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藏在節日裡的詩詞,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1785066,頁數:256,出版社:好讀,作者:章雪峰,出版日期:2019/12/01,類別:文學小說
詩詞一直離我們很近,這些從小過到大的節日背後,都有詩詞的影子……
還原節日詩詞創作現場
發現藏在詩詞裡的秘密
【讀詩詞,品節日】
蒐羅十六首經典節日詩詞,對應十六個節日,以節日詩詞為引導,將詩詞背後的詩人、故事、歷史事件一一帶出,在欣賞詩詞的同時,對傳統節日、歷史故事都有更深入的了解。
【詩詞故事與節日典故】
你可能聽過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勾踐、曹娥、伍子胥?
「七夕鵲橋」的傳說很動人,但七夕的由來其實與「牛郎織女」故事毫無關聯?
你可能總在中秋節聽到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但你知道蘇東坡的傳奇「出道」之路嗎?
【回味那些消逝的節日】
除了清明、端午、中秋等熟知的節日外,作者再現了寒食節、上巳節等已經消失的節日,詳細分析了這些節日在歷史長河中,以何種面貌誕生、何種姿態消亡。
【從初一到除夕,輕鬆閱讀十六個節日由來、詩人故事】
●元日:揭密詞壇飛將軍辛棄疾的小走私生意,看看南宋人大年初一過得有多奇葩!
●人日:大年初七曾是全民狂歡日?
●中和:唐朝皇帝熱鬧創立的中和節,為何風光不再,甚至已經沒什麼人聽過它?
●寒食:靠一首詩就飛黃騰達的韓翃與最任性的節日——寒食節。
●上巳:洗腳、踏青,也要配個節日!
●七夕:「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到底是要寫給誰的?
●除日:除夕這天的宋朝人都在幹嘛?
「這些傳統節日與習俗文化,是我們的獨有記憶;這些節日詩詞,是我們的認知密碼。我們身處於這個世界,應該記住傳統節日,記住節日詩詞。」──本書作者/章雪峰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序】留住傳統節日的儀式感
●元日:正月初一 /辛棄疾〈元日〉
●人日:正月初七 /薛道衡〈人日司歸〉
●上元:正月十五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晦節:正月三十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
●中和:二月初一 /李泌〈奉和聖制中和節曲江宴百僚〉
●寒食:冬至後第一百零五日 /韓翃〈寒食〉
●清明:春分後第十五日 /杜牧〈清明〉
●上巳:三月初三 /杜甫〈麗人行〉
●端午:五月初五 /張說〈岳州觀競渡〉
●七夕:七月初七 /秦觀〈鵲橋仙.七夕〉
●中元:七月十五 /楊萬里〈中元日午〉
●中秋:八月十五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重陽:九月初九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下元:十月十五 /楊萬里〈下元日詣會慶節所道場,呈余處恭尚書〉
●臘八:十二月初八 /趙萬年〈臘八危家餉粥有感〉
●除日:十二月三十 /王安石〈除日〉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簡介
章雪峰
文史作家,歷史文獻學碩士。專攻唐史,有扎實的學術研究基礎。為文不喜刻板,文字輕鬆幽默,以時人喜聞樂見的筆法書寫歷史。
曾在網路各論壇發表歷史文章,深受讀者喜愛。目前出版有《唐詩現場》、《二十四節氣的詩詞密碼》、《藏在節日裡的詩詞》等作品。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序
留住傳統節日的儀式感
對於傳統節日,今天的我們,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年年節日年年過。有的傳統節日,如清明、端午、中秋、春節被列入了國定假日放假安排。陌生的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實際上已不太能確切地知道,這些不同的傳統節日分別擁有哪些不同的節日風俗,應該怎樣異彩紛呈地度過。
今天我們歡度節日,大多都是吃吃吃、喝喝喝。每過一個節日,人們都像蘇軾在北宋熙寧九年(西元一○七六年)的中秋節,寫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時那樣:「歡飲達旦,大醉」。
正是由於我們在每一個節日都「歡飲達旦,大醉」,所以每到春節,「年味兒越來越淡了」「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等等類似的感慨,就不絕於耳、甚囂塵上了。
原來,今天的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任何一個傳統節日的形成,兩大要素不可或缺,一是相對固定的節日時間,二是約定俗成的節日風俗。換句話說,不是每一個節日都必須喝酒吃肉,都必須「歡飲達旦,大醉」的。我們不能只記得「相對固定的節日時間」,而忘記了「約定俗成的節日風俗」。
這個常常被我們遺忘的「約定俗成的節日風俗」,其實就是我們一再強調的「儀式感」,也是促使我動筆創作本書的主要動因。
借用百姓的語言,我所說的儀式感,就是除日的那一次「守歲」,就是元日的那一聲「拜年」;就是上元節熱騰騰的元宵,就是寒食節冷冰冰的熟食;就是清明節肅立祖先墓前那深深的一個鞠躬,就是端午節觀看龍舟競渡那香香的一只粽子;就是七夕節情人之間的深情相擁,就是中秋節親人之間的團團圓圓;就是重陽節登高的那一杯醇醇的菊花酒,就是臘八節熬煮的那一碗濃濃的臘八粥。
借用詩人的語言,我所說的儀式感,還是王安石在除日的「總把新桃換舊符」,還是蘇味道在上元節的「火樹銀花合」,還是韓翃在寒食節的「日暮漢宮傳蠟燭」,還是張說在端午節的「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還是秦觀在七夕節的「柔情似水,佳期如夢」,還是韓滉在晦日的「萬家攀折渡長橋」,還是楊萬里在下元節的「自拈沈水祈天壽」。
這些儀式感,這些節日,這些詩詞,這些詩人,都被我寫進了這本書裡。
節日入詩,由來已久。已知的節日入詩的代表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那首〈迢迢牽牛星〉中寫到的「七夕」。從那以後,無數詩人在度過一個又一個節日的同時,也留下了一首又一首詩詞。
節日千年傳承。本書寫了十六個節日,其中有傳承至今的節日,如上元、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陽、臘八、除日;也有傳承至今但略有變化的節日,如元日;更有幾乎已經消失不見的節日,如人日、晦節、中和、寒食、上巳、下元。
詩詞千古吟唱。本書也對應地寫了十六首詩詞,其中不乏名人名篇。如上巳詩詞是「詩聖」杜甫的那首〈麗人行〉,上元詩詞則是唐朝蘇味道的那首〈正月十五夜〉;七夕詩詞是秦觀的那首〈鵲橋仙.七夕〉,中秋詩詞則是蘇軾的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清明詩詞是唐朝杜牧的那首〈清明〉,重陽詩詞則是唐朝王維的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些傳統節日與習俗文化,是我們的獨有記憶;這些節日詩詞,是我們的認知密碼。我們身處於這個世界,應該記住傳統節日,記住節日詩詞。
讀者諸君,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年幼的讀者諸君,如果能夠在閱讀本書之後,增強對傳統節日的儀式感,增加對節日詩詞的親切感,則予事畢矣,予願足矣。
是為序。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上元:正月十五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武周大足元年(西元七○一年),正月十五、上元佳節的夜晚,神都洛陽。
時任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的蘇味道,便服乘馬,陪著坐在馬車上的夫人等家眷,懷著夜晚難得出趟門的興奮心情,離開位於宣風坊的府邸,準備去看元宵節的花燈。
蘇府出門左拐,向北經過觀德坊,從積善坊和尚善坊之間穿過,在定鼎門大街的最北端,正是直通皇城端門的洛水三橋—星津橋、天津橋、黃道橋。同時,這三橋也將是今晚元宵花燈最為集中的地方。
置身「盛飾燈影之會」的星津橋上,親歷「貴游戚屬,及下隸工賈,無不夜遊,車馬駢闐,人不得顧」的熱鬧景象,目睹燈光、月光、星光交相輝映於水天之際,蘇味道寫下「古今元宵詩第一」的〈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元宵佳節,洛水河邊,樹上、橋上掛滿了花燈,倒映水中,搖曳生姿,與天上的星月之光交相輝映,平日夜晚不讓通行的星津橋、天津橋、黃道橋三座橋上的鐵鎖也打開了。
唐朝的洛陽城,被洛水自西而東穿城而過,分為兩半。僅就洛陽城的西半部而言,洛水的北岸,就是皇城、宮城,南岸則是百官及百姓居住的里坊區。里坊區的第一排,就是雒濱坊、積善坊、尚善坊、旌善坊,這四坊隔著洛河與皇城端門遙遙相望。連接南北兩岸的,就是洛水之上的星津橋、天津橋、黃道橋。
就在這次蘇味道觀燈的三、四十年前,和蘇味道一樣擔任宰相之職的上官儀,曾經在同一地點,寫過一首被同僚們「望之猶神仙焉」的〈入朝洛堤步月〉。他那首詩中的「脈脈廣川流」,就是指洛河;他那首詩中的「驅馬歷長洲」,就是指洛水河堤;而他入朝要經過的路線,正是此時蘇味道的目的地—洛水三橋和皇城端門。
換句話說,上官儀的〈入朝洛堤步月〉和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是在同一個地點創作的;不同的是,上官儀創作於工作日上班的清晨,蘇味道則創作於元宵節觀燈的夜晚。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街上人潮湧動,馬蹄掀起的塵土飛揚;元宵之夜的月光灑遍了燈市的每一個角落,好像在追逐著人們一樣。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簡介
詩詞一直離我們很近,這些從小過到大的節日背後,都有詩詞的影子……
還原節日詩詞創作現場
發現藏在詩詞裡的秘密
【讀詩詞,品節日】
蒐羅十六首經典節日詩詞,對應十六個節日,以節日詩詞為引導,將詩詞背後的詩人、故事、歷史事件一一帶出,在欣賞詩詞的同時,對傳統節日、歷史故事都有更深入的了解。
【詩詞故事與節日典故】
你可能聽過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勾踐、曹娥、伍子胥?
「七夕鵲橋」的傳說很動人,但七夕的由來其實與「牛郎織女」故事毫無關聯?
你可能總在中秋節聽到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但你知道蘇東坡的傳奇「出道」之路嗎?
【回味那些消逝的節日】
除了清明、端午、中秋等熟知的節日外,作者再現了寒食節、上巳節等已經消失的節日,詳細分析了這些節日在歷史長河中,以何種面貌誕生、何種姿態消亡。
【從初一到除夕,輕鬆閱讀十六個節日由來、詩人故事】
●元日:揭密詞壇飛將軍辛棄疾的小走私生意,看看南宋人大年初一過得有多奇葩!
●人日:大年初七曾是全民狂歡日?
●中和:唐朝皇帝熱鬧創立的中和節,為何風光不再,甚至已經沒什麼人聽過它?
●寒食:靠一首詩就飛黃騰達的韓翃與最任性的節日——寒食節。
●上巳:洗腳、踏青,也要配個節日!
●七夕:「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到底是要寫給誰的?
●除日:除夕這天的宋朝人都在幹嘛?
「這些傳統節日與習俗文化,是我們的獨有記憶;這些節日詩詞,是我們的認知密碼。我們身處於這個世界,應該記住傳統節日,記住節日詩詞。」──本書作者/章雪峰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序】留住傳統節日的儀式感
●元日:正月初一 /辛棄疾〈元日〉
●人日:正月初七 /薛道衡〈人日司歸〉
●上元:正月十五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晦節:正月三十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
●中和:二月初一 /李泌〈奉和聖制中和節曲江宴百僚〉
●寒食:冬至後第一百零五日 /韓翃〈寒食〉
●清明:春分後第十五日 /杜牧〈清明〉
●上巳:三月初三 /杜甫〈麗人行〉
●端午:五月初五 /張說〈岳州觀競渡〉
●七夕:七月初七 /秦觀〈鵲橋仙.七夕〉
●中元:七月十五 /楊萬里〈中元日午〉
●中秋:八月十五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重陽:九月初九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下元:十月十五 /楊萬里〈下元日詣會慶節所道場,呈余處恭尚書〉
●臘八:十二月初八 /趙萬年〈臘八危家餉粥有感〉
●除日:十二月三十 /王安石〈除日〉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785066
- 叢書系列:經典智慧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章雪峰
文史作家,歷史文獻學碩士。專攻唐史,有扎實的學術研究基礎。為文不喜刻板,文字輕鬆幽默,以時人喜聞樂見的筆法書寫歷史。
曾在網路各論壇發表歷史文章,深受讀者喜愛。目前出版有《唐詩現場》、《二十四節氣的詩詞密碼》、《藏在節日裡的詩詞》等作品。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序
序
留住傳統節日的儀式感
對於傳統節日,今天的我們,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年年節日年年過。有的傳統節日,如清明、端午、中秋、春節被列入了國定假日放假安排。陌生的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實際上已不太能確切地知道,這些不同的傳統節日分別擁有哪些不同的節日風俗,應該怎樣異彩紛呈地度過。
今天我們歡度節日,大多都是吃吃吃、喝喝喝。每過一個節日,人們都像蘇軾在北宋熙寧九年(西元一○七六年)的中秋節,寫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時那樣:「歡飲達旦,大醉」。
正是由於我們在每一個節日都「歡飲達旦,大醉」,所以每到春節,「年味兒越來越淡了」「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等等類似的感慨,就不絕於耳、甚囂塵上了。
原來,今天的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任何一個傳統節日的形成,兩大要素不可或缺,一是相對固定的節日時間,二是約定俗成的節日風俗。換句話說,不是每一個節日都必須喝酒吃肉,都必須「歡飲達旦,大醉」的。我們不能只記得「相對固定的節日時間」,而忘記了「約定俗成的節日風俗」。
這個常常被我們遺忘的「約定俗成的節日風俗」,其實就是我們一再強調的「儀式感」,也是促使我動筆創作本書的主要動因。
借用百姓的語言,我所說的儀式感,就是除日的那一次「守歲」,就是元日的那一聲「拜年」;就是上元節熱騰騰的元宵,就是寒食節冷冰冰的熟食;就是清明節肅立祖先墓前那深深的一個鞠躬,就是端午節觀看龍舟競渡那香香的一只粽子;就是七夕節情人之間的深情相擁,就是中秋節親人之間的團團圓圓;就是重陽節登高的那一杯醇醇的菊花酒,就是臘八節熬煮的那一碗濃濃的臘八粥。
借用詩人的語言,我所說的儀式感,還是王安石在除日的「總把新桃換舊符」,還是蘇味道在上元節的「火樹銀花合」,還是韓翃在寒食節的「日暮漢宮傳蠟燭」,還是張說在端午節的「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還是秦觀在七夕節的「柔情似水,佳期如夢」,還是韓滉在晦日的「萬家攀折渡長橋」,還是楊萬里在下元節的「自拈沈水祈天壽」。
這些儀式感,這些節日,這些詩詞,這些詩人,都被我寫進了這本書裡。
節日入詩,由來已久。已知的節日入詩的代表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那首〈迢迢牽牛星〉中寫到的「七夕」。從那以後,無數詩人在度過一個又一個節日的同時,也留下了一首又一首詩詞。
節日千年傳承。本書寫了十六個節日,其中有傳承至今的節日,如上元、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陽、臘八、除日;也有傳承至今但略有變化的節日,如元日;更有幾乎已經消失不見的節日,如人日、晦節、中和、寒食、上巳、下元。
詩詞千古吟唱。本書也對應地寫了十六首詩詞,其中不乏名人名篇。如上巳詩詞是「詩聖」杜甫的那首〈麗人行〉,上元詩詞則是唐朝蘇味道的那首〈正月十五夜〉;七夕詩詞是秦觀的那首〈鵲橋仙.七夕〉,中秋詩詞則是蘇軾的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清明詩詞是唐朝杜牧的那首〈清明〉,重陽詩詞則是唐朝王維的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些傳統節日與習俗文化,是我們的獨有記憶;這些節日詩詞,是我們的認知密碼。我們身處於這個世界,應該記住傳統節日,記住節日詩詞。
讀者諸君,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年幼的讀者諸君,如果能夠在閱讀本書之後,增強對傳統節日的儀式感,增加對節日詩詞的親切感,則予事畢矣,予願足矣。
是為序。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上元:正月十五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武周大足元年(西元七○一年),正月十五、上元佳節的夜晚,神都洛陽。
時任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的蘇味道,便服乘馬,陪著坐在馬車上的夫人等家眷,懷著夜晚難得出趟門的興奮心情,離開位於宣風坊的府邸,準備去看元宵節的花燈。
蘇府出門左拐,向北經過觀德坊,從積善坊和尚善坊之間穿過,在定鼎門大街的最北端,正是直通皇城端門的洛水三橋—星津橋、天津橋、黃道橋。同時,這三橋也將是今晚元宵花燈最為集中的地方。
置身「盛飾燈影之會」的星津橋上,親歷「貴游戚屬,及下隸工賈,無不夜遊,車馬駢闐,人不得顧」的熱鬧景象,目睹燈光、月光、星光交相輝映於水天之際,蘇味道寫下「古今元宵詩第一」的〈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元宵佳節,洛水河邊,樹上、橋上掛滿了花燈,倒映水中,搖曳生姿,與天上的星月之光交相輝映,平日夜晚不讓通行的星津橋、天津橋、黃道橋三座橋上的鐵鎖也打開了。
唐朝的洛陽城,被洛水自西而東穿城而過,分為兩半。僅就洛陽城的西半部而言,洛水的北岸,就是皇城、宮城,南岸則是百官及百姓居住的里坊區。里坊區的第一排,就是雒濱坊、積善坊、尚善坊、旌善坊,這四坊隔著洛河與皇城端門遙遙相望。連接南北兩岸的,就是洛水之上的星津橋、天津橋、黃道橋。
就在這次蘇味道觀燈的三、四十年前,和蘇味道一樣擔任宰相之職的上官儀,曾經在同一地點,寫過一首被同僚們「望之猶神仙焉」的〈入朝洛堤步月〉。他那首詩中的「脈脈廣川流」,就是指洛河;他那首詩中的「驅馬歷長洲」,就是指洛水河堤;而他入朝要經過的路線,正是此時蘇味道的目的地—洛水三橋和皇城端門。
換句話說,上官儀的〈入朝洛堤步月〉和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是在同一個地點創作的;不同的是,上官儀創作於工作日上班的清晨,蘇味道則創作於元宵節觀燈的夜晚。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街上人潮湧動,馬蹄掀起的塵土飛揚;元宵之夜的月光灑遍了燈市的每一個角落,好像在追逐著人們一樣。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藏在節日裡的詩詞~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藏在節日裡的詩詞 中文書>文學小說>中國古典文學>詩詞曲賦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