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對話的力量:遠離自我批判,提升心靈自癒力的11種練習~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簡介
幫助數千名案主走出焦慮、憂鬱、低自尊、飲食失調等自我毀滅的生活模式
女力創作者Paloma Faith、Katie Piper、Sophie Ellis-Bextor一致盛讚推薦
「『我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你的內心常出現這樣的自我質問與批評,本書將提供你另一種探究、認識自己的角度,讓你學會照顧自己的內心世界,療癒你曾經受過的傷。」——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別把人生活得像待辦清單,每天都在滿足內在批判者的要求。」──艾美.布魯納
你是否每天活在自我憎恨的念頭中:
我不討人喜歡∕不配過得好∕我活在這世上沒有價值∕我真沒用∕網友都過得比我好
作者艾美.布魯納在英國從事心理諮商工作超過二十年,不僅幫助數千名案主走出困境,她自己也是自我貶抑的受害者。歸納多年臨床的經驗之後,她提出了「批判之聲∕鼓勵之聲」區分法。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有自我對話的習慣,但我們彷彿受虐者,會不自覺聽從那股嚴厲而惡毒的批判之聲,還老是把外界的看法當成聖旨。
艾美認為,批判之聲起自於童年時所遭遇的創傷,為了逃避那股羞恥感,你會把旁人的指責內化為心中的批判者。不過,幸好你內心還有能與之抗衡的另一股聲音,雖然它很微弱,卻是充滿了溫暖與鼓勵的話語。想要走出生活的泥淖,重點就在於設法放大鼓勵之聲的音量。
首先想想看,你平常都怎麼安慰受苦的朋友,又如何跟親愛的家人與伴侶說話。然後轉而把這些話語與態度使用在自己身上。每次出現鼓勵之聲時,就把它們記下來。此外,敞開心胸,多多跟體貼、有同理心的人來往,也有助於讓這些正向的對話刻印在心中。
接下來,作者提出「人生腳本」的概念。從小到大,你的人際關係與生活模式會不斷重複,彷彿在上演同一齣戲,雖然背景和配角都會改變,但唯一不變的角色就是你自己。看看你的人生腳本是否充滿「總是被拋棄」、「我沒有用」的情節,並試著改寫它。
除此之外,書中還會介紹各種簡明又深刻的療癒方法,包括:製作夢想板、重建身體的意象、寫信給內在小孩……等,讓你更懂得接納自己內心與外表,並以寬容的態度看待過往的經歷。當你察覺原來是批判之聲在絆住你的生活,就能組織專屬於自己的心靈啦啦隊,伴隨著你踏上喜悅而勇敢的人生旅程。
專業推薦
吳姵瑩 愛心理諮商所所長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莊博安 諮商心理師、微光心理諮商所所長
蔡宇哲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蘇予昕 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
一起成為你的正向之聲!
名人推薦
「艾美帶著你理解自己的創傷,讓你勇於回顧往事,以看出今日的你是如何形成的。她溫柔地引領你前進,讓你活出更自在的人生。」──帕洛瑪.費絲(Paloma Faith),英國才女創作歌手
「艾美總是帶給人溫暖又富有同理心。她教導讀者把注意力轉回自己身上,找出過去所受的傷害,因為它們就像牽絆的力量,會持續影響你現在的生活。若你現在活得充滿挫敗感,不妨讀一讀這本書。」──朱莉亞‧山繆(Julia Samuel),英國著名心理治療師,著有《悲傷練習》
「閱讀這本書,就像艾美張開雙臂一樣擁抱你,手把手帶你走上療癒的旅程,並學會對自己更有同理心。」──凱蒂.派柏(Katie Piper),英國電台主持人暨性暴力倖存者
「當你生活動彈不得,陷入無望的循環,這本書就是你的逃脫指南。艾美跟你走過一樣的路,絕對可以帶你走出困境。」──蘇菲.艾利斯─貝斯特(Sophie Ellis-Bextor),英國創作歌手
詳細網址:內心對話的力量:遠離自我批判,提升心靈自癒力的11種練習~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前言:勇於踏出第一步
第一章 明辨內心的聲音
第二章 瞭解自己的應對策略
第三章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第四章 其實妳是神力女超人
第五章 常有莫名的羞愧感,但錯不在你
第六章 學習渡邊直美的自信
第七章 跟隨復原的光前進
第八章 焦慮是大魔王
第九章 來一片心靈的Oreo
第十章 回到未來
第十一章 愛與和平、耶穌與佛祖
結語:改變就趁現在
延伸閱讀
詳細網址:內心對話的力量:遠離自我批判,提升心靈自癒力的11種練習~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352261
-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內心對話的力量:遠離自我批判,提升心靈自癒力的11種練習~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艾美.布魯納(Emmy Brunner)
英國心理諮商師、催眠治療師,「修復診所」(The Recover Clinic)執行長,在個人成長、創傷修復等臨床領域有二十多年的豐富經驗,擅長幫助陷入低潮的人找到動力與能量。
譯者簡介
戴榕儀
自由譯者,生於台北,曾旅居西班牙、德國、斯洛維尼亞與智利,透過旅行與文化探索語言,藉由故事與角色體驗生命,並勇於嘗試各類書寫,譯作有《說妳是我的》、《真的好奇怪:希臘神話》、《簡明大科學》及《白目英格蘭》。歡迎來信指教建議:info.joydai@gmail.com。
詳細網址:內心對話的力量:遠離自我批判,提升心靈自癒力的11種練習~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明辨內心的聲音
許多人都已學會隱藏自己的某些部分,從不讓別人看見真貌,所以感到空虛又寂寞。
在一起踏上這段旅程之初,我們要先釐清目標,審視自己是否有某些惡性或失調性的行為模式,並探究什麼樣的「內在對話」驅使我們下決定與做出應對。一旦發現自己的惡性循環模式,應該會感覺有點不自在,但請別擔心。就我的經驗而言,深入瞭解各項決定背後的成因,絕對有所助益。各位會發現,掌控生命走向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跳脫自我毀滅的循環
我剛開始擔任臨床心理師那幾年,治療過許多飽受精神問題折磨的個案。我發現,飲食失調患者背負的傷,和苦於焦慮、憂鬱、人格障礙及成癮問題的個案並沒有不同。我也發現,傳統的治療方式並不能打開當事人的心。所以我開始認定,要想治好飲食失調症,光靠減重或培養穩定的飲食習慣遠遠不夠。前述的問題都和長期的自我憎恨密切相關,而造成當事人痛苦的那些「症狀」,其實只是為了生存而發展出的毀滅性機制。
我主要治療對象,包括身陷心理危機的個案,以及生活嚴重受到症狀影響的族群(體重太輕、成癮太久,身心嚴重失調)。多年下來,我發現身邊盡是痛苦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傷,即使能努力維繫生活、關係與工作,不致陷入危機,但內心深處都有某些痛楚,只是不那麼明顯而已。
於是我開始深入探究,訪談身邊的同事、朋友和親戚。其中,許多人都不覺得自己「有問題」,所以自認沒資格尋求協助或治療:雖然經常有種不如意的「失敗感」,卻說不出到底有什麼困難需要找人幫忙解決。他們都抱著「捱過一天算一天」的心情生活,無法以喜悅、完滿的心享受人生。
有些人雖然發現自己有焦慮、憂鬱和飲食失調的症狀,卻也十分困惑。他們向家庭醫師或專業醫療人士求助後,得到的診斷往往是「一切正常」,或是「身體失調狀況並沒有嚴重到必須就醫」。這樣的遭遇我非常可以體會:痛苦無法得到旁人的認可或理解時,我們就會開始相信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
'和我談過的親友與同事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心中都有所謂的「批判之聲」,而我自己也不例外。
詳細網址:內心對話的力量:遠離自我批判,提升心靈自癒力的11種練習~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內心對話的力量:遠離自我批判,提升心靈自癒力的11種練習~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