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麝過春山草自香(限量簽名版),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4504589,頁數:304,出版社:九歌,作者:張曉風,出版日期:2022/06/29,類別:文學小說麝過春山草自香(限量簽名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簡介
張曉風的散文,典雅耐讀,她出入古今、典籍、山水,日常事、平凡人,一草一木,在她筆下均自成風光。因此詩人瘂弦說:「讀張曉風不但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而隨她穿過古中國文學的宗廟殿堂,更會發現宮中有宮,室內有室,千門萬戶,雍雍穆穆,而原型在焉。」
繼《送你一個字》、《花樹下,我還可以在站一會兒》之後的最新散文集。搭乘英國火車〈在D車廂〉她遙想《自己的房間》與吳爾芙,以及《坎特伯里故事》中的巴斯婦人和作者喬叟,宛如一場寧靜的英國文學之旅。因一篇四十年前紀念老友的文章,與老友親人千里相會,在感傷中又彷彿昨日再現。談〈楊絳與法塔〉,一個「護錢鍾書之才」一個「顧賓拉登之命」,她們勇於站在男人之前,顛覆一般站在男人背後的女人。她以不可思議的角度出手,把古人拉到眼前,看見在以地為紙學習認字寫字的歐陽修,透過大地這個「教室」翻轉命運,也聽見改變六祖慧能生命的瞬間,那熱人之耳、揪人之心的美妙吟誦聲。
她〈回想〉長年的筆耕,卻是一部私密的文學戀愛史。雖從寫小說教小說開始,進而創作戲劇、詩、兒童故事,但最常寫的是散文。〈談到寫作,最重要的是──〉,到底是先天的天分還是後天的努力重要?信手捻來,談及粵語、文字學、《花間集》等,以精簡的白話文轉譯古人話語,深入淺出且令人會心。
她致力提倡愛地球,將環保落實在生活之中,甚至還發願有朝做地球球長。搬至新居為了減少用電,種起橘子樹來抵抗西曬的烈日,居然也節約夏日的冷氣電力。在她筆下任何大小事都可逸趣橫生,浮想聯翩,周末一人在家享受毛豆莢的〈浪子大餐〉;關懷動物,從失去母親照顧的小水獺、曾經美麗的梅花鹿、流落異鄉的雲豹以及日漸稀少的石虎,以民胞物與的情懷,期望喚醒人們公平對待,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權。
錦繡文章天地來,全書展現曉風在抒情美文之外全方位的創作,持續精進,創意無限。
詳細網址:麝過春山草自香(限量簽名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代序:麝過春山草自香
輯一 在D車廂
在D車廂
一篇四十年前的文章
教室
故事兩則
楊絳和法塔
「你得給我盛餃子!」
「我們何不來談談各人的心願?」
日本故事中的風沙與皮箱
獨此一人
華人和民主之間,有點麻煩
「他人生病」和「自己生病」──兼懷饒宗頤先賢
忽然,他聽到朗朗的朗讀聲
金庸武俠,我的課子之書──悼金庸
「報告鴨子!」──寫在經國先生去世三十年之際
舞、舞雩和舞之子──贈楊桂娟教授
「給我一個西紅柿!」
唉,我的小妹子──寫給赤縣神州黃土地上荷鋤兼荷筆的女詩人,知名的,以及不知名的
輯二 請看我七眼,小蜥蜴
回想──我愛上一個傢伙
談到寫作,最重要的是──
我愛聽粵語
趨
一部美如古蕃錦的《花間集》──談千年前蜀中的「遠域文學」
垂直中國和朙
請看我七眼,小蜥蜴
「《選》學」和「被選學」
「欓」這個字
「哎呀!原來甲骨文是這麼美的!」
輯三 半粒米和山溪小蟹
同一個地球上的「球民」
如果我做了地球球長
幾乎沒有指紋的手指
愛恨「假公園」
前方有一棵樹,她說
收藏在我案頭美麗廢物
茶葉可喝,那,茶枝呢?
親愛的,請你聽我說兩個故事
半粒米和山溪小蟹
受邀的名單中,也有他
有事──沒事
浪子大餐
輯四 「人為萬物之靈」,真的嗎?
「人為萬物之靈」,真的嗎?
說到「麗」這個字的模特兒
唯一不值得珍惜的,是,牠的命
山羌的小確幸
麝‧麝香貓‧椰子狸‧咖啡
羊和美
另類詩人──珠光鳳蝶
「勿──勿──勿溜」啊!
那條通體瑩碧、清涼柔潤的緬甸翠玉
○熊?熊○?
長舌公‧長舌婦
除了為小水獺垂淚之外
你看過石虎嗎?
寫給雲新
台灣奇蹟
後記:捨不得不手寫漢字的人
詳細網址:麝過春山草自香(限量簽名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504589
- 叢書系列:張曉風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麝過春山草自香(限量簽名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曉風
她覺得,她欠古典文學一份情
如果不好好研讀,並好好轉手佈施
那就太對不起歷代古人了
由於持恆了六十多年的精湛創作
她成為後輩作者風從的典範
因為眼光獨到,所以出版社很希望她來選書
(如本社的《小說教室》)──雖然她不常答應
因為作品深入淺出,她的文章常在兩岸
入選教科書
曾經擁有特別的權力,可以大聲嚴責部長級的人物
但她不希罕那份權力
她最引以為榮的,卻是遠赴泰北山區
走過黃泥路,去探視苟延殘喘的二戰老兵
她的資料,網上可查的有一堆
但她的深意俠情只能在翻書聲中隱隱聽到
詳細網址:麝過春山草自香(限量簽名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序
代序
曾經,有個春天,有座春山
他去拜訪朋友,朋友住在深山裡。他到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訪客不止他──跟他一起殷勤來訪的,還有春天。
於是,跟春天一起,他們推開柴扉,朋友站在院中一棵梨花樹下等著他們。
那棵樹本來已經開了幾朵小白花,但等春天剛一進門,那樹彷彿忽然醒了似的。他當下恍惚聽到似有若無的轟然一聲,接著整棵樹就爆出白紛紛的晶瑩剔透的花瓣,來不及地,一朵擠在另一朵的身旁,一層疊著一層地,綻開起來,樣子純潔認真到有點傻氣,像一營服從命令的小兵。
(來客的名字叫許渾,其實,「渾」字是個好字眼,不過為了不打擾閱讀,此事留待文後再來說它吧!他是晚唐人(七八八~八六○),但對我來說,他是我的房客,住在我家的書櫃裡,他的戶籍地址是「《全唐詩》五百二十八卷六○三六~六一四三頁(大陸中華書局版)」,他的隔壁房客一邊是「杜牧」,另一邊是「李商隱」。)
「時間還早,」山居主人崔處士(處士是古代對有才學卻隱居不仕之人的尊稱)說,「我們先出去走走,回來吃午餐剛好。」
「呀,太好了!」許渾放下褡褳,「我剛才一路就想著,這次要怎麼多看它幾眼山景,官場久了,眼睛都會翳霧掉!」
「不過,我帶你去,不是為了讓你去『看』什麼……」
「那,是去『聽』什麼嗎?」許渾自作聰明地問道。
「也不是,別亂猜,跟我走,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於是喝下一甌茶,他們便朝門外走去。
那一年春天其實並不特別,山中潮濕而微潤,山裡有樹、有花、有草、有鳥。小鳥本不希罕,但看到春天,牠們就一個個都爭著唱了起來,而且有時還是對唱、合唱。當然還有大小石頭,石頭也不希罕,但此刻的石頭都包著柔柔膩膩的青苔,像絨氈,並且發出幽微的綠色瑩光……
至於那條由崔處士領頭帶著走的山徑,沿途什麼也沒有,因為是闢出來留給人走路用的,主人甚至刻意修剪了幾根樹枝,免得擋路──但在這鬱鬱山林中的曲折小徑裡,如果你低頭仔細往地下看,你會發現,其實在柔軟的黃泥地上倒有些奇特的圖案──獸留下蹄痕,鳥留下爪印,蛇留下蹭跡,猴子留下果皮,小飛蟲留下屍體……
「等下一個路口,向右上方爬點坡,」崔處士說,「那條路不容易發現,因為沒人走,兩邊長滿了草,只有住在這座山裡的人才知道這條路。」
「如果沒人走,幹麼開出這條路來?」
「是我開的,」崔處士說,「我喜歡有這條路。」
看到許渾不解,崔處士只好又解釋一下:
「我種了些橘子,要去橘子園,開條叉路比較近,路,其實愈小愈好,走的人也愈少愈好。」
「怎麼這麼說呢?大路不是比仄徑好嗎?」
「因為人多了,就擠掉了萬物,你在通衢大道上看過蝴蝶飛嗎?你在長安鬧街上見過小鹿散步嗎?這個世界,人太霸道了,把什麼地盤都佔盡了。但這裡是山,也該為那些獸類、鳥類、蟲類、魚類留點老根底作活路吧!我開闢了橘子園,其實也有點對不起住在山裡的這些朋友,所以我不施肥,不除蟲也不剪枝,橘子結得又小又酸,我都任牠們去吃。我有空會常來果園看看,就是看看,看牠們居然也喜歡橘子,我很高興,但橘子不甜,我只拿它做橘醬、做酒,等會午餐你就可以吃到了……」
「哦──這──這──」二人正邊走邊說,許渾忽然神色一變,並且整個人都癡楞住了。
「天哪!」憋了半天,他終於叫喊出來,「這是什麼氣味呀?是花嗎?不對,不是花……沒有什麼花會香到這麼濃!」
崔處士含笑不語,只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氣。
良久。
「你見多識廣,我猜,你已經知道這是什麼氣味了。」
「我現在想起你剛才的話來了,我此刻懂了,你說要帶我出來走走,我以為你要讓我在春山中大開『眼界』,或者『耳界』──但原來不是,你要我的皮膚感知到溫暖而又涼颯微潤的風的觸摸,而且,讓我的鼻腔也感受那不知怎麼形容的香氣……」
「其實,說得出或說不出『是什麼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聞到了,你真真實實聞到了!而且,你已深深體悟並且深深喜悅了!於是你渾渾然變成這香氛的一部份,香在你裡,你在香裡。」
「好,我告訴你,我其實已經知道這是什麼香了,只是,因為跟我從前聞的氣味大不相同,所以把我搞糊塗了,但我知道──它是麝香。」
「你說對了,大唐朝的長安城或任何大城裡都不缺麝香。你做官,見過大場面,麝香,當然聞過。但在大城裡這東西只在三個地方出現,一個是皇帝和後宮的寢處,一個是聲色場所,還有一個,是講究的善於擺派頭的大家閨秀的深閨裡。那種麝香,都是人工再製作過的,用的時候要加熱薰蒸,那氣味如果讓母麝聞了,牠一定掉頭而去,並且說:『搞什麼鬼把戲呀,一股子怪味!』」
「我總算聞到真的麝香了!但,奇怪的是並沒見到麝呢!」
「牠如果在,你也看不到,牠才不願意讓人看到牠呢!牠只要讓母麝知道牠在哪裡就好了!」
「那麼,你知不知道,那隻麝,現在,是不是就在附近──不然,怎麼這麼香?每根草都香,每吸一口氣都香!」
「哈,哈,這些年你不是迷禪宗嗎?香很神祕,跟宗教一樣,你看不見它,卻又知道它就在那裡。你抓不到它,卻知道那是真真實實的,比你手裡拿著的那根竹杖還要真實。反正,說不清──而且,你待會回去,你自己也滿身麝香呢!至於麝在哪裡?你也就別管了。」
許渾一時渾噩起來,嘴裡顛顛倒倒不知念叨些什麼,然後,他不知不覺吟出一句:
「麝過春山啊──草自香。」
是的,大地有山,人很少陽光很多樹很多的山,山裡有公麝和母麝,牠們都是弱小的賤物,不像孔雀那麼漂亮,不像老虎那麼狠,甚至連一對可以打鬥或抵抗的鹿角都沒有。但公麝會放香,母麝會欣然答允那香味的呼喚。然後,小麝會出生,麝的生命會緜延(只要人類的貪婪沒讓牠們滅種)。新的春天來時,山林的荒煙蔓草中,仍然會騰越出被麝臍薰染過的令人萬般不捨的香氣(古人一般說「麝臍」,其實它的「香位置」在肚臍與陰囊之間的特別腺體)。
「哎呀!好詩句!」崔處士忍不住擊了一下掌,「我看,這野草身上有幸沾染到的香氣到冬天自會散淡消失。但,有你這句詩,一千年後的人還能恍惚聞到今天這春陽之中草莖之上的馥馥香氣,並且為之如癡如醉,你信不信?」
許渾笑而不答,他並沒有把握這句詩可以流傳多久,當然,也不是全然沒把握……但流傳不流傳關我何事?許渾想,我只要記住今日這一刻,我只要輕輕聞嗅,深深存貯,並在心靈底層留下這在陽光催促下的草莖上偶然凝聚的奇異芬芳。
一千年過去了,一千兩百年過去了,我坐在書桌前,深夜,隔著時空,遙遙感知那座我不知其名的春山。曾經,有個春天、有條小徑、有一帶百轉千迴的芳草劃下不可思議的軌跡,曾經有對公麝母麝留下牠們的愛情印記,那令人肅然凜然的生之悸動,那喚醒某些生命內心深處的神界芳香。
我,也是小草一莖吧?當巨大的美好經過,我甚願亦因而薰染到一縷馨香。
文後:
一、詩人許渾名字中的「渾」字是個後起字,也就是說更遠古的「甲骨文」、「鐘鼎文」中都沒有它。這兩種文字一般是官方在使用(廣義的官方包括宗教祭祀),所以多半是名詞或動詞性質的字,負責記載具體事件。但「渾」是形容詞(或副詞),因此,古文字中便不容易有它的一席之地了。
它第一次出現,是在許慎(東漢)的《說文解字》中(那時,有了九三五三漢字──其中有重疊的),「渾」字原始的解釋是「巨川大河之水流聲」。
我之所以嚕嚕嗦嗦來說此字,是因此字原義少人知。麻煩的是,一般人看到此字只想到「罵人的訾語」,如「渾蛋」或「你這渾人」。唉,其實它是一個很好的字呢!而如果你認定它就是「罵人字」,這就形成了「障」,有了這個「障」,你就看不到「渾」字之美了。
所以,我想要先「除障」。
二、其實,「渾」字所描述的是大自然的現象,自然現象無法定其美醜善惡。但在古老的字組詞彙中它是個好字,因為它的原義是指大水,特別是合流而為一的水,因衝擊而撞出的轟然巨響的那般聲勢。
下面且舉幾個跟「渾」有關的句子:
「財貨渾渾如泉湧。」(荀子‧富國)
「濤如渾金璞玉,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晉書‧山濤傳)
「上窺姚姒,渾渾無涯。」(韓愈‧進學解)
「其(指蘇洵、蘇軾、蘇轍三蘇之文章)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宋史‧蘇軾傳)
三、李渾的生年和卒年研究者分幾派意見,但所差不多,姑從(七八八~八六○)之說。他的籍貫也有不同說法,例如江蘇丹陽、河南洛陽、湖北安陸,我個人比較贊成「洛陽說」,其理由說來很可笑,因為洛陽在地理上比較偏西北,相對於中國東南方,是個「乾燥地區」。而李渾的詩作中非常愛寫「潮濕感覺」。這一點,讀者當然很快會發現,許渾於是居然得到一個奇怪的封號「許渾千首濕(詩)」,我想是和洛陽的乾爽(或乾燥)相較,「潮濕」是一種值得一寫再寫的新鮮經驗。
四、最後也提一下,許渾六代以前的先祖許圉師是武則天執政時的宰相。所以他算是個有根底、有家世的文人,雖然科舉方面一直不太如意。
五、為了作者,我又嚕嗦多寫了九百多字,原因可以話分兩頭,其一是人老了,常想「把話說得更明白一點」。當然,我的企圖也許會失敗,會遭人譏笑為「幹麼寫得如此『落落長』,煩不煩人呀!」其二是我對年輕一輩的耐心不太敢信任。他們中間肯主動去查書去追蹤資料的人不多。我不如乾脆做個「售後服務」,把包括原作者在內的故事細節多交代一下。
詳細網址:麝過春山草自香(限量簽名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內容連載
一篇四十年前的文章
二○一五年十一月,台北市,細雨霏霏,我去赴宴。是一場既喜悅又悲傷的午宴。
邀宴的主人是黃教授,她退休前曾是東吳大學經濟系的主任,邀宴的理由是想讓我跟她遠從天津來台的姪孫見面。說得更正確一點,是她去世四十年的亡夫的姪孫。
說是「姪孫」輩,其實年紀也只差五歲。至於「黃教授」,也是「官方說法」,我們其實是一九五八年一同進入大學的同學,後來,一起做了助教,並且住在同一間寢室裡,所以一直叫她「小寶」。如今,見了面,也照樣喊她「小寶」。這一喊已經喊了五十七年,以後,只要活著,想必也會照這個喊法喊下去。
宴席設在紅豆食府,是一家好餐廳,菜做得素雅家常而又美味,遠方的客人叫杜競武,他是我老友杜奎英的大哥杜荀若的孫子,老友逝世已四十年,他前來拜望杜奎英的妻子黃教授。他叫黃教授為叔祖母,我好像也順便升了格。至於他要求見我一面,是因為──照他說──讀了我寫他三老爺(杜公)那篇〈半局〉,深為其中活靈活現的描述感動。
「活靈活現?哈!」我笑起來,「你見過你三老爺嗎?你哪一年生的呀?就算見過,你能記得嗎?」
他也笑起來。
「理論上見過,」他說,「我一九四六出生,那時候三老爺住我們家,他一定見過我,我卻不記得他……他的行事風格嘛,其實我都是聽家裡人說的……。」
也許DNA是有道理的,他說話的聲口和神采也和當年杜公有那麼一分神似。但也許是少年時候因有台灣背景,受過許多痛苦折磨,也許是因為他比當年的杜公年紀大,他看來比較約斂自制,沒有杜公那種飛揚跋扈。但已足以令我在席間悄然一思故人一神傷了。
印尼有個島,島民有個奇怪的風俗,那就是在人死後幾年,又把死人從地底下一再刨出來,打扮一番,盛裝遊街。他們不覺如此做唐突了死者,只覺得應該讓大家能有機會,具體地再一次看見朝思暮想的那人。
詳細網址:麝過春山草自香(限量簽名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麝過春山草自香(限量簽名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麝過春山草自香(限量簽名版) 中文書>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散文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