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5540319,頁數:262,出版社:新銳文創,作者:朱宏章,出版日期:2021/03/19,類別:藝術設計

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


內容簡介


  演員──
  戲劇角色扮演者;舞台行動執行者;
  表演的實踐者;藝術的創作者。
 
  作者朱宏章累積多年教學與創作的實務經驗,在從事表演工作三十年之際編寫此書,從近年的表演作品當中提出《台北筆記》、《Q&A二部曲》、《恨嫁家族》及《安平小鎮》四部作品為代表,分別含括了國際合作、翻譯文本、華文原創以及經典改編等不同面向的演出實務經驗。以上作品依照創作理念、學理基礎、內容形式、方法技巧、紀事分享等段落書寫,闡明表演創作時的應用技法,並在前述各段落小節當中,增補說明各項創作技法運用時所相關對應、相互支援的演員素養訓練。希望分享個人專業心得給表演的學習者、青年教學者參考。
 
  本書另收錄作者在兩岸戲劇院校的學習經驗、教學經驗與觀察所得之〈兩岸表演教學概況〉,整理兩岸在表演教學實施上的異同,並延伸探討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與葛羅托斯基兩位劇場大師的表演體系以及對演員的建言。
 
本書特色
 
  ★資深演員朱宏章從事表演工作三十年,精選四大類型的代表作品,剖析演員的藝術創作心法!
  ★集教授與演員於一身,朱宏章彙整表演課堂的十六項演員素養訓練,是表演者與教學者的最佳參考!
  ★收錄朱宏章在兩岸戲劇院校的學習、教學經驗與觀察,呈現兩岸在表演教學實施上的異同!



詳細網址: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序言】從教室到舞台

第壹部分 表演創作歷程與演員素養訓練
作品壹 《台北筆記》

一、創作理念:信念價值的變與不變
素養訓練1:為何表演
二、學理基礎:關於平田織佐的劇場美學
素養訓練2:觀察生活
三、 內容形式:從《東京筆記》到《台北筆記》
素養訓練3:即興創作能力
四、方法技巧:從意識如何表演到不表演
素養訓練4:認識舞台行動
五、紀事分享:《台北筆記》排演歷程問答

作品貳 《Q&A二部曲》
一、創作理念:記憶的作用與意義
素養訓練5:個人日記呈現
二、學理基礎:寫實表演的運用
素養訓練6:建立角色功課
三、內容形式:於有限場景中鮮明表現人物
素養訓練7:從段落呈現到全本演出
四、方法技巧:處理角色年齡的幅度
素養訓練8:選擇角色臉譜
五、 紀事分享: 《Q&A二部曲》排演歷程問答

作品參 《恨嫁家族》
一、創作理念:呈現自信與自卑的混血
素養訓練9:再次審視自我
二、學理基礎:行為及動作的符號選擇
素養訓練10:肢體動作
三、內容形式:演員如何合理化編導者的構思
素養訓練11:在排練場與他人合作
四、方法技巧:獨白語言的處理
素養訓練12:聲音語言
五、紀事分享:《恨嫁家族》排演歷程問答

作品肆 《安平小鎮》
一、創作理念:面對共同的生命課題
素養訓練13:無實物練習
二、學理基礎:疏離與認同的表演處理
素養訓練14:目標與交流
三、內容形式:西方文本轉化與人物的再現
素養訓練15:探索各式風格美學
四、方法技巧:人物情感及語言處理的幾個面向
素養訓練16:從文本對話分析角色行動
五、紀事分享:《安平小鎮》排演歷程問答

第貳部分 兩岸表演教學概況
一、表演藝術教育的職責與特殊性
二、台灣表演教學概況
三、中國大陸表演教學概況
四、對照兩岸表演教學的實施特色
五、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理想戲劇學校藍圖
六、葛羅托斯基接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結語】教學與創作的折返跑

引用書目與參考資料


詳細網址: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540319
  • 叢書系列:新美學
  • 規格:平裝 / 262頁 / 14.8 x 21 x 1.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朱宏章
 
  劇場演員、影像演員、劇場導演、表演教師。
  國立藝術學院劇場藝術碩士、中央戲劇學院博士。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專任教授、戲劇學系主任。
 
  ●導演作品:《金花囍事》、《凡尼亞舅舅》、《金探子》、《老鼠娶親》等。
 
  ●表演作品:《夜夜夜麻》、《如夢之夢》、《雷雨》、《華麗上班族》、《金龍》、《文明的野蠻人》、《龍飛鳳舞》、《返校》等。
 
  ●著作出版:《導演與演員一起工作》及《演員筆記30篇》。



詳細網址: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序言
 
從教室到舞台
 
  我於1990年起開始參與台灣的劇場活動,那個時間正接續著八○年代小劇場運動的風起雲湧。在當時除了學生身分之外,我還曾先後參與人子劇團、優劇場的演員訓練,接觸了葛羅托斯基的貧窮劇場論述;之後在碩士班時期,有機會更深入認識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學說與其演劇技巧,到博士班期間則潛心探討史氏體系的教學方法。從各個表演課堂、工作坊訓練中獲得養分,再運用到舞台上創作實踐,從教室到舞台,是我個人邁向成熟與專業的過程。
 
  自覺幸運,能夠長時間持續從事自己喜愛的劇場表演工作。回想起來,我首次站上舞台正式演出距今已有三十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下來,始終要求自己必須在表演專業上保持精進。除了研讀博士學位期間曾中斷近兩年的演出工作之外,其餘的時間在自我期許下,每年皆參與了舞台或影視的表演創作,至今已經累積大大小小的表演作品七十餘部。另外還延伸了自己在劇場的創作觸角,嘗試導演創作,時至今日已有二十多齣舞台導演作品。
 
  除了一方面持續劇場的創作之外,自身從事戲劇教學工作也有二十餘年。從早期曾經與國、高中生的教學互動開始,中間歷經和許多不同學系的大學生探討創作,近十多年則聚焦輔助主修表演的大學生、研究生提升專業能力。正所謂教學相長,身為表演教師除了給予學生叮囑與筆記之外,也從學生的進步與回饋中,再次被提醒身為演員的必要初衷。尤其近年來多次與昔日的學生同台演出,這是身為表演教師莫大的驕傲與財富。
 
  累積多年教學與創作的實務經驗,我在從事表演工作三十年之際,通過編寫《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的彙整,希望分享個人專業心得給表演的學習者、青年教學者參考。從近年的表演作品當中提出四部為代表,成為本著作第壹部分的主要內容,這其中含括了國際合作、翻譯文本、華文原創、經典改編等不同面相的演出實務經驗。這四部表演作品分別為:《台北筆記》、《Q&A二部曲》、《恨嫁家族》及《安平小鎮》。
 
  以上作品依照創作理念、學理基礎、內容形式、方法技巧、紀事分享等段落書寫,來闡明表演創作時的應用技法。並在前述各段落小節當中,增補說明各項創作技法運用時所相關對應、相互支援的演員素養訓練。台灣教育部在定義「素養」的概念時,強調學習者能活用所學之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同時也能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如此的定義同樣適用於演員的素養要求。
 
  各段落內容中所論及的演員素養訓練,同時也是我在常年授課時的十六項重要教學目標。期望經由舞台的表演創作、課堂的素養訓練,彼此雙向支持並補充完善,能夠更全面地闡述演員的各項素養與能力。為了進一步強化本書在表演教學上的應用價值,除了四部表演作品的創作歷程與相關素養訓練之外,於著作中增列第貳部分:兩岸表演教學概況。以我曾在兩岸戲劇院校的學習經驗、教學經驗與觀察所得,試圖整理出兩岸在表演教學實施上的異同,並延伸探討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與葛羅托斯基,這兩位劇場大師所給予演員們的建言。希望這些整理可以成為兩岸表演教學者參酌的基礎。
 
  在此,感謝陳天愛小姐以觀眾的角度,針對四部作品排演歷程問答的段落,費心設計提問並協助整理訪談概要。感謝張如君小姐在全書初稿完成後,所回饋的調整修改意見。感謝尹懷君小姐於編輯時的協助。書寫工作在完成之際,尤其感恩並緬懷張仁里老師的教導與風範,是恩師的示範及影響,讓我知道如何成為演員與教師。
 
  表演創作確實同時關乎演員的天賦條件與後天努力。既然天賦條件不是由人所能掌握的,那麼,就一起在後天的學習上多付出努力吧。由衷希望本書所分享的內容能夠提供助力及省思,同熱愛表演的人們彼此共勉。



詳細網址: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作品壹:《台北筆記》(摘錄)

 
參演紀錄:
2017/02/15-16橫濱美術館 橫濱國際表演藝術會議展演
2017/09/15-17台北水源劇場 台北藝術節
 
團  隊:
平田織佐×盜火劇團
 
導演編劇:
平田織佐
 
劇本改編:
劉天涯
 
舞台設計:
杉山至
 
燈光設計:
鄧振威
 
服裝設計:
林詩昌
 
演  員:
朱宏章、王 琄、謝盈萱、翁書強、陳家逵、陳柏廷、林子恆、鄭尹真、田中千繪、周羿汎/趙欣怡、陳忻、徐麗雯、辜泳妍、梁皓嵐、楊宣哲、陳以恩、楊迦恩、姜賀璇、方姿懿、邱書峰
 
四、方法技巧:從意識如何表演到不表演
 
平田織佐曾談到自己的戲劇,僅是如實地陳述自己所觀察到的世界。猶如台詞中提及通過鏡頭取得了現代的觀看角度,並藉此嘗試趨近神的全知觀點。但是個人的眼光真能達到如實地記述?即便是作者自身的客觀觀察,這真有可能與他人的所見一致嗎?事實上平田導演認為,戲劇不應以直接傳達主題思想為目的,正如作畫時不應該設定好主題才去尋找風景,而應該是受到景色的震動與感染之下,才決定提筆紀錄。同樣的,他從事劇場並不是只為了傳達思想命題本身,而是生活令他有感而發,才發展出諸多想要表現的人事物。
 
作者個人觀察的視角,就如同選擇以顯微鏡頭來觀看世界,每一個鏡頭皆有其獨特倍數的放大聚焦,鏡頭下的種種顯現來自這個世界,卻不等同於世界本身。把鏡頭當成是詮釋的譬喻,作者如何選擇鏡頭/詮釋就是其如實呈現的所在。創作者的詮釋看法是不可能與眾人的觀察全然相同,畢竟藝術創作不在追求統一的標準答案,而是提出獨特的觀點與角度,來豐富彼此對生活的理解。演員的創作出發,同樣也是如此。
 
劇場舞台上無論是樂手的演奏或舞者的舞蹈,其藝術技巧能力的同步展示是必要的基礎;但是演員的表演一旦在舞台上暴露出演技的痕跡,反倒被認為是缺乏技巧的。美國著名女演員、表演教師烏塔‧哈根(Uta Hagen,1919-2004)在其著作中寫著:「只有當演員的技巧非常完美,完美到看不出來,說服了觀眾他是個活生生的人,隨著劇情一一揭露出他的弱點與掙扎,讓觀眾產生同情時,我才會覺得印象深刻。我深深相信,如果你注意到演員是如何做到的,那他就失敗了。」



詳細網址: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

詳細網址: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 中文書>藝術設計>戲劇>劇場實務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