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奴隸打造帝國:征服、殖民、剝削,從奴隸船看資本主義的喋血貿易,原文名稱:奴隷船の世界史,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9913362,頁數:256,出版社:智富,作者:布留川正博,譯者:張萍,出版日期:2021/06/02,類別:人文史地

奴隸打造帝國:征服、殖民、剝削,從奴隸船看資本主義的喋血貿易~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奴隸打造帝國:征服、殖民、剝削,從奴隸船看資本主義的喋血貿易


內容簡介


混沌的現身!海上的移動監獄
歴史學家們共同揭開─
大西洋上超過四百年、犠牲者達一千萬人的奴隸貿易全貌
★臺大歷史系教授 楊肅献審定推薦★
 
  大航海時代來臨!
  跨國商機挑起了重商帝國拓展海外的欲望,
  企圖打造一條累積資本、獲取財富的黃金航道。
 
  然而,市場交易的背後暗藏陰謀,
  支配殖民地、施行奴隸制、牟取暴利……
  有人因此變成奴隸制度下的犧牲者,
  甚至是海上亡魂。
 
  奴隸們究竟被置於怎樣的境地?
  又是哪些人建立奴隸貿易與奴隸制度?
  讓我們從幽暗的船艙底部,
  重新審視近代史失落的一角!
 
  ‧實況重現近代大西洋世界的「魯賓遜漂流記」
  ‧歷史學家埃里克‧威廉姆斯的疑問─大西洋奴隸貿易對資本主義的衝擊為何?
  ‧歷史學家們努力讓奴隸貿易全貌重見天日─從科汀揭露到跨時代新資料庫的建置
  ‧藉由奴隸提供的證詞,還原「移動式監獄」奴隸船上的真實情況
  ‧對奴隸商人、船長、仲介商而言,奴隸貿易是一個巨大的致富機會
  ‧挺身反對奴隸貿易、奴隸制度的人們─廢奴運動與奴隸叛亂
  ‧奴隸制度看似銷聲匿跡,其實仍餘燼殘存
 
  帝國貿易所帶來的,
  到底是高度成就的經濟榮光,
  還是血腥生存的高昂代價?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歷史YouTuber|Cheap
  即食歷史部落客|Seayu
  「歷史說書人HistoryStoryteller」團隊創辦人|江仲淵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者|金老ㄕ



詳細網址:奴隸打造帝國:征服、殖民、剝削,從奴隸船看資本主義的喋血貿易~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前言─《魯賓遜漂流記》中的奴隸貿易
 
第一章近代世界與奴隸貿易
一奴隸制度在世界史上的意義─埃里克‧威廉姆斯的疑問
二奴隸貿易的歷史淵源
三將四百年貿易實態公諸於世─歷史學上的新挑戰
四奴隸貿易專營權所代表的意義
 
第二章驅動奴隸船的相關人物
一「移動式監獄」奴隸船的結構與實態
二成為奴隸的非洲人─人肉販賣、中間航線、叛亂
三船長與水手
四奴隸商人與仲介商─控制奴隸船的人們
 
第三章邁向廢止奴隸貿易之路
一薩默塞特案的後續發展
二廢奴運動開始─貴格會教徒與英國國教會福音主義派
三奴隸貿易廢止運動與拒買砂糖運動
四海地的奴隸叛亂
五英國廢止奴隸貿易
六在英黑人與獅子山殖民地
七奴隸貿易的終章
 
第四章漫漫長路─從廢止奴隸制度到現代
一邁向廢止奴隸制度
二從奴隸到移民─十九世紀人口流動的重大變動
三結語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網址:奴隸打造帝國:征服、殖民、剝削,從奴隸船看資本主義的喋血貿易~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913362
  • 叢書系列:Story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奴隸打造帝國:征服、殖民、剝削,從奴隸船看資本主義的喋血貿易~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布留川正博(HURUGAWAMasahiro)
 
  一九五○年出生於日本奈良縣。一九七三年於大阪大學基礎工學系畢業,曾服務於民間企業。同志社大學經濟學研究院博士後課程肄業後,擔任同志社大學經濟學系助教、專任講師、助理教授,目前為同志社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專業領域為大西洋奴隸貿易史、近代奴隸制度史。
 
  著有《世界経済史―世界資本主義とパクス・ブリタニカ》(共同著作,MINERVA書房)、《近代世界と奴隸制―大西洋システムの中で》(共同著作,人文書院)、《岩波講座世界歴史15 商人と市場》(共同著作,岩波書店)、《グローバリゼーションとアジア―21世紀におけるアジアの胎動》(編著,MINERVA書房)、《世界経済の興亡200年》(共同著作,東洋經濟新報社)等。
 
譯者簡介
 
張萍
 
  二○○一年起從事日文翻譯迄今,未曾間斷、從不拖延。
  喜歡透過語文轉換,擴充不同領域的知識,拓展美麗新世界。



詳細網址:奴隸打造帝國:征服、殖民、剝削,從奴隸船看資本主義的喋血貿易~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前言
 
《魯賓遜漂流記》中的奴隸貿易
 
  想必很多人都讀過《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一七一九年)這本書吧?在此,我並沒有想要重述該書內容,不過那的確是一個刻苦艱難的故事,描述主人翁魯賓遜在加勒比海上浮沉、漂流到遠洋孤島,並且在該處歷經數十年。他理性地規畫自己的時間,養育、種植各類動植物,心中抱持著希望,認為總有一天會有一艘船前來,帶他回到英國祖國。
 
  作者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於一六六○年左右出生於倫敦,一七三一年辭世。但是,他在小說中卻將魯賓遜設定為一六三二年出生。魯賓遜的父親是一名出生於德國不來梅的外國人,同時也是貿易商。先是定居在英國東北部約克郡的海港郝爾,隨後又從該處移居至內陸的約克市。魯賓遜的父親與當時居住在該城鎮、出身名門望族的母親結婚。魯賓遜因而誕生在約克市。
 
  事實上,《魯賓遜漂流記》的故事前段僅描述到魯賓遜漂流至孤島為止。接著便精彩描繪出當時席捲英國,甚至是整個歐洲世界的真實情況。讓我們再稍微深入揭開一些與本書序幕相關的故事內容吧!
 
  魯賓遜有兩位哥哥。大哥擔任英國陸軍中校,後戰死在與西班牙軍隊交鋒的敦克爾克附近。關於二哥的下落則一無所知。父親僅讓三兒子魯賓遜接受教育,打算讓他成為一名律師。
 
  然而,當時魯賓遜並不從父願,強烈想要登船出航。他終日期盼至海外一展抱負雄心。對於自己未來的人生之路,不斷與父親發生衝突。站在父親的立場,他認為「魯賓遜的社會地位適中」「處於幸福人生最適當的身分位階」,「想出國闖出一番天地」的想法簡直愚蠢至極。
 
  然而,魯賓遜仍不顧父親反對,於一六五一年從郝爾市搭乘航向倫敦的船隻。但是,他所搭乘的船隻卻因為逆風而擱淺在諾福克郡的雅茅斯錨地。天氣驟然轉變為猛烈的暴風雨,導致船舶沉沒,只能改由陸地前往倫敦。
 
  魯賓遜接著再從倫敦搭乘前往非洲沿岸的船舶。該船船長過去曾在幾內亞大賺一筆,因此想再度前往幾內亞。因為與船長有點交情,所以魯賓遜先買好大約四十英鎊的玩具以及雜貨等堆放在船艙內,在非洲沿岸換取砂金,再將砂金帶回倫敦,順利轉賣獲取將近三百英鎊。那次的幾內亞航海之旅相當成功。不僅如此,有過真實航海經驗的魯賓遜學會了航海技術以及商務貿易的方法。
 
  後來,魯賓遜再度搭乘同一艘船,打算採取與前一次相同的交易模式。然而,先前的船長已經辭世,改由一位航海士擔任新船長。這次等待他的卻是噩運。在前往加納利群島途中,遭到以塞拉(現為摩洛哥的塞拉港)為根據地的土耳其海盜船襲擊。雖然他們也有反擊,但是結果只能投降,存活下來的船組員被俘虜至塞拉,魯賓遜自己則成為海盜船船長的私人奴隸。身為一名寄人籬下的入室奴隸,魯賓遜只能在船長家中自食其力,度過了兩年時間。
 
  期間,魯賓遜一心想要逃離奴隸身分。最後終於等到機會上門。他駕駛了一艘帶有稍大船帆的釣魚專用小艇,與另一名叫做萊克的少年奴隸一起出海逃跑。他們花了幾天的時間離開塞拉,沿著海岸南下。
 
  由於食物及飲用水即將用罄,他們停泊在一個有人煙的海岸附近,並且用手勢向當地人交涉,表達對食物的需求。當地人在海岸放置乾肉與穀物後,即退至後方。魯賓遜取用食物後,覺得必須有所回報。剛好手邊有一頭用槍打死的豹,便將豹送給當地人,僅留下豹的皮毛自用。將豹肉交給當地人後,他們又得到更多的食物及飲用水。這樣的交易可以說是文明人類學中的一種「沉默貿易」(Silent Trade)。
 
  魯賓遜持續往南行。幾天後他們終於看到左側的維德角半島,以及右側的維德角群島。突然間,一起與之行動的萊克發現遠方有帆船,並且確認該船是葡萄牙船舶。他們的小艇便滿帆全速往該艘船舶靠近,但是仍然有一段距離。還好,該艘葡萄牙船舶貌似發現了他們,於是放慢船速。魯賓遜與萊克因而獲救。該艘葡萄牙船舶正在航向巴西的途中,花了二十二天後抵達巴西東北部的巴伊亞州(參照本書卷首地圖)。當時巴西的首都即設置於該處。船長不僅沒有向魯賓遜提出船資等任何要求,甚至還支付西班牙幣八十披索換購他的小船。由於少年奴隸萊克希望能在船長手下工作,魯賓遜便和船長交涉,條件是倘若萊克成為基督教徒即可在十年後恢復自由身,便將萊克讓渡給船長。船長還向魯賓遜採購豹皮及其他物品,最終魯賓遜獲得西班牙幣二百二十披索,遂以此作為根基開啟其在巴西的生活。
 
  船長還向魯賓遜介紹在當地經營甘蔗種植園的人物。魯賓遜在那位經營者身邊遭受短暫的磨難,同時也學習到製糖方法。後來他強烈希望進入巴西當地的經營圈,於是買下屬於自己的土地,自行耕作兩年,第三年開始栽種煙草。
 
  接著,他開始與住在隔壁的葡萄牙人朋友討論,著手準備能夠栽種甘蔗的土地。那段時間,他動用自己存放在倫敦共一百英鎊的資金,購買務農用具、鐵製品、農具,並且從倫敦運來英國製的布匹、毛織品等。這些都是由先前的葡萄牙船長代勞協助處理。不僅如此,船長還帶來一名相當機靈、擁有六年資歷的契約僕人。由於英國產品能夠在巴西賣到很高的價格,魯賓遜即以此作為資本,買下一名黑人奴隸(後簡稱黑奴),並且多僱用一名歐洲出身的契約僕人。栽種煙草的事業上軌道後,看來貌似順風順水。
 
  然而,在巴西定居的第四年,巴伊亞州的三名種植員給魯賓遜送上一份提案,希望魯賓遜能夠以領航員的身分前往幾內亞購買一些巴伊亞州當地相當缺乏的黑奴。在那之前,魯賓遜已經從這些人身上聽聞過許多在非洲的交易經驗。
 
  魯賓遜考量自己不需負擔任何費用,而且倘若黑奴貿易成功,自己也可以獲得一些黑奴配額等條件,便接受該提案。經過萬全準備後,魯賓遜於一六五九年九月一日從巴伊亞州的薩爾瓦多港出航。無獨有偶,剛好和八年前受到父母親反對而從郝爾港出航是同一天。這次的船是一百二十噸,附有六門砲,除了船長、勤務人員、魯賓遜,還有十四名船員。船內囤放著串珠、玻璃製品、貝殼製品、鏡子、小刀、剪刀、斧頭等用來交換奴隸的物品。
 
  剛開始時,船沿著海岸向北航行。約十二天後穿過赤道,繼續朝東北方目標前進。當時,有一名船員因為中暑死亡,另一名船員與年輕的勤務人員也接連中招。沒多久後就遭遇第一次的暴風雨。連續十二天都一直被那場暴風雨襲擊,魯賓遜好幾次都覺得船舶會沉沒。最後船舶被迫往西,來到不知道是南美洲的圭亞那沿岸,還是接近奧里諾科河的河口附近。由於船身受到相當嚴重的損傷,為了修理船隻,他們打算前往加勒比海群島(西印度群島)的巴貝多島。然而沒多久後又遭遇到第二次的暴風雨。
 
  船舶往西漂流,突然觸碰到淺灘。他們趕緊降下船上的救生小船,全員乘坐在小船上。為了奔向陸地,他們拚命划動船槳,然而「狂暴的大浪」還是從小船後方襲來,造成船身翻覆。魯賓遜雖然吞進許多海水,最後仍輾轉到達海岸。然而,他發現竟然只有他一人生還。觸礁的船舶擱淺在遙遠的一方,接下來就開啟了他眾所周知的孤島生活。
 
  藉由上述的故事,讓我們先來確認幾個歷史背景。
 
  第一,魯賓遜即使遭到父母親反對仍懷有雄心壯志,強烈希望往海外發展。雖然他沒有很明確說出口,但是心中強烈感受到當時的背景應該是可以透過開發海外殖民地以及海外貿易致富的時代。
 
  在真實的歷史中,到十七世紀中葉以前,英國在北美維吉尼亞州建立殖民地,以便進出加勒比海。一六二七年繼巴貝多島之後,一六五五年也開始在牙買加進行殖民。然而,在海外貿易方面仍存在競爭對手以及一些風險。魯賓遜從倫敦啟程的第二次航海之旅遭到土耳其海盜襲擊、成為奴隸,就是在闡述這件事情。因為在穆斯林世界裡也普遍存在著奴隸制度。
 
  第二,魯賓遜被葡萄牙船舶救起並且前往巴西的背景,剛好是英國與葡萄牙關係友好的時間點。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巴西進入「砂糖時代」,奴隸制甘蔗種植園蓬勃發展。連帶著也進行菸草栽培。後者是即使資金不多也可以立即開始的農場生意。魯賓遜從自給自足的穀物栽培到菸草栽培,並且想要擴大種植園規模,進入甘蔗栽培之際,體認到必須擁有奴隸勞動力才行,因此為了奴隸貿易前往非洲。而後,便有許多苦難等著他。
 
  作者丹尼爾‧笛福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創作出《魯賓遜漂流記》這個故事。
 
  後續還有更詳盡的描述。十五世紀中葉,以葡萄牙商人為先驅開啟了大西洋奴隸貿易。到了十七世紀,大西洋奴隸貿易成為包含加勒比海群島等地在內,南北美洲殖民地開發的必要條件。繼葡萄牙人之後,荷蘭人也參與規畫奴隸貿易。十七世紀後半,英國與法國為了進行奴隸貿易皆成立獨占公司。接著,十八世紀進入奴隸貿易的全盛期。負責執行該貿易的即是所謂的奴隸船。十八世紀,用於進行奴隸貿易的專用船舶穿梭在大西洋上。
 
  接下來,本書的各個章節即是以奴隸船為主軸,闡述圍繞著大西洋奴隸貿易的世界史。此外,亦期望能深入探究現代奴隸制度情形,以及殘存迄今的種族歧視問題。
 
  第一章「近代世界與奴隸貿易」中,會藉由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的歷史學家,同時也是政治家的埃里克‧威廉姆斯(Eric Eustace Williams)所著《資本主義與奴隸制度》(Capitalism and Slavery,一九四四年)一書,揭開近代資本主義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奴隸制度,以及支配該制度的奴隸貿易。此外,可從中得知作為大航海時代先驅者的葡萄牙人在把目標對準其東邊「東印度(LasIndias)」(包含印度次大陸及其以東的東南亞、中國、日本)時,亦南下至非洲各地設立貿易據點。因此,很明顯地,開啟了副產品奴隸貿易。
 
  近幾年,當時從事奴隸貿易的船舶資料庫被公諸於世。該資料庫相當龐大,在這約莫四百年間,就有超過三萬五千筆的資料。本書撰寫時亦期望儘可能運用該資料庫。此外,打造出新世界最大殖民地帝國的西班牙認為,開發一事必須要有勞動力才行。不過,西班牙在十九世紀之前,奴隸勞動人口的調度幾乎都是委託給其他國家的貿易業者。該制度稱作「奴隸貿易專營權(阿西恩托,Asiento)」。
 
  第二章「驅動奴隸船的相關人物」中,我們把焦點放在奴隸船本身的結構。這艘可以迅速從非洲航向新世界帝國的路徑「中間航線」、可以裝進最多名奴隸、損失可達到最低程度等各項條件兼備的奴隸船究竟長得什麼模樣?奴隸船簡直就是一座「移動式監獄」,船上經常伴隨著奴隸叛亂等危險。此外,我們也想一探奴隸船究竟是如何從非洲各地獲取這些奴隸?奴隸船中的奴隸們又會遭遇哪些經歷?
 
  實際驅使奴隸船的有船長、船員以及水手們。在奴隸船上,船長可以行使其獨裁權力,將水手當作「奴隸」般使喚。另一方面,船長與水手又必須在船上共同防禦奴隸們所造成的各種危險。
 
  最後,「奴隸商人」是指在歐洲各地所謂的奴隸貿易港上,統籌整個奴隸貿易並且投資該貿易的資本家。他們都是當地富裕的名門望族。此外,文中還會提及母國仲介商,他們會收取新世界帝國各地購買奴隸時開立的票據。期望能在這個章節中儘可能描述出與奴隸船相關的人物。
 
  第三章「邁向廢止奴隸貿易之路」是以率先要求廢除奴隸貿易制度的英國為主,將焦點擺在廢奴運動的核心人物及相關勢力。首先,經由一七七二年薩默塞特案(Sommersett’s Case)的判決,思考在英黑人相關問題。此外,亦提及一七八七年以廢奴運動(Abolitionism in the United Kingdom)為名,集結核心勢力的貴格會教徒與英國國教會福音主義派所扮演的角色。這些都會連接到草根請願連署運動,以及在議會中的遊說運動。另一方面,歐洲大陸正在進行法國大革命,與之連動的是在加勒比海的法國領地法屬聖馬克(海地)所發生的大規模奴隸叛亂與革命運動。
 
  一八○七年,英國持續推動廢止奴隸貿易,隔年,美國亦宣布廢止奴隸貿易。之後,英國政府利用外交及軍事壓力干預其他國家的奴隸貿易活動。十九世紀最大的奴隸輸入地區為巴西及古巴。特別是在巴西地區,約占十九世紀奴隸輸入量的六成。古巴奴隸輸入的相關事件是一八三九年奴隸船「愛米斯塔特號(La Amistad)」的奴隸叛亂事件。美國與西班牙政府也因該事件,被追究其對奴隸貿易及奴隸制度的態度。
 
  廢止奴隸貿易後,奴隸制度仍持續存在。英屬西印度群島仍有甘蔗種植園,美國南部有棉花種植園,巴西東南部則是咖啡園。在第四章「漫漫長路從廢止奴隸制度到現代」中,會整理、比較各種奴隸制種植園的實際狀況,以及邁向廢奴之路的歷史情勢。然而,即使廢止奴隸制度,從奴隸身分解放出來的他/她們迄今仍處於社會最底層,持續受到差別待遇。
 
  此外,奴隸制度雖然遭到廢止,種植園仍必須持續經營下去,因此除了美國之外,英屬西印度群島以及巴西都引進了大量移民人口,期望藉此取代奴隸的勞動力。一八八八年,巴西廢止奴隸制度後,奴隸制度看似已於世界銷聲匿跡,但是仍有餘燼殘存於現代。現代奴隸制度的特徵是集中在更為弱勢的女性或是孩童身上。我們期望這樣的情形最終能再不復見。



詳細網址:奴隸打造帝國:征服、殖民、剝削,從奴隸船看資本主義的喋血貿易~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奴隸制度在世界史上的意義─埃里克‧威廉姆斯的疑問

 
資本主義與奴隸制度
 
從《魯賓遜漂流記》這本小說中孕育而出的即是所謂的重商主義時代。魯賓遜不滿足於自己的中產階級地位,期望朝海外發展、更上一層樓,可以說完全展現出該時代的精神。他在遠洋孤島上生活了二十幾年,後來回到英國,擁有五千英鎊以上的現金以及年收入一千英鎊以上的財產,還結了婚,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他不斷累積航海以及經商經驗,雖然中途曾遭遇各式各樣的苦難,卻在巴西擴展個人農地,成功栽種菸草並獲得財富。
 
《魯賓遜漂流記》的故事告訴我們,就算魯賓遜當時沒有出海,也有各種獲取財富的方法源源不絕地從海外湧入。
 
其中,大西洋奴隸貿易即是在產生利益方面最為重要的貿易方式之一。十八世紀的英國商人馬拉奇‧波斯特萊斯維特(MalachyPostlethwayt)表示,奴隸貿易是「所有商業的根源、基礎,相當於啟動所有裝置的發條」。魯賓遜本身雖然曾經失敗過,但是也了解了奴隸貿易的可能性。
 
奴隸貿易通常具備「三角貿易」結構。奴隸船先從歐洲各個港口囤積可以用來交易的商品後,再開往非洲(第一邊)。在非洲的貿易據點,透過交換這些商品來購買奴隸,並且將奴隸們關押在船艙內、橫渡大西洋,抵達所謂的「中間航線(Hayakawa Novels)」包含加勒比海群島(西印度群島)的南北美洲各地(第二邊)。在該地用奴隸換取砂糖、咖啡或是棉花等殖民地產品,再回到歐洲母國販售(第三邊)。
 
埃里克‧威廉姆斯(Eric Williams)發現三角貿易的重要性,並且大肆宣傳此舉將會帶來龐大的利益。其主要著作《資本主義與奴隸制度》(Capitalism and Slavery,一九四四年)中亦曾闡述三角貿易對英國產業來說具有一石三鳥的效果,除了可以做為英國產品的銷售市場、生產英國人所需的產物,還能夠累積資本成為供應產業革命資金需求的主要來源。因此,他強調資本主義發展的核心即是奴隸貿易以及奴隸制度。



詳細網址:奴隸打造帝國:征服、殖民、剝削,從奴隸船看資本主義的喋血貿易~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奴隸打造帝國:征服、殖民、剝削,從奴隸船看資本主義的喋血貿易

詳細網址:奴隸打造帝國:征服、殖民、剝削,從奴隸船看資本主義的喋血貿易~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奴隸打造帝國:征服、殖民、剝削,從奴隸船看資本主義的喋血貿易 中文書>人文史地>世界史地>斷代史>近/現代史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