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讓老闆甘願等四年的人才:早稻田給學生的七種能力,原文名稱:ロジカル・シンキングから統計。ゲーム理論まで 高校生が学んでいるビジネス思考の授業,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5770686,頁數:272,出版社:大是文化,作者:大森武,譯者:劉錦秀,出版日期:2015/01/29,類別:商業理財
讓老闆甘願等四年的人才:早稻田給學生的七種能力-[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簡介
問題一 : 四張卡片上頭印著3、6、T、A。卡片的一面是數字,一面是大寫英文字母。
你只能翻開兩張牌就得確定「偶數的背面是母音」的推論是否正確,你得翻哪兩張 ?
問題二:S公司和T公司為了DVD規格相互競爭,戰況膠著。S公司把旗下晶片廠賣給對手T公司,結果反而在這場規格之爭勝出而賺大錢。請問S公司對這場賽局的策略是怎麼想的?
這是早稻田高中段考考題,更是真實世界的案例。上述兩個題目只要高中學的邏輯就能解決。
日本頂尖大學早稻田,商學院排名亞洲第二,
該校有一特殊創舉,就是提前在附屬中學早稻田高中開一門
「啟發思考,但是不教電腦」的資訊課
上過這門課的學生,往往可經推薦進入早稻田大學、或甄試進入慶應東大等名校。
為什麼?
因為他們教毫無基礎的高中生,學會運用以下這些工具:
「符號邏輯」、「一行作文」、「賽局理論」、「心智圖」、「模式化和模擬」、「統計」。
以便他們擁有三大能力——
懂得邏輯思考、用邏輯說服人,
對發生的事情能建立自己的觀點,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門課有好表現(不是考高分)的人,高中一畢業就被企業預定,是產、學界最想要的人才,羨煞同年齡的年輕人︰原來……
這世界,「有邏輯」的人最吃香!
◎邏輯是什麼?——它能證明你是什麼腦袋
•什麼是符號邏輯、科學邏輯 、經驗邏輯與爭論邏輯?為什麼只需要學兩種就夠用?
•為什麼符號邏輯日常對話用不到,卻是論證思辨的核心?
•我們要如何用邏輯,去判斷一則推論的對錯?
◎所謂「想法」,要的是邏輯,而邏輯要的不是你的感想,而是觀點!
——你如何用一行作文寫出主張、根據和反駁?很簡單,用「爭論邏輯」
•跟別人爭論的重點不是對錯,而是判斷彼此的論述思考
•論述要呈現說服力,有時得犧牲準確度
•你會區分有答案的問題和沒答案的問題嗎?
◎「觀點」如何產生?
這堂課教你幾種建立觀點的便利工具——賽局理論‧心智圖‧模式化‧統計簡單的觀念直接套用,對於事件、狀況你會很容易就滋生「想法」
‧賽局理論——權衡得失的實用工具,怎麼用在生活與工作中?
‧會畫心智圖的人就是贏家:因為完美的寫作模式是先擴張、再集中、收尾
‧想讓人一目了然,就用圖解:從模式化到模擬,從現象中找出隱含的規則
‧最強的商業武器——統計,讓你從沒答案中找出答案
本書所介紹的工具,能訓練我們的思考在粗糙中求精準。
具備這些「基本功」,你會知道怎麼把「我感覺」變成「我認為」的觀點懂溝通、會寫作、成為有料的菁英。
各界推薦
國立政治大學及國立中山大學講座教授 梁定澎
建國中學校長 陳偉泓
成功高中校長 李慶宗
詳細網址:讓老闆甘願等四年的人才:早稻田給學生的七種能力-[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770686
- 叢書系列:Biz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 職場工作術> 思考邏輯/決斷/創意
詳細網址:讓老闆甘願等四年的人才:早稻田給學生的七種能力-[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大森武(Takeshi Omori)
私立早稻田初中部和高中部的教師。
1962年出生。1985年自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院畢業之後,即在母校擔任數學老師。2003年,資訊課成為全國高中必修的學科之後,除原有的數學之外,還兼任資訊科的老師。
上資訊課時,他不但允許學生說話,還允許學生四下走動。因為這麼做,學生才能互相討論電腦的操作方法,並一起思考各種課題。碰到定期考試,他會告訴學生:「可以耍帥、不要死記、資訊課的考試可以不要唸書。」
譯者簡介
劉錦秀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國際版權部經理,譯作有:《一秒就能做對決定》、《那麼動人的句子,是怎麼想出來的?》、《好主管要有口頭禪》、《野心的建議》、《這樣下指令軟爛部屬便能幹》(以上皆由大是文化出版)、《中華聯邦》、《思考的技術》等。
詳細網址:讓老闆甘願等四年的人才:早稻田給學生的七種能力-[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連載
啟發思考卻不教電腦的資訊課
從2003年開始,「資訊課」成為日本全國高中的必修課。提到資訊課,大多人都認為這是一門學習使用電腦的學科。我也這麼認為。因為這門學科在許多方面,的確都和電腦有關,但這堂課還涵蓋了Input(輸入)、Arrange(企劃、分析、編輯)、Output(輸出)等一連串的流程。
不過,學習片斷的知識與技能,並不是我們上這堂課的目的。透過一連串的作業,全面學習與資訊相處的方法,和傳統的課程比較起來,資訊課讓很多事物都不一樣了。
資訊課不用分數評分,而是用「如何表現」來看成果。當然,只要在學校求學,老師必須為成果打分數、給評語;但是,體驗輸入、編輯、輸出整個流程,才是真正的教育成果。
這堂資訊課到底改變了什麼?直截了當地說就是,主角變了。傳統教學中,課堂的內容、也就是資訊,是主角;現在的資訊課,處理資訊的「自己」,才是主角。
我從資訊課教材中選出六個工具,透過本書介紹給讀者。這六個工具是「數位合式公式」、「一行作文」、「賽局理論」、「心智圖」、「模式化和模擬」以及「統計」。
邏輯是什麼?──它能證明你是什麼
由資訊課教導符號邏輯和爭論邏輯,其實最理想、又恰當。因為第一,現在最能有效應用符號邏輯的是電腦;第二,在收集、編輯、發送資訊時,下意識聯想到爭論邏輯;第三,把這兩種邏輯混為一談,而無法議論的人(包括大人),實在太多。
符號邏輯是機械邏輯,亦即送出命令後,一定會出現固定的動作。而且,對於某個命令所出現的固定動作,永遠相同,絕不會忽然這樣、又忽然那様。另外,下命令的方法也有一定的規則(文法),所以必須嚴格遵守。命令絕對不可模稜兩可、含混不清,如果是電腦就會當機。這就是邏輯性。
但是,這和日常使用的爭論邏輯有什麼關係?關係可大了。
雖然我們無法將日常對話中,細微的差異全都表現出來,但只要不是沒完沒了的爭論,還是可以用符號邏輯表達。不論要組織內容,或評斷他人,透過符號邏輯來做都十分管用。
詳細網址:讓老闆甘願等四年的人才:早稻田給學生的七種能力-[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網址:讓老闆甘願等四年的人才:早稻田給學生的七種能力-[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