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少年,原文名稱: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6269595648,頁數:264,出版社:一八四一出版,作者:任俠,陳力行,出版日期:2022/06/01,類別:人文社科少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內容簡介
危城何以救命?不甘心究竟有沒有用?
金馬影展奈派克獎《少年》獨家輯錄成書,
全面還原電影拍攝極秘花絮!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
一名剛被拘捕獲釋的少女YY計畫跳樓死諫
一群曾跟她一同遭拘捕的少年跟社工獲知後
在香港街頭東奔西跑試圖尋找少女
危城救命,尖銳議題卻遇拍攝危機
題材敏感、投資者退出、演員退出、疫情爆發、
國安法通過、拍攝必遇狂風暴雨、香港無法上映……
「不管如何,我一定會完成電影,」導演任俠說:
「不然就辜負了每位演員的付出。」
本書收錄電影劇本、拍攝日誌、導演訪問、演員感言、場景考據
以立體多元形式呈現《少年》熒幕以外、香港以內的精彩內容
——你走吧 。你還有希望,你不要留在這裡!
——我不會走!我們要被拘捕就一起被拘捕,要輸就一起輸,要贏就一起贏,你不是跟我說,你不甘心嗎?
——但是你說不甘心沒有用的!
——你跳下去就有用嗎?香港是不會因為你的死而改變的!
名人推薦
文念中、林昶佐、音地大帝、翁煌德、張吉安、盛浩偉、陳慧、潘源良、鄭麗君、羅冠聰 堅定推薦!(按筆畫順序排列)
好評推薦
「林森、任俠、力行從商業電影中出走,《少年》的製作注定步步維艱,最後是傾盡所有,也只能將陋就簡。我卻只想到,寧拙毋巧,因為,情真。少年懷初心,不老。有伴,就能走進未來。」 — 陳慧(作家、編劇)
「《時代革命》和《少年》都無法在香港上映,台灣都是第一個大規模在院線放映的國家,也代表著我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我們為香港上映,也為著我們自己和民主世界來上映。」 — 鄭麗君(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少年》不止在有限的條件之下盡力做到了最好,也是這幾年最能代表香港社會脈動的電影,肯定會在歷史上記下一筆。」 — 翁煌德(策展人、臉書專頁「無影無蹤」創辦者)
詳細網址:少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目錄
推薦序/陳慧
導演的話/任俠、林森
三個去金馬的《少年》導演編劇/匿名
拍攝日誌/陳力行
演員感言
專訪《少年》演員/梁皓兒
場景考/王冠豪
年少無知,知無《少年》/胡戩
《少年》劇本/任俠、陳力行
工作人員名單
詳細網址:少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595648
- 叢書系列:香港文庫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少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學院導演系。師承並曾擔任陳果導演的編劇及副導演。2017年憑短片《螻蟻》獲第十一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最佳導演、第二十三屆IFVA公開組金獎。2018年憑《紙皮婆婆》獲金馬創投百萬首獎,為香港首位獲得此獎的電影導演。2021年憑電影《少年》榮獲金馬影展奈派克獎及提名第58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剪輯。豐美股肥(Phone Made Good Film)及香港編劇權益聯盟(Equal Write Union Hong Kong)發起人。
陳力行
編劇、影評人、DJ(alias:Dan-Neo)。畢業於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電影研究系,其後在華威大學取得電影及電視研究碩士學位。現職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主要教授不同電影史及理論課程。影評文字散見於《信報》、《明報》、《HK01》。2019年開始電影創作,並擔任《少年》的編劇及監製,也是電影組織「豐美股肥」發起人之一。最愛放太空感與電影感並重的House和Techno。
詳細網址:少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序
推薦序
少年遊
陳慧
1.最早遇見的是林森。
2007年,伯大尼校園,林森穿著夾趾膠拖,提著菜市場專用的紅色背心膠袋來上課。我心想你也太隨意了吧。相處下來,發現他果然是隨和的人,以致我在社會運動現場看見他的身影,幾疑是錯認。他連述說自己在別人眼中看為激烈的主張時,都是語調溫文的。編劇課上說的,角色層次,林森不是用寫的,他用生活呈現出來;看似漫不經心,事事隨意,對社會公義卻有著極其嚴肅的價值觀與取向、溫文謙和,同時亦是抗爭者。
翌年,任俠來了。
首先是他的名字,根本就是藝名,誰會為兒子取名「俠」?不怕他闖禍嗎?莫名奇妙就有一股騙子的氣息。後來發現他是班上少有的看很多小說的人,才開始搭理他。交談下來,知道了他的一些背景,原來名字是祖父取的,祖父也真的是人物。他也真的當過街童,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在深圳跳街舞。於是,他既似流氓又像文青就說得通了;就跟他說的故事一樣搭調。
大概也是在那一、兩年間認識陳力行。
初見力行也是在學院裡,不過他上的是晚間課程。力行來上課的時候,身上還穿著高中的校服。課上有時候會放映三級電影的片段,力行要取得父母簽名的同意書,才能繼續留在教室內觀賞。這名高中生對電影的熱忱令我好奇,很多經典電影他都看過,觀影量比很多電影學院日間部的學生還要豐富,力行話不多,言簡意賅,只說是爸媽對他的影響。
又過了一、兩年,同學到茶餐廳取景,茶餐廳就是力行的爸媽在經營。我見到喜愛看電影、也容讓兒子追尋電影夢的茶餐廳老闆與老闆娘;大隱隱於市。
那些年,我的學生開了我的眼界。
2. 2011年林森畢業,畢業作品白描深水埗區裡兩個孩子的友誼,一個是南亞裔,另一是新移民。林森自小生活在深水埗,他在那裡長大,學了拍電影之後,他讓小演員在鏡頭裡跑過深水埗的大街小巷,跑上嘉頓麵包的後山,陽光洒在他們身上。作品很林森。
第二年任俠也畢業了,拍攝過程很任俠;他帶著同學跑上深圳取景,過程有沒有犯規不好說,作品出來好看就是了。說的是一段真實的經歷,街舞隊被大運會主辦方耍了的故事;年輕人的意志與挫折,痛並漂亮著。
二人都以作品回應生活,並叩問了現實與成長。
然後聽說力行到英國去了,唸電影。
3. 2014年。
七月二日,林森在中環遮打道熬了一個通宵之後,給抬上警車。當天被拘捕的人超過五百。抗爭進入日常,不再只是一小撮人的事情。
九月,我在帳篷前重遇很多舊生。其中有任俠,他剃了個光頭,羅漢相,不知者目為兇。
一場浩浩蕩蕩的運動,最後以清場作結。
4. 接下來的日子,林森與任俠繼續在導演崗位上,以影像述說我城種種。
任俠拍的《螻蟻》在第十一屆鮮浪潮短片大賽中獲最佳導演獎,黑白影像舖陳了一則看似荒誕的極權寓言。
林森則陸續拍了港台「獅子山下系列」的《豹》、《黑哥》,劇中角色是不景氣中苦苦經營的回收車場老闆、巴基斯坦裔的青年跟車工、客貨車司機、住在工廈非法劏房裡的人、父與子、父與女(呀,對,林森在2015年已經當了爸爸);都要面對抉擇,都有掙扎。香港人走在大街小巷中都會碰見的人物。
至於力行,已經在英國唸完了電影碩士。
大家默默前行。
5. 我在2018年移居台灣,十一月的時候,和任俠見了面。他來台北參加金馬創投會議。之前已有好長一段日子沒跟他見上面,見面時並無生分,其時他剛與圈中朋友成立了「香港編劇權益聯盟」,仍是那個很熱血的任俠,我看著,心裡歡喜。
四天後,任俠的企劃書獲得了金馬創投會議的百萬首獎。
林森也傳來了好消息,在電影公司舉辦的新晉導演計劃中,得到了長片導演合約。
力行開始在報上發表影評。
明明都在康莊路上邁步向前……
6. 然後,2019年。
二百萬人走上街頭,政府出軌,城市失序;香港陷落,一場革命在蘊釀。
看著林森、任俠和力行一路走來,《少年》的開拍,放在這三人的行事曆上,是如此不明智又合乎情理。
那段日子夜以繼日地看新聞直播,現實一再衝擊著底線,我們不再需要劇情,走在我城大街小巷裡的每個人都是一齣戲。為什麼還要拍電影?為什麼要將滲著血淚的現實放進虛構的框架中?
我是這樣相信的:電影是再造現實,明明的虛構,卻能帶來穿透現實的力量。
《少年》中救少女的劇情是真的嗎?在真實與虛構之間,電影呈現出來的,是記取城市在革命前夕的一則傳奇。
林森、任俠、力行從商業電影中出走,《少年》的製作注定步步維艱,最後是傾盡所有,也只能將陋就簡。我卻只想到,寧拙毋巧,因為,情真。
少年懷初心,不老。有伴,就能走進未來。是為序。
詳細網址:少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內容連載
拍攝日誌/陳力行(節錄)
起源篇
我是陳力行,《少年》的聯合監製及編劇,也是本片的場記兼字幕翻譯。《少年》是我首次參與電影製作,由前期到後期均有參與其中。毋庸置疑,拍攝《少年》是次寶貴難忘且眼界大開的經驗──由每場戲到每個鏡頭,我們整個團隊都是咬緊牙關地去拍的。關於鏡頭後的軼事趣聞和重重難關,希望透過文字重新演繹給各位讀者,藉此窺探這齣無法在香港上映的香港電影。
一切要由2019年說起。
坊間不少訪問已提及《少年》早於一九年十月開拍,總共拍了七組,期間先後因不斷升溫的街頭抗爭、疫情、演員檔期問題而遭擱置停拍,最後在二○年九月再度開鏡,演員和製作班底都換了一大半。若將時間再撥前,《少年》首次開拍的前期籌備實由一九年七月中旬開始,亦即接連出現「自殺潮」與「民間搜救隊」的時期;當時片名仍叫《救命》。
在得知這部電影拍攝計劃之前,一九年的夏天於我而言,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捩點。或多或少因為運動的緣故,我無法集中精神書寫博士論文;同時覺得電影學術的路漸走到瓶頸,故毅然放棄了優厚的獎學金,並開始投入這部電影的創作,以及一九年裡大大小小的抗爭運動上。亦因為運動的緣故,我跟阿俠漸漸熟絡起來,我們彷彿有著多次出生入死的經驗,加深了我們後來在電影創作上的默契。
談到《救命》,就不得不提一個人,即推動是次拍攝計劃的監製S。我是先從監製S口中得知他打算找一眾新導演開拍《救命》這故事,又因為當下大環境情緒和氛圍,聽罷便馬上向他自薦參與。監製S一直強調要盡快開拍,並要找三位新導演分組拍攝不同搜救隊故事,加快拍攝進度,免落後於形勢。在我剛參與的時候,阿俠跟監製S已寫好故事大綱,並找來林森及另外一位導演。如是者,我首次開會就是跟三位導演、監製S和《少年》的策劃麥一人,六人擠在九龍塘的星巴克(當時罷食「藍店」尚未成風!)的角落傾談故事骨幹和人物原型。
詳細網址:少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詳細網址:少年~好書精選[悅讀推薦]博客來 金石堂 好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
少年 中文書>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社會抗爭 博客來 金石堂 好書推薦 排行榜 今日66折 網路書局 暢銷書 優質團購 熱銷特賣 網友推薦 優惠精選 超值好貨 狂降優惠 推薦必買 熱銷排行 快速到貨 必BUY超值專區 TOP熱銷排行 新品上市 最新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