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悅讀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簡介
詳細網址: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悅讀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目錄
第一部 布袋戲的故事
【葉郎引言】功名在掌上:布袋戲說從頭
1.跳島戰術:百年布袋戲的奇幻旅程
2.求新求變:布袋戲的技術冒險史
3.一脈相承的布袋戲電影夢
第二部 布袋戲文化的細節
【葉郎引言】身高三尺三的文化守門員
4.囂張還是𪁎趒?布袋戲戲白的語言文化
5.不同凡響:進擊的布袋戲音樂
6.布袋戲江湖——市井小民的武俠夢
第三部 布袋戲人的故事
【葉郎引言】布袋戲人的江湖
7.溯源:素還真是戲班生活的縮影
8.霹靂布袋戲的五代傳承
9.尋找布袋戲中的女性身影
第四部 和觀眾一路走來
【葉郎引言】妨害農工作息的布袋戲迷現象
10.跑給觀眾追:布袋戲和粉絲的百年追逐
11.布袋戲讓政治人物也瘋迷
12.那些年,和台灣一路走來
第五部 布袋戲再戰100年
【葉郎引言】從民間藝術到文武半邊天
13.聚集文武人才的霹靂布袋戲大家庭
14.順流逆流:霹靂布袋戲的失敗學
15.退休與接班:且聽下回分解
詳細網址: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悅讀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352612
- 叢書系列:M.I.T.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7 x 23 x 2.2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悅讀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作者介紹
詳細網址: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悅讀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連載
第一部 布袋戲的故事
【葉郎引言】功名在掌上:布袋戲說從頭
「相傳:此戲發明於泉,約三百年前,有梁炳麟者,屢試不第,一日偕友至九鯉仙公廟卜夢。仙公執其手,題曰:功名在掌上。夢醒,以為是科必中,欣然赴考。及至發榜,又名落孫山,廢然而歸。偶見鄰人操縱傀儡,略有所感,自雕木偶,以手代絲弄之,更見靈活,乃藉稗史野乘,編造戲文,演於里中,以抒其胸積。不料震動遐邇,爭相聘演,後遂以此為業,而致巨富,始悟仙公托夢之靈驗。」——《台灣省通志》卷六《學藝志藝術篇》
布袋戲又叫做掌中戲。根據學者吳明德先生在〈布袋戲名稱考述〉中的說法,之所以用「布袋」稱之,是因為早年單人演出者(即「肩擔戲」)為了便利於在不同的演出地移動,總會用一個大布袋來裝所有演出道具。這個布袋在演出的時候還可以用來圍出臨時的戲台,藉以遮住主演的身體,只露出手上的偶讓觀眾看到。因為布袋和演出如影隨形,當時的人才又把掌中戲稱為「布袋戲」。
布袋戲這門民間藝術的起源本身就是一個戲劇性十足的傳奇故事:
據說明朝萬曆年間,泉州一名教書為生的秀才梁炳麟,從鄰人的傀儡戲演出中得到了靈感,決定將操作不便的傀儡改良成可以直接用一隻手掌操作的偶,以手代線來演出。他還運用自己因為參與科舉考試而熟讀的歷代正史加上各種稗官野史的調劑,當成布袋戲最主要的演出素材。這門橫空出世的民間藝術形式隨即一炮而紅。
有趣的是,這個起源故事也夾帶了稗官野史風格的調劑。有一說,這名屢試不中的落魄書生某次應考前曾到福建仙游縣的九鯉湖仙公廟求籤。求籤前一晚他先夢到福祿壽三仙等眾神扮仙祝賀,第二天又在仙公廟抽了一支上籤說:「三篇文章入朝廷,中得三鼎甲文魁;功名威赫歸掌上,榮華富貴在眼前。」
《台灣省通志》中記載的另一個版本則是省略掉抽籤這個橋段,直接讓白髮老翁托夢向梁生提示更簡單易懂的五個字──「功名在掌上」。
無論哪一個版本,寓意都是一樣的。梁炳麟誤讀了「功名在掌上」這五個字的真意,以為自己馬上要飛黃騰達、加冠進祿。直到屢次落第後改以布袋戲/掌中戲為生,並因而聲名大噪之時,梁生才終於領悟托夢/籤詩中的「掌上」涵義。
詳細網址: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悅讀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悅讀版)~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