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原文名稱:How to Find Fulfilling Work,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1342061,頁數:200,出版社:先覺,作者:羅曼.柯茲納里奇,譯者:薛怡心,出版日期:2013/01/31,類別:商業理財
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簡介
你的才能,可以滿足世界的哪些需求?
興趣與工作結合,究竟是幸福,還是可怕的錯誤?
思考工作的意義,我們會更了解自己,也會因此改變衡量世事的尺度。
★「人生學校」話題新書系!英倫才子艾倫.狄波頓領銜主編
是否覺得,最好的工作,永遠不是現在做的這一個?
好工作的定義,不只關乎金錢報酬,
還有它對心理、性格、人際關係帶來的損耗與提升。
許多人渴望在工作上獲得滿足感,但我們常陷於矛盾,一方面亟於追求金錢與地位,另一方面又渴望做有意義的事、發揮潛能。沒有選擇的人生固然令人難受,但如果選項多到一個臨界點,也有可能成為不可承受之重。我們太擔心自己做出會後悔的不當選擇,結果可能根本沒做出任何決定,繼續留在沒有成就感的職涯路上。
本書從實用且創新的觀點看工作,帶領我們走出選擇的迷宮,幫助我們克服改變的困難,找到讓自己發光發熱的工作。
【人生學校系列】
如果說人生是一所學校,
艾倫.狄波頓幫你找來了最好的老師,給你立即上手的建議!
在人生學校的課表上,你不會看到「哲學」「法文」「歷史」與「古典文學」這類科目,而是會看到「婚姻」「挑選職業」「養育子女」「財務焦慮」「死亡」及「改變世界」等課程。六本不同主題的勵志書,將為你帶來實用的建議,幫助你理清自己的情感,讓你在苦惱和困頓之時有所依憑。
書系主編艾倫.狄波頓這麼說:
在一個道德與實際生活都充滿了混亂的時代,勵志書迫切需要改頭換面重新出發。「人生學校」宣告了勵志書的重生,檢視人生的重大議題,包括金錢、理智、工作、科技,以及改善世界的欲望。
《週日獨立報》這麼說:
「人生學校」提供基本而務實的方法,協助我們從人生知識寶庫中取得無窮的思想珍寶。
如何思考性這件事
如何不為錢煩惱
如何改變世界
如何維持情緒健康
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
如何在數位時代活得自在
作者簡介
羅曼.柯茲納里奇 Roman Krznaric
作家、文化觀察家,以及「人生學校」創辦講師,講授與職涯發展相關的課程,為人生學校撰寫《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一書。
他曾獲選《觀察家報》(Observer)「英國重要的生活思想家」之列,目前也擔任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及聯合國等組織的顧問,協助這些組織透過同理心和對話,促進社會變革。
個人網站:www.romankrznaric.com
譯者簡介
薛怡心
畢業於師大英語系及師大翻譯所筆譯組,曾任中學教師、翻譯公司審稿、雙語雜誌主編等。譯有《輕鬆駕馭意志力》(先覺出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342061
- 叢書系列:人生學校
- 規格:平裝 / 20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我發現,若想徹底粉碎、摧毀一個人,給予他最可怕的懲罰,就只要讓他去做一份毫無用處與意義的工作。這種懲罰會讓最兇惡的殺人犯,光是聽聞就膽顫心驚。
—杜斯妥也夫斯基,俄國文豪
第1章:追求成就感的時代
工作,是為了什麼?
羅布.艾徹爾在英國利物浦長大,這地方有一半的人失業,最主要的行業是買賣海洛因。艾徹爾奮發向上,用功讀書考上了大學,畢業後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在倫敦當管理顧問。他的收入優渥、客戶也很好,家人都以他為傲。「照理說我應該很高興才對,但其實我內心很痛苦,」艾徹爾回憶道:「我記得公司交給我的案子,有些我根本沒有相關背景,卻要表現出一副專家的樣子。我知道自己應該要熟悉知識管理及資訊科技等相關領域,但這些我總是提不起興趣,一直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一行。」他費盡全力忽略自己的感受:
我告訴自己,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已經謝天謝地了,更何況是一份「很好」的工作。所以我更努力要求自己適應,而實在做不到的時候,我就會一心期盼著週末。我就這樣持續了十年,蠟燭兩頭燒,最後身體終於出了毛病,造成慢性壓力和焦慮。有一天,我覺得好像心臟病發作,還請執行長的祕書打電話叫救護車,結果原來是恐慌症發作。這時候我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問題是,不管改走哪一條路—換跑道或是重新開始,似乎都行不通。我怎麼能拿舒適安穩的生活,去交換一個不確定的將來?這樣豈不是賭上了自己過去累積的所有成果?想要去追尋「意義」和「成就感」這種奢侈的東西,會讓我有罪惡感。祖父如果像我一樣有幸做這麼好的工作,難道會抱怨嗎?人生給我們出了一道很糟糕的單選題:金錢、意義,二選一。
莎米拉.訶涵在十六歲時立志要成為律師,促使她立下這個志向的原因,一部分來自於她對人權和國際特赦組織的關注,另一部分則是受到她最喜歡的電視影集《洛城法網》所吸引。不過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她希望從事一份讓父母滿意的工作。她父母是巴基斯坦人和東非的印度人,六○年代移民到英國,她父親從工廠工人一路努力向上,現在她雙親都是公益團體的重要幹部。「以他們的標準來看,所謂事業有成,就是成為律師、醫師或會計師,然後一步步爬上高階職位。」目前三十歲出頭的訶涵說:「我的決定,一五○%是受到他們的期望所影響。」她按照自己的規畫從法律系畢業,二十多歲的時光都用來考律師資格,後來成為一支避險基金的內聘律師。「我什麼都有了,是個多金的都會女性,也樂於讓法律成為我思考的邏輯。」但從事這工作五年之後,一切突然改變了:
那時我正在度蜜月,坐在西西里島的海灘上,突然有了頓悟。我發覺,似乎有點不對勁。我才新婚,剛要邁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應該要感到欣喜才對。我如願成為一名律師,人生伴侶就在我的身邊,但我還是覺得少了點什麼。那塊「現在我的人生很圓滿」的招牌到底在哪兒?我坐在沙灘上思索,問題一定出在我的職涯。我職涯未來的樣子就清清楚楚擺在眼前,這讓我心頭一驚。我很清楚,自己將來的人生,未來的四十年,如果只是埋首辦公桌讓有錢的人更有錢,是一定不會快樂的。之前為了進入這個人人稱羨的行業,我費了好大一番功夫,可是現在我卻只是覺得:「我的職涯能帶給我的一定不只這樣。難道人生就這樣了?人生的收穫就只有這些?」當我體悟到自己目前為止的職涯其實沒有太大意義,我大吃一驚。
我非常擔心自己凡事只從法律面思考。法律定義了我,我真的覺得它定義了我。很多律師都是這樣—法律就是你的標籤,就等同於你。失去這樣的認同,會讓我同時失去安全感,內心一片空虛。如果你不是律師,那你是什麼?你是誰?度完蜜月回來,我發現自己因為對工作失去動力,陷入了惡性循環,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還真的上網去搜尋:「如果你厭惡自己的職涯,該怎麼辦」。
伊恩.金恩向來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中學畢業後當了一年的街頭藝人,在歐洲各地表演倒立彈吉他。九○年代初,大學時的某個暑假,他和朋友從土耳其進入伊拉克北部,結識了一群庫德族自由戰士,搭上載滿機槍和火箭筒的吉普車走遍各地,甚至還曾遭到綁架,幸好後來驚險脫逃。金恩回國後創辦了一份全國性學生刊物,不過只發行了六期就停刊,接著又擔任一個政黨的志工研究員。他從沒做過什麼職涯規畫,後來成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建和平專家,幫助科索沃推行新貨幣,並與阿富汗戰場上的士兵合作。他還抽空寫了一本哲學書,並在敘利亞當了一年的單親家庭主夫,在大馬士革難民營中照顧他的小孩。
詳細網址: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網址: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