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只要三分鐘!聰明整理術,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3270904,頁數:192,出版社:遠流,作者:和田茂夫,譯者:張玲玲,出版日期:2012/12/01,類別:商業理財
只要三分鐘!聰明整理術-[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簡介
用三分鐘,找回你的工作效率!
如果你的生活存在以下狀況,這本書你一定要讀:
→覺得動手整理很浪費時間?
→需要參加的會議總是撞期?
→收拾得很整齊,卻找不到需要的東西?
→習慣性忘東忘西,就算記在筆記本裡,也常常翻不到關鍵的那一頁?
→腦子裡的想法混亂,無法有條理的思考,也沒辦法向別人表達你的想法?
→電腦裡的資訊雜七雜八,資料夾連開十數個,卻還是找不到自己要的檔案?
打破整理迷思
★桌子整齊≠工作有效率:東西不是拿來收納,而是拿來使用的,所以,整理時最重要的思考點是「你會如何使用」,而非「如何收納」。
★整理的重點不只是「收納」,更重要的是「捨棄」:整理是為了讓一切一目瞭然,方便使用,如果收集了一堆用不上的東西、資訊,安排了一堆不必要的行程,只會讓你更加混亂。因此,適時捨棄是必要的,本書教導讀者如何聰明捨棄,免得日後後悔。
★世上沒有完美的整理方式,只有最適合你的整理方式:本書強調整理的關鍵在於釐清「你是誰」、「你想要什麼」,所有的整理方式都奠基於「你是什麼樣的人,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練習本書的整理原則,你將找到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整理方法。
作者和田茂夫曾在出版社與雜誌擔任編輯,編輯的工作繁瑣,文件、物品之多,接觸的人面也廣。在這樣紊亂的狀況下,還要保持清晰的思考、良好的效率。他與讀者分享數十年的整理經驗,不只整理東西、實際的空間,也整理虛擬的空間與工作、時間。
作者簡介
和田茂夫
1954年生於琦玉縣,76年於明治大學文學系畢業。在商業書籍的出版社擔任單行本的編輯,電腦雜誌的總編,現為自由撰稿者,雜誌書籍上經常刊登文章。
專攻商務解說、電腦、網路的入門書,著有《連貓咪都會玩網路》、《連貓咪都會玩電腦入門》、《讓你的人生與工作更簡單!魔法筆記本》、《簡單活用魔法memo》等。
譯者簡介
張玲玲
東吳日文系畢業,曾赴日本筑波大學攻讀地域研究所,現任格林文化副總編輯。
她是一個童心未泯的圖畫書編輯與作家,雖然年紀不小,但是內心的小孩充滿了好奇與衝勁。
詳細網址:只要三分鐘!聰明整理術-[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70904
- 叢書系列:生活.風格
- 規格:平裝 / 19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詳細網址:只要三分鐘!聰明整理術-[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內容連載
第一章 聰明整理的七要訣──不論任何場合皆適用
整理時要製造餘裕
*增加的東西或資料放在「餘裕」的空間
認為整理就是「收納」的話,會產生其他問題,那就是東西塞得太多。
的確,把文具好好收進抽屜、資料一一擺放書架,看起來好像整理過了。但這樣的整理在現實生活中,反而無法維持長久。
反倒是抽屜有些地方可以見底,書架有空位,實際使用起來比較有效。
整理多少需要「餘裕」。
這個餘裕是吸收新增物件的地方。
東西和資料一不留神就會逐漸增加,如果原本塞得太滿,東西一多就會溢出來,讓好不容易整理的成果功虧一簣。
這時,「餘裕」就好像守護整理狀態的緩衝劑,利用餘裕來吸收增多的東西,哪怕餘裕消失,整理好的狀態也不會改變。
因此,為了長久保持整理狀態,是絕對需要「餘裕」的。
*請製造這樣的餘裕空間
倘使書桌的抽屜能預留以下的餘裕,使用起來會很方便。
上層及中層的抽屜到處可以見底
下層較深的抽屜預留一個大空間
正面淺抽屜留空位
辦公室用品增加的話,多出來的用品可以放在抽屜上層及中層的「餘裕」裡。
另外,下層較深的抽屜需要確保留有較大的餘裕。一旦有因工作所需,要暫時保存樣品時,中層抽屜太淺恐怕放不進去,便可收納在下層抽屜中。
至於正面的淺抽屜,是工作中用品的暫時避難所。
上班的人會遇到半途外出,或晚上回家,第二天還要繼續工作的情況吧。這時可以把攤在桌面的資料文具先收進正面的淺抽屜中。
如此當你回家時,桌面收得乾乾淨淨;第二天上班,只要打開抽屜,就可以繼續工作。
書架上放資料的位置也要預留空間,這樣,在塞滿書籍以前,可保不必整理的狀態。「空間=餘裕」,沒有餘裕,就得另謀新地方收納,或把東西丟掉才行。
資料放在桌面時,要確保能夠自由移動,製造出桌面的「餘裕」。
無法丟棄卻不需要的東西,可以扔進「資源回收筒」
* 有三個方法創造空間
我們剛剛提到東西要就定位,整理時要有「餘裕」,問題是「地方」不夠。相對於所有東西都需要放在固定的空間,我們可以使用的空間卻很有限。
倘使你現在使用的地方已經堆滿東西,有三個方法可以創造空間。
除了現有的場地,「另闢新空間」。
在同樣場地,使用不同的放置方法,「製造空間」。
丟掉部分現有的東西,「空間就多出來了」。
我們將在第二章中討論增加空間的方法與改變放置的問題,這裡只談「丟棄」。
*「丟棄」需要魄力
「丟棄」的技巧是整理的一大要素,因此許多書中都介紹過。不管你用哪一個方法,最需要的是「魄力」。
決定要丟東西,需要決斷力;選擇丟哪些東西,需要判斷力;丟棄時還需要執行力,這些都需要魄力。像我,光是想到這些,就打算要放棄整理了。
嘗試過各種丟棄法後,接下來介紹的,是比較不需要魄力的方法。
例如,當你要刪除電腦裡的檔案時,是不是很輕鬆的按一下「刪除」鍵就好?因為你知道,你只是把資料放進電腦的「資源回收筒」,有需要時再叫出來就好。
「不需要魄力的丟棄法」與電腦的「資源回收筒」,概念是一樣的。也就是說,設定一個類似「資源回收筒」的地方,把不用的東西丟到那裡,並不是實際丟棄。這樣,丟東西時,就不會有「萬一以後要用時怎麼辦」的不安。這叫做「垃圾桶式丟棄法」。
*時間一久,便能安心捨棄
比如,把資料櫃的一角設為「資源回收筒」,可以用書擋之類的東西,將「資源回收筒」與其他資料區隔。
整理時把待丟棄的資料集中在這裡,如果資料多到沒處放時,便可把「資源回收筒」裡的資料率先丟棄。
至於東西的話,放置「很少使用的東西」的地方,便是「資源回收筒」。地方不夠時,從「很少使用的東西」中選出「不會使用的東西」丟掉,就不會那麼為難了。
不管哪個方法都利用了人經過一段時間,可以冷靜下判斷的心理。
當初要丟東西時,會因「以後說不定要用」而不安,事實上,經過一年若仍沒用的話,就可以冷靜、安心的丟棄了。
詳細網址:只要三分鐘!聰明整理術-[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詳細網址:只要三分鐘!聰明整理術-[好書推薦]博客來、金石堂
資料來源:博客來,圖片來源:博客來