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平安基金會~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心靈平安基金會](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m1.book.com.tw/image/getImage?i=http://www.books.com.tw/img/001/089/32/0010893217.jpg&w=348&h=348)
內容簡介
《奇蹟課程》在人類靈性進化史上的貢獻可謂史無前例,而《正文行旅》乃是《奇蹟課程釋義》三部曲的完結篇。肯恩由文學,詩體,音樂三重角度,依循各章節的主題,提供了「重點式」以及「全面性」的導覽,幫助學員深入奇蹟三昧,沉浸於智慧與慈悲之海。
這部行旅可說是肯恩一生教學的智慧結晶,奇蹟學員浸潤日久,必會如他所願: 奇蹟,發自心靈,必將流向心靈。
詳細網址:心靈平安基金會~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855471
- 叢書系列:奇蹟課程釋義
- 規格:平裝 / 314頁 / 14.8 x 21 x 1.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心靈平安基金會~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Kenneth Wapnick, Ph.D. 1942~2013)
為最初與筆錄者海倫共同編輯《奇蹟課程》之人。肯尼斯是臨床心理學博士,深曉傳統心理治療的瓶頸,直到邂逅了《奇蹟課程》,才找到了他安心立命之處,決定終此一生為它服務,創立了「奇蹟課程基金會」,成為《奇蹟課程》的指定教學機構,開始了他講授《奇蹟課程》的生涯。
《奇蹟課程》自七0年代問世以來,逐漸成為超個人心理學的聖經。有人曲解其意,為自己的理念撐腰;有人攀附《課程》,以一代宗師自居;也有人視之為致命威脅,大加撻伐;只有肯尼斯不為各種亂象所動,始終堅持以《奇蹟課程》的話來詮釋《奇蹟課程》,且將形上理念與現實生活熔於一爐,四十年如一日,儼然成為《奇蹟課程》的中流砥柱。
詳細網址:心靈平安基金會~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第五章
療癒與圓滿
導 言
從貝多芬的大賦格談小我與聖靈
我們在前面說過,《奇蹟課程》第四章正式將小我推上檯面,到了第五章,聖靈才隆重登場;可以說,這是《奇蹟課程》首次長篇細述聖靈的角色。
在討論聖靈的角色以及祂臨在心靈的意義之前,我要再次回到「前奏曲」提過的貝多芬和他的《大賦格》(Grosse Fuge)四重奏。遙想當年,在我開始埋首研讀《奇蹟課程》、沉思人心內小我和聖靈的戰場之際,浮現腦海的正是貝多芬這首《大賦格》。貝多芬的作品一般分成前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備受推崇的名曲大都屬於中期,包括第三、第五和第七交響曲,第九交響曲是他中晚期之間的巔峰之作,晚期作品則以鋼琴奏鳴曲及弦樂四重奏為主。在我心目中,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可說是音樂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作。各位可能還記得我說過,《大賦格》乃是貝多芬人生最後階段的創作,它原是貝多芬為《第13號弦樂四重奏》所作的最後一個樂章。
要了解《大賦格》,必須先說明這個所謂的「賦格」(Fugue),簡單地說,它是同一樂曲裡,先後推出兩三個主旋律,而且不斷翻新,乃至變化無窮。這種特質恰恰是小我的拿手本領,「無明法則」就是這麼形成的。相對於「賦格」,《大賦格》這首樂曲更猶如千軍萬馬,力道之強,幾乎無法演奏,更別提一般聽眾的欣賞了。整首曲子不到二十分鐘,聽起來卻令人感到永無盡頭似的。有一次,我躺在客廳的地板上欣賞貝多芬最後幾首四重奏,播放至《大賦格》時,突然感到整個房間天旋地轉,書架上的書本好似飛落到我身上,我簡直失魂落魄了。幸好,在樂曲一開始曾經曇花一現的柔美旋律及時出現,當下解救了我。這種感受近似許多人都曾經歷過的恩典經驗,而我從那柔美優雅的旋律中領受到了聖靈以及祂的寬恕(當然,貝多芬絕不會這麼說的)。然而好景不長,很快又冒出另外一段失序混亂、令人震耳欲聾的音樂,把聽眾打入地獄一般。所幸,那個天恩一般的旋律也不時會流淌出來,慢慢的,馴服了無明的喧囂。經過陣陣跌宕起伏,柔美的旋律才逐漸穩住,成為賦格的一部分。整個過程像極了小我和聖靈的來回交鋒,相互追逐,但最終小我的旋律必會逐漸轉為神聖的凱旋之音的。
詳細網址:心靈平安基金會~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心靈平安基金會~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