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原文名稱:Saving Normal:An Insider’s Revolt Against Out-of-Control Psychiatric Diagnosis, DSM-5, Big Pharma, and the Medicalization of Ordinary Life,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5727185,頁數:352,出版社:左岸文化,作者:艾倫.法蘭西斯,譯者:黃思瑜,出版日期:2015/05/06,類別:社會科學

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每個人有各樣的生活經驗,有各種情緒起伏:壓力、失望、傷痛、挫折。這些都是作為人類會陷入的低潮狀態,不應被當作精神疾病。

  但是,今日數百萬人整天擔心自己生病,也被診斷出精神疾病,還接受許多不必要的治療。在《救救正常人》一書中,法蘭西斯醫生警告,我們把日常生活問題貼上標籤,當成心理疾病,普通人被汙名化,醫療資源因此大量被浪費。其實,我們天生有恢復能力,能自我療癒,千百年來都靠著這種心理能力保持清醒,現在卻把這些責任交給大藥廠,讓它們賺進大筆白花花的鈔票。

  在過度診斷下,正常人都變成精神病人:悲傷就是重鬱症,老年人忘東忘西就是輕度認知障礙,發脾氣就是暴烈性心情失調,貪吃就是狂食症,更別說大部分都有成人注意力缺失症。

  法蘭西斯醫生巧妙地列出幾波精神疾病的熱潮,他強調,如果我們一再把人類正常情況貼上疾病標籤,就等於一點一滴放棄人類的適應性與多樣性,把正常人生變成黑白。《救救正常人》就是要喚醒我們珍視人性的全貌。

  害羞的人就是有社交恐懼症,強暴犯是病人不是罪犯,
  精神疾病被當成商品販賣,藥物濫用早就超過毒品,
  要找個正常人,難上加難。


  DSM 全名為《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從1958年出版第1版至今,已經到了第5版,收錄的精神病數量也從60種增加到近300種。DSM-4在1994年問世之後,精神醫學界蔚為風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期雙極性疾患、自閉症等等都出現。擴大診斷的結果,健康的普通人也成了病患。

  法蘭西斯醫師從語言學、哲學、統計學爬梳「正常」與「不正常」的定義與界線,帶領讀者回溯心理治療的歷史,回顧巫術、希臘時期、中世紀歐洲對精神疾病的處理方式,接著談到十八世紀歐洲精神之發展,最後帶入當代DSM之成形,論述其貢獻、影響與缺失。

  法蘭西斯醫師強調,個體的差異性非常重要,社會的存續,全賴於多樣的人格類型與特質。據此,本書有兩大目標:其一,提醒不需就醫的人免受治療之苦;其二,鼓勵有需要的人尋求協助,積極治療。「救救正常人」與「拯救精神醫學」實為一體兩面。



詳細網址: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727185
  • 叢書系列:左岸社會觀察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艾倫‧法蘭西斯(Allen Frances)


  艾倫‧法蘭西斯(Allen Frances)醫師為前杜克大學精神醫學病學家,同時也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編修工作小組的主持人。

譯者簡介

黃思瑜


  台大外文系畢業,英國巴斯大學口筆譯研究所碩士。曾任國際非營利組織總部祕書、自由譯者,現為美商公司專職口譯。譯有《未來一百年大預測》、《只來了一半的末日》等書。



詳細網址: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連載


第五章  現在的熱潮
 
注意力缺失症爆發
 
早上六點,天色陰沉,陰雨綿綿,我開著車前往機場,我沒辦法把敞篷車的頂蓋蓋上,因為已經壞了好幾個月,我老是忘記修。到達機場後,我並排停車,就走去托運行李,車燈也沒關,收音機還大聲放送著六○、七○、八○年代的黃金老歌。一週後回家,我在車庫裡找不到車子,嚇了一跳。但根本不應該覺得意外,因為我又沒把它停在車庫裡。我忘得一乾二淨,托運了行李之後就一派輕鬆地登機。興味盎然的警衛把所有好同事都找來,痛快地拿我取笑了一番。我相當感謝他們把我的車拖到安全的地方,還幫我把電瓶充飽,也拒絕收取任何費用,畢竟難得遇到這麼糗的人,相當有滿足感。
 
我的祕書譚美也有類似的感受。她的辦公室跟我的辦公室只有三公尺之遙,在這段距離內我也能把文件弄丟。在同一間醫院工作了這麼久,我還是時不時在迷宮般的醫院迷路,回不去辦公室,總會忘記要開會或是跟人有約。我這種神乎其技讓她的生活趣味十足、多采多姿。我的妻子就相當不以為然,不太欣賞這種能力。她毫不留情地說,我總是不注意日常生活的需求與瑣事,這不是有精神疾病需要診斷,而是反映出我的逃避心態。我有點像是生活在某種庇護工場,善良的好友及陌生人都很照顧我,讓我不會發生嚴重意外。
 
我到底是位心不在焉的教授還是有精神疾病呢?我該服用興奮劑嗎?還是就照著老樣子糊里糊塗下去?在以前,雖然我有時荒腔走板,但我是正常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注意力缺失症像野火燎原一樣。這個疾病以前只侷限於小比例的兒童身上,從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出現非常明顯的問題,一定會身陷某些困境。但沒多久,各式各樣干擾上課的行為就都成了醫療問題。人們開始濫用注意力缺失症,十成的孩子都符合患病標準了。現在每個班上至少都會有一兩位孩子正在服藥。注意力缺失症也成了標準答案,用來解釋成人舉止行為上的各種問題。


詳細網址: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

詳細網址: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





OK忠訓國際~OK忠訓國際諮詢~貸款諮詢平台~銀行貸款債務管理專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