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完美生活的練習:從改變習慣的微行動開始,成為自己喜歡的人,原文名稱:Small Move, Big Change:Using Microresolutions to Transform Your Life Permanently,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3980209,頁數:240,出版社:天下雜誌,作者:卡洛琳‧阿諾,譯者:李芳齡,出版日期:2015/02/04,類別:心理勵志
完美生活的練習:從改變習慣的微行動開始,成為自己喜歡的人-[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簡介
★ 亞馬遜讀者五顆星評價
★ 美國商業雜誌《Inc.》推薦年度必讀的商業書
★「這是一本真正實用有效的自我改進主題書籍,作者結合科學研究和實例,提供強而有力的激勵自我改進建議。」──《給予》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
★ 「我很喜愛這本書,從頭到尾,充滿智慧、洞察、聰明靈巧的微型建議,你可以實際執行這些建議,改變你的生活。」──《虎媽的戰歌》作者蔡美兒(Amy Chua)
多少次,你對自己說:我想…,我要…,我希望…,
最後卻無疾而終。別洩氣,你並不孤單。
金融巨擘高盛集團總經理卡洛琳也曾跟你我一樣,
直到她找到新關鍵──下定具體又有行動性的微決心,
不靠意志力苦撐,不多花精力就可養成新習慣,
即使忙到只有縫隙時間,也能達成改變目標,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我們每次下決心都能成功,人生會有多大的不同!
但是實際上,近90%的目標都未能達成。
問題不是我們不夠堅持,而是用錯方法設定目標,註定失敗。
要減肥,設定減3公斤、5公斤都太空泛,不如下定決心,不要碰每天下午會議桌上的小點心,一個動作就減去零食熱量;
要客廳整齊,每周大整理一次的目標很容易破功,不如規定自己脫下外套就掛回衣櫥,一個小改變就自動解決客廳一大亂源。
下對決心,改變就會更簡單。這是作者高盛總經理卡洛琳從生活中深刻的體悟。在現今快節奏、沒有空隙的生活中,想要改變,不是要下更大的決心,而是要善用微決心(microresolution)。先找出能產生效果的微行動,不斷重複練習,直到目標成為習慣。再忙、再累,改變也毫不費力。
全書分為17章,作者以成功與失敗經驗為例,解釋並示範練習微決心的7個法則:
一次最多只下兩個決心
想要的結果必須令人熱血沸騰
目標必須簡單容易
根據個人狀況量身打造目標
善用提示觸發行動
步驟明確,而且要能衡量
能夠立見微決心的成效
從終結雜亂、提升溝通效率、精準花費、建立好關係、到均衡節食、達成健身、改善睡眠,心所嚮往的每個目標,都有逐步達成的路徑,全方位做到改變。
從毫不費力的微行動開始, 你可以過一個不再後悔的人生!
推薦語
我很喜愛這本書,從頭到尾,充滿智慧、洞察、聰明靈巧的微型建議,你可以實際執行這些建議,改變你的生活。作者筆觸幽默平實,卻也鞭辟入裡。這是一本必讀的實用佳作。”
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iger Mother)作者
“這是一本真正實用有效的自我改進主題書籍,作者結合科學研究和實例,提供強而有力的激勵自我改進建議:節省更多,吃得更少,變得有條不紊,提振意志力,改用微決心方法來實現我們的新年新決心。
這是自《搞定》(Getting Things Done)一書後最實用的搞定指南。”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給予》(Give and Take)作者
“這本書幫我做到的唯一一件事是促使我養成經常用牙線潔牙的習慣,這使我喝的紅酒量減少,進而使我減少責罵小孩,進而使他們更常主動做洗碗盤的事。誰能料到養成用牙線潔牙的習慣會大大改變你的生活呢?”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人類行為專家
詳細網址:完美生活的練習:從改變習慣的微行動開始,成為自己喜歡的人-[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980209
- 叢書系列:心靈成長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完美生活的練習:從改變習慣的微行動開始,成為自己喜歡的人-[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卡洛琳.阿諾(Caroline L. Arnold)
現任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總經理,在此之前任職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超過二十年,領導近五百名技術人員,她的團隊為谷歌公司的公開上市設計一套創新的競標制度,因而贏得「華爾街技術獎」,幾年後再為谷歌設計可轉讓員工股票選擇權交易制。擅長財務金融交易制度與工具創新技術設計,生長於舊金山灣區,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現居紐約。
譯者簡介
李芳齡
自由譯作者,譯著八十餘本,包括《杜拉克:管理的使命、責任、實務》、《創新者的解答》、《創新者的修練》、《開放式經營》、《當債務吞噬國家》、《境外共和國》、《獵殺熱錢》、《維珍顛覆學》、《打造維基型組織》、《豐田模式》系列、《尖子品牌》、《Facebook:臉書效應》、《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以小勝大》、《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啟動革命》、《哈佛商業評論:企業策略》等。
詳細網址:完美生活的練習:從改變習慣的微行動開始,成為自己喜歡的人-[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連載
為何決心總是做不到?
我們全都認識或知道這樣的人——他(她)透過意志力,成功改變自己:從肌肉鬆軟變結實;從揮霍無度者變成有積蓄的投資者;從邋遢髒亂變成居家整潔。我們都曾成功達成宏大的個人目標,例如跑完馬拉松或完成一個學位。
但是,更常見的情況是,新年下的決心,不過三月便放棄,跨年夜喝香檳迎接嶄新未來的記憶已然遙遠,被棄的決心成了令人氣餒的宿醉。鮮少實現的「新年決心」成為揶揄自我改進行動的笑話,自己也跟著笑,一切瞭然於心。事實上,我們對自己許下的承諾總是認真看待,絕非玩笑,那些決心與許諾也事關我們的福祉,為何總是做不到?
下錯決心
上谷歌網站(Google)搜尋「New Year’s resolutions」,你將會獲得數十個連結,專門討論最普遍且有價值的新年決心,其中多數正是我所謂的「想達成的決心」(wannabe resolutions):我要變結實、我要變得有條不紊、我要變得很果決。這類決心就像換了個說法的願望:我真希望自己健美結實、我真希望自己達到巔峰狀態、我真希望自己不是個軟柿子。這些決心聚焦於「狀態、境界、模樣」(being),不是「做」(doing)。
以前上戲劇課時,我從一位大師那兒學到:表演是「做」(to do),不是「變成」(to be)。許多年輕演員犯的錯都是在舞台上試圖「變成」一個模樣,例如表演「憤怒」、「悲傷」、「暴躁」的樣子,卻忽略了「做」的部分——亦即他們扮演的這個角色如何產生這些情緒的過程。優秀的演員知道,想要表現一個角色的行為與感覺,祕訣在於聚焦於這個角色「做」什麼。
他們會分析這個角色的行為如何顯露他的目的、態度、價值觀,聚焦於充分演出此人的每一個行為,所有行為加起來後,形成真實的性格描繪、真實的體驗,最後成為他們及觀眾最終的情緒反應。當中的啟示是:若你聚焦於做戲中角色所做的事,這角色就會自然呈現1。
當你下決心,並且希望能實現時,請記得這個啟示。若你決心「變得有條不紊」,每當你去拿取信件或在辦公桌前坐下時,腦海裡可能閃過「有條不紊!」的字眼。但是,天天不時地恫嚇自己:「有條不紊!」很快就會蝕盡你追求改變的意志力。也就是說,你不該要求自己變成一個有條不紊的人,而是先定義明確的行動步驟,然後一步步地做,直到你自然而然地展現有條不紊的行為。
詳細網址:完美生活的練習:從改變習慣的微行動開始,成為自己喜歡的人-[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網址:完美生活的練習:從改變習慣的微行動開始,成為自己喜歡的人-[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