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封城防疫的歷史、現在與未來~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簡介
隔離從來不曾消失,未來更將成為常態
你我隨時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被歧視的「帶原者」
結合田野調查、公衛、歷史與社會學,全面理解隔離的社會心理與意義!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左宜恩
好評推薦
「隔離」(Quarantine)源自義大利文「quarantena」,意思是「四十天」。人類對抗瘟疫最古老的回應,就是把「可能染疫」的人和「健康的人」隔開。隔離是人類面對未知的本能反應,卻也涉及監控、收容和控制,成為剝奪人權的手段。
本書的基本假設是:因為人類是混亂的、有缺陷的、自私自利的存在,隔離過去一直存在我們的歷史裡,也會是我們未來的一部分。有效管理人口的隔離措施,被證明是控制新的疾病、降低死亡率,以及避免經濟和社會崩潰的最好方法,雖然至今仍然有人心存懷疑。
本書起源於調查歷史上的檢疫與隔離措施,直到Covid-19爆發,這段歷史瞬間成為現在式。作者以歷史寫作和田野調查的方法,採訪各地醫院和城市,並且回顧歷史遺址,細述瘟疫和隔離或封城的種種問題和面向。從1377年黑死病爆發,在杜布洛夫尼克(Dubrovnik)的第一次封城,一路談到今日的方艙醫院、炭疽郵件與太空污染。並指出:從古到今隔離的失敗,都是來自人們對於隔離本身的恐懼。
後疫情時代,隔離已經成為常態。在危急狀態下如何管控人口、個人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都是必須面對的議題。本書的翔實調查與分析,能夠帶給社會一個指引。
各界讚譽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不斷與疾病對抗的奮鬥史詩,隔離與檢疫雖為對抗重大傳染病的良方,但在疫情結束的曙光乍現前,強迫性的隔離、監控與歧視卻也撕裂了社會。閱讀此書使我們從經驗中學習成長,建立更具災害韌性的社會。」
——左宜恩,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兩位作者為這個主題帶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廣泛涉獵,不僅涉及傳染病,在他們雄心勃勃而又無縫的敘述中,更涵蓋了政治、農業、監視甚至外太空。」
——Jennifer Szalai,《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本書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他們的研究深度,以及堅信隔離是一種強大而危險的武器,必須在未來更明智地使用……作者的文筆引人入勝,除了來源註釋之外幾乎沒有學術賣弄,這是一本異常強大的書。」
——Roger Ekirch,《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閱讀這本嚴謹周密的書,可帶給我們一些與直覺相反的安慰,它將過去18個月的與世隔絕和不確定性賦予了脈絡……令人無法放下的書。」
——安娜・奎因,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
「讀一本關於「隔離」的書,這可能是你今年最不想做的事情……但這本書卻讓我深深沉迷。它挖掘這個看似理所當然的概念背後的漫長歷史,是一本完美的大流行後讀物。以一種富想像力、深入淺出的方式來理解我們剛剛經歷的災難。」
——亞蕊安娜・雷博里尼,BUZZFEED
「對人類如何保護自己進行了引人入勝且及時的研究……馬納夫和特莉將他們的研究整理成一系列簡明而合乎邏輯的未來公共衛生危機建議,其基礎是對隔離如何影響人類的深刻理解。」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星級評論)
「嘆為觀止.....將這個當下主題的全球視野與生動詳細的敘述融為一體......但這本書更大的魅力,在於他們能夠將可能枯燥的話題帶入生活......對於該如何努力控制潛在的傳染危機,給出了具說服力的論述。」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星級評論)
「本書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論據,指出我們必須繼續改進檢疫與隔離措施,在公共衛生與人權之間取得平衡」。
——《紐約客》The New Yorker
詳細網址:隔離:封城防疫的歷史、現在與未來~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地圖
第一部:面對不確定性
1. 隔離來了
第二部:建構隔離設施
2. 隔離之旅
3. 來自邊界的郵戳
4. 不尋常的力量
5. 在一起孤獨
第三部:動物、植物、礦物、外來物
6. 邊境生物學
7. 一百萬年的隔離
8. 所有星球,所有時空
第四部:遠距協助
9. 隔離的演算法
後記:直到證明安全
謝詞
詳細網址:隔離:封城防疫的歷史、現在與未來~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180680
- 叢書系列:Discourse
- 規格:平裝 / 400頁 / 21 x 14.8 x 2.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詳細網址:隔離:封城防疫的歷史、現在與未來~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傑夫‧馬納夫Geoff Manaugh
作家、記者、建築師,經營科技網站「BLDGBLOG」,也是《紐約客》The New Yoker、《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亞特蘭大雜誌》Atlanta Magazine、科技雜誌《連線》Wired的固定撰稿人。著有暢銷書《盜賊眼底下的城市指南》A Burglar’s Guide to the City。
妮可拉・特莉Nicola Twilley
作家,也是屢獲殊榮的podscast「Gastropod」的聯合主持人,擅長從歷史與科學角度研究食物與相關議題。作品時常見於《紐約客》,目前居住在洛杉磯。
譯者簡介
涂瑋瑛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學系畢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曾任動物醫院獸醫師,現為專職譯者,譯有《超簡單生物課》、《博物學家的動物分類圖鑑》、《寂寞的誕生》、《AI 醫療 DEEP MEDICINE》、《骰子能扮演上帝嗎?》。
蕭永群
臺灣大學中文系101級, 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研究所畢業,專攻臺灣日治時期文學語言暨翻譯研究,現任美國德州媒體業新聞記者兼主播。譯有《非暴力的力量》(商周出版,2020)。鍾愛羅曼•雅各布森的翻譯理論以及其「創譯」觀,堅信翻譯即是一次次對於自我經驗之修正與認同。
詳細網址:隔離:封城防疫的歷史、現在與未來~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隔離檢疫的英文「quarantine」 源自義大利文的「quarantena」, 是「quarantagiorni」的簡寫,意思是「四十天」,這是人類對流行病最古老、也最一致的反應之一。理論上,隔離檢疫一直是小規模的,它的運作機制是把疑似患病的人跟已知健康的人給分隔開來,但這種看似簡單的區隔,卻開啟了哲學不確定性、倫理風險與政治權力可能的濫用。
雖然隔離檢疫在後勤執行上可能很困難,但它背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你的體內可能有某種危險的東西—某種具有傳染性的東西—它正處於掙脫束縛的邊緣。你想看看它是否會出現,而你需要的空間與時間就是隔離。隔離是一種有效的醫療工具,但在道德、倫理、宗教問題上,它也是一種異常詩意的比喻:它是一段等待期,讓你看看潛藏在你體內的東西是否會顯露出來。
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以來,隔離檢疫一直是用來在「已知」與「未知」之間建立緩衝。它延遲了我們與某種我們不理解、且缺乏天然免疫力的東西接觸。它從本質上就是一種空間性的解決方法,其核心是監測。建築師與工程師設計的隔離空間,無論是專門的醫院病房、改裝的Airstream 露營拖車、改造的汽車旅館或氣密的溫室,都是試圖消除我們與他人互動的風險。正因如此,隔離在歷史上最常發生在交流場所、入境關口、不同文化、甚至不同物種交會的地點。事實上,某些現有的地緣政治邊界,就是因為隔離才存在的。民族國家與帝國曾經如臨大敵地想保護自己躲過即將到來的威脅,這些分界線一直留存到今日。面對恐怖的、致命的事物,我們當然會想方設法延遲它的到來,而這種延遲就是隔離。
詳細網址:隔離:封城防疫的歷史、現在與未來~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隔離:封城防疫的歷史、現在與未來~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