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爬行動物小百科~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簡介
爬行類動物是由石炭紀末期的古代兩棲類進化而來,牠們都不是恆溫動物,是真正適應陸棲生活的變溫脊椎動物。
爬行類動物最盛時期,可說是在中生代,那時很多類群發展成龐然大物,不僅橫行於大地,還佔領了天空和水域;當時的牠們是佔居絕對統治地位的動物,所以中生代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又叫做「恐龍時代」。
但到了白堊紀末期的一億年前,地球上經歷了災變,使這些龐然大物發生絕滅。到新生代時,爬行類動物就只剩龜鱉類、鱷類和有鱗類(蜥蜴和蛇)了。
在三億年前的石炭紀開始,古代肉鰭魚類便長出了肺,並爬上陸地。從此以後,牠們成了陸地上最繁榮的脊椎動物。但這些古兩棲類動物,有一部分進化而成爬行類;未進化的約兩棲類於一億二千萬年前就已滅絕。如今的兩棲類動物,都是三疊紀以後才出現的。
爬行類和兩棲類動物都是一群變溫動物,也就是冷血動物,牠們沒有完善的保溫裝置和體溫調節功能,都需要從外界環境來吸收或散發內部的熱量。
詳細網址:兩棲、爬行動物小百科~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爬行、兩棲類動物
/爬行類鱷目/ Testudines
恒河鱷 012
馬來長吻鱷 014
揚子鱷 016
美國短吻鱷 018
眼鏡凱門鱷 020
黑凱門鱷 023
灣鱷 025
尼羅鱷 027
古巴鱷 029
泰國鱷 031
侏儒鱷 032
/爬行類龜鱉目/ STestudines
四爪陸龜 036
豹紋陸龜 038
紅腿象龜 040
緣翹陸龜 042
馬達加斯加陸龜 045
射紋陸龜 046
赤蠵龜 048
綠蠵龜 050
棱皮龜 052
玳瑁 054
大鱷龜 057
錦龜 058
地圖龜 061
紅腹偽龜 062
黃腹滑龜 063
紅耳龜 064
中華鱉 066
刺鱉 069
/爬行類有鱗目/ Squamata
科摩多巨蜥 073
沙漠巨蜥 074
薩氏巨蜥 077
綠鬣蜥 078
傘蜥 081
藍斑蜥蜴 082
捷蜥蜴 084
胎生蜥蜴 086
綠翡翠蜥蜴 088
高冠變色龍 089
豹變色龍 090
傑克森變色龍 092
大壁虎 093
豹紋壁虎 095
肥尾壁虎 096
撒旦葉尾壁虎 097
馬達加斯加殘趾虎 099
蟒蛇 100
響尾蛇 101
眼鏡蛇 102
海蛇 104
/兩棲動物/ Amphibia
牛蛙 108
林蛙 110
豹蛙 112
台北赤蛙 115
金線蛙 116
虎皮蛙 117
非洲牛箱頭 118
香港瀑蛙 119
黑掌樹蛙 120
台北樹蛙 122
斑腿泛樹蛙 123
雙斑樹蛙 124
牛奶蛙 125
紅眼樹蛙 127
綠雨濱蛙 128
沙漏樹蛙 130
灰樹蛙 131
大蟾蜍 133
黑眶蟾蜍 134
盤古蟾蜍 136
金色箭毒蛙 137
幽靈箭毒蛙 138
草莓箭毒蛙 140
迷彩箭毒蛙 141
蠑螈 142
詳細網址:兩棲、爬行動物小百科~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863605
- 叢書系列:兒童百科
- 規格:平裝 / 144頁 / 14.8 x 21 x 1.0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兩棲、爬行動物小百科~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爬行類鱷目︱Testudines︱
鱷目通稱為鱷魚,是一種曾經和恐龍同時存在的動物,世界現存僅21種,是最高等的爬行動物,爬行數度平均在每小時20~30公里;亦是爬行動物壽命最長的。牠們是世界上咬合力道最強的生物,咬合力到可達1~2噸,比其他陸上猛獸強上許多。鱷魚的外皮非常堅硬,並擁有較強的免疫力,以防止在外搏鬥後,留下的傷痕產生致命感染。
鱷魚常用的獵食方式為死亡翻轉,就是利用牠強大的下顎,緊緊地咬住獵物,然後盡全力旋轉身體,用旋轉的力量把肉從獵物身上撕扯下來。
恒河鱷
性情兇惡但無法吃人
恒河鱷因為嘴巴過窄並沒有能力獵捕大型獵物,因此以魚類為主食,故又名食魚鱷,是現存二種長吻鱷中其中的一種。
恒河鱷身體修長,體色為深橄欖綠,雄鱷的吻端有個肉質的圓形突起;牠是所有鱷魚中,能待在水中的時間是最長的,可達一個小時以上,因此,牠多半時間都在水裡,這也使得牠上陸後,較無法用四肢平穩爬行。
恒河鱷
學名 Gavialis gangeticus
食性 肉食性
體長 3~5公尺
體重 160~250公斤
壽命 70~100年
上下齶特別細長
恒河鱷上下齶特別細長,有106~110顆鋒利尖銳的牙齒,這樣的構造使得牠們可以輕鬆的獵捕魚類。
雄鱷的吻端有個肉質的圓形突起
馬來長吻鱷
嘴型類似三角型
馬來長吻鱷又稱馬來鱷,外形看起來與恒河鱷非常相似,同樣具細長而窄的嘴,但比恒河鱷短,且頭部會逐漸往口鼻部縮窄,類似三角型狀,雄性恒河鱷吻端也沒有球狀突起。
馬來鱷性情十分兇猛狡猾,體色為深褐色或墨綠色,背上有模糊的黑色橫條紋;食性很廣,除以魚為主食,也捕食其他小型脊椎動物。
馬來長吻鱷
學名 Tomistoma schlegelii
食性 肉食性
體長 2.9~4公尺
體重 150~210公斤
壽命 70~80年
揚子鱷
有高超的挖洞本領
揚子鱷已在地球上生活了兩億年,是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因生活在中國長江流域,故稱為揚子鱷,或中華短吻鱷,俗稱豬婆龍。
揚子鱷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行動最遲鈍、性情最溫馴的鱷魚品種之一。牠的頭部扁平相對較大,四肢粗短,前肢5指,後肢4趾,趾間有蹼,爬行和游泳都很敏捷。白天隱居在河岸兩旁洞穴中,夜間出外捕食,有冬眠的習性。還具有高超的挖洞本領,牠的洞穴常有幾個洞口。
揚子鱷
學名 Alligator sinensis
食性 肉食性
體長 1.5~2.1公尺
體重 30~45公斤
壽命 50~80年
揚子鱷繁殖
揚子鱷產卵期10~30枚,比雞蛋略大,孵卵期是60~63天。
詳細網址:兩棲、爬行動物小百科~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兩棲、爬行動物小百科~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