的縫隙可以看見廉價的三夾板將窗戶釘死,擋住了天光。但為什麼要把這一切藏在封死的窗戶和一塊遭到沒收的告示牌背後呢? 以免其他人發現。
茶几上擺了一只裝滿蜂蜜色烈酒的水晶玻璃瓶,旁邊還有落單的一只大玻璃杯。杯底鋪著一塊蕾絲桌墊。那個得喝掉,哈柏暗忖,屍體也得稍作處理。巴泰克,他忽然想起那名盲婦被他勒住脖子以前喊的名字。
詳細網址:我會回來找妳-[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網址:我會回來找妳-[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