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金錢如何變危險:投資理財必讀,現代金融怎麼造福人類,但也威脅我們的生存?,原文名稱:How Money Became Dangerous,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3294320,頁數:520,出版社:遠流,作者:克里斯多福.瓦雷拉斯,丹.史東,譯者:実瑠茜,出版日期:2022/02/24,類別:商業理財

金錢如何變危險:投資理財必讀,現代金融怎麼造福人類,但也威脅我們的生存?~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金錢如何變危險:投資理財必讀,現代金融怎麼造福人類,但也威脅我們的生存?


內容簡介


明白金錢怎麼流動,你就能理解這個世界如何運作,包括投資。

  ★《紐約時報》「Top100交易王」第一手內幕讓人停不下來
  ★上市即登美國亞馬遜「金融服務類」分類暢銷榜Top5
  ★美國亞馬遜讀者4.6顆星推薦
  ★《賈伯斯傳》作者華特.艾薩克森、《寇克斯評論》、《書目雜誌》重磅推薦
 
  那些金融事件並不遙遠,隨時都可能讓你的錢化為零
  曾經,金錢的世界很簡單。你有存款帳戶、房貸、車貸,以及一些簡單的投資。但是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卻將絕大多數人推向一場惡夢,我們終於知道銀行所提供、琳瑯滿目到令人暈眩的投資組合、往上漲的股票,包括存在銀行的錢都有可能一夕成空。

  到底金融體系是怎麼變得錯綜複雜又充滿危險?華爾街三十年資深老手、少數能親眼見證重大金融事件的作者,以獨特視角及第一手故事為讀者一一解惑:
 
  ◆曾經主打平價消費的迪士尼樂園,為何在八○年代驚險躲過「惡意收購」之後,轉變成現在的高級收費模式?企業掠奪者「優先重視獲利」對全球企業和一般投資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為何大企業老愛到處收購小公司?為什麼常看到創業菁英在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著手賣掉自己的心血?當一家公司追著「季度獲利」跑,身為投資人的我們該高興還是要小心……

  ◆你知道誰在主理你所居住城市的公共財政?他們夠格嗎?美國橘郡的破產讓我們知道身為市民及國民,再也不能置身事外,監督或了解都有其必要。

  從這些故事我們將會了解金融體系的變化,如何對個人、群體、國家與世界層面產生影響,金錢既造福我們,但也可能危及我們的生存。如果對於投資概念一知半解,卻還是選擇跟風進場;對於勞工退休金或健保資金短缺的問題,也抱持「與我無關」的鴕鳥心態,那麼華爾街上起初立意良善的構想,都可能變成颶風級的災難,瞬間摧毀我們努力的一切。

共同推薦

  劉奕成 (CFA協會榮譽理事) 專文導讀
  99啪(99啪的財經筆記版主)
  Jenny(JC財經觀點創辦人)
  Jet Lee(Jet Lee的投資隨筆版主)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金融能成為美好助人的工具,也能變成傷人的武器。本書作者藉由回顧金融科技的變化、華爾街的商業魔術如何形塑現代金融體系,真實且精闢地討論帶領讀者發現更深層的產業面貌。──Jenny(JC財經觀點創辦人)
 
  作者用說故事的方式告訴讀者。原來大家所看到的金融商品、市場行情,都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樣。你知道的越多,就會開始思考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辛苦錢。──Jet Lee(Jet Lee的投資隨筆版主)
 
  這本書值得展卷細讀,如果是巧克力,儼然是百分之九十五黑巧克力,初入口但覺無味或偏苦,但是回甘。想知道金融如何變危險,這本書是絕佳的導讀,但是要避免危險,還得看你我自己。──劉奕成(CFA協會榮譽理事)






詳細網址:金錢如何變危險:投資理財必讀,現代金融怎麼造福人類,但也威脅我們的生存?~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序言:零餘額
1. 愚人金
2. 歡迎到叢林來
3. 牛奶與氣球
4. 天空征服者
5. 現代藝術
6. 射殺大象
7. 伸手觸及某個人
8. 鑽石狗
9. 權貴階級
10. 每件事都與「橘」這個字有關
結語:生存指南
致謝辭


詳細網址:金錢如何變危險:投資理財必讀,現代金融怎麼造福人類,但也威脅我們的生存?~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94320
  • 叢書系列:實戰智慧叢書
  • 規格:平裝 / 520頁 / 14.8 x 21 x 3.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金錢如何變危險:投資理財必讀,現代金融怎麼造福人類,但也威脅我們的生存?~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克里斯多福.瓦雷拉斯(Christopher Varelas)


  曾經負責促成某些金融界最大規模的併購案,而被《紐約時報》列為前一百大交易高手,並被《交易高手月刊》(Deal Makers Monthly)評選為頂尖科技風雲人物。在第一次網路泡沫期間擔任花旗的TMT(科技、媒體與電信)組主管,接著帶領這家公司的全國投資銀行部與各區域辦公室之後,瓦雷拉斯在二○○八年離開花旗,與朋友共同創辦睿悟資本(Riverwood Capital),這是一家位於矽谷的私募股權公司。
 
丹.史東(Dan Stone)

  作家、編輯,同時也是一家小公司的老闆。他在加州奧克蘭開設「北極光」(North Light),這是一家結合酒吧、書店與唱片行的複合式商店。

譯者簡介

実瑠茜


  政大英語系畢業(日文輔系),曾任職出版社英、日文編輯多年,喜歡鑽研語言文字與異國文化,目前為自由譯者。




詳細網址:金錢如何變危險:投資理財必讀,現代金融怎麼造福人類,但也威脅我們的生存?~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序言

零餘額(節錄)
 

  「如果你明白金錢怎麼流動,你就能理解這個世界如何運作。」──前德州州長安.理查茲(Ann Richards)的同事引述她的談話內容
 
  在過去,金錢的世界曾經很單純。一個人可能同時擁有支票與存款帳戶、背負房貸與車貸,以及對某些市場,例如地方債券(municipal bond)、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股票進行基本投資。很少有人的財務狀況比這更複雜。那時的華爾街並非特別具有爭議性,金融服務業也不以自私、冷漠、魯莽著稱。多數時候,它只被視為正常運作且日漸成長的社會的另一個面向。

  一九八○年代,隨著我們的金融體系日趨複雜(每一次演變都使金融界變得更超乎一般大眾的理解),這一切就開始迅速轉變。華爾街開始感覺像是個可怕的敵人,這股神祕而危險的力量被一群狡猾、不可信的銀行家操控著。次級房貸危機爆發後,許多銀行倒閉,並引發二○○八年的經濟大衰退;我們的戒慎恐懼變成了憤怒。對普通人而言,這套體系似乎不再管用。

  我們如何到達今天這種境地?在僅僅一個世代內,當我們與金融體系的運作變得日益疏離,它是怎麼變得如此錯綜複雜且充滿危險?

  政府的勞工退休金制度資金大幅短缺,而且其差距正逐年擴大,為什麼我們卻不太在乎?政府所承諾的社會安全與醫療保險福利資金嚴重不足,為什麼我們卻不太在意?美國助學貸款的債務總額已經高達一點六兆美金,讓數百萬名找不到與自身學歷相符的工作的畢業生不堪負荷、無法償還欠款,為什麼我們卻不太在乎?

  我們是真的不在意這些逐漸逼近的危機,還是因為對它們欠缺理解,缺少關聯,因此覺得受到限制?不管原因是什麼,結果都是相同的。當金錢佔據生活的比重越來越大,我們就越不了解它。如今所有人都在談論糧食、環境、經濟事務,文化與社會議題的「永續性」,卻沒有人探究金融體系的永續發展(儘管它攸關人類的生存與未來的福祉)。然而,這樣的討論才是最重要的。

  若我們袖手旁觀,對金錢世界保持疏離,我們將置身險境。無論你的出身或職業為何,它都將在你的一生中影響著你;它肯定會改變你孩子的生活品質。我們必須增進對金融界的認識與參與,並且轉變目前的行為模式。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我與金融界的第一次接觸是在一九七○年代。當時,春田市儲蓄與貸款協會的經理薩姆森先生到我們班上來談論關於銀行的事。

  薩姆森先生穿著灰色西裝、打著紅色領帶,腳上則穿著成熟韻味的閃亮皮鞋。他拿著一疊小冊子在教室內繞了一圈,發給每個人一本。當我們檢視手中的小冊子時,薩姆森先生叫我們拿出十分錢硬幣(老師要求我們帶來學校的)。

  「這些十分錢硬幣,」他說,「是你們的第一筆存款。如果你們每周都帶一枚十分錢硬幣到學校,我會在星期五來收走,並在小冊子上蓋個章,然後幫你們把錢存進銀行裡。錢存在銀行時,它將產生利息,也就是我們每個月都會發放一點點獎金到你們的帳戶中。當你們把錢放在我們這裡時,我們可能會用作其他用途,像是借給那些開設新商店或購買房子的人。當你們想把錢領出來時,隨時來找我們就好。但若擺著不管,你們的存款會變得越來越多。」

  老師要我們排隊等候。薩姆森先生站在教室前方的一張桌子前,將我們手中的十分錢硬幣收集起來。為了記錄我們的存款,他在小冊子的第一頁蓋了一個章。

  「這個學年還剩下三十周,」他說,「如果你們每周都帶十分錢來,到了暑假你們就存了三塊錢。」

  對於自己將來可能會擁有這麼多錢,我們都很驚訝。我很快地算了一下,若接下來的三年我都這麼做,能夠存多少錢──哇,可以存十二塊錢。從那天起,我每周都一定會帶十分錢到學校,堅持把那本小冊子蓋滿印章。

  和薩姆森先生教導我們這群小學二年級生的事相比,我的父母親對錢的體驗並沒有複雜多少。那時(一九六○年代晚期),每當他們有朋友還清房貸,他們往往會舉辦一場派對,然後在派對上把房貸對帳單燒掉。對一個家庭來說,財務是非常單純的──他們通常會買一間房子、為了償還房貸努力工作,然後讓自己比較輕鬆地退休。到了今天,這種單純的狀況幾乎很難聽到。

  如今,我們花太多時間擔心錢的問題,我卻不能說,這讓我們過得更好。但另一方面,不久前的我們不像現在這樣享有金融界提供的諸多好處。比方說,房屋貸款尚未普及至一般大眾,如果想買房子,你就必須一次付清全部房款。因此,日趨複雜的金融界也帶來新商品,讓許多人的生活變得更好。現代金融向來是把雙面刃,而這也是金融界一直令我深感興趣的原因。

  高中時,我們全家從麻州春田市搬到加州橘郡。我第一次瞥見金錢的黑暗面。父親獲得了擔任公司執行長的機會(這家公司在一場融資收購中被另一家公司買走)。我還清楚記得,坐在餐桌前的他焦慮地說利率如何飆升,因此他被迫在新公司削減開支,以償還債務。削減開支意味著裁員,我的父親覺得自己責任重大,並對員工的家庭感到憂慮。年少的我雖然不太懂融資收購與利率變動是什麼,內心還是充滿了擔憂──這些因為裁員而失去工作的人會發生什麼事?那些龐大的外在經濟因素是怎麼迫使父親做出叫人難受且不得人心的決定?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逐漸明白這些概念,以及它們對人的生活會造成什麼影響。

  但最後我在金融界工作,這起初令我感到訝異,因為自己從來不是那種殘酷無情的人,而華爾街則是以此惡名昭彰。我也不曾對跑車、高級手錶、度假別墅懷抱渴望,純粹只是喜歡這份工作而已。

  我非常幸運,得以親身參與或就近觀察金融界過去三十年來的許多重要時刻。

  大學畢業後,我開始在美國銀行擔任企業信貸專員,負責貸款給洛杉磯珠寶街的黃金與鑽石批發商。接著,我進入華頓商學院就讀。一九九○年代,我來到所羅門兄弟(Salomon Brothers)工作。在擔任花旗全球TMT(科技、媒體與電信)組的全球主管,全國投資銀行部與各區域辦公室的主管,以及花旗的首任文化官(culture czar)之前,從交易大廳到投資銀行部的工作我都做過。二十年後,我離開華爾街,與朋友共同創辦一家位於矽谷的私募股權(private equity)公司。

  若從出身背景來看,我不太可能獲得這些職位。我父母親的家族都是來自希臘斯巴達的移民。我肯定不是走在通往華爾街的職涯道路上,也不知道有這樣一條路存在。

  然而,我發現自己的另類經歷賦予我獨特的視角,使我既是圈內人,也是局外人;我既是參與者,同時也是心存懷疑的旁觀者。我並非唯一可以就近觀察這些金融界重要時刻的人,但這樣的人並不多,我或許也是少數能將每個事件記錄下來的人。

  這本書講述金融服務業的真實故事(它們多數不怎麼為外人所知,或者至少沒有人從這種特殊角度來分析它們),其目的在於突顯過去三十多年來,那些讓金融界變得如此複雜且充滿危險的轉變。書中所記錄的那些重要時刻與轉折點改變了錢流動的方式。這些故事將從個人、群體、國家與世界層面,幫助讀者了解,金錢如何變得危險。

  我的好夥伴與本書的共同作者丹.史東不是金融界的人。丹是作家、編輯,同時也在「商業大街」(譯註:Main Street,是美國許多城市與鄉鎮主要零售商業大街的通稱。美國媒體有時會將「商業大街」與華爾街相互對照,前者象徵勞動階層與小企業主的利益,後者則代表富裕階層與大企業的利益。)擁有一家小公司。

  事實證明,我們兩個人的不同經歷對此有很大的幫助。(我們的讀者同時囊括華爾街與商業大街,也就是金融從業人員,以及那些先前不明白金融體系怎麼運作的人。)這不是一本講述美國聯準會政策或枯燥科技觀念的書。它試圖觸及的是那股影響我們所有人,以及驅動金融服務業前進的根本力量。這本書不僅講述金融界如何轉變,也說明金錢怎麼改變我們,以及我們所生存的世界。

  在當代論述中,有些人擁護華爾街,有些人則予以譴責,很少人抱持中間立場。

  擁護者主張,華爾街為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提供各種機會與好處(從資助公共建設,到發放房貸與小型企業貸款),所以應該受到讚賞。對這些擁護者來說,華爾街無疑是一股善良的力量。而譴責者則抱持完全相反的看法。對他們而言,華爾街對社會造成危害。他們認為,二○○八年的經濟大衰退完全是因為華爾街的墮落與貪婪所導致,而且多數人對它帶來的災禍毫無防備能力。他們覺得這套體系無可救藥,必須被摧毀。

  這兩者的差距正日益擴大。但事實真相是否介於兩者之間?我希望這本書不僅闡明金融界近年來的轉變,同時也提供一個框架,讓抱持截然不同意見的人可以進行建設性的討論。如此一來,我們就能設法創造出一個健全社會必須仰賴的金融體系,它符合大眾利益,不僅支持人們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也支持他們追尋夢想、實踐抱負。我們這個社會的成敗與如何建構並管理我們的金融體系直接相關。

  ⊕

  讀高中時,我不再帶十分錢到學校,但仍舊繼續把各種打工的收入都存下來。高中快畢業時,我發現自己已經攢了兩百美金。我一直把它擺到四年後,大學畢業要開始第一份工作──在美國銀行擔任企業信貸專員。我覺得將帳戶從區域銀行移至新僱主所在的銀行,是不錯的主意。走進銀行大廳時,我開始想像在四年的穩定成長後,帳戶存款會有多少。

  在出納窗口排隊等了一會兒之後,我被帶到一位銀行職員面前。「您的名字和帳號是什麼?」他問道。當他將我提供的資訊輸進電腦裡時,完全沒有看我一眼。那時,銀行裡應該不到十度,冷氣機正全速運轉。

  「我想把存款領出來。」我說。

  那個男人一直盯著螢幕看。「這個帳戶,因為閒置太久,已經變成空的了。」

  「什麼?怎麼可能會這樣?」

  他轉過頭來,然後從他的眼鏡上方看著我。「這個帳戶裡沒有錢,看起來它被關閉了。」

  「但我已經四年都沒動過這筆錢了。」

  他又仔細看了一下電腦裡的資料。「似乎是從兩年前開始被收費的,」他說,「每個月十美金,最後你的存款餘額就被這些手續費歸零了。」

  儘管只有兩百美金,失去這筆錢比我往後所遭受的其他財物損失意義更重大。為了存這筆錢,我做了這麼多努力。它被這樣冷酷無情地消耗殆盡,使我開始對自己一直抱持信任的金融機構產生懷疑。這種情況看似不公平,我卻沒有足夠的知識或經驗,可以清楚說明為何會如此。

  我隔著桌子看著這位銀行職員,不確定自己該說些什麼。他似乎沒有其他話要說。於是,我離開銀行、鑽進我的二手老車裡,然後開車離去。一路上,我回顧著過去那些美好的時光──努力把十分錢硬幣都存下來、在社區裡打工、薩姆森先生臉上和藹的笑容,以及我天真地相信在某種程度上,這套金融體系會在乎我的幸福。





詳細網址:金錢如何變危險:投資理財必讀,現代金融怎麼造福人類,但也威脅我們的生存?~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第3章/牛奶與氣球(節錄)
 
「懷舊不若以往。」──美國小說家彼得.德弗里斯(Peter De Vries)
 
在迪士尼樂園的奧爾良咖啡工作通常不是進入華爾街的入門,但在我身上卻是如此。一九八一年夏天,剛從高中畢業的我找到一份「接待員」的職缺,我很喜歡這份工作。

在一九八四年六月八日,報紙上刊登了某個叫人困惑的可怕新聞。有位名叫所羅.史坦伯格(Saul Steinberg)的企業掠奪者(corporate raider)在一場惡意收購(hostile takeover)中,以華特迪士尼製作公司為目標。我們以前都不曾聽過「企業掠奪者」與「惡意收購」這樣的詞彙,沒有人明白這代表什麼意思,而對多數美國人也是如此。

我研究後發現,一個財力雄厚的投資人可以大量買進某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這樣他就能在該公司的董事會裡獲得某種程度的影響力。有了董事會的支持,他就可以把公司的高階主管請走,並安插自己的人馬,最後接管整家公司。接著,他會著手改變(其中可能包含了將公司分拆出售),這幾乎都是為了增加獲利,同時塞滿他和擁護者們的口袋。



長久以來,迪士尼一直提供適合全家觀賞的娛樂內容,因此享有盛名。然而後來電影工作室的獲利持續衰退,推出的作品都令人失望,到電影院看這些電影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到了一九八三年,工作室首次出現虧損(虧損金額為三千三百三十萬美金)。

這個品牌失去魅力,公司的管理團隊要不是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文化轉變,就是缺乏回應這一切所需要的決心與創造力。華特迪士尼製作公司只仰賴過去的歷史而生存。當公司停止創新時,就變得軟弱無力,通常會反映在股價下跌上面。此時,企業掠奪者就出現了。

一九八四年春天,史坦伯格看見了迪士尼的頹勢。四、五月,他開始買進迪士尼的股票,直到數量大到引起公司高層的注意,並且開始感到憂慮。緊接著是一場激烈的棋局。那時,大眾還沒有意識到這家重要的美國機構正面臨威脅,雙方都已經做好戰鬥準備。



詳細網址:金錢如何變危險:投資理財必讀,現代金融怎麼造福人類,但也威脅我們的生存?~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金錢如何變危險:投資理財必讀,現代金融怎麼造福人類,但也威脅我們的生存?

詳細網址:金錢如何變危險:投資理財必讀,現代金融怎麼造福人類,但也威脅我們的生存?~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金錢如何變危險:投資理財必讀,現代金融怎麼造福人類,但也威脅我們的生存? 中文書>商業理財>經濟/趨勢>金融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博客來好書推薦 的頭像
    博客來好書推薦

    經典排行榜暢銷書博客來金石堂推薦

    博客來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