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明亮的星,但願我如你的堅定:英國浪漫詩選,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4893546,頁數:344,出版社:漫遊者文化,作者:彭斯,布雷克,華茲華斯,柯立芝,拜倫,雪萊,濟慈,譯者:董恒秀,出版日期:2019/08/14,類別:文學小說

明亮的星,但願我如你的堅定:英國浪漫詩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明亮的星,但願我如你的堅定:英國浪漫詩選


內容簡介


浪漫主義強調個人與孤獨。
這些孤獨的個體在自己的家鄉或社會感覺格格不入,
因而自我放逐,以期找到精神的居所。

  他們以想像之眼,縱橫天地,摘取不可能的星,
  創造了詩的黃金盛世。

  他們震盪了無數人的心靈,
  影響了梭羅、艾蜜莉.狄金生、惠特曼、
  梅爾維爾、普希金、巴布.狄倫⋯⋯等人,
  至今仍迴盪在每顆充滿詩意的心中。

  英國浪漫時期詩人之於文學,就像浪漫樂派之於古典音樂,
  可說是文學史上傑出詩人最密集、創造力最旺盛的「詩之黃金時期」。

  彭斯、布雷克、華茲華斯、柯立芝、拜倫、雪萊、濟慈
  他們是英國浪漫時期的代表詩人,在將近四十年間輪流綻放光芒,
  儘管詩風大不相同,但仍有共同點:
  .他們叛逆,掙脫理性束縛,強調個人特質,
  提出新的創作觀,追尋無邊的想像力。
  .他們深受自然啟迪,重視情感與感受,
  反思工業文明與資本主義,或嚮往田園牧歌式生活。
  .他們支持革命,主張自由與平等,
  關懷普世價值,期待創造真善美的世界。

  這七位詩人的影響不僅是英國詩壇,更遍及世界文壇,
  即使在21世紀,不少創作者仍透過不同的創作方式,追尋他們的當年目標。

  本書由《艾蜜莉.狄金生詩選》譯者董恒秀選譯、導讀,
  以詩人的生平小故事開場,交織個人與大環境的關係,
  搭配詩人間的相互鼓勵或批判,再從詩作進入他們的創作世界,
  詩人的面貌與內心世界顯得更加立體,更容易親近:

  〖天授的莊稼漢──彭斯〗:
  詩行裡噴濺著活力與熱力,「對高尚人士,他是正派的;對粗野的人,他是黃腔達人;對多愁善感者,他多情感傷;對社會主義者,他是革命者;對國族主義者,他是愛國者;對宗教人士,他虔誠!」

  〖左手寫詩,右手版畫──布雷克〗:
  他身兼詩人與畫家,也是浮雕蝕刻的先驅者,更是擅寫警句的大師,「在一粒沙中見一世界/在一朵花中見一天空」,即出自他手。他生前清貧且沒沒無聞,直到1860年代他的傳記出版後才聲譽大增。

  〖一邊走路一邊寫詩──華茲華斯〗:
  喜愛徒步旅行、很會散步的詩人。對劍橋大學的課程興趣缺缺,似乎更想藉由走入自然山川來觀看自己的內在,甚至可以說,他的詩幾乎都是在走路中完成的。他的女僕說:「他的書房是戶外林野!」

  〖浪蕩子回頭──柯立芝〗:
  就讀劍橋大學耶穌學院時,一度因放蕩欠債而逃到倫敦,入伍成為英軍史上難得一見不適格的騎兵。他也曾在教堂講道,打算成為牧師,後來卻還是回到詩的道路。

  〖風流不覊的美男子──拜倫〗:
  他寫詩,嘲諷前輩毫不留情。他節食、運動,維持美男形象。他風流,為閃避女性追求而逃進婚姻,卻又無法克制禁忌的誘惑。愛玩的他,一邊玩一邊將見聞寫成遊記,沒想到大受歡迎,讓他說出這句流傳至今的話:「一早醒來發現自己名滿天下。」

  〖早逝的革命者──雪萊〗:
  他出身貴族之家,但終生對抗不公與壓迫。第一次與女人私奔時,父親暴怒,切斷他的經濟來源。第二次與女人私奔時,帶走了恩師的女兒,還把妻子接來同住。馬克思曾說:「他們會為雪萊二十九歲就離世而哀傷,因為他是個不折不扣的革命者,會不改初衷地捍衛社會主義至死不渝。」

  〖放下手術刀的彗星──濟慈〗:
  濟慈父母早逝,經濟困窘,卻在二十一歲獲得執業許可時棄醫從詩。他以十四行詩傑作一鳴驚人,但創作時間不到五年就過世,留下生命最後的創作花火,以及與文友往來的信件。濟慈過世後,雪萊為他寫下了傳世的輓歌〈阿東尼斯〉。一年後,雪萊溺斃海中,外套口袋裡還裝著濟慈的詩集。

浪漫推薦

  夏夏(詩人)
  許立欣教授(政大英文系副教授)
  楊佳嫻(詩人)
 


詳細網址:明亮的星,但願我如你的堅定:英國浪漫詩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譯者序】以想像之眼,縱橫天地,摘取不可能的星

鋤地時也寫詩的蘇格蘭農民詩人──彭斯

昔日舊時光
人還是人不管怎麼樣
致一隻老鼠
致一隻蝨子
英勇蘇格蘭人
一朵紅紅的玫瑰
深情一吻

想像即存在──布雷克
致秋天
回音綠地
我美麗的玫瑰樹
染病的玫瑰
一棵毒樹
泥塊與卵石
蒼蠅

倫敦
神性的形象

我孤獨漫遊像一朵雲──華茲華斯
拾堅果
她住在人跡罕至的地方
往昔我在陌生人之間流轉
水仙
我的心雀躍
這美麗的黃昏
為喜悅所驚
世界讓我們難以承受
決心與自主
汽船、高架橋、鐵路

彷彿發自人心深處的迴音──柯立芝
沒有工作的希望
夜半霜
風奏琴
墓誌銘

野性的自由──拳擊與寫詩的拜倫
她走在美裡
我們不會再徘徊
當初我倆別離
他們說希望是幸福
伴樂詩篇
詩寫於從翡冷翠到比薩的路途上
寫於從榭思多斯游到阿比多斯後
當一個人沒有自由為家國而戰

詩的思想者──雪萊

西風頌
今日綻開笑靨的花朵

寫於意氣消沉時
致——音樂,當輕柔的聲音消逝時
致夜
當殘燈瞑滅
奧西曼狄亞斯

以生命的熱力穿越死亡陰影──濟慈
致秋天
夜鶯頌
詠海
蚱蜢與蟋蟀
明亮的星,但願我如你的堅定
為何今晚我笑了
憂鬱頌
當我有我會先死的恐懼
人的四季
希臘古甕頌
初讀恰普曼譯荷馬
致荷馬
論十四行詩

選詩原文

 


詳細網址:明亮的星,但願我如你的堅定:英國浪漫詩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893546
  • 叢書系列:森林的詩
  • 規格:精裝 / 344頁 / 13.5 x 21.5 x 4.8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明亮的星,但願我如你的堅定:英國浪漫詩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編譯者簡介

董恆秀


  輔仁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先後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新竹教育大學並專事寫作。2014年受邀參與上海復旦大學舉行的艾蜜莉.狄金生國際研討會,與賴傑威(George W. Lytle)共同發表論文'Emily Dickinson Comes to Taiwan: A Ten Year Journey',深入狄金生翻譯與文化交流歷程。

  編譯有《這是我寫給世界的信》;與賴傑威合譯、評賞《我是個無名小卒:艾蜜莉.狄金生詩選Ⅰ》、《我居住在可能裏:艾蜜莉.狄金生詩選II》;另譯有《打破神話:台灣人的認同與國民黨殖民遺害》。

 


詳細網址:明亮的星,但願我如你的堅定:英國浪漫詩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譯者序(摘錄)

以想像之眼,縱橫天地,摘取不可能的星


  月亮對雲說:「那天我接到你捎來的詩行,讀來像一個擁抱,我的心曇花地開了一夜的溫柔。」雲笑了,滿臉芬芳,淨香清清泛開在夜空。

  這是想像的真實而非現實的真實,但我們感覺到其抒情,甚至是浪漫,因為有雲、有月、有詩、有夜空、有曇花、有花香、有愛情。當然還有一般視為很浪漫的,比方送情人999朵玫瑰。現實生活多的是傷心事與愁苦,有了浪漫,讓我們快慰,逸出現實的繁瑣與殘酷。

  這是我們對浪漫的普遍認知,不過,浪漫主義的發生事實上與革命息息相關──政治革命、工業革命與文學主張的革命。文學上的革命呈現了法國小説家雨果所稱「文學的自由主義」,也就是:將藝術家從新古典主義的束縛與規矩中解放出來,並掀起由革命性政治思想所鼓舞的個人主義。這樣的自由主義、個人主義也形塑了往後民主世界的基本核心態度。

  ◆浪漫與動盪

  一般文學史對英國浪漫主義時期的界定,是始於1798年,這一年,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與柯立芝(Samuel Taylor Coleridge)共同出版了《抒情歌謠集》(Lyrical Ballads);結束於1832年,這一年,詩人暨歷史小說家史考特(Sir Walter Scott)過世,同時浪漫時期主要大將多已過世或創作量大減,而英國的《選舉法修正法案》(the Reform Bill)也在這一年通過。

  此時期的英國,不管在政治、經濟與社會都經歷了極大的動盪。1769年,英國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自此經由一系列的技術革命,將手工勞動與獸力的農業社會帶向以機器動力生產的工業社會。這種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也瓦解了千年來極少變化的社會結構。

  過去農業社會財富與權力集中在擁有土地的貴族,工業革命後產生了擁有資本的資本家,新興的資本家逐步取代了貴族的政經地位。同一時間,許多農民因圈地政策加之機器取代手工勞動,失去土地與失業,因此大量遷移到城市,成為工廠裡的勞工,工人階層於是漸漸形成。自此,階級的對立不再是貴族與農民,而是資本家與工人。這段期間,政治中樞也為了因應工業時代全新的經濟與社會現實,通過了《選舉法修正法案》。此一法案的頒布實施,亦標誌了維多利亞時代的來臨。

  農村居民遷移到大城,淪為社會底層的悲慘命運,可從獨樹一格的浪漫詩歌先行者,也是老倫敦人的布雷克(William Blake)〈倫敦〉一詩中窺見:

  我漫步行經每條特許的街,
  就在特許的泰晤士河近旁。
  在遇見的每張臉我注意到
  虛弱的線痕,傷痛的線痕。

  在每個人的呼喊聲中,
  在每個嬰兒恐懼的哭喊裡,
  在每個聲音、每個禁令中,
  我聽到內心鍛造的鐐銬⋯⋯

  ◆新天地來臨前的崩碎

  當時的國際政治局勢亦風起雲湧。先有1776年美國的獨立戰爭,繼之是1789年影響更全面,標舉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大革命。英國浪漫時期主要詩人無一不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不過統治階層面對革命意識形態的輸入與流傳,是採取打為異端進行掃蕩,並對傳統自由派加以壓制的手段。

  《諾頓英國文學選集》關於浪漫詩歌的介紹裡指出,當時年輕的詩人們對法國大革命所懷抱的熱情,被視為與《聖經.啟示錄》裡重返伊甸園至福的預言有關,也就是先有千年國,繼之是永恆的新天新地,而此一歷史的完成,表現在羔羊基督與新耶路撒冷婚娶的象徵上。法國大革命爆發之際,當時唯一神教派的牧師們與科學家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欣喜萬分,將之視為千年國來臨前的序曲,而華茲華斯與柯立芝的早期詩作,亦將法國大革命視為福音所預言的新天新地臨來前一個崩碎的開場。

  文選裡更進一步指出,由於法國大革命最後變質,並導致王權復辟,讓原先希望藉由政治革命手段抵達千年國的詩人們大受打擊,為了挽救天啟希望於倒懸,他們賦予此一婚娶新的詮釋。也就是從原先的政治革命轉向精神革命,強調以想像之眼全新的觀看具現啟示錄裡的新天新地於個己的生命,前提是想像的心量必須超越感官,以及依感官而有的理解力的侷限。

  ⋯⋯

  ◆寧靜使自然之晶呈現

  除了聖經預言因素外,法國大革命爆開裂解了舊秩序,自由民主新鮮而出,空氣中瀰漫著一切都有可能的新時代來臨的氣息。在這樣一個轉變的契機上,華茲華斯與柯立芝以詩人的直覺與熱情把握到新時代的脈動,而有了1798年開啟浪漫詩歌序幕的《抒情歌謠集》的創生。

  1800年,華茲華斯於再版的具名詩集新增了一篇歌謠序,提出「所有好詩都是強烈情感的自發性湧現,此一湧現源自於寧靜裡情感的回憶」的文學主張。因為寧靜使情感之晶呈現,昇華出價值,自然流露出詩的高度與深刻。此一說法為浪漫主義詩歌定下基調。他在序裡將詩在人類裡的性質清澈出來,指出詩不是裝飾與配角,而是生命之歌,於史詩於抒情皆然。並將詩人的地位恢復到”poet”這個字的原意,也就是創造者。

  華茲華斯亦同時一舉打破詩歌類型、主題與措辭的傳統階層體系,寫平凡人,用他們的語言,呈現平凡中的不平凡。他這樣做並非為了標新立異,而是要突顯人在某一時空下存在的真實,以素樸自然新鮮直接的語言表現書寫對象的特質,同時流露出自己的情感、觀看或批判。散文大家威廉.海茲利特(William Hazlitt)說,華茲華斯在文學上掀起的這般革命所起的作用,等同法國革命在政治與社會上造成的影響。華茲華斯寫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像是牧羊人麥可,讀來令人動容,還有〈決心與自主〉裡以捉水蛭賣錢維生,浪跡天涯,卻有著天然尊嚴的老者

  ⋯⋯

  ◆在自然中散步,讓心中的神祕成詩

  歌詠自然亦是浪漫詩歌一大特色。詩人們到大自然裡散步,摭拾靈感,讓內心的神祕洶湧成濤、成作品,這與新古典主義師法古人大異其趣。沒有散步,浪漫派詩人難以寫下洶湧或寧靜的散步詩篇。

  ⋯⋯

  雖然浪漫詩歌因多詠自然景物而常被視同自然詩歌,不過浪漫文學史家們指出,浪漫詩歌實則是「冥想詩」。浪漫時期重要長篇詩作常以自然的某個面向作為思想的引發物(比方華茲華斯的〈廷騰寺〉、柯立芝的〈夜半霜〉、濟慈的〈夜鶯頌〉、雪萊的〈西風頌〉,等等),所呈現的景物通常是用以引發情感問題或個人危機,而這種內在狀態的發展與結束構成一首詩的主要面目。所以人心才是其關注之所在。

  ⋯⋯

  ◆藝術是活生生的有機體

  另外柯立芝的有機體文學批評對後世亦產生深遠影響。柯立芝反對新古典主義的機械形式,也就是將既存的規矩形式強加在文學材料上。他指出,早於新古典主義的莎士比亞,其戲劇作品並不受規矩制約,表現出有機體形式,像植物的生長,由內而發,依靠自身的生長法則,自然長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部分同時是目的也是手段,並與整體相互依存。

  由於對莎士比亞的推崇,浪漫時期詩人創作了大量莎士比亞體十四行詩與無韻詩(blank verse,亦稱為素體詩)。統而觀之,浪漫派文學批評視藝術是藝術家的一種表達,一種活生生的有機體,其最高的表現存在於素樸的人們、原始文化與未受人為因素污染的一些世界形相。濟慈在其〈論十四行詩〉(On the Sonnet)一詩裡曾言:「倘若我們不能讓繆思自由/她將被受限在她自己的花環裡」。

  如同華茲華斯,柯立芝亦擅長平中見奇,不過他更有志於打破自然律則與事件平常理路的超自然,以期達到驚奇的效果,也因此為詩歌打開了幻術的領域。這類詩歌通常取材自民間傳說、鄉野奇譚與神鬼學,場景大多設在中世紀或東方。而繼柯立芝之後的濟慈亦擅長此道。柯立芝這方面的代表作是〈古舟子之歌〉(The Ancient Mariner),不過他的〈克莉絲塔貝爾〉(Christabel)也是一首傑作,深為阿根廷詩人波赫士所喜愛。

  ⋯⋯

  而濟慈這方面的傑作是敘事長詩〈聖亞格妮斯節前夕〉(The Eve of St. Agnes),時間設在中世紀,場景則是在一座城堡,主角是一對年輕的戀人,兩人在寒冷的冬夜月光清照下,私奔逃進風雪之中,未知他們最後是以悲劇還是喜劇收場,詩給了我們開放式的結局。這首詩不論是色彩、聲音、意象,都讓人喜愛,像一首美的顫慄與空涼。

  ⋯⋯

  ◆感受美的深遠,與想像的騰躍

  浪漫派詩人亦強調,詩重在傳達感覺與想像的真實。由是訴諸的不是邏輯上的合理性或論理的真實,不在說理、解釋,而是呈現與暗示,讓我們感受美的深遠與活潑想像的騰躍。因此強烈情感的自發性湧現的剎那,也許是靈魂的睜醒,也許是生命柳暗花明的驚訝,或陽光突破嚴寒的清流,也可以是小小經驗的深刻啟示,與暴風暴雨意義的編織。或只是一種感覺,或精神地獄時刻的又痛苦又清醒。

  我們休息。一場夢足以毒害睡眠;
  我們甦醒。一個游移的思緒讓白日走樣;
  我們感覺,想像或推理,歡笑或哭泣;
  緊抱耽溺的悲傷,或拋卻我們的煩憂:

  都一樣!因為不論是喜悅或哀傷,
  隨時都會離開無法阻擋:
  人的昨日不會與他的明日同一個樣;
  除了變,萬物無一久留。
  ──雪萊,〈變〉

  同時新思想亦認為,心可藉由想像超越感官知覺,飛向無限,因此可以説詩人以想像之眼,縱橫天地,摘取不可能的星。由是他們無法滿足人情世態的小天地,而是向無窮世界的大開闊追尋而去。但同時也以詩的鋭劍砍向自己深度的黑暗,以涵蓋上揚與墜落更全面主體存在的可能。浪漫時期主要詩人的長篇詩作或詩劇在這方面或多或少都有所觸及,像是雪萊的〈阿拉斯特〉(Alastor)與〈解放的普羅米修斯〉、濟慈的〈安狄米翁〉(Endymion)、拜倫(George Gordon Lord Byron)的〈曼弗雷德〉(Manfred)、布雷克的預言詩篇等等。

  ◆湖畔派、倫敦派、惡魔派

  文史家、批評家大抵都同意,浪漫主義多樣與廣泛的成就,可以說是英國其他時期所難匹敵,因此無法以單一的定義闡明。事實上浪漫主義一詞是在這個新思潮、新文風發生半世紀後才由英國史家拿來使用。在當時,評論家皆視他們為獨立的個體,或將他們分成不同的派別,像是「湖畔派」的華茲華斯、柯立芝、騷塞,「倫敦派」的海茲利特、李.杭特(Leigh Hunt)、濟慈,以及「惡魔派」的拜倫與雪萊。

  不過英國浪漫主義的特色仍可大致羅列如下:熱愛自然、讚頌平凡、注重感覺的真實、鮮明的個人主義、對約定俗成的叛逆(nonconformity)、強調想像之眼的觀看(vision)、浪漫主義文學批評、神祕主義傾向、熱中中世紀,以及對新古典主義所有主張的反動。

  我們知道,新古典主義理性時期的主流思想強調個人融入社會與安分守己的重要,也認為沉想超出人類極限的事是危險之舉。浪漫主義則反其道而行,強調個人與孤獨。此一孤獨的個體在自己的家鄉或社會或現代世界,感覺格格不入,因而自我放逐,以期找到精神的居所。浪漫詩歌裡的主人翁常常是這類對主流思想叛逆或不見容於社會群體的反骨者(a nonconformist),像是柯立芝〈古舟子之歌〉裡那位被詛咒流浪不止的老水手。有時這類人物也包括梟雄,像是撒旦、該隱、浮士德、拿破崙,與因嘲弄受難的耶穌而受詛咒永遠流浪的「漂泊的猶太人」。以放逐與反骨者為主題的浪漫詩歌裡,表現最極端的是拜倫。他的英雄曼弗雷德,是罪人與超人的複合體,不被死亡打敗,宣稱自己是「自己的毀滅者」,永遠屬於他自己。至於雪萊的普羅米修斯,雖然與撒旦同是終極的叛逆者(與神祇對立),但卻是為人類奮鬥而非與人類為敵的英雄。

  ◆酌飲文學之醇酒

  本書所選的是大家普遍耳熟的浪漫派偉大詩人。偉大讓人仰望,不過也讓人因時空與文化差異產生的距離不容易有親切感。事實上這些大詩人都擁有鮮明的個性,既熱血又叛逆,他們在學校的課業表現不見得突出,但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個個有意思。因此我想以文學醇酒的心來寫敘他們,希望讀者在閱讀他們的故事後產生親融感,對人生、對歷史能有受益的詩鑑照。另外,由於浪漫詩歌極其龐複,而本書是選譯性質,因此許多著名的長篇敘事詩就不在翻譯收錄的範圍。

  書中詩人的編排次序將羅伯.彭斯擺在首位,而非早他兩年出生龐大的原創性詩人布雷克或浪漫時期代表人物華茲華斯,是基於考量他非隸屬於英格蘭詩人,而是主要以蘇格蘭語創作,是蘇格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同時在浪漫時期揭幕的前一年就已謝世,是屬於浪漫派前期詩人。他亦是農民詩人,真正來自社會底層,擁有浪漫時期所推崇的特質,因此放在首位。

  ⋯⋯

  (以上為摘錄)
 


詳細網址:明亮的星,但願我如你的堅定:英國浪漫詩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詩句摘選】

然後我回到我美麗的玫瑰樹/照料呵護她不分晝夜。
但我的玫瑰心懷嫉妒不理睬,/她的刺從此是我唯一的喜樂。
──布雷克

我孤獨漫遊像一朵雲
高高飄過山谷與丘陵
──華茲華斯

此刻仍跳動著,是唯一騷動不安之物。
我想它的移動在此寂然的自然裡,
給了它與醒著的我有著幽微的共感。
──柯立芝

許多年他在艱困的生命裡
發現生裡的死,而今他或可於此找到死裡的生!
──柯立芝

她走在美裡,好像
滿天星斗無雲的夜;
最美的黑與最美的亮
交會在她的容貌和眼眸。
──拜倫

當靈魂瘖啞/心就唱不出歌來
──雪萊

除了變,萬物無一久留
──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

這是幻境,還是一個清醒的夢?
歌聲已遠去消逝:我究竟是醒還是睡?
──濟慈

她與美同住,而美總得一死;
還有喜悅,總是把手放在他的唇上,
道著永別
──濟慈


 


詳細網址:明亮的星,但願我如你的堅定:英國浪漫詩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明亮的星,但願我如你的堅定:英國浪漫詩選

詳細網址:明亮的星,但願我如你的堅定:英國浪漫詩選~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明亮的星,但願我如你的堅定:英國浪漫詩選 中文書>文學小說>詩>外國詩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