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9530644,頁數:296,出版社:一心文化,作者:林慶順(Ching-Shwun Lin PhD),出版日期:2018/12/07,類別:醫療保健

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


內容簡介


*醫學院教授化身鍵盤柯南,為網友解開各種醫學迷思
*各種食材致癌傳言、健康假新聞一一破解
*揭發維他命補充劑、酵素、益生菌、膠原蛋白等等營養補充品的世紀真相
*以輕鬆幽默的語法,為你解讀最新權威醫學期刊和論文

*更新你的營養資訊,補充醫學常識,培養網路保健謠言的終身抵抗力

  用最新科學論文終止長輩Line群組的各式謠言

  我們每天接收各種食物和養生保健的訊息多如牛毛,從長輩Line群組的危言聳聽,到電視新聞的專家見解,還有出自(或假藉)營養師、醫師和作家之口的資訊,連電視和報紙的報導也難分真假,更有甚者還能集結成書,深入人心。一般讀者因為沒有受過科學訓練,無法分辨哪些可信,哪些完全是誤傳或捏造,在不知情中可能還會加速傳播錯誤訊息。

  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任教,並擔任超過60間醫學期刊評審的林慶順教授,感於太多保健資訊被誤傳或是引用了過於陳舊的資料來源,所以在退休之後,運用多年審查醫學論文的專業,以鍵盤柯南的精神在自己的網站上寫文章,為來信的讀者破解各式養生和健康的謠言。他用心調查各式謠言的出處和可疑之處,並引用最新最正確的權威醫學期刊來為讀者解惑,在其個人網站上,關於養生保健的不實傳言的澄清文章已經超過450則。

  破解主題包含:各種食材致癌疑雲、超級食物的好處是否誇大、營養補充品是否必須、暢銷健康作家的主張爭議、流行減肥法理論基礎等等,題材涵蓋椰子油、茶葉、維他命補充劑、酵素、咖啡、益生菌、牛奶、雞蛋等等常見食材的爭議,也包含失智症、癌症、高血壓和心臟病等等醫學迷思,更有微波爐、鋁鍋、含鉛玻璃杯等等食安疑慮。本書精選了超過40則讀者最為關心的保健迷思,用最新科學論文佐證,希望可以建立讀者對於保健謠言的抵抗力,省下大筆購買營養補充品和耽誤重大疾病治療的時間。

  用最新科學解開近年流行的醫學迷思:
  ・椰子油,從不健康變成超級食物的原因
  ・吃安眠藥會導致阿茲海默症?沒錯,有風險
  ・維他命D,其實是類固醇賀爾蒙,你真的想要額外補充?
  ・吃高膽固醇食物與血中膽固醇的關聯不高,那真正要注意的是?
  ・咖啡和紅鳳菜都含有致癌物,但為何我們不用擔心?

  ★讀者來函感謝★
  教授您好,我是一位臨床十年以上的物理治療師,在拜讀您的文章之後,讓我重新審視過去所學的醫療教育,更醒悟持續進修與精進的重要性。同時,也讓我回想起,以前上醫學概論課時,一位老師曾說:醫學理論每十年就會被推翻一半以上。我寫這封信,只是發自內心想向您說聲感謝,在這個商業行銷充斥的時代,醫德道德沉淪的世代,有您這樣一股清流,讓人感到安心。謝謝您,請繼續堅持,並將最新最正確的知識理論帶給我們。

  林教授您好,非常感謝您協助我們查證傳言。我有受過一些科學教育,看得懂英文,也有意願做查證。但說到查詢科學文獻和分析判斷的能力和您是差得太遠。非不為也,是不能也。若不從文獻著手,真不知道哪裡有可靠的資訊作為查證基礎。因此您的努力,對大家很有幫助!

  林教授您好,小弟是二十歲的讀者,偶然在茫茫網海當中發現您的網站,實在是驚為天人。近些年來內容農場崛起,創造了許多偽科學和假消息去賺取點閱率,讓不求甚解的人們人心惶惶,幸好有您這個地方可以讓我多一個管道來尋找事情的真相。——讀者Maxwell Lee

  現在網路上實在太多假的健康消息,偏偏長輩們現在很會用line四處傳遞。謝謝林教授在這邊提供這些科學的解答,降低錯誤資訊帶來的傷害。謝謝您!——讀者Jamiesaid

  偶然看到您的網站,覺得您無比正派且強調事實與數據的精神令人佩服!⋯⋯也感謝您對偽科學、偽醫學的打擊——讀者林先生

  林教授你好,你可敬的情操,加上你的敬業,使我常常期望你的新作。——讀者Johnny Liu

  長期閱讀林教授的文章,受益良多,非常感謝您好心的分享自身知識。——讀者Sam Chen

專業推薦

  呂福泰醫師(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泌尿外科教授)、黃雲慶醫師(嘉義長庚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黃振僑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甲狀腺外科)、林見松(總統府國策顧問、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林裕紘(中華農企業發展協會副秘書長、臉書粉絲團「Lin bay 好油」主持人)、柳林瑋醫師(醫療新媒體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創辦人)

  呂福泰(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泌尿外科教授、科室副主任;臨床泌尿外科Emil Tanagho捐贈基金榮譽教授;Knuppe 分子泌尿研究所創始人及醫學主任)
  林慶順教授歷任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教授,擁有多年醫學研究經驗並發表研究論文兩百餘篇。近年來,對飲食健康頗有研究,運用多年審查醫學的專業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科學判讀。本書精選了讀者最為關心的議題,採用最新科學論文佐證進行了詳盡科學的論述,相信本書的出版必將是廣大讀者的福音!

  林見松(總統府國策顧問、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
  處於接收各類訊息異常豐富爆炸的年代,手機和電腦一開,各種保健、食安資訊宛如江水般滔滔不絕的湧入;這些令人眼花撩亂、似是而非的健康流言真假難辨。林慶順教授曾任舊金山灣區台灣商會副會長,更擁有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40年醫學研究經驗,本書集結他個人網站裡發表過的文章,運用專業理論來破解網路謠言,是一本值得人手一冊的好書。

  林裕紘(中華農企業發展協會副秘書長、臉書粉絲團「Lin bay 好油」主持人)
  林教授在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擔任教授,退休之後,願意以醫學研究者的角度,編寫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讓一般的讀者有機會學習正確的醫學常識並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食品謠言及保健迷思。本書精選了四十多則讀者最關心的養生及保健迷思,以詳實的描述配合相關最新科學論文佐證,讓讀者能迅速破解那些不合理的養生迷思,避免浪費心力還花大錢買營養品。

  黃振僑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甲狀腺外科)
  網路世界裡充斥著似是而非的言論,經林教授以真破妄的闡釋,加上深具邏輯的思考,使人有如當頭棒喝般恍然大悟。


詳細網址: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Part 1 好食材,壞食材

椰子油,從來就沒健康過
茶的謠言,一次說清
雞蛋,有好有壞
牛奶致病的真相
還味精一個清白
代糖有害無益
紅肉白肉說分明
追求有機食物的迷思
蔬果農藥清洗方法
冷凍蔬菜的營養檢驗
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
紅鳳菜有毒傳言
番茄和馬鈴薯生吃疑雲
鋁鍋和含鉛酒杯的安全疑慮

Part 2 補充劑的駭人真相
維他命補充劑的真相(上)
維他命補充劑的真相(下)
維他命D,爭議最大的「維他命」
酵素謊言何其多
正確認識抗氧化劑與自由基
益生菌的吹捧與現實
戳破胜肽的神話
魚油補充劑的最新研究
膠原蛋白的迷思(上)
膠原蛋白的迷思(下)
維骨力,有效嗎?

Part 3重大疾病的謠言釋疑
癌症治療的風險
咖啡致癌謠言追追追
地瓜抗癌,純屬虛構
微波爐致癌迷思
常見癌症謠言大集合
淺談免疫系統與癌症免疫療法
阿茲海默症的預防和療法(上)
阿茲海默症的預防和療法(下)
膽固醇,是好還是壞
五十歲以上的運動通則
阿司匹林救心法

Part 4 書本裡的偽科學
似有若無的褪黑激素療法
備受爭議的葛森癌症療法
生酮飲食的危險性
「救命飲食」真能救命?
間歇性禁食法,尚無定論
減鹽有益,無可爭議
酸鹼體質,全是騙局




詳細網址: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530644
  • 叢書系列:Science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7 x 23 x 1.4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慶順教授(Ching-Shwun Lin,PhD)


  擔任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教授,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逾60本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委員。教授生涯退休之後,以醫學研究的角度,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致力於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養生保健迷思,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資訊誤導,進而維護個人健康。

  學歷:台灣大學獸醫學士/愛俄華大學微生物學博士/愛俄華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

  經歷:台灣大學醫學院助教/愛俄華大學醫學院助教/來那斯保林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加州醫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帊羅阿托醫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教授/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分子泌尿學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學訪問教授/台灣輔仁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個人網站:科學的養生保健professorlin.com

 


詳細網址: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前言

養生保健,要依靠科學

  寫文和網站創立緣起


  十年前,舊金山灣區的中文電視台天天播放一個燕窩廣告。我每天晚餐看著這個廣告,食不下嚥。此廣告說香港某大學教授研究發現該品牌燕窩比其他品牌含有更高量的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而美國某博士因發現EGF拿到諾貝爾獎。因此,該品牌燕窩具有最好的養顏功效。可是,EGF是一種蛋白質,一旦吃進肚子就會被分解成氨基酸而失去功效。所以,在忍無可忍之下,只好去找到這位香港教授的電郵地址,然後跟他抱怨這個廣告的荒唐可笑。從此,這個廣告就再沒出現過。可是呢,您會在乎EGF嗎?可能是第一次聽到吧。那,如果是換作膠原蛋白呢?一定聽過吧。大概都吃過吧。那,膠原蛋白吃進肚子後,就會躲開消化,穿過腸壁,鑽進皮膚?

  三年前,我從加州大學退休。原以為從此可以「重操舊業」彈琴唱歌。哪想到「交友不慎」,被哄著在隔年創設了一個說是能幫助鄉親排疑解惑的網站。我把這個網站叫做「科學的養生保健」,因為我希望它所提供的養生保健資訊都是根據科學。科學證據的最主要來源就是發表在科學期刊的論文。因為科學論文的發表,除了要有充足的實驗數據之外,還必須通過同僚評審(peer-review),所以它的可信度是比其他資訊來得高。科學證據也可以是來自世界衛生組織、政府衛生單位、醫學協會,或有信譽的醫療機構。反過來說,任何個人言論,縱然是出自所謂的名醫,都不能算是科學證據。事實上,縱然是科學證據,也還是有強弱新舊之分。所以,如何劃分釐清,還是得靠經驗。

  三十五年前,我拿到博士學位。隔年,我做了一件很少人做得到的事,那就是,在完全沒有指導教授或同僚的幫助下,獨立發表了研究生涯的第一篇科學論文。行內人應該都知道,一個菜鳥博士的第一篇論文通常(一定)是由指導教授主導,甚至撰寫。但是,我的指導教授卻是叫我自己寫自己發表,所以,在徬徨無助,掙扎摸索了幾個月後,我終於獨自發表了研究生涯的第一篇論文。而這樣刻骨銘心的經驗,可以說是深深地影響了我之後的研究與寫作。在此後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裡我發表了近兩百篇論文,而其中約半數是我親自撰寫親自發表。而與此同時,各個領域的醫學期刊陸陸續續地來找我做評審,包括神經科、心臟科、泌尿科、胃腸科、婦產科、腫瘤科等等。在最高峰期(2013年前後)我擔任評審的期刊多達六十幾家,包括世界排名第一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要發表一篇高水平的論文,一定要參考大量文獻。如此,才能引經據典,言之有理。要審核一篇論文,也一樣要參考大量文獻。如此,才能公正判斷,令人折服。筆者不論是在論文的發表,或是在論文的評審,都有豐富的經驗,而這也就是為何「科學的養生保健」是真槍實彈,如假包換的科學養生保健資訊網。在每一篇文章裡,我都會提供參考資料的來源,以佐證我所說的每一句話。我也會讓讀者知道,哪些話是科學證據,哪些話是是個人意見。讀者如果對我的舉證或言論有任何疑問,歡迎來函,我一定會據實回答,絕不規避。

  「科學的養生保健」是創立於2016年3月18日,目前(2018年10月19日)已發表文章四百六十篇。讀者主要(八、九成)是來自台灣,其次是香港。台灣有三家媒體用我的名義設立專欄來轉載本網站的文章,分別是「元氣網」、「早安健康」及「食力傳媒」。香港的「癌症資訊網」也是以此模式來轉載本網站的文章。另外,還有數家媒體不定期地轉載本網站的文章,包括美國的《世界日報》、台灣的「泛科學」網站、《人間福報》、「健康雲」以及《今周刊》。這些媒體都是經由我授權才轉載,另外還有數不清的媒體未經我授權就轉載(大多變成是他們的作品)。基於傳遞正確養生保健知識的理念,我不會追究。

  破解流傳的偽科學

  本書的書名之所以會叫做《餐桌上的偽科學》,是因為絕大多數的文章是為了回應讀者的提問而寫,而絕大多數的提問是關於某種保健品是不是真的有效,某種食物是不是真的可以預防這個治療那個,或是加強這個降低那個。這麼多吃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網路上琳瑯滿目的保健品營養素,說是能補這個顧那個。再加上人手一機,猛點瘋傳,好康鬥相報。但是,套句英文俗語“Too good to be true”,聽起來太好的東西往往都是假的。那,這些「太好的東西」到底是為何而來,為何而去?下面我就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1.「錢在銀行,人在天堂」。很多鄉親父老都是如此地感嘆歲月不饒人。回頭看那幾十年辛苦打拼的日子,總覺得如此的不值。如果再不好好享受人生,照顧身體,縱然是上了天堂也還是會心有不甘。但是,怎麼照顧?有機的比較貴?唉呀!有啥關係,是命重要還是錢重要?ABCDE維他命、鎂鋅鈣銅鐵礦物質、葉黃素、蝦青素、茄紅素⋯⋯管它什麼素,只要顏色漂亮就好。這就是所謂的顧好身子。但是,有沒有想過,台灣為什麼會被「譽」為洗腎王國?這還不打緊,看到什麼神仙不老藥,聽到什麼補腎顧精丸,就趕快傳出去,以顯示自己博學多聞神通廣大。這就是所謂的好康鬥相報。

  研發治療用的藥品是需要花大量資金和時間,而且絕大多數是一敗塗地血本無歸。所以,很多所謂的生技公司往往就會走門檻較低,不需證明療效的保健品路線。正巧,這幾年又碰上嬰兒潮升格成為老兒潮,所以怨嘆「錢在銀行,人在天堂」的人是多如過江之鯽。這下子,一個愛打,一個願挨,保健品和老兒潮之間就形成了這麼個完美的風暴。可是,保健品既然是門檻低,產品當然也就多,而競爭當然也就格外激烈。所以,想要賺錢就得耍手段搞花樣,例如請名嘴醫生代言,把明明毫無療效的東西,說得是藥到病除,一錠搞定。政府部門又樂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既能創造就業機會,又可增加稅收,何樂而不為。這就是為什麼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會擺滿一盤又一篇的偽科學。

  2.「相關性≠因果性」。說句良心話,並不是所有的保健品廣告(代言)都是偽科學。只不過,當真科學被錯誤解讀時,就有可能會變成偽科學。例如,有研究發現,大腸癌病人的維他命D水平偏低。這是真科學。但是當它被解讀成「吃維他命D補充劑可以降低大腸癌風險」,就變成了偽科學。因為,「維他命D濃度較低」與「大腸癌風險較高」,只是「相關性」(兩者同時並存),而不是「因果性」(前者造成後者,或,後者造成前者),更不是「吃維他命D補充劑」就會「降低大腸癌風險」。事實上,「維他命D濃度較低」有可能是因為病人患了大腸癌(或其他任何癌)的關係。也就是說,是癌症導致病人無法攝取或合成足夠的維他命D。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醫生應該是要幫助病人恢復攝取或合成維他命D的能力,而不是叫病人吃維他命D補充劑。如果是盲目地相信吃維他命D補充劑就能改善病情,那就有可能會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造成終身遺憾。

  3.「點擊率=錢」。谷歌之所以會成為世界第三大公司(僅次於蘋果及亞馬遜),靠的就是點擊率。有點擊,就有廣告,有廣告,就有收入。就是這樣的商業模式,才會讓「內容農場」如雨後春筍般,一家又一家。它們專門以聳動的標題及不實的內容來欺騙網友點擊。更有甚者,它們會讓保健品公司用化名來發表看似科學,但實為廣告的文章。如此,保健品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聲稱有療效、有諾貝爾獎得主推薦等等假新聞偽科學。一旦有人上鉤,農場就賺一筆,公司也賺一筆,而有人就賠了兩筆。

  4.「天然就是好?」。很多人真的是這樣認為,而很多所謂的另類醫學或自然療法,就應運而生。可是,您有沒有想過,一大堆天然的東西其實是其毒無比。例如死神菌,保證是天然,但也保證是死神的禮物。反過來說,維他命片可說是一點都不天然,但是為什麼您偏偏又大罐小罐地買,大瓶小瓶地吃?這不是很矛盾嗎?還有,當您自己或您的至親被診斷出得癌症時,您是會選擇化療、電療、手術,還是自然療法?很多人會選擇自然療法,因為他們相信只要喝喝果汁,吃吃草藥,就可以輕鬆搞定。就連世界公認的天才賈伯斯都是這樣認為。只不過,到頭來,臨走前,也只能悔不當初。

  上面這幾個例子,只是將網路上五花八門的養生保健資訊做個籠統的介紹。真正的情況絕對是更加精彩有趣。所以,就請您開始享用這一桌山珍海味。




詳細網址: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維他命補充劑的真相(上)

 
#維他命中毒、天然、維他命C、濫用、補充劑
 
到底需不需要吃維他命?曾經有位駐美的台灣外交官當面問我這個問題。他因平日公務繁忙,所以夫人要他每天吃維他命補身體。雖然他自己認為沒必要,可是一來不忍拒絕夫人好意,二來也說不出個「不」的理由,所以詢問我的意見。以下是我整理多篇科學論文,綜合給他和讀者的建議。
 
維他命共有十三種,而它們都是「微營養素」。「微」的意思是說,一點點就夠了。要攝取這一點點,平日三餐的均衡飲食也就夠了。「微」的另外一個意思是,很容易被超過。既然平日三餐就夠了,再吃藥丸補充,當然就超過了。可是很多人以為吃越多越好,所以維他命過量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美國每年有六萬個維他命中毒的案例被報告到毒物控制中心(註1)。這六萬個案例是嚴重到需要被報告到毒物控制中心。那沒那麼嚴重,可是已經超量的案例有多少,六十萬還是六百萬?想知道更多關於維他命中毒的症狀,讀者可參考附錄中〈維他命的毒性〉這篇文章。(註2)。
 
2012年發表的一篇報告中(註3),總共分析了七十八個隨機臨床試驗,其中接受調查的人數近三十萬。結果發現,維他命E和胡蘿蔔素(維他命A)會增加5%的死亡率。而維他命C則既沒好處,也沒壞處。
 
台灣也有一些官方以及專家們談論維他命濫用的文章。毒物科醫師林杰樑就曾在文章中舉例,香港有位小孩因食用過量含維他命A的魚肝油,得了肝硬化(註4)。另一篇文章〈維他命補過頭,恐增罹癌風險〉(註5),標題就已經很明白了。這麼多的文章都是勸讀者只要飲食均衡,就可攝取足夠的維他命。所以,維他命的「他」,指的是誰,顯然不是一般大眾,而是指擁有龐大利益的廠商們了。



詳細網址: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

詳細網址: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 中文書>醫療保健>家庭醫藥保健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