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原文名稱:Empress Dowager Cixi: The Concubine Who Launched Modern China,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3441373,頁數:432,出版社:麥田,作者:張戎,出版日期:2014/09/04,類別:人文史地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內容簡介


揭露慈禧太后一生的謎團 重新看待改變近代中國的關鍵五十年

  ◎考據大量珍貴史料,包括宮廷諭旨、核心人物日記信件、外國皇室檔案、外交文件,以及當事人的回憶證言,還原慈禧執政的真實面貌,重新評論慈禧的功與過,是理解近代中國的傑作!

  ◎繼全球狂銷一千三百萬冊的《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國際重量級傳記作家張戎,費時八年最新巨作,中文版首度面世!

  ◎邦諾書店2013年最佳非文學書
  ◎《紐約時報》2013年注目書籍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BBC歷史雜誌》一致推薦
  ◎2013年10月誠品書店外文選書

  是誰,廢除了折磨中國婦女千年的「三寸金蓮」、鼓勵女子接受教育?
  是誰,創建現代化海關、發展國際貿易、建造鐵路,帶領中國邁入工業化的開端?
  是誰,引進西方教育、建立外交官制度、實行新聞自由、推動君主立憲,揭開中國現代化序幕?
  為什麼西方人曾將慈禧比作「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認為她是歷史上偉大的女性統治者之一?

  「這本書並不是要把慈禧寫成一個聖人,她不是聖人,也不是一個邪惡的人,她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作為一個巨大帝國的至高統治者,她當然雙手有鮮血。慈禧之前什麼都沒有的,她開始把這些東西一件件引進來,而且走得比現在這些領導人都遠。」──張戎

  1852年春天,一位十六歲的女孩在為皇上挑選后妃的全國「選秀」中被選上,入宮不到十年,她發動宮廷政變,一躍成為中國的實際統治者,掌握全世界近三分之一人口的命運達數十年,直到生命的最後。她,就是慈禧皇太后。

  史家說慈禧干預朝政、禍國殃民,卻不知道在中國男人專政的舞台上,慈禧獨有過去帝王沒有的智慧與能力──她意識到,那是個全球化初始的年代,不想落於人後,唯一之道就是奮發圖強,躋身現代文明的世界,由此,慈禧揭開了現代中國的序幕。

  她開闢國家需要的財源,歲收是乾隆鼎盛時期的兩倍;大膽任用外籍人士,設置現代化海關;首設培育翻譯人才的「同文館」,更增加理工科學的學習項目,最終廢除科舉制度。慈禧不僅開了派留學生、派駐外使節的先河,還系統地派政府官員出國考察,為此制定了《出洋遊歷章程》,後世學者稱為「晚清中國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舉」。至今仍為中國國民經濟大動脈的京漢鐵路,是慈禧的決策;她並以獨到的見解面對俄國、日本、法國的侵略。在光緒皇帝主持簽訂馬關條約時,只有慈禧一人主張拒絕日本的條件。

  站在保護傳統與改革浪潮的交會點,決策格外需要過人的勇氣與判斷力,而身為一個女子,慈禧更必須展現高人一等的政治手腕,以得眾信服。本書深度刻畫世人未知的慈禧一生,包括她的失誤與過錯,愛情與日常生活。本書不僅還給她一個公道,也為中國變法求強的歷史時刻,留下無可取代的珍貴紀錄。

名人推薦

  邦諾書店2013年最佳非文學書 《紐約時報》2013年注目書籍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BBC 歷史雜誌》一致推薦

  2013年10月誠品外文選書

  「一本精采又豐富的傳記,想知道現代中國起源的人都該一讀。」——《圖書館學刊》

  「張戎的新書教人欲罷不能……大量引用全新中國史料,以擲地有聲的論證,為慈禧太后平反。……這本慈禧太后的全新傳記令人驚奇之處,在於一百年前的清廷面臨的挑戰,竟與今日的中國共產黨如此相似……慈禧太后高潮迭起的人生值得借鏡。」——《紐約時報》

  「張戎的新書探究一位充滿傳奇的歷史人物,一位權詐幹練的皇家妃嬪,接連輔佐兩位中國皇帝,垂簾聽政數十載,帶領中國平穩走向二十世紀……毛澤東權威傳記的作者再度大顯身手,呈現精采絕倫的宮廷權術。」——《紐約雜誌》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的作者為慈禧太后平反,將其奉為造就現代中國的功臣……張戎並不諱言慈禧太后確有過失,比方說縱容義和團拳民對抗西方列強,導致血流成河的殺戮悲劇,但當時的中國之所以能脫胎換骨,終究還是歸功於慈禧太后的旺盛精力、卓越遠見與堅定務實。」——《紐約客》

  「張戎筆下的慈禧太后面目一新,在我看來,這個新面目頗為真實。她賦予慈禧獨一無二的評價,正如書名所示『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張戎寫了一本截然不同,真實可信的慈禧太后傳記。」——《紐約書評》

  「(張戎)運用她挖掘真相的本領與犀利的筆鋒,道盡一位平凡的妃嬪登上權力顛峰,成為統治中國的太后的歷程。張戎挖掘出的歷史煙雲只能以深厚浩瀚形容……壯闊與細膩兼具……張戎的最新巨作,無疑將成為慈禧太后傳記的權威,也是衡量同類作品的標竿。」——The Daily Beast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應可獲得不少讀者青睞,不僅是研究中國的人,任何一個對全球事務有興趣,想探討中國對全球事務的影響的人,也會對這本書送上喝采……這是一本扎實生動的作品,以慈禧太后為主角,呈現了大量複雜史料,讀來卻絲毫不覺無趣,看完這本書,不禁覺得這段風雲變幻的中國歷史還值得大書特書。」——《紐約書訊》(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張戎與丈夫喬.哈利戴合著的《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終於將毛澤東拉下搖搖欲墜的神壇。現在她又破除了許多人不假思索就照單全收的迷思,告訴世人,慈禧太后……並不是一個工於心計,蛇蠍心腸又極端保守的女魔頭,而是張戎筆下『現代中國的真正改革』的推手……真是個精采絕倫的故事……張戎以精闢的見解切入,呈現一段易懂又有趣的歷史。」——London Evening Standard

  「慈禧太后的不凡人生,具備了精采傳奇的所有元素:離奇、險惡、勝利與恐怖。」——《經濟學人》

  「研究扎實、才華洋溢,精通中華文化的作家張戎出手,不僅學者關注,普羅讀者也必將另眼相看。」——《書單》

  「張戎以熱情澎湃的筆鋒為慈禧太后平反,敘述一位官宦之女如何費盡心機,成為權傾中國數十年的皇太后、女權主義者與改革家……這本精采的傳記總算還給慈禧太后一個公道。」——《科克斯評論》



詳細網址: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中文版自序 秉筆直書寫慈禧
第一部 風雨飄搖的帝國(一八三五~一八六一)

1 進入紫禁城(一八三五~一八五六)
2 風雨飄搖的帝國(一八三九~一八六○)
3 咸豐皇帝之死(一八六○~一八六一)
4 改變中國命運的一場政變(一八六一)

第二部 首次垂簾執政(一八六一~一八七五)
5 新時代的第一步(一八六一~一八六九)
6 走出國門(一八六一~一八七一)
7 痛失愛情(一八六九)
8 阻止「滅夷」復仇計畫(一八六九~一八七一)
9 同治皇帝的短暫一生(一八六一~一八七五)

第三部 再度垂簾執政(一八七五~一八八九)
10 三歲的新皇上(一八七五)
11 加速改革(一八七五~一八八九)
12 帝國的捍衛者(一八七五~一八八九)

第四部 光緒掌權(一八八九~一八九八)
13 光緒與慈禧(一八七五~一八九四)
14 修建頤和園(一八八六~一八九四)
15 歸政之後(一八八九~一八九四)
16 甲午之戰(一八九四)
17 紫禁城唯一的男子漢(一八九五)
18 列強來了(一八九五~一八九八)

第五部 走上前臺(一八九八~一九○一
19 慈禧發動戊戌變法(一八九八)
20 康有為密謀殺慈禧(一八九八年九月)
21 廢不掉的光緒(一八九八~一九○○)
22 慈禧與義和團(一八九九~一九○○)
23 對列強開戰(一九○○)
24 西逃(一九○○~一九○一)
25 自責之詔(一九○○~一九○一)

第六部 真正的革命(一九○一~一九○八)
26 重返北京(一九○一~一九○二)
27 跟西方人做朋友(一九○二~一九○七)
28 真正的革命(一九○二~一九○八)
29 籌備君主立憲(一九○五~一九○八)
30 對付共和派、保皇黨、日本人(一九○二~一九○八)
31 最後的日子(一九○八)

尾聲 慈禧太后死後的中國

謝辭
查閱檔案館一覽
徵引及參考文獻書目



詳細網址: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41373
  • 叢書系列:NEW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4.8 x 21 x 2.1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戎


  全球知名的《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和《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兩書作者。1991年《鴻》出版後,成為英國出版史上非小說類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名列讀者評選的二十世紀最佳書單,在全世界有關中國的著作中讀者最多,至今在英美亞馬遜網路書店中國欄目的暢銷書榜上仍名列前茅。2005年與丈夫喬.哈利戴合著的《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出版,美國《時代》週刊評論說:「這本書的威力像原子彈。」這兩本書迄今已經翻譯成四十多種文字,在中國大陸以外的銷售量超過一千五百萬冊。《慈禧:開啓現代中國的皇太后》於2013年出版英文版,《紐約時報》稱這本書是第一部全面使用中英文史料的、關於慈禧的權威著作。

  張戎1952年出生於四川宜賓,文革中做過農民、赤腳醫生、翻砂工和電工。1973年就讀四川大學外文系。1978年留學英國,1979年入約克大學專攻語言學,1982年獲博士學位,是中共執政以來第一位獲英國博士學位的中國大陸人。曾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任教。



詳細網址: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中文版自序
  
秉筆直書寫慈禧/張戎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翻譯完畢、出版,浩繁的註釋也都整理上網後,二○○七年,我開始考慮下一本書。兩位朋友讓我動了寫慈禧的念頭。尼古拉.羅曼諾夫(NicholasRomanov)是俄羅斯沙皇繼位人,他的祖上曾同慈禧打過不少交道。親王本人熱愛歷史,建議我寫慈禧傳記。英國畫家詹姆士.里烏(JamesReeve)也希望我寫。他看過為慈禧畫像的美國女畫家卡爾(KatharineCarl)的回憶錄,書中描寫慈禧能讓小鳥飛到她手指尖停下,這一本事讓詹姆士大為傾倒。他對我說:「你剛完成了一部沉重的大書,該寫本輕鬆的了!」當然,進入了研究後我才體會到,雖然慈禧有輕鬆的一面,但寫她我輕鬆不了。慈禧曾統治中國達數十年,掌握當時近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命運,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那時我對慈禧知之甚少,從小到大聽到的都是眾口一詞的譴責,只得了個人人喊打的印象。但我想起二十多年前寫作《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時感受到的一次觸動:折磨姥姥的「三寸金蓮」,原來是慈禧最早頒發諭旨廢除的!這跟她頑固守舊又殘忍邪惡的形象是那樣不同。後來寫《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我更意識到,中國邁出現代化第一步是在一八六一年慈禧執政後。農家孩子毛澤東成長在慈禧和她之後的時代,他享受的機會和自由是我在毛統治下不敢夢想的。人們有時也提到慈禧時期的成就,但總會歸功於某某官員,慈禧仍逃不過遭受貶斥的命運。記得我時常忍不住想:當時誰是中國「領導人」?誰發指令?不是說慈禧「嗜權如命」嗎?到底是不是她掌權?如果是,為什麼「帳」不算在她頭上?
  
  許多年過去了,這些問題重新撞擊我的大腦,使我充滿了探索真實慈禧的願望。我要了解慈禧太后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對中國到底做了些什麼事,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做為一個對女性特別感興趣的傳記作家,我還想進入女人慈禧的內心。
  
  就像當初寫《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一樣,研究慈禧我當然也從史料著手。正如胡適先生所說:「科學精神便是尊重事實,尋找證據,證據走向哪兒去,我們就跟到哪兒去。」我很幸運,有關這段歷史時期的檔案全面開放,史學家還在不斷地系統公布原始資料。一個巨大而豐富的史料寶庫在等著我,我為又有了做「歷史偵探」的機會而喜不自禁。
  
  我研究的大量文獻,有諭旨、奏摺和其他宮廷文件;有核心人物的日記、信件、劄記;有外國(如英國)的皇室檔案、國會紀錄、外交文件,以及當事人的回憶。所有引號,都徵引原文。一切細節,包括天氣、服裝,都有出處。我不用野史,偶爾需要採用時用「據說」一類詞彙標明。我寫歷史,不寫小說。
  
  絕大部分檔案能為我所用,是史學界專家、學者的功勞。他們成年累月辛勤地把塵封文獻整理成書,一套套出版;或者把精心考證的史實發表在學術專著、論文中。沒有他們的鋪路,我的書不可能完成。在我研究、寫作的過程中,許多專家給我極其慷慨的幫助,包括在英文版出版之後電郵給我他們的最新發現。這一切都讓我感激不盡!
  
  當然,寫歷史是對客觀史料作主觀解讀。對一些史料,我與敬佩的專家或許解讀不同。書中若干觀點更可能讓不少人震驚。希望這本照我自己的研究結果寫成的慈禧傳記,能為讀者了解中國歷史上那個大轉折的時代、了解那位把握時代命運的女人,提供新的視野。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的寫作宗旨,除了言必有據,就是秉筆直書。
  
  


詳細網址: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慈禧,紫禁城唯一的男子漢〉

 
一八九四年底,日本奪取旅順口後,發話可以和談。兩名中國代表準備赴日。啟程之前他們於一八九五年一月五日覲見慈禧和光緒。之後慈禧又送去一道諭旨,特別莊重地「用黃紙書之」,令使者:「如日本所請於國體有礙,及中國力所不逮者,皆不許擅許。凜之,慎之。」
 
兩名使者到達日本時,正值北洋海軍基地威海衛失守。海軍曾數度接到電旨,要求他們在萬不得已時沉船,「總之萬不可以我船資敵。」可是官兵拒絕服從命令。許多人跪下向丁汝昌求情,要他帶領他們投降,不能沉船,以免日本人為沉艦而殺害他們。面對這樣的壓力,一八九五年二月,丁汝昌簽署了投降書,把北洋十艘軍艦,包括一艘鐵甲艦,悉數交給了日本,然後吞鴉片自盡。至此,中國海軍主力北洋艦隊覆滅。日本勝利者輕蔑地說:「中國如死豬臥地,任人宰割。」東京不接受兩名和談代表,要李鴻章前來。
 
慈禧意識到和談不會有能接受的結果。二月六日,她召見軍機大臣,一開頭就說日本「勢難遷就」,應該「撤使歸國」,意思是繼續打。翁同龢記載,說這些話時,她「辭色俱厲」。以恭親王為首的軍機大臣「囁嚅委婉」地「勸慰」:「不可決絕」。她堅持要打。第二天,她召見準備代理李鴻章任北洋大臣、直隸總督的王文韶,王見她「憂憤形於辭色」。王在日記裡寫道:慈禧反復叮囑他,要他告訴官兵皇太后決心打下去,「不憚煩言,歷三刻許」,才放王走。王怕她還有話要說,就等在外邊,直到確定慈禧不再召見了才離開。慈禧以自己的名義給王一道諭令,要眾將士「各矢天良,力圖振作。果能奮勇爭先,殺賊立功,必有不次之賞。」

當時在南方做總督的張之洞,想法跟慈禧一樣,一再呼籲不能讓日本預設條件,應該不惜撤使再戰。慈禧給他發電報,要他幫助朝廷決策軍事。當張之洞委婉地向北京詢問有關資訊時,光緒給他來了個「休管閒事」的電旨:「北洋事務,自有專司,焉能事事飭南洋知之?所請著毋庸議。」


詳細網址: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詳細網址: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中文書>人文史地>中國史地>人物史/傳記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