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2)救世主~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簡介
詳細網址:沙丘(2)救世主~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562151
- 叢書系列:Fiction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沙丘(2)救世主~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法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
美國科幻小說巨匠,生於華盛頓州塔科馬,在成為全職作家前,曾從事多種職業,包括電視攝影師、廣播主持人、新聞記者與編輯等。1952年,赫伯特開始發表科幻小說,此後陸續在數本科幻小說雜誌上發表多篇作品。1965年出版《沙丘》後,建立起名作家的聲譽。
《沙丘》取材自赫伯特擔任記者時研究海岸沙丘的資料,歷經六年醞釀構思、二十多次退稿才順利出版,內容精彩地融合了科學事實、文學小說、環境保護主義與政治,走出和常見科幻小說頗為不同的新路。
這部大作獲得了雨果獎和第一屆星雲獎,為科幻小說界最宏大的一部史詩打下基礎。
詳細網址:沙丘(2)救世主~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序
導讀(摘選)
沒有救主的世界:沙丘的存在、宗教與價值(摘選)
周偉航(倫理學研究者)
就道德角度來看,多數英雄故事若非探討社會公義,就是為了報恩報仇,因此會與「正義」或「報償」這兩種道德要素緊密相關;但《沙丘》就算觸及這些議題,最後也都是「存而不論」,不給答案。這或許會讓讀者覺得失落,甚或認定作者收尾失敗,但正如作者對救世主的批判,《沙丘》也對道德原則進行了多層次的批判,不斷質疑先前的主張,因此讀者最後能確定的,並非標準答案為何,而是「哪些答案不可行」。
而這正是倫理學探問(quest)的應有情狀。倫理學家認為,人頂多只能暫時解決眼前的道德衝突,但對於「幸福之定義」這類最終目標,除了一再探問以提升自我境界,不存在直接獲得答案的方法。而由道德上綱到政治層次,《沙丘》也否定了多種政治經濟形式,而這種批判又再向外擴張至物種與環境倫理的思考。人類因為追逐「香料」,因此需要和「沙蟲」這種沙漠星球的外星巨獸搏鬥,而後又因為改變星球環境以利人類生存,反而造成沙蟲滅絕與香料短缺;人類也曾與沙蟲融為一體以建構無上權威,但這並未解決問題,反而使人類迷失自我。
作者於此運用了類似「正反合」的思維辯證法,主角人類和某種事物產生對抗,接著試圖整合以產生共識,而製造出新產物後,這產物又衍生出新的對立,人就只能再想辦法進行整合、提升、創造。這一路所得的產物,在精神上是越來越高階,但離人性與人心卻越來越遙遠。
這就進入了美感價值的探問。歷來都有許多影藝創作者意圖將《沙丘》的世界形像化,然而《沙丘》小說的文字之美,可能不在於帶來什麼特定的圖像衝擊,而是「忘情自我」的高階美感體驗。正因為《沙丘》充斥著矛盾、統一與再分裂,在閱讀過程中,讀者也會經歷多種美感主張的衝突或對話:沙漠星球的蒼茫寂寥與沙漠子民的痛苦磨難,或綠色星球的繁盛豐美與富裕階級的安逸腐化。不論何者,在《沙丘》之中都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美的」,然而當你欣賞、崇拜其中一方,負面的衝擊也迎面而來;又或是覺得某頁描述是如此醜惡,卻在翻頁後覺得,那說不定正是自己想追求的欲望高峰。
你只能變成五千年沙漠裡的一粒砂(摘選)
龍貓大王通信(影評)
江湖傳聞,喬治盧卡斯借用了《沙丘》的元素,寫成了《星際大戰》的故事。史詩人人會寫,卻不是每篇史詩都能輕易抄襲,更何況是無法用一句話形容的《沙丘》。
上段「浩瀚史詩」云云只不過是極為浮面的形容。很難想像法蘭克.赫伯特的經歷,因為單從《沙丘》看來,這位小說家應該有地理學家背景、歷史學家背景(應該特別了解英國玫瑰戰爭時期的宮鬥歷史)、生物學家背景(了解沙漠動植物生態與演化)、宗教學家背景(對於政教合一制度時代與宗教如何影響宮闈知之甚詳)等等,這讓《沙丘》描述的不止是一段冒險故事而已,而是一個栩栩如生、設定完備的宇宙,那裡有前所未見的珍奇異獸、特殊的風土民情、政治經濟宗教三方角力的社會氛圍。你能說《沙丘》是科幻小說、是戰爭小說、是歷史小說、是超能力少年冒險小說、是王子復仇記、是宇宙版的《冰與火之歌》與《三國志》……用一句話形容《沙丘》,誰都辦不到。
法蘭克.赫伯特曾說過:「有人說(《沙丘》)是一部宗教批判小說……很多人說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套哲學小說。以我的觀點,我能接受它被稱為科幻小說……但無論如何,我不關心他們怎麼稱呼《沙丘》、我不關心他們會不會把《沙丘》放在寫著『科幻類』的書架上。」赫伯特沒說的是,《沙丘》系列要說得更多。
古老的未來:歷久彌新的《沙丘》傳奇(摘選)
譚光磊(版權經紀人)
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談《沙丘》的重要性,例如它是第一部規模宏大的「生態系」科幻小說(出版時間和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相當);又如它不寫太空冒險,而把心力花在人物和「創世」,厄拉科斯的栩栩如真、弗瑞曼人的信仰與文化,還有縱貫幾萬年的人類未來史,難怪科幻大師亞瑟.克拉克要說:「論及人物的深刻和世界建構的細膩,除了《魔戒》,我想不出另一部能和《沙丘》比肩的作品」。有趣的是,《魔戒》雖比《沙丘》早出版十年,但真正在美國走紅,還是因為一九六五年的一樁盜版事件,所以這兩部史詩級作品幾乎是同時在美國現身。直到今日,還有很多人以「科幻版的《魔戒》」來形容《沙丘》。
《沙丘》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低科技」的世界觀。小說的故事發生在幾萬年後的未來,人類歷經與「思考機器」的生死存亡之戰,決定記取慘烈教訓,嚴禁高科技電腦和人工智慧,一切「以人為本」,也因此有了書中三大特殊組織:能處理繁複運算的人類電腦「晶算師」;從香料獲取預知能力,進而引導太空船穿越摺疊宇宙,進行超空間旅行的「宇航公會」;還有全女性的神秘教團「貝尼.潔瑟睿德女修會」,藉由宗教和政治影響力,希冀透過基因配種,孕育出人類的救世主。
於是電腦和網路在故事中缺席,人們用刀劍和屏蔽場相搏,映襯著封建體制的帝國,關於貴族間的權謀鬥爭:正義的亞崔迪氏族遭到背叛,保羅母子在弗瑞曼人支持下展開王子復仇記,這豈不是未來版的《冰與火之歌》?小說中的沙漠行星、沙蟲、心智能力、星際帝國,難道不是《星際大戰》的重要元素?甚至有人開玩笑說,《駭客任務》的尼歐對抗母體,根本就是《沙丘》那場人與機器的「巴特勒聖戰」!
我們這才驚覺:無數重要的科幻/奇幻作品,都有著《沙丘》的影子。
詳細網址:沙丘(2)救世主~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許多事我一清二楚,想都不用想。」法魯克說,「我知道沙地深處有水,是被小創造者封在那裡的。我還知道我們的祖先會向沙胡羅獻祭處女,但被列特—凱恩斯禁止了。有一次我還在一條沙蟲嘴裡見過珠寶。我的靈魂有四道門,每道門我都非常熟悉。」
他靜了下來,沉思著。
「然後,那個亞崔迪人和他的女巫母親來了。」司凱特利說。
「那個亞崔迪人來了,」法魯克同意道,「那個在我們的穴地被稱作『烏蘇爾』的人,我們私下都這樣叫他。我們的摩阿迪巴,摩阿迪巴!他發動聖戰的時候,我和一些人都問過:『我們為什麼要去打仗?那裡和我們毫不相干。』可其他人去了——年輕人、朋友、童年玩伴。他們回來的時候談到了巫術,還有這個亞崔迪救世主的神力。他和我們的敵人哈肯能作戰,曾承諾要給我們一座天堂的列特—凱恩斯也庇護他。據說這個亞崔迪是來這裡改變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宇宙。他是那個能使金花在夜晚綻放的人。」
法魯克抬起雙手,看著自己的手掌:「人們指著一號月亮說:『他的靈魂在那裡。』於是他就成了摩阿迪巴。我真不懂這一切。」
他放下手,目光穿過庭院,看著自己的兒子:「我腦子裡沒有任何想法,我的想法只在心裡,在肚子裡,在腰間。」
音樂的節奏再度加快。
「你知道我為什麼參加聖戰嗎?」老人的眼睛死死盯著司凱特利,「我聽說有種名叫海洋的東西。如果你一直住在我們的沙丘間,會很難相信世上竟然有海洋。我們沒有海洋,沙丘上的人也從來不知道海洋。我們有捕風器,我們收集水,因為列特—凱恩斯承諾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摩阿迪巴揮揮手,就會改變一切。我可以想像井渠,水在渠道上流遍大地,所以我也能幻想河流。但海洋是什麼?」
法魯克看著後院那半透明的天棚,似乎想探究遠方的宇宙。「海洋。」他說,聲音很低,「我沒辦法想像海洋是什麼樣。沒錯,我認識的人看見了這個奇觀,但我認為他們在撒謊。我必須親自去看看,所以我報了名。」
年輕人彈出最後一個高音,然後又換了一首新曲子。節奏怪異,起伏不定。
「你找到海洋了?」司凱特利問。
法魯克沒有作聲,司凱特利還以為老人沒聽到他的話。琴音在他們身邊繚繞,忽升忽降,像潮汐漲落,聽得司凱特利隨著旋律喘息起來。
詳細網址:沙丘(2)救世主~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沙丘(2)救世主~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