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1364148,頁數:256,出版社:如何,作者:許皓宜,出版日期:2015/01/29,類別:心理勵志
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簡介
◎每段關係裡,都有六個人:你我以及我們的父母!
和你記憶裡的父母和解,是覺醒的第一步,
也是通往生命無憂的必經之路。
為何我們與人相處會有困難?為何不敢拒絕別人?
為何總看別人不順眼?為何無法在人前示弱?
為何習慣性地依賴別人?為何自我感覺良好?
這些,都和你的原生家庭密切相關!記憶中父母臉上閃過的喜怒哀樂,如同烙印般刻劃在我們心底,左右著我們的情感,撼動著我們的性格。我稱之為:父母病。
◎今年最暖心的旅程!內在小孩與父母的和解之旅
擁有十年以上的心理諮商經驗,許皓宜處理過各式各樣的案例,她發現,「所有的問題探索到根本,都與原生家庭脫離不了關係。想要了解一個人、療癒一個人,勢必得回歸到家庭。」她用深厚的心理學背景加上細膩的文字,帶你尋找你遺忘的那一面,並深刻挖掘出心底最真實動人的那一面。
◎父母不只給你基因,也給你命運!
為了解開你身上的「父母病」,體會每一回「被父母惹毛」背後的意義,展開這段與父母的和解之路,許皓宜從「自我覺察——活在心底的16種內在小孩」,到「理解父母——認識12種父母的真實模樣」,以專業角度及真實故事,帶你改變與父母的關係,進而讓你與其他人的互動更完美。
◎與父母的和解,就是與自己的和解!
「示弱」,其實是一種心理健康
因為不信任自己,所以莫名對他人發火
承認渴望!信任萌芽於父母足夠的「凝視」
解開「我都是為你好」魔咒!順從不是唯一的辦法
挑剔,是因為害怕失去;因為害怕,所以先攻擊別人
越無法忍受人與人的爭吵,代表童年有多害怕父母爭吵
各界名人暖心推薦
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暢銷作家 鄧惠文
知名廣播主持人˙暢銷作家 光禹
暢銷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吳淡如
親子天下雜誌執行長 何琦瑜
知名部落客˙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 貴婦奈奈
如果兒童劇團團長 趙自強
國際演說家暨情緒管理專家 吳娟瑜
環宇電台主持人˙商周專欄作家 謝文憲
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節目主持人 呂如中
新聞主播˙節目主持人 黃文華
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親職教養專家 張旭鎧
藝術心理治療師 邱寶慧
《當H花媽遇到AS孩子》作者 花媽(卓惠珠)
知名藝人 可藍
知名作家 H
我們這輩子都在努力和自己的父母整合關係並學習自我接受。我喜歡皓宜博士這麼真誠而自然地「自我揭露」,她縮短了我們的自我摸索之路。這本書對她而言,是自我療癒的分享;對讀者而言,則是「有為者亦若是」的精神助力。——國際演說家暨情緒管理專家 吳娟瑜
我特別喜歡皓宜提出「父母病」的觀點,將錯誤推給父母,只會落入無止境的負向循環,發現和解的療癒力量,才能感受寬容與愛的美好。——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父母的DNA是人生最重要的天賦來源。皓宜總是可以引用簡單理論,輔以實務案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完全外行的我,時而哈哈大笑,時而眼眶泛淚,並產生很多共鳴。——環宇電台主持人˙商周專欄作家 謝文憲
這是一本讓我邊看邊哭的書,皓宜那一出手就非常催淚的文字,和一開口就能傳遞溫暖的故事,讓我很感動。她帶領你慢慢處理所有心結,重新解構你的現狀、架構過去的傷害,整合出一個更新更美好的性格與未來。——知名部落客˙暢銷作家˙諮商心理 貴婦奈奈
當你翻開這本書,有如搭乘時光機,穿梭過去和未來,覺察和探索內在小孩與父母的「心」關係,並賦予自己當下真實及全新的改變。——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我透過心理諮商花了七年跟過世的父親和解,這本書讓我再一次嗅到那年冰冷冬天,鑽進父母被窩裡的溫暖和氣味。——《當H花媽遇到AS孩子》作者 花媽(卓惠珠)
讀完這本書,不僅認識真實的自己,更看見這個充滿愛的世界!——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親職教養專家 張旭鎧
這是一本成就愛與關係,圓滿人生地圖的一本超展開的好書。——藝術心理治療師 邱寶慧
詳細網址: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364148
- 叢書系列:HAPPY FAMILY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諮商心理師/許皓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諮商心理師,現專職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並兼任學生諮商中心主任。曾在大專教學多年,也曾走入醫院和社區,聆聽發生在不同場域的故事。受過心理動力治療、婚姻與家庭治療的專業訓練,是國內長期耕耘於婚姻與家庭治療訓練的師資之一。長期於公共電視「爸媽囧很大」等節目擔任客座來賓&親子教育專家,並為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隨年歲往上攀爬,她越體會:人們在關係與自我的探尋中,內心所盼所求,不過「真誠」二字而已。
所以她離開諮商專業系所的教學,真誠地回到自己初衷所愛的書寫——以一種面對人心的深刻與同理。她的口吻直接而犀利,筆調溫暖而幽默,從自己、父母到周圍的人,以及許許多多的關係,寫出了發生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故事,也記錄了我們記憶中不同典範的父母親。
只願,我們能夠面對父母的不完美,原諒不完美的自己。然後同意,原來我們生而都自有一種獨特的價值與魅力。
曾出版著作為《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在愛情的四季裡,妳依然可以做自己》,以及有聲書籍《聽孩子說,我們忘了的事》。
詳細網址: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連載
為何常常無端對人發火?
會在意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己。————《被討厭的勇氣》
在談信任感的最後,我想分享一個時常遇到的困擾,也是我被諮詢過無數次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有時會因為一些小事,莫名地對人發火,等到脾氣發完後,才覺得自己很沒道理而後悔呢?
我在經驗過無數次發火並且後悔之後,想很誠實地說:這是因為我們面臨與信任感最相關,也最根本的問題——無法相信自己。當我們內在處於一種「無法信任自己」的狀態時,所看到的外在環境,往往是「別人不相信我們」或「別人不尊重我們」。
所以我們無端發火,常常來自與自己內在的一場「誤會」。
不信任自己,蒙蔽我們對人的感受
比 起對自己的不信任,對他人不信任所引發的怒氣,往往在瞬間就能引爆,而且在情緒的當下非得要做出一些立即性的行為,才能讓自己稍微好過一些。所以我們常常 會做出許多令自己後悔的行為——突如其來對人發火,就是一個常見的例子。除此之外,也包括討好別人、威脅別人……種種我們管不住自己的時候,都有可能來 自:我們覺得眼前這個人,不信任我!
這種感覺令人難堪、憤怒,深覺不被尊重。許多複雜的情感交錯在一起,最後只能用「把自己變小」(我是錯的,產生無能感),或者「把自己變大」(我是對的,引發生氣感)來展現。這種「變大變小」的表現,通常容易在面對重要的人和重要的情境時發生。
以下是許多人可能非常熟悉的場景:
我 們正在完成一項重要的計畫,而且花了很多心思想了又想、塗了又寫、寫了又改,好不容易完成自己覺得不錯的成品,滿懷期待地拿給夥伴看,想從他們的眼神裡讀 到「驚嘆!震撼!」的神情。但是他們卻若有所思皺著眉頭說:「我覺得……是不錯啦!可是,好像哪裡不對勁,但又說不上來……」他們的口氣可能十分委婉,但 聽在我們心裡卻不太舒服。有時會有人提出建議:「我覺得這邊可能要這樣比較好……」或者拿我們與他人比較:「不然,要不要去問一下那個誰誰誰好了……」
詳細網址: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網址: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