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的理所當然(新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簡介
試著不要活得太用力。
嶄新的「理所當然」是新的夢想,使今日的我們幸福的寶石,
去感受在看似什麼都沒有的事物中存在的價值吧。
日復一日什麼都不思考、不去想,只是一味重複做著別人決定好的事,
或者不得不去做的事,沒有比這更無聊、更累人的生活了。
▍本書介紹的祕訣,便是「如何發現、用心創造以及意識到新價值觀念」,並為此拿出勇氣。
這份好奇心或是探究心,將成為你的生活與工作上的重要種子。
◎相信自己的答案很重要,但那並不是唯一的答案;
◎擁有很多並不太表幸福,就算什麼都沒有,也用不著失望;
◎為了與他人從容相對,去排出可以獨處的時間;
◎「開心」和「心獲得滿足」是不一樣的事,試著想想看,什麼才能真正填滿你的心呢?
◎在一張紙上寫下朋友的名字,朋友這面鏡子會映照出自己真正的模樣……
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充滿了大大小小「理所當然」應該這麼做的事。去思考那些「理所當然」是什麼,也就是對自己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心境和行事方法抱持關心。當各種新觀念便一個一個湧現時,對任何事自然能抱持高度興趣,投入愛情打理,並以勇氣實踐。
要發現新的「理所當然」,誰都辦得到。
詳細網址:嶄新的理所當然(新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前言 發現「理所當然」的方法
第1章 期待明天:去發現新鮮事
.心中的桌子
.約定真正的意義
.朋友這面鏡子
.茶與功德
.看著對方眼睛說話
.特別的咖哩飯
.麻煩的樂趣
.與其躺一下,不如去睡覺
.選擇辛苦的道路
.花與雜草
.時時刻刻暢談夢想
.商業眼光這種能力
.來談談「大義名分」
第2章 快樂過今天:花點小心思,讓每天的生活變好玩
.水的顏色和水的味道
.簡樸的信紙
.鋼筆推薦
.在下雨的日子買花
.未雨綢繆
.為肚子留下「空間」
.親身接觸這件事
.優美的說話方式
.逗人發笑
.反向思考
.在平凡日子的禮物
.擺脫「窮酸性格」
.讓雙腳發光
.「今天的飯糰」是什麼口味?
第3章 不拘泥於昨天:拋去無謂的「堅持」
.找尋不需要的東西
.物品無法填滿人心
.履行每一個小約定
.說人壞話等於吃毒藥
.打破防護膠囊
.旅行的行李
.先自己想一想
.你不是一個人
.別太多嘴
.不要背對對岸的人
.試著捨棄
.不否定奇妙的事
.遺忘的恩惠
.沮喪的時候就……
第4章 恰恰好的每一天:找出自己的步調、原則與平衡點
.煞車的使用方法
.慢慢走路
.美妙的平衡
.自己心中的翹翹板
.打掃心中的房間
.更新心的度量衡
.爬樓梯的規定
.深挖同一個坑
.思考的開關
.心平氣和的生活
.自己的腳下
.不可或缺的五十個人
.珍惜家人
.想當農夫
◎後記 理所當然的本質
詳細網址:嶄新的理所當然(新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46408
- 叢書系列:不分類
- 規格:平裝 / 168頁 / 19 x 13 x 1.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20歲~99歲
詳細網址:嶄新的理所當然(新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松浦彌太郎
1965年出生於東京。高中未畢業,即隻身遠赴美國等地遊歷闖蕩,體驗最純粹的生活。回國後,便按照自己的步調,一步一步實現他開設書店的夢想,現任「Oishi kenko Inc.」董事,同時也是書商、作家。
1992年 成立販賣舊雜誌和專業書籍的「m&co.booksellers」。
1994年 於赤坂「Huckleberry」內設置書店;1997年將店面遷移至中目黑。
2000年 創立以兩噸重貨車為載具的移動書店「m&co.traveling booksellers」。
2002年 與GENERAL RESEARCH的創辦人暨設計師小林節正於中目黑共同開設「COW BOOKS」。
2003年 於南青山Dragonfly CAFE開設「COW BOOKS」二號店。
2007年 接任日本老牌生活雜誌《生活手帖》總編輯。
2015年 4月加入Cookpad團隊。
2016年成立「生活的基本」網站,擔任CEO;2017年起接任「Oishi kenko Inc.」董事迄今。
著有《本業失格》、《口哨目錄》、《最糟也最棒的書店》、《旅行的所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嶄新的理所當然》、《謝謝你》、《給40歲的嶄新開始》等作品。
相關著作:《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新版)》《嶄新的理所當然》《給40歲的嶄新開始》《給40歲的嶄新開始(新版)》
譯者簡介
張富玲
台大日文系畢,曾於翻譯公司、出版社任職,現為文字工作者。譯有《松浦彌太郎.生活中的巧思與發現筆記三部曲》、《京都三六五日。生活雜貨曆》、《總覺得波斯菊的影子裡藏了誰》等書。
詳細網址:嶄新的理所當然(新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序
人為什麼要活著?
我認為目的是為了「心的成長」。
就像隨著從孩子長成大人,身體能力有了顯著成長,人在一生的時間軸之中,也是在踏上「心的成長」這場在某種意義上規模浩大的心之旅程。旅程中會遇見許多人、物、風景和事件,在與這些事物的關係和交流之中,我們找到幸福,擁抱喜悅,一步又一步地繼續邁出步伐。
直到命盡之日那天,步調慢一點也沒關係,希望心的成長能持續踩著步伐前進。我想這真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
把自己以外的人都當成老師,在今天發生的事情中能學到什麼?從今日的邂逅當中,又學到什麼?在今天一天,自己究竟能學到什麼事呢?如果把可能發生的事都當成是必然的,不管是好事或壞事,都看作是現在的自己必學的考驗來堅持面對吧。
如果心頭湧上疑問,便去探究到底。不滿足於間接關係,除非自己走訪當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聽聞,才肯心服。探究之心沒有妥協餘地。疑問即是迷惘,而自己能正視這份迷惘到什麼程度,我想這便是芸芸眾生要學習的一步。
對我們而言,這份好奇心,或是探究心,會成為生活中和工作上的重要種子。因為使你明白事物真意的方法訣竅就潛藏在其中。
有個字眼叫「典座」。典座是佛教修行的一種,據說在坐禪、誦經等活動當中,典座是最重要的修行。典座也是禪僧寺院裡的一個職稱,又稱炊事長或雜務長。為什麼炊事長或雜務長這種看似卑賤的工作會是最重要的呢?那是因為佛門弟子相信開悟見性的真理就存在於最接近身邊的地方。簡而言之,發生於家庭主婦的工作場所,也就是存在於廚房、洗衣場或屋子裡等地方的工作,便是最重要的修行。做菜、打掃、洗衣,在這些每日例行的工作之中,充滿了許多有益於「心的成長」、「認識自己」,值得學習的事情。典座所示的訓誡裡,有一則是「要像在清洗別人的眼睛那般,用心仔細地清洗鍋子和餐具」。第一次聽聞這個訓誡時,我大受感動,心想:「這是多麼嶄新的生活道理啊。」
現在對自己而言最理所當然的事情是什麼?意即,你心中「嶄新的理所當然」是什麼?每一天的探究之心,將會引領你找到這個答案。
經常去重新衡量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把這視為理所當然的方式繼續學習,還有就是,希望自己常保新鮮。
松浦彌太郎
詳細網址:嶄新的理所當然(新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沮喪的時候就……
「怎麼無精打采的啊。」
有時候,會忍不住這麼對自己說。
口角。
工作上的失敗。
不順利的這件事和那件事。
某人的一句話一直掛記在心上,宛如一根細小但拔不去的刺。
令人沮喪的事出乎意料的多。
這種時候我會到廚房去,然後從冰箱裡拿出……雞蛋。
打破光澤十足的白色圓滾滾雞蛋,橙色的蛋黃被滑溜溜的透明蛋白包裹著,滑落而出。
憑感覺隨意加進鹽和砂糖,攪拌均勻。
在平底鍋加點油,輕輕倒進蛋液。
沮喪的時候,我常會默默埋頭做煎蛋卷。
用筷子捲起蛋皮,調整形狀,小心不燒焦,做好了就移到盤子裡。我的父母平日都有工作,所以小時候我常自己做煎蛋卷來代替點心。
長大之後每當感到沮喪我就會做煎蛋卷,然後大口大口吃下去,好吃的話,就會恢復一點自信。
「啊啊,沒問題的,這不是做得很好嗎?」
心裡覺得洩氣的時候,就算是小事也沒關係,試著做些自己喜歡又拿手的事情吧。不是煎蛋卷也無所謂。每個人都有自己拿手的事情。
除了做菜,我還有一項專長。就像在垃圾堆挖出寶石,我能在舊書鋪子找到珍貴的書籍。所以,除了為我經營的二手書店進貨,偶爾我也會私下去舊書鋪子挖寶,因為就和煎蛋卷一樣,這也是我「走出低潮的戰術」之一。
喂,那邊那位垂頭喪氣的朋友,你也來做點什麼吧?
○沮喪的時候,就做些自己拿手的事情吧。
○你的拿手事是什麼?
煞車的使用方法
如果在從前,這一定會被當成魔法吧。
今天寄出的宅急便,在明天中午以前就會送到遠方的朋友手上;搭上新幹線,只要兩個半小時就能從東京到大阪。
在一百年前的人看來,這簡直是奇蹟了。即便是在三十年前,這種事也很教人吃驚。
然而,我們已經把追求速度視作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在不知不覺間,竟忘了這是魔法。
「快一點,快一點」,我們已經太習慣加速,開始害怕停下來。
速度是種快樂,我們可能中毒了也不一定。
便利也是種快樂,我們沉溺其中了也不一定。
畢竟從幼年開始,我們就一直在學習以「前進」為原則的「人生駕駛」。
踩油門,會怎麼發動;打方向盤,會如何轉向。
總覺得,我們從很小就在學習這兩件事。隨時保持全速前進,無論何時都搶在別人前面。有很多人一直在磨練這些技術。
詳細網址:嶄新的理所當然(新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嶄新的理所當然(新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