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3285373,頁數:256,出版社:遠流,作者:陳芝安,出版日期:2019/04/26,類別:藝術設計

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


內容簡介


  這不僅僅只是一本紀錄片拍攝的工具書,它是關於人生看的方法。
  ──楊力州/紀錄片導演

 
  「紀錄片」離我們並不遙遠,
  它是創意思維的展現,
  也是我們與他人互動,呈現個人世界觀的方式。
 
  現在是影音軟硬體普及、簡單好用的時代,只要你想就能隨時將生活拍成影片、剪輯好後放上網路分享。

  不過,影音內容的氾濫也愈加彰顯出,帶給觀眾獨特觀點的必要性,而紀錄片的本質正是從乍看普通無趣的日常生活提取精彩的故事。因此如果你喜歡說故事,又對影像製作有興趣,或長或短的紀錄片其實是絕佳的鍛鍊方式。

  本書涵蓋尋找主題、選擇主角、決定事件、訪問技巧等六大必修課程,也結合作者十年經驗的第一手故事,提供許多人文、心理層面的啟發。讓你除了硬技術以外,更能獲得新媒體時代中人人需要學會的軟實力:

  ◆取捨素材與順序的安排,能幫助你學習邏輯思考,進一步建構出自己的觀點
  ◆拍攝人物,捕捉住讓人驚嘆「這就是他了」的獨特姿態,能助你提升洞察力
  ◆思考如何讓受訪者吐露真心話,人物專訪能磨練你的溝通力
  ◆面對瞬息萬變的拍攝現場,再再考驗著你的決斷力和危機處理能力

  只要你渴望以故事打動人心、打開自己的視野,甚至對生命進行叩問,不妨把練成一雙紀錄片的眼睛當成重要的開始。願我們都能成為一個熱情、歡喜、充滿感觸、有思考力的故事人。

名人推薦

  王亞維(政治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李偉文(作家‧牙醫師)、沈可尚(導演)、楊力州(紀錄片導演)──好評推薦

  紀錄片製片人/導演陳芝安的《一雙紀錄片的眼睛》累積多年製作經驗,她行文流暢,說理深入淺出,案例歷歷在目,關懷與溫暖躍然紙上,因此閱讀本書是一種欣喜與感動的過程。──王亞維/政治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

  這本書除了方法,還能感受到職人的精神,也就是用生命做好一件事的決心與專注,引領我們每個人重新省視自己的生命。──李偉文/作家、牙醫師

  芝安導演慷慨分享了自己的方法脈絡,將摸索的行為,化為一種應對世界的策略。對紀錄片工作者而言,無疑是一本比對自身方法的深度映照。──沈可尚/導演

  這不僅僅只是一本紀錄片拍攝的工具書,它是關於人生看的方法,就算你沒有拿起攝影機,你一樣可以在這裡找到理解世界、詮釋事理的動人角度。──楊力州/紀錄片導演


詳細網址: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前言——開始生命之旅
一、尋找主題——找到世界上值得你關注的事
二、選擇主角——找到世界上值得你關注的人
三、決定事件——陪他走一段才會刻骨銘心
四、專訪技巧——與人互動的奧祕
五、故事結構——任何創作都需要完整的架構
六、弦外之音——體會更深的覺知與存在
後記
附錄一——紀錄片《餘生》賞析
附錄二——5分鐘紀錄短片練習
影像作品一覽表

 


詳細網址: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85373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6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芝安


  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後,進入電視臺工作,歷練過各種節目類型,主要負責企畫節目內容、監控執行成效以及訓練人才。其中《地球的孩子》、《呼叫妙博士》等兒童節目多次獲得金鐘獎入圍與獲獎的肯定。 2011年創立大逆光影音製作有限公司,帶領團隊製作《沒有黑板的社會課》,連續兩年入圍金鐘獎綜合節目獎,2016年安寧病房紀錄片《餘生》獲金穗獎最佳紀錄片,2017年臺商紀錄片《闖蕩》獲得勞動金像獎優選。


詳細網址: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紀錄片是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


  二○一九年的此刻,早已邁入新媒體的時代,影像平臺百花齊放、網紅肆虐。過去在電視臺,我們斤斤計較那0.1、0.2的收視率,但在中國大陸,一個短視頻的影音平臺,月活躍用戶都能直逼五億人,承載影像的容器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而這些平臺的作者,也早從專業的媒體人,下放到每位有手機錄影功能的使用者,套裝軟體的便利,讓有興趣的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拍攝、剪輯、配樂、上傳,影像製作從過去的遙不可及,到現在是人人可為。

  但就算有這麼多新穎的媒體平臺讓我們選擇,有這麼多短小趣味的影片讓觀眾眼花撩亂,難道我們就不再需要深刻有內涵的紀錄片,來為每一個斷代寫歷史,為生命留下一些印記嗎?這本書很重要的使命,是希望大聲地提醒大家,這世界上還有一種影片文體叫「紀錄片」,它既真實又有內涵,既能留下時代刻痕,還能帶來反省。

  影像說故事的方式很多,人們比較習慣的文體是劇情片,只要是精彩的故事,觀眾大部分都能投射其中,甚至擁有高收視率、票房大賣。但無論劇情片如何精彩,我們都知道那是「演」的;相較於劇情片,紀錄片雖然比較冷門,但如果你有一次機會,跟著一部紀錄片裡的真人真事做情緒的劇烈起伏,用身體的感知去經驗真實的喜怒哀樂,那種感受必定永生難忘。

  看過《AlphaGo 世紀對決》這部紀錄片嗎?二○一六年,由Google所開發的人工智慧AlphaGo 對弈世界棋王李世乭。當時來自全世界的媒體蜂擁而至,同時還有幾億人透過電視直播在觀看。看著李世乭背負著全人類對抗AI人工智慧的巨大壓力,看著真實的主角活生生地在你眼前從自信到挫敗,最後幾乎被AI人工智慧摧殘殆盡,那巨大的痛苦如假包換,觀眾的心就這樣被糾在一起。落寞、失望、被嚴重打擊、不甘心的情緒,觀眾幾乎和李世乭等量,這就是紀錄片的魅力。

  維基百科這樣定義紀錄片:紀錄片是指描寫、記錄或者研究現實世界題材的電影。智利紀錄片導演帕里西歐‧古茲曼(Patricio Guzman)說:「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簿。」曾任文化部長的作家龍應台說:「紀錄片是社會的良心。」身對紀錄片工作者的我們的確發現,當我們決定執行一部紀錄片時,報酬與回收永遠不會是我們的第一個考量,而是我們發現了一件極為重要、不能不說,而且可能產生影響的事情,必須要讓大家知道。到後來我認為,拍攝紀錄片已經不只是技術的問題了,它是創意思維上的展現,是作者和人互動的方法,是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長時間浸泡在這項工作中,讓我們有機會打開視野,刺激我們對生命進行叩問,甚至有可能是一條漫長而深邃的修行之路。

  但如果你覺得自己只能是一位紀錄片的觀眾,那就太可惜了。科技的進步降低了影像製作門檻,影音器材不再動輒百萬,剪接數位化也讓有心人更容易上手。有更多有志之士加入了影像創作的行列,有的是宗教團體的志工,有的是公民新聞的供應者,有一些公家單位、企業,甚至有很多學校師生也開始投入。如果你喜歡說故事,對影像製作有興趣,或長或短的紀錄片,其實很值得來嘗試。家族紀錄、生活環境的觀察、方法與精神的傳承、凝聚組織共識,紀錄片都能扮演絕佳的角色。

  不管你有沒有打算做紀錄片,這都是本易讀的書,從紀錄片導演的工作路徑中,觀看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我認為不專屬於紀錄片,也滿適用於各項需要說服他人、或打動別人的工作。它能全方位地訓練你的觀察力、溝通力、邏輯推理、取捨力和思考性。不過建議大家不要太把這本書當作工具書來閱讀,畢竟要學會製作紀錄片,絕對不會是看幾本書就能搞定。姑且把這本書當作是一趟旅程,而你的導遊恰好是一位紀錄片工作者,於是她叨叨絮絮地說起這十年來的遊歷,也鼓勵著大家用一雙紀錄片的眼睛,來豐厚你我的生命。接下來會提到幾部紀錄片,建議大家要和書合併一起閱讀, 感受才會更深刻, 部分網路上有, 部分要購買DVD,但只要靜下心來觀看,相信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詳細網址: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二、選擇主角──找到世界上值得你關注的人(節錄)
 
我們常會說:「找到對的主角,紀錄片就成功一半了。」有時候我們會先有主題,然後就著主題找人物;有時候我們先被某個主角深深吸引,然後發展出一部影片。但無論哪個先、哪個後,好的主角,還是紀錄類影片永恆的關鍵。
 
記得愛上你的主角
 
在舉出諸多成功案例之前,我還是要先和大家說實話,雖然製作紀錄片超過二十年,但到今天為止,我還是一樣會被主角拒絕、一樣會碰到不擅言詞的人物,甚至都已經拍完、剪完了,最後還是坦承失敗,導致沒播的窘境。與人物搏鬥,是拍紀錄片的宿命,但也是我一直熱愛紀錄片的原因,因為我發現,對人物的好奇、關注與熱情,就是支持我一直在這個文體奮鬥的最大動力。所以當你找不到主角、覺得他的故事千篇一律,或者覺得他講不到重點時,先確認一下自己是否對他好奇心不夠、或是急著想表達自己而沒有百分之百關注他,甚至更直接地說,你有沒有沒愛上他。這個愛,不是愛情,而是一種打從心底的熱切。
 
掌握故事的詮釋權
 
在拍攝人物故事,我們以為是主角在說故事,我們只是忠實地記錄。但其實真正在詮釋故事的,不是主角,而是我們,也就是影片的作者。因為當你決定用什麼什麼角度來看主角時,就決定了這個人物故事的方向,所以生殺大權其實掌握在我們手上,絕對不能不謹慎啊!
 
我們曾經做過一集人物故事,片名叫《傻子書店》,講述的是一位只為理想不顧現實的年輕人余國信,在嘉義開了一家獨立書店的故事。這家書店,是濁水溪以南首家獨立書店,經營者個人風格鮮明,他不但關注社會議題、投入文史社運,還號召志工整修老屋,開賣公平貿易咖啡,召集城市人以自然農法耕田種稻。此外,老闆余國信每年辦五十場演講,來賓沒有車馬費,但連導演侯孝賢都來支持過,就這樣,遠近馳名的洪雅書房屹立超過十八年,堪稱是臺灣奇蹟。這樣的主角余國信,多數報導都是歌頌主人翁的美好,我們當時慕名而來,也打算朝這個方向報導,畢竟這麼特別的年輕人還真不好找。



詳細網址: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

詳細網址: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 中文書>藝術設計>電影>電影實務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