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華人育兒百科,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2419526,頁數:544,出版社:天下雜誌,作者:林奏延/總策畫,長庚兒科精英醫療團隊/等著,出版日期:2015/01/05,類別:醫療保健
華人育兒百科-[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簡介
第一本由國內百位兒童專科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團隊與幼教專家聯合撰寫,
根植於華人觀點與本土經驗,全面涵括「醫療」與「教養」專業的0~6歲育兒百科;
300個育兒疑難雜症、70個你不可不知的嬰幼兒常見疾病、24個促進親子關係的日常遊戲……
從孕前到產後,專家學者把關正確育兒知識,是獻給新手爸媽的最佳禮物書。
這本厚達544頁的重量級育兒百科,策劃者為小兒科界資深大老、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曾任長庚兒童醫院院長的林奏延醫師。看到自己女兒走過「上網找答案,卻不見得找到的片段知識都是正確可信」的經驗,於是興起編纂一本符合本土國情的育兒百科。
本書與其他翻譯自國外的育兒書相較,有兩大特點:一是將教育教養問題獨立成篇,特邀請《親子天下Baby》專欄作者,目前任教於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與師培中心的周育如博士親筆撰寫內容;也因曾擔任托嬰中心督導的實務經驗,讓本書更貼近國內育兒現況;二是不僅重視嬰幼兒的生理身體發展,更將嬰幼兒的心理發展獨立成章,如針對孩童的注意力缺陷過動、自閉、感覺統合等議題進行討論,與當今國際衛生組織(WHO)重視孩童心理發展的趨勢相呼應。
全書共26萬餘字,從撰寫到成書歷時三年。篇幅共8大篇、28章,並收錄符合國情的健康福利政策、補助津貼、公費補助疫苗、家庭建議常備藥品與如何使用健康手冊等實用資訊,以及特別製作的功能性索引。製作過程動員了國內百位兒科領域各專科醫師、營養師、護理師,以及專精幼兒教育領域的學者,針對新生兒照護、孩子的分齡發展、營養照顧、身心疾病、疫苗接種與居家安全等,提供具實證研究的育兒知識,是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案頭必備工具書,也是送給新手爸媽的最實用的貼心禮物書。
本書特色
★根植本土經驗:結合國內百位兒科領域的醫師、營養師、護理師與幼教專家學者,依照不同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關鍵提出具體對策,是立基華人地區寶寶生理發展與育兒文化的案頭參考書。
★內容廣泛全面:從孕前不可忽略的重要知識,到0~3個月新生命降臨後,有關新生兒食衣住行各項照護、3~12個月的哺餵方式到副食品與營養、睡眠、運動、生活自理等育兒重點;同時針對1~3歲學步兒、3~6歲學前兒的發展,分別說明幼兒的發展與學習、睡眠與飲食、保健與照顧、教養困惑等。
★身體心理並重:重視兒童的生理與心理健康,由最常見的發燒、感冒、腸病毒、過敏,到過動症、亞斯伯格症……針對常見的兒童身心疾病翔實說明原因、症狀、就醫時機,以及實用的居家照護技巧,幫助家長破除迷思,找對醫生得到妥適照護。
★特別規劃單元:內容規劃「請問醫師Q&A」與圖文並茂的「Baby Game」親子遊戲單元,一網打盡孩子成長中可能面對的各種疑難雜症,並讓父母透過遊戲建立親密關係與發展基礎。書末並收錄台灣生育補助津貼、公費疫苗補助、使用兒童健康手冊正確方式等資訊,以及方便查詢的功能性索引,具高度實用性。
衷心推薦給:
新手爸媽、嬰幼兒保母等家有學齡前幼兒家庭,不可或缺的育兒參考書。
面對網路上莫衷一是的資訊感到困惑,認同以嚴謹知識科學育兒的父母。
除尿布奶粉外,送給同事、親朋好友或姊妹淘最別出心裁的知識祝賀禮。
專文推薦
李明亮/前衛生署署長、美國紐澤西醫科大學及慈濟大學小兒科教授
邱文達/前衛生福利部部長、前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前萬芳醫院、雙和醫院院長
楊定一/長庚生技、長庚大學、明志科大、長庚科大董事長、長庚紀念醫院董事會執行董事
盛讚推薦
馮燕/行政院政務委員、兒福聯盟基金會董事長
李慶雲/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名譽教授
黃富源/前衛生署副署長、前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
吳春福/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
郭台銘、曾馨瑩/永齡健康基金會創辦人
詳細網址:華人育兒百科-[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419526
- 叢書系列:家庭與生活
- 規格:軟精裝 / 544頁 / 19 x 25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華人育兒百科-[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總策畫╱林奏延(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
現職:
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
長庚大學醫學系兒科特聘教授
學經歷: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研究員
德州大學達拉斯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研究員
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院長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
詳細網址:華人育兒百科-[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連載
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如廁訓練?
楊美玲護理師
林淑雯護理長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護理部
當寶寶可以自己開始上廁所,是邁向成長一大步的象徵。但是,什麼時候開始訓練他自行大小便最好?首先,可觀察寶寶是否已表現出以下基本能力 :
1. 寶寶的尿布2 ∼ 3 小時皆未有尿液時。
2. 寶寶開始有模仿大人坐馬桶行為出現。
3. 寶寶可以平穩坐在小馬桶上。
4. 寶寶會用語言或指著下腹部來表示自己的如廁需求時。
■ 訓練前應做什麼準備工作?
當寶寶具備上述能力後,就要進入訓練上廁所的準備期:
1. 馬桶的高度以寶寶腳能放在地上為依據。
2. 選擇褲子時應以易穿、脫或有拉鍊、鬆緊帶者為宜。
3. 讓孩子知道馬桶是做什麼用的,以及簡單易懂的字彙,
如:「尿尿」、「嗯嗯」、「便便」、「馬桶」等字的意思。
■ 如何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
當寶寶準備好了,大約在1 歲半以後便可開始進行如廁訓練,重要的原則如下:
1. 每天定時定點帶寶寶坐於小馬桶上,但每次不要超過10 分鐘,不管有沒有大、小便都沒關係,只是讓孩子熟悉小馬桶及廁所環境。
2. 為寶寶換尿布或引導大小便時,在旁發出「噓噓」、「嗯嗯」的聲音,讓寶寶慢慢地認識「尿尿」和「便便」。
3. 爸爸媽媽上廁所時讓寶寶坐在旁邊的小馬桶,看著爸爸媽媽坐馬桶上廁所的情形,不斷地重複示範,直到孩子願意嘗試,並學到正確的方法為止。
4. 選溫暖的天氣進行訓練,因為這時孩子穿得少一些,比較容易行動。從白天開始訓練大小便,因孩子在白天比較清醒,感覺也比較敏銳。
5. 可以讓寶寶穿小內褲,尿濕了或大便了隨即更換,引導孩子慢慢體驗到屁股乾淨的舒適感,讓孩子清楚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如廁的感受。
6. 最好是固定照顧者教,因為可持續訓練且孩子有倚賴和信任感。
7. 寶寶練習成功了要給他鼓勵、稱讚,或適度給予小禮物或餅乾做為獎勵;如果失敗了千萬不要打他或吼他、罵他,也勿讓孩子穿著濕或髒的尿布以為懲罰,這樣做會使處於反抗期的寶寶更加不合作,甚至出現反抗行為。
詳細網址:華人育兒百科-[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網址:華人育兒百科-[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