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或許才是真幸福~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離開,或許才是真幸福 離開,或許才是真幸福](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m1.book.com.tw/image/getImage?i=http://www.books.com.tw/img/001/091/62/0010916207.jpg&w=348&h=348)
內容簡介
一個女人最後懂了,要有無論如何都會幸福的個性,
再來才是或許、想要跟一個人在一起。
相愛從來不是運氣,是選擇。
——作家 大A
感情受了傷,就只能這樣嗎?
看錯了人,做錯了事。從此,就只能在谷底嗎?
當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下,跟自己的不甘心之中。
有時候,反而帶來更多的痛苦。
第一學府畢業,曾被譽為美女醫師、媒體寵兒的她。
因為一場血淚斑斑的離婚官司,受到最大的挫敗、悲傷後,如今,她帶著我們找到,更多的勇氣。
她用自身的經歷鼓勵大家,再多的不堪,面對它、站起來。
我們都會犯錯、都會跌倒。
可能為了怕受傷,做出更多糟糕的事情。
但唯有勇敢,才能帶我們走向正確的路。
這本書,是她寫給兩個女兒的一本書。
也寫給天下所有的女人、女孩。
這世界可能只教我們要當個品學兼優的好女孩。
卻忘記告訴我們,要當個不怕輸、不怕失敗,懂得放手的女孩。
有時才會有著,更寬闊的路。
詳細網址:離開,或許才是真幸福~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推薦序:妳去讓痛苦值得/大A
前言:不要落入社會價值觀建構的圈套裡
Ch1 別被他人的眼光綁架
作為一個女孩,妳的生命有太多的「應該」
三觀不合,別想憑著一己之力去改善關係
戀愛和婚姻的世界裡,並沒有誰的資質比較好
一段關係,其實都是妳跟自己的關係
輕視自己,便會在他人的眼光下活得卑微
別把自己困在「歹命」的悲傷裡
沒人愛的女人,難道就無法自愛?
Ch2 身為母親,我想對女兒說⋯⋯
一輩子,其實是很長的時間
妳不需要很完美,但妳需要讓自己過得很幸福
善意不見得會被善解
當「愛自己」變得氾濫的時候,我們更要懂得這份「愛」
妳的努力,決定了妳可以接住什麼樣的機會
別讓服從社會框架的「乖女孩」面具,遮住了真實的樣子
Ch3 好好的,去學習愛
「對的人」真的存在嗎?
放下「好女人」的執念吧!
能不能維繫婚姻,卻是「適不適合」的問題
一對成熟的夫妻,懂得怎麼去跳好這一場雙人舞
為了迎合他人觀感而不斷改變自己,其實是疲累又危險的
女人可以沒有男朋友,但一定要有女朋友
夫妻雙方的「修養」,其實深刻影響著一段關係的和諧
健康的感情生活,不會總是在原諒
Ch4 給年輕女孩們
理想常常是豐滿的,現實往往是骨感的
把時間用在對的地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擁有愛情,不代表擁有全世界
不斷情緒勒索伴侶的人,其實比比皆是
感受愛的能力很重要,意識到什麼「不是愛」,也很重要
後記: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詳細網址:離開,或許才是真幸福~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548545
- 叢書系列:Love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離開,或許才是真幸福~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佳芬
璞之妍診所負責人,有一粉絲頁「蔡佳芬醫師 生活·美學手札」,粉絲頁7.2萬人。
年輕時就是學霸的她,一路順遂,卻因為在愛情裡的決折錯誤,開啟了不一樣的第二人生。
如今,在跌撞中成長盛開,因此寫出這本書,希望能給大家,重新開始的勇氣。
詳細網址:離開,或許才是真幸福~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序
推薦序
妳去讓痛苦值得。
文/大A
我還沒有忘記,分明是第一次見,就看出她褪色了。很暗很暗的一個人,陰天在不開燈的房間 ,拉上了窗簾。
認得出是大病了一場,我們總會認出我們的。是餘悸是忽然不說了,是怕生是被噁心了。還有 一份氣若游絲是,虛弱地去一次又一次,被另一個人濺了髒水。李桐豪寫:「從今以後,只要能 夠傷害你,讓你痛苦的事,我都會盡量去做。」那是傷透了,寫了就不會做了;能愛的人也能恨 ,就是不會壞。
認了她是朋友,幾個月以後吧,雜誌刊出來流言,口不擇言的留言。她沒在朋友面前哭訴,不像我喝了就弱了,受到的委屈不能忍。也沒有說過重話壞話吧,就是去打好幾場官司,把孩子和名聲要回來。
於是,我也時常忘記,她比我小那樣多。我在她那樣的年紀,還弱不禁風。
在我忽然要找人顧孩子的時候,就她聽出了不對:「妳跟藍白拖怎麼了?」比我小那樣多,能知道婚姻裡,颱風就要進城。「善解人意」是很倖存的、殘忍的,被早熟了。
後來她遇到個男人,生了個孩子。搬進一間大房子,我經常過去喝她的酒。她還是一個樣子, 看著我們很鬧。只是,她終於上色了,日子像是終於、開了暖氣。這本書很她,不會哭哭啼啼, 就是語重心長。一個女人最後懂了,要有無論如何都會幸福的個性,再來才是或許、想要跟一 個人在一起。相愛從來不是運氣,是選擇。
如果結婚是想要給人幸福,那麼離婚也是。給自己。
親愛的好學生難得錯了,訂正就好了。
前言
不要落入社會價值觀建構的圈套裡
經歷了兩段婚姻後,才真正懂得,一段適合的緣分,是兩個人都是同樣的原石,或是有可能鑲嵌在一起的質地,才有機會慢慢去「磨」;越「磨」也就會越「合」,並在磨合之後,創造出一件精緻的首飾,在彼此的生命裡閃閃發光。而那些不適合的,即使一再碰撞、糾纏,也不過就是彼此消磨,越磨越失去自我、越磨越消耗人生。
身為一個女孩,從小到大,往往被整個社會中無形的規範給要求著。完美主義的性格,也讓我在成長過程中,很常不小心落入「社會價值觀」所建構的圈套裡。有一段時間,我總是嚴格要求自己,要當眾人眼中那個「很乖」、「很懂事」的模範生,拼命想做到最好,成為一個出色的女孩,讓身邊的人因為我而感到驕傲。
總希望自己的每一個形象都是完美的,也希望自己的人生是無暇的。
這個社會常告訴女孩,什麼是「應該」;卻很少有人教導女孩,什麼是「適合」?那些悠悠眾口所描述的價值規範,總是要我們「注意別人的眼光」、「別讓自己或家人丟臉」。但,卻很少人告訴我們:「珍惜自己的心」。於是,在公開場合上,妳應該要表現出落落大方、進退得體;在男友面前,妳應該要看起來乖順可人、溫柔端莊;在婚姻關係裡,妳應該要扮演一個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的好妻子與好母親。
在第一段婚姻裡,我以為自己遇到了理想的人生伴侶。但我並不知道,自己所選擇的,竟然是一段持續失落自我的人生道路。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熱愛生活的質感,也是個在情感上容易滿足的大女孩;屋子裡一點小小的巧思、變化,都能讓我感受到滿滿的喜悅。然而,前夫跟我之間,對生活的想像完全不同。他以節儉、務實為人生的重要指標,存款與房產的數字、工作成就的高低,才是他所在意的「正事」。而我偶爾在餐桌上換一些擺設,為一頓晚餐精心準備的那些小小的浪漫,在他眼中成為華而不實、奢侈浪費的象徵。
一條桌巾、一個碗盤,都有可能成為爭吵的爆點。
結了婚、生下兩個孩子,加上高度的完美主義,我完全無法想像,這段關係有可能不適合。事實上,當時那個「很乖」的我,在婚姻裡面從來只認為自己「應該」做更多的我,很難意識到「不適合」這件事。我以為是我不夠好,我以為是我做得不夠多,我以為這一切只是婚姻中必要的磨合。即使不斷受挫以致於遍體鱗傷,我都還希望透過改變自己來「撥亂反正」。於是,磨啊磨,慢慢地磨成一個不像自己的樣子。
直到走不下去的那一天,我看著鏡子裡憔悴的自己,突然意識到——這幾年來,我並沒有在這段婚姻關係裡,認真的活出自己。我服從了每一個大家口中的「應該」,卻沒有聽從過自己的心。我並不快樂,但我以為那就是婚姻的常態。我壓抑自己,然後美化這種行為是「為愛犧牲」。
在這幾年的婚姻裡,我真的理解自己要什麼嗎?我有好好珍惜過自己嗎?一紙結婚證書,難道就意味著兩個不適合的人,應該要為那些無意義的流言蜚語,歹戲拖棚的糾纏一生嗎?
離婚,也不代表人生就此破碎;分手,更不代表永遠得不到幸福。
這一個領悟雖然慢,但卻讓我整個人從迷惘中醒了過來。雖然不知道分離之後的人生,會走向什麼道路,但我必須對自己誠實,把自己從不適合的人身邊帶走。雖然,離開這個村,不見得會找到那個店;放下一個錯的人,那一個對的人,也不見得會在遠方等妳。但,如果明知道不適合,卻因為恐懼而不敢離開;明知道這段關係只剩下彼此消磨,卻因為擔心別人的評價,而不敢對自己誠實,那麼,妳就永遠活在別人的眼裡、別人的嘴裡。妳所選擇的,也就只能是一個沒有自我,由別人所塑造的樣版人生。
在第一段婚姻關係裡,我這個從小到大的乖乖牌,學到了最重要的一門課,就是「永遠對自己誠實」。結婚,不意味著妳所遇到的,一定是那個對的人;一紙婚約,不意味著妳有義務,跟一個不適合的人走到最後。
兩個生活態度、人生藍圖完全背道而馳的伴侶,若不是成為怨偶,就只能當最熟悉的陌生人。當妳懂得對自己誠實,而不是在壓抑中扭曲自我、自欺欺人,妳會慢慢看清自己要的是什麼,同時搞清楚自己是否能夠符合對方的期待。當妳對自己誠實,即使不小心在婚姻上跌了一跤,不代表妳沒機會重新開始。當妳讓那些不適合的遠去,騰出空間來給自己;其他可能與妳契合的對象,才有機會慢慢走入妳的生命。
詳細網址:離開,或許才是真幸福~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作為一個女孩,妳的生命有太多的「應該」
作為一個女孩,妳的生命有太多的「應該」。無論從幼年到成年,從校園到職場乃至婚姻,隨著妳的角色轉變,妳總是不斷地被貼標籤。
當妳是個小女孩時,被告誡女生要溫柔端莊,最好穿洋裝玩娃娃。當妳成為少女時,新聞出現一些女孩被侵犯的事件時,妳可能不只一次被告誡:「這些女孩一定是私生活不檢點,才會遇到這種事!」,也可能不只一次聽見有人檢討被害人:「裙子穿太短,難怪被侵犯。」
網路上充滿了正義魔人,在名人離婚的事件中,圍剿那些渴望被愛的人妻--「太不知足了!」、「結婚還想當公主啊!」甚至,有些女孩離婚是因為丈夫外遇,但離婚後還得忍受輿論的指責:「是因為生不出來吧?」、「身材走鐘,老公外遇要怪誰?」
於是,妳被迫追尋那些「好」的標籤。「好女孩」、「好妻子」、「好媳婦」、「好媽媽」……每個標籤裡面都是一套標準,都是一堆「應該」。
也因此,對長期生活在傳統規範下的女人們來說,「離婚」絕對是個艱難的決定。
很多女人即使在不適合的人身邊隱忍,仍然不敢提出離婚。一方面覺得自己什麼也沒有,害怕離開了會失去更多,日子會過得比現在更難。另一方面也擔心離了婚,會被貼上「婚姻失敗」、「歹命女」、「狠心媽媽」這些「壞標籤」。
是的,我們從小到大的社會環境,潛移默化的塑造了每個女孩的心靈。
為丈夫孩子奉獻,做公婆稱讚的好媳婦,才是所謂的圓滿,才是人生勝利組;但無論為什麼離婚,一旦離婚,就如同一雙破鞋,是「什麼都沒有」的人生失敗組。
我也曾經在一段,如同狂風暴雨的婚姻狀態中掙扎。其實,從婚姻的一開始,我就已經察覺到很多問題,但明知我們不適合,卻還是因為非常多的擔憂而咬牙苦撐,腦海裡迴盪著:「不和諧的原因,一定是我做錯什麼」、「一定是我不夠好,所以我的婚姻才會千瘡百孔」,這類不斷檢討自己的聲音。從小到大都是乖女孩,最重視那些「好標籤」的我,為了想要扭轉關係不斷壓縮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最後,只抓住一個婚姻的空殼。
詳細網址:離開,或許才是真幸福~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離開,或許才是真幸福~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